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2号 作者:[英] 阿瑟·c·克拉克 金特·李
剩下的五个人,争论了一下午,没有一点儿成绩,他们仍然没有就第二次突击的活动内容取得一致意见,布朗和高岸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后面,大屏幕上断断续续地映出正在拉玛内进行工作的海尔曼上将等人的影像。现在,可以看见塔布里和艾琳娜正在圆柱海边的营地,检查调试刚刚安装好的第二艘摩托艇的电子系统。
“……突击行动的顺序已经仔细地进行了安排,”高岸在读,“以便与整个行动的方针和优先权规定保持一致,国际太空署-NT-0014。第一次突击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运输工程系统和对拉玛内部进行表面的检查,最重要的是确认第二艘拉玛飞船和第一艘有否异同。
“第二次突击行动的任务是绘制拉玛内部的详图,特别要把重点放在那些七十年前没有探查过的地方,例如建筑物密集的城市,以及那些在第一次突击时被确认为与‘拉玛1号’不同的地方。在第二次行动时,要避免与生物发生遭遇事件,即使它们也在行动的区域内。
“与这些生物的交往要尽量延迟,要放到第三次突击时进行。并且,要在对它们进行了足够的观察以后,才能……
“够了!高岸博士。”大卫·布朗打断了他,“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要点。可惜的是,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是在出发前的几个月里搞的,根本没有考虑到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拉玛的灯亮了,又灭了;现在圆柱海南边又出现了一群蟹形生物。”
“我不同意您的观点,”日本科学家很有礼貌地说,“您所说的灯光出人意料地熄灭这个情况,不是两艘拉玛飞船之间的什么重要差别,我们并没有看见一个完全陌生的拉玛,我认为应该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探查。”
“所以,你倾向于这第二次突击行动应先对拉玛进行详尽的测绘,其中甚至包括‘纽约’的细部构造?”
“很正确,奥图尔将军。如果有人不愿把沃克菲尔、萨巴蒂尼和我听到的那种‘奇怪的声音’列入官方的‘异常点’的话,那么对‘纽约’城的测绘,则是明确无误的、优先等级最高的一项工作,理应在这次突击行动中完成,这非常重要。中央平原的气温已经上升到了零下5度,拉玛离太阳越来越近了,热量正自外而里地传入飞船,我估计,在三至四天以内,圆柱海就会由底部向上融化……”
“我从来没有说过对‘纽约’的探查不是既定的目标,”大卫·布朗再一次打断了他,“我从一开始就坚持认为,这些生物才是这次旅行的真正科学财富。瞧这些令人惊讶的家伙。”他说着,在中心显示器上调出了一段影片。影片上,六只蟹形生物正慢吞吞地在圆柱海以南地区广漠单调的平原上爬行。“我们可能不会再有其它机会来捕捉它们了。机器人探测器已经对整个拉玛内部进行了勘查,没有发现其它的生物。”
包括高岸在内的所有的队员们都出神地盯着显示器。这些迷人的外星人的创造物排着整齐的三角队形,头上顶着一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工具,朝着一堆金属垃圾走去。领头的一只蟹形生物直端端地走到垃圾中间,站立了几秒钟,然后用它的爪子三下两下,把一大堆垃圾分割压扁。第二排的两只蟹形生物接过压缩了的垃圾块,传到队伍后面一排的蟹形生物背上。不一会儿,第三排生物的背上,垃圾就高高地堆积起来了。
“它们一定是拉玛的垃圾清扫工。”弗朗西丝说。每个人都笑了。
“你们就会明白,我为什么坚持要快些开始捕猎行动。”大卫·布朗继续说,“现在,在这段录像里所看到的也就是我们发给地球电视网有关拉玛生物的资料。今天晚上,有超过十亿的观众将怀着与我们一样的兴奋和恐惧各半的心理观看这段录像。想像一下,我们将建造一座什么样的实验室来研究这样一种生物;想像一下,我们将从中学到……”
“你为什么觉得你能够抓住一只?”奥图尔将军问,“它们看起来很强壮很可怕哩。”
