望春闺 作者:子夜妃子(起点vip2014-04-14完结)





壬侠矗欢驮谀且凰布洌醇怂猎谒械氖掷铮兆乓槐铣#?br />   沈陌言大吃一惊。
  断肠剑是前朝一位不知名的铁匠铸造而成,听说当年一共铸造了三柄,流落在民间的只有二柄,其中有一柄,就被沈明朗收藏在宝阁里,那是他最为珍重的一柄剑。但是,余下的另一柄剑,从来没有人知道它们的下落,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这个人手上就有一柄断肠剑……
  况且,断肠剑非常人所能驱使,因为它太过锋利,稍有不慎,就会伤到自己,用起来的时候,要非常非常的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削掉自己一条胳膊。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这是当年沈明朗曾经千交代万嘱咐的,无论如何也不要随意触摸那柄剑,为此,他甚至不惜请了燕京城最好的工匠,打造了一个异常坚固盒子,将断肠剑锁了起来。
  能够令沈明朗都觉得危险的剑,重现江湖了……
  并且拿着这柄剑的人,还身负重伤,甚至随时可能死去。
  有那么一刻,沈陌言心中一片空白,她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
  这个人肯定不会是个普通人,极有可能,是一个剑客。
  而剑客要么独来独往,游走江湖;要么受雇于权贵,为他人所用,也就是——刺客。
  如果独来独往,不会轻易与人结仇,只有可能是江湖仇杀。如果是刺客……要么就是被人报复,要么就是犯下重罪,被官兵追杀。总而言之,这个人身上的未解之谜太多太多,无异于是一个马蜂窝。
  而她就是站在那个马蜂窝面前的行人。
  若是江湖仇杀,她救下这人,日后会不会被人盯上?
  如果这人是被朝廷通缉的犯人,有朝一日被人抓住把柄,再加以渲染放大,极有可能会给沈家带来不小的灾难。退一步而言,即便他是普通人,她一个大家小姐,无端收容一个陌生男子,也足以叫人诟病了。
  可如果不救,这人随时会死在这条河里……
  如果这个时候,站在这里的是父亲,他会怎么做呢?
  沈明朗那指点江山,激昂愤慨的模样,就映入了她的心底。
  “把他救上来!”沈陌言再也没有半点犹豫。
  gt;

