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之鉴
ㄎ渥熬鸦魇稚渖薄F渲幸豢抛拥髦辛怂耐凡浚娇呕髦斜巢俊T?3日从瓦砾中找到他的尸体时,发现马洛费耶夫身上还有许多迫击炮弹的弹片。
2月1日,俄军终于夺下了米努卡广场。4日,攻克了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最后的堡垒——工厂区,把俄罗斯国旗插到了市中心车臣政府大楼楼顶。从2月4日到6日,俄军又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搜剿”,从一些地下室、未被发现的掩体中擒获了300多名非法武装人员。至此,攻打格罗兹尼的战役宣告结束。
此役共歼敌3000多人,非法武装最高领导人巴萨耶夫的右腿被炸断,头部受伤。包括杜达耶夫侄子在内的四名战地司令以及车臣副总统阿尔萨诺夫被击毙。但是,由于指挥方面的原因,非法武装领导人还是带领为数不少骨干分子逃出了格罗兹尼,钻进了深山,使车臣战争至今仍未画上句号。
从2月11日起,俄军开始对潜藏在南部山区的非法武装进行清剿。由于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不利于重武器调动和使用,不利于大兵团作战,而巴萨耶夫及其下属既熟悉地形,又有当地群众掩护。此外,由于车臣南部山区与格鲁吉亚接壤,每当非法武装感到有被歼灭的危险时,就越过边界,逃进格鲁吉亚境内的潘基西峡谷,从而使战争又被非法武装所牵制,变成了旷日持久的运动战和游击战。
二惊险、悲壮与光荣
自从非法武装首领逃出格罗兹尼,俄军就被迫与之打起了不再拥有绝对优势的游击战。此间,联邦官兵的英勇与非法武装分子的凶残发生了猛烈碰撞,由此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记录了恐怖分子令人发指的暴行。
2000年2月28日,俄军指挥机关得到了非法武装领导人巴萨耶夫、哈塔卜等人正在乌鲁斯—克尔特村一带召集残部,准备向南部山区逃窜的情报。为了将敌人阻隔在山口之外,指挥部命令第76空降师104近卫伞降团2营中校营长叶夫图欣,率领一个由90人组成的加强连,插入敌后,占领7760高地,封锁峡谷,卡住敌人南逃路线,待大部队赶到,将其歼灭。
29日上午,叶夫图欣率部接近高地,但发现这里已经被敌人控制。经过侦察,空降兵们得知敌人数量不多,于是,突然向高地发起攻击,很快就将敌击溃,夺取了高地控制权,切断了非法武装南逃的路线。
知道自己就要成为瓮中之鳖的巴萨耶夫等人,组织敢死队向高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由于俄军兵力不到非法武装的二十分之一,所以,伤亡惨重。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90名官兵有84名战死,而且个个都死得英勇悲壮。连长莫洛多夫在脖子被子弹打穿的情况下继续指挥战斗;大尉罗曼诺夫被炮弹炸断了双腿,仍在向敌人射击;少校副连长多斯塔罗夫为掩护负伤的战友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指挥员叶夫图欣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向指挥部发出了“亲爱的战友,永别了!向我开炮!”的呐喊。
战斗结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授予在7760高地上战斗的21人“俄罗斯英雄”称号,授予69人“勇敢”勋章。3月14日,这支部队常驻城市普斯科夫与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车里雅宾斯克等几座烈士家乡城市同时举行了追悼会和安葬仪式,一时间,7760高地英雄的事迹传遍了俄罗斯。
也是2000年3月初,集所谓“伊奇克里亚共和国”“副总理”、“国防部长”、“野战司令”等职务于一身的鲁斯兰·格拉耶夫,逃出格罗兹尼后,在他的家乡阿尔贡峡谷附近的共青村,纠集了1500名非法武装分子,利用早已构筑好的工事、暗堡,准备与俄军抗衡。虽然俄军立即在这里集结了数倍于敌的兵力,而且动用了轰炸机、武装直升机、重型坦克等装备,但共青村还是在20多天后才攻克。在战斗进行过程中,恐怖分子头扎红布条,动辄就组织小规模反冲锋,到近前与俄军拼命,所以,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在这次战斗中,俄军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消灭了10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只可惜又让格拉耶夫逃出了包围圈。这个非法武装和非法政权的领导人从这里潜逃后,又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直到四年后才意外地被击毙。
