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以,至少未来三四年内,都不见得能收到成效,而且产量亦很难与美国原种相比……”
见蒋梦麟如此没有自信,管明棠倒是随口嘟嚷一句。
“其实也不难嘛!我就有适合咱们高产的种子!”
第一百三十章连锁未来谁人知
第130章连锁未来谁人知
自做孽不可活!
身处2013年的时空之中,站在良种繁育基地看着工人们将未曾包衣的麦种装在麻袋之中,终于体会到那句话是什么含意的管明棠,还是长叹一声。
“这是什么事啊!”
“李老板,真不用小包装?”
又一次良种繁育基地的老板,瞧着这长叹口气的外地老板,依然还是有些疑问,尤其是他那声长叹,更是让他心下似乎得到了一些答案。
“不用!”
“李老板,这可是真正的石麦15号啊!”
四十刚冒出的中年人,又一次提醒着,然后示意这外地来的老板朝外撤撤,离开那些正在给未包衣的麦种打包的工人,然后轻声说道。
“李老板,这石麦15号可贵了块把钱,要不,我这还有其它种子,您瞧瞧,保准就是专家也瞧不出来,种到地里,这年前不是旱就是买了假化肥的,减产什么的,保准找不着您的麻烦!”
得,被当成卖假种子的了!
能不被当成卖假种子的吗?
这年头买种子,那有不要小包装、不制包衣,而是让人直接把种子装在麻袋里,干这种生意的,差不多都是卖假种子的,买回去简单的弄个包衣,然后朝袋子里一装,贴个高产名牌,然后卖给老百姓,做这种坑苦哈哈农民的事儿,可不是自己的风格。
“你瞧着我像卖假种子的?”
在质问时管明棠的脸上尽是哭笑不得的模样,早知道,自己就不多那句嘴了,一句话多的,自己可不就多出了这么多事,先是乘火车来到河北,然后又到处寻访,买这个高产的”石麦15号”,还生怕买假了,可谁曾想,自己却又被人当成卖假种子的。
“李老板,瞧您说的,这种子那有真假啊!”
“嗯!”
双眼猛的一睁,盯视着这良种繁育基地的主管。
“难不成这你种子也没有真假?”
“啊……”
“会不会有点过份了?”
擦了擦窗户上雾气,蒋梦麟轻语一声,那天,在火车上,大家似乎有些太过急切了,一听管明棠说他有亩产六七百斤的麦种,大家顿时变得有些激动,听他说种子在北平,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请他带到德州,最后迫于大家的”热情”,他只得半路返回北平。
“一百五十吨优质良种!”
正是因为这个数量,加之德县距离济南甚近,大家甚至准备把一部分良种送给正在山东主持乡村建设试验的梁漱溟,然后再将一部分良种送至山东、河北以及南京的农事试验场,进行保纯、繁育试验。
“每亩需种十公斤,一百吨供万亩育种田所需,育种田亩产300公斤,一年育种可达300万公斤,因种选去除20%,一年育种可供25万亩之用,以以二代种驯化、繁育减产一成、肥料不足减产两成计算,经一年育种,再加以推广,目前小麦亩产高不过百市斤、低**十市斤,使用新型粮种即可增产130公斤左右,以当前农村……”
听着耳边传来的话声,蒋梦麟却是苦笑一下,这不过都是理想状况罢了,而且管明棠的话里说的非常清楚,那些良种是其在美国时购买的”试验种”,”大抵可供如河北、山东、皖北、苏北一带使用”。
“希望如此吧!”
重重的叹口气,擦擦窗户上的雾气,蒋梦麟便朝着远处的铸件车间看去,现在那里正在进行着一个试验,虽说现在机械研究所甚至还没有成立,可几乎在他们刚一到达德县,便立即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准确的来说是把过去在学校,受限于条件与环境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加以实践。
“咦?这么快就回来了?怎么去了那?”