“我们能肯定这些生物实际上只是些机器人罢了,虽然它们看起来像是生物。‘生物’这名字,其实是第一次探险时的一种流行说法。根据牛顿船长和其他队员的报告,每一种生物都被设计成具有某种单一的功能,用来完成单一的任务。正如大家所知,它们不是一种智慧生物,我们当然能打败它们……抓住它们。”
镜头移近了像螯钳样的爪子,看起来,这东西很锋利。“我不敢这么乐观,”奥图尔将军迟疑地说,“我倾向于高岸博士的建议,在抓捕它们之前,最好再仔细地观察观察。”
“我不赞成。”弗朗西丝站了起来,“作为一个记者,我认为,再没有比抓捕一只这样的生物更好的新闻题材了。”她停了停,“国际太空署一直在催促,要我们提供一些鼓舞人心的新闻。‘波索夫事件’并没有真的让全世界的纳税人相信,他们的太空拨款值得开销。”
“为什么不能双管齐下,干脆把两项任务都完成呢?”奥图尔将军问道,“一个小组去‘纽约’,其他人去捕猎。”
“不行。”尼柯尔回答道,“如果这次行动有抓捕生物这一项,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得支援那个方向。别忘了,我们的人手和时间都有限。”
“没有办法,”大卫·布朗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由于我们几个人无法作出决定,我不得不作出抉择……所以,下一次行动的目标是抓捕拉玛生物。我假定海尔曼上将也同意我,如果他不同意,将把此事提请全体队员会议表决。”
会议就要结束了,高岸博士想要再次发言争辩,指出根据第一次拉玛探险队员们的观察,多数生物种类要在圆柱海融化以后才出现。但是,其他人已经不想再听了,大家都觉得累了。
尼柯尔走近高岸,悄悄打开了身体扫描仪。好!没有异常。“平静如水。”她笑着说。
高岸严肃地看着她:“我们的决定是一个错误,”他忧虑地说,“我们应该去‘纽约’。”
第二十七章 准备出击
“小心,”海尔曼对弗朗西丝说,“你这么悬挂着让我很紧张。”
弗朗西丝用脚踝勾住直升机坐位下面的支架,右手拿着一部微型摄像机,身子探出舱门。
在她下面四米的地方,六只蟹形生物依旧排着方队,毫不理会头上飕飕作响的直升机,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行走着,瞧那队形很像是六只保龄球瓶。
“往海边飞一点,”弗朗西丝高声地对山中宏说,“它们正在接近陡壁边缘,就要再次转身了。”
直升机急速地转向左边,飞到了500米高的峭壁边上。这里就是圆柱海南边的堤岸,它比北边的海岸要高出十倍。
大卫·布朗胆颤心惊地朝下一望,下面500米远的地方,才是圆柱海冰冻的海面,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这太荒唐了,弗朗西丝。”他不满地说,“怎么才是完美的镜头?直升机前端的自动摄像机能拍到足够的画面。”
“这部摄像机是专门设计用来拍活动画面的。”她说,“另外,有点小小的惊险场面会使图像更加生动逼真。”
山中宏驾驶着直升机朝岸边飞去。那些蟹形生物就在正前方30米处。领头的那只爬上了比它身子还窄的边缘,略一停顿,突然转向右边,再转一个右九十度,朝着刚才来的方向走回去。它的另外五个伙伴照着它的样子,也一排排地转了方向,如军人操练一般整齐准确。
弗朗西丝把身子缩回机舱高兴地说:“我抓拍到了正面的特写,而且领头的那只在转身时,蓝眼睛里有道光闪了一闪。”
蟹形生物们离开了峭壁朝南部平原的腹地慢慢走去,时速大约是每小时10,000米。在它们身后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一长串浅浅的脚印;在右侧与它们前进方向平行的,则是刚才往海边去时踩出的印痕。从上往下鸟瞰,整个地区犹如城郊的一个剪完了草的大花园;土地的另一端非常平整洁净,没有生物活动,没有脚印。
“这个地方真没劲儿,”弗朗西丝开玩笑地说,同时抬手圈住了布朗的脖子,“我们或许只好自己另找点事消遣了。”
“我们才观察了它们一个多来回,它们的动作很简单。”弗朗西丝在他的脖子上挠痒捣蛋,布朗不理她。看来他正在回忆正式行动前的所有检查程序。最后,布朗对着通话器说:“你认为怎么样,高岸博士?这次我们还需要作些什么?”
