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之鉴





    15日凌晨,俄军发现从车臣方向来了一股匪徒,估计是杜达耶夫为自己的侄女婿派来的援兵,同时,他们截获并破译了杜达耶夫给拉杜耶夫的指令,告诉他援兵已到,可以屠杀人质,随后突围。    
    几天来一直守候在“前线”的联邦安全局长巴尔苏科夫在得到这个消息,同时确认有的人质已经遭到杀害后,马上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武装直升机,他们的轮番轰炸和扫射很快就把小小的“五一村”变成了一片火海。空中打击停止后,乘恐怖分子还没有进入防御阵地,坦克就掩护着联邦内务部队和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冲进村庄,官兵们一面同匪徒搏斗,一面解救人质。在几天来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俄军已经通过空中侦察,清楚地掌握了人质关押地点,所以刚一发动进攻,就占领了关押人质的清真寺和一所小学,使歹徒大量杀害人质的阴谋未能得逞。    
    由于非法武装分子拼命抵抗,手中又有一部分先进武器,有人身上还捆绑着用于自杀的炸弹,所以,战斗进展得非常缓慢。几乎每间房屋、每幢建筑都要争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经过将近三天的搏斗,18日下午,联邦军队终于占领了这座小村庄,基兹利亚尔市人质事件以与布琼诺夫斯克事件完全不同的方式结束。    
    在这次事件中,有153名恐怖分子被打死,20人被俘。82名人质获救,18名失踪。俄军方面26人阵亡,93人负伤。其中国防部各部队6死19伤,内务部内卫部队4死24伤,“阿尔法”特种部队2死1伤,内务部机关14死49伤。    
    事件结束的当天,叶利钦发表了一份告俄罗斯公民书。他在面对全国人民的讲话中说:    
    今天,1月18日,联邦军队制止杜达耶夫非法武装分子在达吉斯坦恐怖行动的战斗已经结束。    
    采取这一行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几天来,匪徒们把无辜的公民扣为人质,联邦当局和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使用了一切可能使用的和平手段。恐怖分子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履行自己的承诺,越来越厚颜无耻和肆无忌惮。    
    遗憾的是,有军人及和平居民在这次行动中牺牲,杜达耶夫和他的非法武装分子应对此承担责任。恐怖主义没有民族性,我们从来都没有、将来也不会在匪徒和车臣人民之间画上等号。    
    杜达耶夫非法武装分子实际上已失去取得车臣广大人民支持的希望。在达吉斯坦土地上、在基兹利亚尔和五一村播种死亡和大肆破坏之后,现在他们又试图把自己的行动扩大到其他地区,并且企图不仅把车臣人民而且把整个高加索人民变成自己的人质,这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呼吁车臣共和国居民:协助当局和执法机关对付非法武装分子,使践踏人性准则的那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呼吁达吉斯坦人民、北高加索人民、哥萨克人民保持克制,在保卫俄罗斯不受恐怖主义威胁的事业中,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不是复仇心理,而是理智。    
    我们以前说过,并且现在重申:“我们的目标是,在车臣恢复宪法秩序、和平和安宁。倘若武装匪徒胆敢阻挠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决不留情。绝不允许向恐怖主义让步,不予以惩罚只会引发新的犯罪。那些还想恐吓俄罗斯人、颠覆俄罗斯政权、破坏俄罗斯联邦和平生活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5)

    发生在基兹利亚尔市的人质事件本身、处理办法及其结果,对联邦政权和杜达耶夫非法武装来说可谓两败俱伤。对于莫斯科来讲,基兹利亚尔事件告诉人们,车臣战争不仅没有结束,恰恰相反,这场动用了十多万人马,耗时一年多的讨伐,只不过是把战场从车臣境内转到了境外,转到了俄罗斯。如果说半年前的布琼诺夫斯克事件仅仅是个偶然,让人们觉得战争离自己还很远的话,基兹利亚尔事件则让俄罗斯和平居民觉察到危险已经来到身边。    