瞧着那个身影朝铸件车间走去,蒋梦麟不由一愣,人也跟着推开房门,下楼朝铸件车间的方向走去。
铸件车间的前身是即是北洋制造局的”炼铜车间”,只不过曾经的冶铜炉和铜饼机这会早已拆去济南,并在”济南事变”期间为日本所掠夺,而现在铸件车间,则安装有一部3吨化铁炉,用于熔铸铸铁件,而在这个车间最为先进的却是一部1。5吨电弧炉,而此时在那台电弧炉附近,则满满的挤了三四十个穿着淡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而其中几个人正在一堆废钢边蹲着,似乎是在检查着钢料。
“废钢是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材料,废钢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的质量、成本和电炉生产率,而在冶炼工具钢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像这样的路轨废料,不应该清楚上面的泥沙,而且还要清除铁锈,甚至油污也要注意……”
检查着从德县火车站收来的报废路轨,王钧豪对身边的学生说道,在美国期间,他即曾研究过使用电弧炉冶炼高速钢,也曾尝试过,在回国后,在美期间所从事的研究,完全废弃了,来到德县后,最让他惊喜的恐怕除去这座工厂内极为先进的设备之外,恐怕就是这座1。5吨电弧炉了。而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当他在车间内看着这座可以让他当年的研究转化为产品的电炉时,向吴子川试着提出能不能炼一炉工具钢试试时,对方毫不犹豫的同时了,公司收购的废钢质量不好,直接派人去火车站,拖来了几十吨报废钢轨。
“报废钢轨从材料上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产,因为工具钢的要求,要求其硫、磷含量不宜过高,而钢轨的材料便是优质碳素钢,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尺寸太大,所以需要加以切割,截面尺寸不宜超过……”
看着学生们在用笔作记录,王钧豪便拍拍手上的铁锈说道。
“至于生铁,在电弧炉炼钢中,一般是被用来提高炉料的配碳量,通常配入量不超过炉料的30%,当然,这些不需要记在纸上,记在这里……”
手指着脑袋,王钧豪笑了笑,然后继续上起了课,过去,在上课时,所教授的大都只是理论知识,而现在,却可以利用这里的设备,直接给学生上课,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有很多知识即便是书本上,亦无法解释通彻。
“……嗯……嗡……”
伴着电流的轰鸣声,橘红色的焰光从电弧炉中散射出耀眼的光彩,随站电炉的工作,车间内的温度亦在不断提高,从厂房墙上挂着的温度表,早就从零下升高了五六度,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在还原期强化脱炭时,工人们分批将电石投入炉内,同时还加入了适量的硅铁粉、炭粉以及萤石。
“加大功率送电,紧闭炉门,保持还原气氛!”
随着王钧豪的喊声,电炉输入电流加大,先前配料时加入的钨、铬、钒的氧化物与电石发生了激烈反应,熔池表面立即发生了强烈的沸腾,炉顶、炉门等处都冒出了更为强烈的火焰,随之温度表内的温度再次升高,一些工人的额上甚至冒出了汗珠。
十几分钟后,炉渣开始变白,发现炉渣变白后,王钧豪立即吩咐人取两个试样分析,并用硅钙粉继续保持白渣。
“老师,分析结果出来了!”
从学生的手中接过分析报告,王钧豪的眉头终于略微显展开。
“用铬铁调整,铬按4%配补,钒按1。2%配补……”
在学生配合着工人完成配补之后,王钧豪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
“钢液的温度是多少?”
“老师现在钢液的温度为1560…1590摄氏度左右”
“……其它成份稳定,”
“加入0。1公斤铝进行终脱氧……”
“李子仁,高速钢浇注时应该注意什么?”
“高速钢通常浇注为扁锭,因扁锭的冷凝快,可改善碳化物的不稳定性,浇注方法应该采用下注法,这样钢锭表面质量与内在质量均有保证,……”
站在铸件车间的大门外,管明棠能够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浪,伴着那热浪,通红的钢水被保护木框内,几乎是在钢锭浇注刚一完成,钢锭凝固之后的第一时间,钢锭便被送至锤锻车间进行加热锻打,听着那边的解释,这似乎是为了防止钢锭产生裂纹。
“……如果不加热锻打的话,就需要及时退火……”
刚刚从北平来到德县的管明棠,在来的时候,压根都没想到那些人会在来到德县的第三天,就着手冶炼起了高速钢,以用来制造机床刀具,现在工厂里的刀具,都是自己从另一个时空购进的优质刀具,前阵子还寻思着是不是购买高速钢,在工厂内自制刀具,可谁曾想,现在那些教授过来,竟然就用电弧炉炼起了高速钢。
“董事长,这炉高速钢,即便是成功了,恐怕也不能那些进口刀具,没想到,现在欧洲技术进步如此之快,高速钢竟然快要赶上碳化钨了!”