第十四章 过客(二)
更新时间2013…10…9 19:02:26  字数:2177

 家族利益也好,闺中声誉也好,那都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现在这个人,漂在浮木上,就要死了,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沈陌言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在她面前死去。袖手旁观,贪生怕死,从来不是沈家人所为。真有什么后果,大家一起面对,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总归是好过午夜梦回,被心中的愧疚所折磨。
  护卫们得了令,用钩子将他的衣服勾住,然后两个人一左一右的将他拽了上来。
  沈陌言飞快的瞥了他几眼。
  虽说重伤昏迷,可不得不说,这人是世间少见的绝色。沈家的男儿个个英武不凡,在燕京城被人说起来,也是要夸赞几句的。可见了这个人,沈陌言才知道,什么叫做,国色天姿。可能这个词用在男人身上不太妥当,可一时间,冒出来的只有这个词。
  斜飞的双眉紧蹙,五官精致,因失血过多,肤色更显白皙,每一处都恰到好处,让人叹为观止。
  竟然是一个比女人还要漂亮的男人……
  沈陌言心中暗叹,蹲了下来,凑在他身边看了一会儿,探了探鼻息,见还有一丝气息,暗暗松了一口气,让丫鬟们让出一条道来,“去把大夫叫过来。”为了防止意外,当年曾经在沈家军下面的一个军医得了沈明朗的吩咐,一路跟随,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那军医姓白,祖上几代行医,如今也才四十岁出头,医术十分精湛。他上前来先切脉,沉吟了半晌,开始检查那人的外伤,沈陌言和几个丫鬟都是姑娘家,早早的就回避了,只能透过纱窗看见外面的景象。
  冯嬷嬷见她忧心忡忡,只当她是在担心那人的伤势,柔声安慰:“小姐只管放心好了,白大夫当年在塞北就有赛华佗的称呼,如今不过是救个溺水之人,想来应该是十拿九稳的。”沈陌言笑了笑,没有做声。
  她和白露,以及前去救人的两个护卫离得最近,也就看得最清楚,其他后来赶过来的人,都只能看个大概,毕竟没有人敢越过她去前面张望。想来白露应该也认不出断肠剑,那些护卫们就更不可能了。
  只有她,因缘巧合,恰巧见过另一柄断肠剑,才能一眼就认出来。
  应该没有人能看出那人的身份才是。
  白大夫则命人将那人抬到了护卫们住的厢房里,不得不说,他的确擅长治疗外伤,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包好了所有的伤口。只是伤口太多,那人看起来就好像穿了一层绷带一样。从头到脚都被包的严严实实,和蚕蛹没有什么两样。
  不少小丫鬟低头接耳的在窃窃私语,说着早晨的见闻。沈陌言却慢慢走了出去,站在了船头,冷冷的吩咐蒹葭:“你去把所有人都叫过来。”语气非常的清冷。蒹葭心中一跳,片刻不敢耽搁,立刻去了后方,不一会儿的功夫,包括厨娘,粗使婆子在内,所有人都聚到了船头。
  这时候,雾气一点点散去,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了船头,沈陌言整个人就沐浴在金色的朝阳里,令人无法直视。她忽然转过了头,对身后所有的人,一字一句的说道:“今日发生的事情,若有人透露半句,便逐出沈家,永生不得回到燕京城。”
  一个被主家驱除的人,还有谁家敢用?这无异是断了他们的生路,就连在燕京城待下去的资格都没有。从前到现在,他们的二小姐,还没有这样严厉过。
  许多人纷纷变了脸色,连声应是。几个曾经闲扯过这事的人,更是瑟瑟发抖,脸色发白,再也不敢提起此事。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唯有白大夫被留了下来。在船头,大家都能看见他们,只是谁也听不见二人在说些什么,这也是沈陌言选在这里的缘故。“那人怎样了?”不指名道姓,可白大夫根本不用想就答道:“身上有多处外伤,伤口都很深,应该是不同武器所伤,最深的是刀伤,已经可见骨头。内里倒是还好,只是有些淤血,散了也就没事了。”
  沈陌言微微颔首,不再多说。
  可白大夫却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尤其是方才沈陌言的举动,分明就是知道了些什么。他就小心翼翼的说道:“那男子身受如此重伤,却犹能保持里子完好,只怕习过内功,这外伤也并非一人所为……”
  习内功的,多半是练家子,因为在习成以前,不能近女色,能坚持到底的很少。而外伤是多人围攻所致,就更加证明这人身份复杂了,而且官兵都是统一佩刀,不可能是多种武器。沈陌言不消细想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想着他跟随自己父亲多年,又是父亲信任的人,想必也有几分侠义之心,也就说道:“他还漂在水里的时候,我便看见了,他手里的剑,手心的老茧,都足以证明他不是一般人。可是我还是将他救了起来,我不能像父亲那样,为救千千万万的子民洒热血尽余生,我只能做到无愧于心。不管他是什么人,我都是要救一救的。或许今日他碰巧被我们撞上,这也是天意……我相信,如果今天站在这里的若是家父,他也会和我做一样的选择。若真有什么事端,也可以从长计议,我们沈家从来不屈人前,不怕招惹是非。”
  “无愧于心……”白大夫在口中咀嚼着这几个字,忽而拍掌而笑,“不愧是主公的女儿,好一个无愧于心!好一个不屈人前!”沈陌言从他眼中看到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不由得起了戏谑之心,狡黠一笑,眨了眨眼睛,“况且这时候,河上只有我们一艘船,我又是不韵世事的小姐,年岁轻,见识少,只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哪里会想到那人是谁呢?”
  白大夫摇头一笑,颇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难怪当初主公偶然说起二小姐,必然会心一笑,今日才知道二小姐果然聪明伶俐,会讨人喜欢。”
  沈陌言抿着嘴微笑,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若有所思。
  gt;