    基兹利亚尔事件还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他们不能不问,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车臣人在战斗?为什么年底上台的多库·扎夫加耶夫同年初的乌马尔·阿夫图尔哈诺夫一点都没有区别,只会伸手向联邦要钱,却控制不了局面?人们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最终导致总统支持率的下降,导致在当年7月联邦宪法法院审理了一宗名称最长的案件,即:《关于检查俄罗斯联邦总统1994年11月30日第2137号〈关于在车臣共和国境内恢复宪法和法律秩序的命令〉和1994年12月9日第2166号〈关于制止非法武装组织在车臣共和国境内和奥塞梯—印古什冲突地区活动的措施的命令〉、俄罗斯联邦政府1994年12月9日第1360号〈关于保障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公民的法制、权利和自由、保障在车臣共和国境内和北高加索地区解除非法武装组织武装的决定〉、俄罗斯联邦总统1993年11月2日第1833号〈关于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理的命令〉的合法性》。    
    审理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清楚地告诉人民,在俄罗斯高层,已经有人怀疑总统发动车臣战争是否合法,而这种怀疑对尚未结束的战争无异于政治上的釜底抽薪。    
    从叶利钦和强力部门对这起事件结束后的态度看,虽然不能说欣喜若狂,起码也认为这是在反恐行动中一个成功的战例。但是媒体和普通百姓却有自己的看法,毕竟有那么多人质和士兵在解救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人们不禁要问,在解决这类事件时,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另外,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就是既然是胜利,匪首哪里去了?为什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如果说被逃脱了,匪徒怎么跳出的包围圈?众所周知,在将匪徒压缩在“五一村”之后,对峙的双方,一面是内务部长阿纳托利·库利科夫和联邦安全局长米哈伊尔·巴尔苏科夫两位大将指挥的由2700多人组成的队伍。另一面不过是一个28岁的匪首带领的“一群狼”。如果连力量如此悬殊的对手都不能全歼,堂堂的俄罗斯军队战斗力何在?倒霉的巴尔苏科夫不得不出来解释,因为几天前他还向总统报告说,“作战人员都落入了圈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经进入了有狙击手光学瞄准器的光圈,很快他们就将完蛋。” 巴尔苏科夫最后的解释是:“我们只是没有算计到一点,他们怎么能以这样的速度在盖满厚厚积雪的田野上飞跑,而且是在翻耕过的土地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当我看到作战人员脱下靴子,不穿鞋走路,这也让我太那个了……因为我原来不知道这种情况,看来是怕把命搭上,所以连鞋也可以脱掉,光着脚板跑。”     
    巴尔苏科夫的答案后来成了在俄罗斯广为流传的政治笑话。是呀,由于正规军从来没接受过不穿靴子在雪地上飞跑训练,让拉杜耶夫逃脱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其实,基兹利亚尔事件对杜达耶夫集团也产生了很强烈的负面影响。除了直接损失了一部分人员和武器弹药外,最主要是在政治上失去了民心。由于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以平民为人质要挟联邦政府,而且每次都造成很多人员伤亡,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已经不再是为车臣民族独立同俄罗斯进行斗争的勇士,而是一伙杀人越货的匪帮。他们的所作所为,使自己彻底失去了将来还能够在车臣执政的资格以及取得胜利的可能。事件发生的当天,包括许多原来支持杜达耶夫的车臣百姓,都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在民怨沸腾的格罗兹尼街道上,一位教师对记者说:“今天所发生的事是车臣人民的又一悲剧。达吉斯坦的事情不是偶然的,这是在把车臣人民推向深渊,使整个高加索的政治局势复杂化,对于这样残酷阴险的计划,我们只能祈求真主,让他去开导那些丧失理智的人。我们寄希望于俄罗斯的领导能够遵循人道原则,为保护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人的生命做出适当的反应。”    
    基兹利亚尔事件还使杜达耶夫遭到国际社会和穆斯林世界的谴责。北高加索地区八个共和国、州、边疆区领导人,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做出反应,他们认为绑架人质事件是穆斯林的耻辱。这些领导人联名上书叶利钦总统,希望他采取果断措施,解救人质,打击恐怖分子。    