2000年3月29日,俄军指挥部收到一份情报,称在扎尼—韦杰诺村附近有恐怖分子集结。其实这是一条假情报,是非法武装分子利用佯动吸引俄军上钩的钓饵。俄军基层指挥员没有辩明情报真伪就从彼尔姆市特警队调来了41名特警,与韦杰诺军区派来的八名军人编成一个分队,分乘两辆装甲运兵车和两辆卡车,前往扎尼—韦杰诺村进行清剿。
傍晚,当车队来到距韦杰诺村还有六公里的813高地时,前面一辆车突然发生故障。正当人们准备下车修理时,第一辆和第四辆车几乎同时被火箭筒击中,熊熊大火把俄军困在这两辆车中间。这时士兵们才发现他们停车的地方道路非常狭窄,两侧各有一道高坡,是伏击公路上过往车辆最理想的地形。就在俄军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子弹和手榴弹突然像雨点一样飞来,顿时使俄军伤亡过半。
第三部分第二次车臣战争(3)
在值班室静候佳音的俄军指挥官很快就知道了813高地发生的情况,立即派出一支由107名军人、20名警察组成的增援分队,分乘装甲车、卡车和坦克前往813高地增援。但就在他们距被围困的战友还有600多米的地方,增援部队也遭到了非法武装分子事先安排在这里的打援部队的伏击。在增援部队本身都有可能被消灭的情况下,几辆坦克只好丢下其他车辆和还在战斗的战友,撤出战斗,再次请求增援。
当下一批俄军增援部队赶到这里时,813高地伏击战已经结束了。在这次战斗中,被派来清剿匪徒的49名俄军只有6人侥幸逃脱,另外43人全部阵亡。
4月4日,彼尔姆和莫斯科又一次为死难人员举行安葬仪式,已经当选为总统的普京亲自来向遗体告别。巧合的是在这些遗体中有一名26岁的战士,几个月前普京曾经为他颁发过奖章,现在,却不得不前来为他送行。
进入山地剿匪阶段后,战场上传来的当然不会都是这类消息,其中有的消息甚至让从不喜形于色的普京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
事情发生在2000年3月13日,这天下午,俄联邦各部、委领导人和新闻单位突然接到前往克里姆林宫参加紧急会议的通知,当电视台的摄像机刚刚摆到工作位置,普京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他说:“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喜讯。昨天,车臣匪首,曾经在1996年制造过震惊全世界的俄罗斯千名人质大劫案的拉杜耶夫,被俄联邦安全局特工擒获,现在已经被押到莫斯科的监狱里听候审判!这才是他应该呆的地方。这个头开得不错,我相信所有的车臣匪首们全都将一一落网!”
随后,联邦安全局长尼古拉·帕特鲁舍夫简略地向大家透露了生擒拉杜耶夫的过程和审讯情况。几个月后,有关抓获拉杜耶夫的过程才被媒体公开。事情的经过如下:从3月10日起,一支俄罗斯伞兵巡逻队和一支海军陆战队侦察分队几乎同时发现了一支非法武装队伍。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支数百人的队伍由谁领导,但从队伍的组织、装备,以及频繁的通讯往来判断,其中可能有重要人物。
侦察人员紧紧地盯上这支队伍,同时把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当天晚上,由联邦安全局直接领导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侦察分队的行列,其中的专家对眼前这支队伍进行了24小时电子侦察。他们破译了敌人通话的密码,而且从窃听到的对话中得到了联邦通缉的要犯、车臣非法武装的第二号恐怖分子、素有“高加索孤狼”称号的拉杜耶夫就在其中的消息。
情报返回莫斯科,安全局一位副局长马上带领10名俄罗斯最精干的特工赶到前线。考虑到今后这些人还要从事此类工作,所以,安全部门没有透露他们的姓名。抓捕小组研究了几套行动方案,但都因敌我力量悬殊,觉得生擒这个匪首的把握不大。但莫斯科的指示是必须活捉拉杜耶夫,因为此人已经进入了非法武装决策层,如能将其活捉,意义非同寻常。