在牛顿号的科学中心控制台后面,高岸博士一直在大屏幕上研究、监视着这些蟹形生物的行走和动作。“在捕捉之前,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它们的那双大螯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那可是非常有用。”他对布朗说,“直到现在,它们还没有对声音和一定距离的视觉刺激作出任何反应。事实上,看来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存在。我想我们应该向他们发出所有频率的电磁信号,并检测它们的回答,然后也许有更好的……”
“但是那得花上几天功夫才行。”布朗博士打断了他,“而且,最终可能还是面临两难的选择。我不能想像这到底会对我们的计划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或是改变。”
“如果先对它们了解得更多的话,”高岸争辩说,“那么,就能设计出一个更好、更安全的捕捉方案。或是使我们更明智些,中止这种行动……”
“那不可能!”大卫·布朗立即回答说。他结束了同高岸对话,转而高声喊道:“喂!这里是布朗。塔布里,营地那边搭建得怎么样?”
“还有一点活儿就完了。”匈牙利人回答,“最多再需半个小时。然后,我准备小憩片刻。”
“就要到午餐时间了,”弗朗西丝插了进来,“你不会空着肚子睡觉吧。”
“你做什么好东西给我们吃,美人儿?”塔布里戏谑地说。
“拉玛大蟹。”
“行了!”布朗博士生气地说道。停了停,他继续说,“奥图尔将军,你能不能一个人控制牛顿号?至少还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
“当然可以。”奥图尔答。
“那好,其他队员都请下来,新营地马上就准备好了,我们在那里碰头。午饭后,大家休息一会儿。下午正式开始我们的狩猎行动。”
在直升机的下方,六只蟹形生物仍旧迈着冷漠无情的方步,穿过一片荒地。飞机上的四个人注视着它们。眼看着它们就要走到一条分界线了,过了这条线,杂乱的石块地即被一片精细的金属网格地所代替。当它们一到分隔两块地的小路边,立即转了一个U形的弯,掉头与来路平行,又朝着圆柱海的方向走去。
山中宏让飞机斜飞而上,升上了高空,朝着10,000米圆柱海对岸的贝塔营地飞去。
“他们说得对,”尼柯尔思忖,“在屏幕上看与身临其境的感受,简直无法同日而语。”她坐在升降椅上,正在拉玛里飞快地下降,现在已经过了中点。无论从拉玛的哪个方向望去,都使人惊心动魄。她记起,在大峡谷观景时,她也曾有这种感觉。“但那是大自然经过10亿多年才风蚀雨噬造就出来的东西,而拉玛却是一种人工制品。或许,它根本就不是人工制造的。”尼柯尔思绪如潮。
升降椅忽然在半空中停住了。下面1,000米的地方,她隐隐约约地看见高岸博士爬出了座椅,她还听见他与沃克菲尔在通话器里说着话。“快点,”她又听见雷吉在大叫,“我不喜欢吊在半空中。”不过,尼柯尔倒喜欢悬停在这里。有此片刻的闲暇,眼观令人惊异的景色,她觉得事事新鲜有趣。
又一次暂停,威尔逊下了升降椅,尼柯尔渐渐地接近了阿尔法梯的底部。下面还有300米,视线越来越清晰了,但尼柯尔睁大了眼也看不清漫游车上影影绰绰地晃动着的物体。哦,是三个人,还有一些设备,一顶营帐。再过几秒钟,她分辨出了三个人的脸。一刹那间,她觉得仿佛是在两个月前的瑞士山脚,她也是这样,坐在升降吊椅里。亨利国王的脸蓦地闪过她的脑海。她略一定神,却看见是沃克菲尔的笑脸在迎接她。他让座椅稳稳地触到了地面,以便她松开皮带跨出来。
“慢点,它不会马上就停下来,它会逐渐减速。好了,现在可以松开皮带了,踩稳了走几步,就像你离开自动扶梯一样。”
他抓住她的腰,几乎是把她提起来离开了平台。高岸和威尔逊已经坐在漫游车的后排座位上。
“欢迎你来到拉玛。”沃克菲尔笑着说,“好了,塔布里。”他紧接着对着通话器说,“都下来了,准备出发。行驶时,我们拨到收听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