第十五章 过客(三)
更新时间2013…10…10 23:42:56  字数:2143

 大抵儿女都是自己的好,所以沈陌言从前的不懂事,任性,偶尔的娇气,在沈明朗眼中,都成了优点。这才有了白大夫口中的聪明伶俐,讨人喜欢吧。
  如果没有上官浩然暴毙的事情,她可能永远都不会走出来面对外间的风风雨雨。
  作为最受宠的小女儿,所有人都宠着她,让着她,而她本人却没有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更加肆意妄为,这的确令人深思。
  说来也怪,沈明朗对子女们都是十分放任的,只有闯下滔天大祸才会稍稍施以惩戒。可是沈家的孩子,目前来说,还没有谁闹得不可收拾的,就连一向爱惹事的沈亦,也知道适可而止。扶贫救弱,从不越过那条底线。这和燕京城那些书香之家的纨绔们比起来,实在是有些讽刺。
  精心教养,耳提面命的未必就是中流砥柱,放手任其乱闯的,也可能成为良臣,这其中的微妙,谁说得清呢?
  是否是因为沈家环境如此呢?
  从沈家第一代的老祖宗开始,就给沈家埋下了一颗种子,风光霁月,侠义之风,沈家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从前的那一刻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沈家每一代人都在其余荫下,生生不息。
  那厢里,冯嬷嬷见白大夫早已告退,自家小姐却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不由轻咳了一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小姐,您从早上到现在,水米未进,我煮了些鱼汤,您去用一些吧。”
  沈陌言心中一暖,笑着点头,由着她扶着进了房间,坐在绣墩上喝了小半碗黑米粥,喝了一大碗鱼汤,秋天的寒意从骨子里一点点散去,整个人都觉得暖洋洋的。在榻上寻了一处窝着,一动也不想动了。
  白露见着,扑哧一声,摇头直笑:“从前小姐是到了冬天就不愿动弹,这才不过是秋天呢,就开始躲懒了!”沈陌言靠着软绵绵的大迎枕,两条腿儿垂在半空,脚丫子晃动了几下,和小姑娘似的,斜了她一眼,“我懒得动弹,你们且不正好偷闲歇歇?怎的还怨起我来了?”
  “这话可是白露姐姐说的,小姐怎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这话的是碧落,她故作委屈的说道:“小姐眼下就和老封君似的,说不得了。”“好呀你!竟敢编排起我来!”白露作势就要起拧她的嘴,却被一下子躲开,蒹葭和晚霜一人一边,轻轻将二人拉开了,各自又打趣了几句。
  屋子里笑成一团。
  冯嬷嬷就坐在一旁做针线,不时抬头望望几人,脸上满是慈爱的笑。
  沈陌言突然心中一动。
  冯嬷嬷守寡多年,膝下无子,这般的疼爱孩子,若是能过继一个在膝下,百年之后有人养老送终,也算是了了她生平心愿了。冯嬷嬷当年进府的时候,只说是报答沈夫人的恩情,并没有签卖身契,自然就不是奴籍,过继之事,应该不是很难才是。
  她将这事放在了心头,打算以后再找个机会好好和冯嬷嬷说一说。然后再去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小子,沈家家仆不知凡几,总有爹娘过世的吧?况且冯嬷嬷一看就是和善的人,定然有人乐意的。
  这样想着,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笑容。
  外面却传来有人刻意加重的脚步声,探头进来的是个鹅蛋脸的小丫鬟,“小姐,白大夫说,救上来的人情况有些不好,想停船上岸买药,还望您准许。”她的口齿很清晰,声音也很清脆,沈陌言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蒹葭就在她耳边低声道:“是从前刺绣班子上的丫头,叫思思,她家乡在江南,父母双亡,听说府上给小姐挑选丫鬟,毛遂自荐,跟过来的。”沈陌言心念一动,但眼下不是说这话的时候,她有些着急的问:“怎样不好?可还有救”人是她救下的,若是就这样死了,心中终究是觉得难过。
  随即想到事出突然,白大夫恐怕也不会和这小丫鬟说些什么,自己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了,自嘲的笑了笑,“你让白大夫进来说话。”说着,整了整衣襟,去了外间。因白大夫年岁已大,又有冯嬷嬷在场,并没有竖起屏风避嫌。
  白大夫进来的很匆忙,可见得情势紧急,他急急说道:“小姐,那男子可能是走火入魔了,内息十分的不稳,伤口又裂开了,出血甚多,今晚可能高热不退,若是不能寻到几味良药,只怕已经熬不过今晚。”昏迷中也能走火入魔?
  沈陌言满腹疑虑,但她素来不懂医理,也没有追问此事,只说道:“我这就叫人将船靠岸,只是我们已经离开燕京,人生地不熟,大夫还需多多小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