11日傍晚,侦察人员发现敌情有变。原来拉杜耶夫已经知道他所带领的队伍又陷入了俄军的包围,于是决定将其化整为零,让非法武装分子装扮成平民,在跳出包围圈后重新集结。拉杜耶夫的决定无疑为联邦特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客观上为自己安排了一条通向死亡之路。
当天晚上,拉杜耶夫带领将近100名非法武装分子,来到新格罗兹年斯基村他的一个亲属家,虽然这时此人已经剃掉了胡须,摘去了常戴的墨镜,并且还让他的下属散发传单说他已经在几天前的一场战斗中战死,但特别行动小组还是通过某种手段准确地知道了他所住的房间及那幢建筑周围的地形。
12日凌晨4时,10条黑影悄悄地潜入了村庄,他们没弄出一点声响就制服了哨兵。然后,四个人担任警卫,六个人用随身带来的工具轻而易举地打开了拉杜耶夫所住房间的房门。此刻,拉杜耶夫和他的卫队长及“财长”还在昏睡,特工们在他们的面部喷了少许药剂,就将其背在身上跑出村庄,扔在等候在那里的汽车上。待拉杜耶夫醒来,他与两名随从已经被绑在一架飞机上,正在运往莫斯科的途中。
拉杜耶夫被抓是对车臣非法武装的一次沉重打击,但同时也刺激了恐怖分子的神经。基本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几乎完全放弃了战场上的对抗,成了一支专门进行恐怖活动的武装力量。能够想像到,当一支曾经掌握过政权的武装和人马,潜心于恐怖活动时可能带来的危害将是多么严重甚至可怕。
2000年5月30日傍晚6时30分,俄罗斯驻车臣全权副代表谢尔盖·兹韦诺夫、格罗兹尼市长苏普扬·莫赫恰耶夫和一名市长助理在乘车从格罗兹尼前往乌鲁斯马尔坦途中遭到伏击。汽车首先被遥控地雷炸翻,兹韦诺夫等人被当场炸死,市长莫赫恰耶夫受了重伤。但就在奄奄一息的莫赫恰耶夫准备打电话求救的时候,路旁的树丛中响起了枪声,莫赫恰耶夫也被夺去了生命。
一个小时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首席发言人康斯坦丁·马可耶夫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说:“种种迹象表明,匪徒袭击的目标是格罗兹尼市市长莫赫恰耶夫。”不少新闻单位在听了马可耶夫的讲话后,马上理解了他所以强调这次事件是针对莫赫恰耶夫的意图。因为自车臣危机爆发,俄罗斯已经有三名代表、副代表在那里遇难或遭到绑架,他们分别是弗拉索夫(1998年5月1日)、皮什贡(1999年3月5日)和这次遇难的兹韦诺夫。这种情况对联邦来讲确实是件难堪的事情。当然,在这次事件中,谢尔盖·兹韦诺夫还真就可能是恐怖分子一个意外的“收获”。这种情况从后来俄联邦总统助理亚斯特任布斯基的讲话中基本可以得到证实。这位总统助理说,恐怖分子想要刺杀莫赫恰耶夫可谓蓄谋已久,不幸的是,他们这次事先获悉了莫赫恰耶夫出城时间和路线,所以,酿成了这场悲剧。
第三部分第二次车臣战争(4)
事情过去几天了,一直没有哪个组织或个人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因为按照惯例,每当有恐怖事件发生,就有人通过各种途径发表声明,说明事件是自己制造的,有时甚至有两、三个组织站出来“邀功”。
半个月后,俄罗斯驻车臣代表科什曼在谈到这起事件时说:“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袭击莫赫恰耶夫是由已经逃往深山的前‘总统’马斯哈多夫策划,由刚刚从南部山区渗透到格罗兹尼附近的‘车臣敢死队’制造的。”这些“敢死队员”大都是从几个城市被赶到山区的非法武装顽固分子,他们在那里接受了几十天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带着复仇的心理,掌握了爆炸、暗杀等方面手段,以5~10人一个小组的规模被派到了格罗兹尼、车臣周边国家和俄罗斯内地。
莫赫恰耶夫被炸事件看来只是开了个头,好像确实是从这时开始,第二次车臣战争进入了一个既没有战事也不得安宁的阶段,以至于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到目前仍无定论。有人认为是2000年3月,因为从此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有人认为是这年的6月15日,因为在这天,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带有总结性的向媒体介绍了在这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共阵亡2091人,负伤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