    对于国内的声讨,杜达耶夫的解释是:在军事上无法与俄军对抗的情况下,他就是要把劫持人质当做同俄罗斯斗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他甚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叫嚣,“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我不惜让自己沦落成恐怖分子,为别人做嫁衣裳”。    
    在听到国外的一片谴责声后,杜达耶夫拍案而起。他在1996年3月7日接待几位记者时说,美国和西欧国家都是俄罗斯的帮凶,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派驻格罗兹尼的维和委员会成员是罪犯。他在对美国总统克林顿进行了一翻攻击后,表示“一定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他说:“车臣战争结束后,武装分子不会放下武器,他们将到穆斯林世界抵抗美国的前线去。现在欧洲注视着对我们的进攻,趁我们还没有把战争打到欧洲去,让他们注视吧。如果事态继续下去,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就会在土耳其境内发生战争,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二部分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战争(1)

    一“斩首”杜达耶夫     
    当然,杜达耶夫没有发动世界大战的能力,但是,他公然撕下“独立之父”的面纱,露出恐怖分子的狰狞和疯狂,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困兽犹斗的危险。就在基兹利亚尔事件发生的同时,为了减轻基兹利亚尔方面的压力,分散俄军的注意力和兵力,杜达耶夫还亲自策划了几起恐怖事件。1月15日,一伙恐怖分子潜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袭击了政府大楼和“宇宙”电影院等几个单位。第二天,这伙潜伏在格罗兹尼附近的恐怖分子又在郊区的基洛夫镇劫持了第二热电厂的30多名工人。当天下午,九名车臣恐怖分子在土耳其特拉布宗港劫持了一艘正准备开往俄罗斯著名避暑圣地索契的“阿夫拉西亚”号客轮。当时船上载有将近300名游客和船员,恐怖分子扬言,如果俄罗斯不允许被围在“五一村”的拉杜耶夫等人返回车臣,他们就要炸毁轮船,与人质同归于尽。1月17日,一名恐怖分子还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苏尔古特市附近劫持了一辆大轿车,身上绑着炸弹的恐怖分子要求当局提供一架直升机,而且要将其送到战事正酣的“五一村”,否则,他就要引爆炸弹,炸死车上的28名石油工人、司机及乘务人员。    
    这一起又一起几乎同时发生在境内、境外、陆地、海上的恐怖事件,着实让几个强力部门忙了一阵,同时也让叶利钦总统颜面全无。因为这时车臣战争已经打了两年,每一次恐怖事件都将成为反对派攻击他车臣政策的口实,而时不我待的是距离总统大选又为时不远了。    
    在反对派的“提醒”下,叶利钦决定至少在获得连任前改变一下车臣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主动做出和平解决车臣问题姿态的同时,将杜达耶夫斩首。    
    1996年2月15日,叶利钦声明他将参加下届俄罗斯总统竞选。在演讲中,他表示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车臣问题。为了证实总统的决心,几天后,历来在车臣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一反常态,突然表示愿意就和平解决车臣问题前往格罗兹尼,与杜达耶夫谈判。格拉乔夫的讲话引起不小的震动,因为长期以来,联邦政府根本不承认杜达耶夫政权,认为与它的谈判是扎夫加耶夫政府的事情。嗅觉灵敏的人意识到,格拉乔夫的讲话不仅是一束橄榄枝,更重要的是承认,至少也是默认。    
    3月7日,叶利钦又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车臣问题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会上,总统告诉人们,车臣问题十分复杂,必须通过和平途径加以解决。    
    3月31日,叶利钦做出一项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宣布从这天零时起,俄军已经停止在车臣境内的一切战斗行动,联邦军队将从车臣的平静地区撤退到行政边界。叶利钦还宣布,过不了多久,车臣就将按照联邦宪法筹备在车臣境内举行共和国议会选举,然后让那些能够代表车臣人民利益的议员通过国际调解人与杜达耶夫谈判,正视并解决车臣特殊地位问题。叶利钦表示,车臣实现和平后,将对那些绝大多数反政府武装组织成员实行大赦。    
    不管叶利钦的决定最后有没有付诸实施,他的这一系列举措在当时都差点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