什么叫他们进步快,那些高速钢是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行吗?当然,这话也只能心里想着,于是管明棠便开口说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什么事都要慢慢来,这一炉钢不行,也许再炼几炉,咱们就能赶上他们了!”
回头看看能不能收集一些高速钢的技术资料,这不管是刀具还是高速钢,不能自己生产,那可都是要花人民币的,就像那些……种子!
心想着为买种子花掉的一百多万,正值经济危机的管明棠便是一阵肉痛,恰在这时,一个声音有远而近的传了过来。
“哲勤,这么快就回来了?种子带来了吗?”
第一百三十一章理想主义试验田
第131章理想主义试验田
“成堆的垃圾,粪堆,污池,泥坑,下陷的屋顶,腐烂中的草屋以及散乱的碎石……到了冬季,特别是寒风凛冽的天气,村内到处呈现着一种衰残荒凉的景象。间或有人从村首走过,穿着臃肿的破棉衣,瑟缩着身肢,慢慢移动着,看来简直像一个影子,像一个鬼魂。这时一两只狗吃惊地叫起来,声音也是那样的悲惨,那样的凄凉。……农民所穿衣服破烂、肮脏,”油垢有一钱多厚,也不洗一洗”,往往是一季换一次衣服。”凡常和农民在一起的人都知道,一般农民,您看他的牙上,都附有一钱厚的牙垢,黄而且臭”……这就是e。a罗斯教授对中国的农村的感观,中国农村之衰败、农民生活之困苦,早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了……”
扭头看着坐在马车的管明棠,赶着中式马车的陈志潜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口吻说道,一边说,他一边赶着马车,马上的这几位可都是贵客。
“农业危机、农民危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定,所以救济农村、拯救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运动,就是寻求中国社会积极进步根本,没有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中国根本就淡不上发展,即便是发展了,也不过只是一个跛足的国家罢了!所以,我才会来这,而且会一直呆下去!”
在陈志潜回过头看着管明棠露出笑容时,迎着那灿烂的笑容,管明棠的内心被触动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理想主义者”,谁能想到眼前这面色黝黑,穿着一身粗布衣,脸上洋溢着青春,展露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的青年,曾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毕业于协和医学院,那所东亚最优秀西医学院,又曾取得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硕士学位,此时那张被灼阳晒成黝黑的脸庞,虽满是苍桑,却掩饰不住他脸上的灿烂笑容,以及那充满理想的坚毅。
面对那笑容,管明棠不由生出自形相惭的感觉,他从未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这么一位理想主义者,虽说挂着邹平乡村建设卫生教育部主任,却成天提着药箱,骑着自行车,像个赤脚医生一样,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治病,向他们宣传卫生知识。
他会后悔吗?
不,他不会后悔,因为他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理想!
第一次,在来到邹平试验县之后,管明棠整个人都被感动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这些充满理想的人感动了他。如果说,初来邹平县,有些迫不得已的话,那么现在,仅仅只是这个赶着马车到周村火车站接自己的陈潜平,便让管明棠觉得不虚此行,相比于许多人,这些理想主义者,反而更单纯,更……真心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着、实践着……
“……我们乡学村学的组织,如能发生作用,乡村真正活起来,则对于中国地方自治问题的解决,不啻发明了一把锁钥,找着了它的诀窍,岂不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吗!”
面对随蒋梦麟一行来邹平参观的管明棠,梁漱溟到是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情绪,只是如同对待其它参观者一般,介绍着自己在邹平取得的乡村建设经验。
“……我们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作乡村建设实验,什么时候才算成功呢?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乡学村学真正发生组织作用,乡村多数人的注意力与活动力均行启发,新政治习惯培养成功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