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之鉴
第一部分“独立”之路的是非曲直(4)
就连这些特殊移民的子女读书都有特别规定。
内务人民委员部关于特殊移民子女上学问题的通报
(1944年6月22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于1944年6月20日颁布了第13287号令,确定了对特殊移民——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巴尔卡尔人和克里木鞑靼人子女的教学办法:
1移民区的小学用俄语教学;
2移民的子女可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学和高等院校就学,学生有权迁入学校所在地区,但无论其在学还是毕业后,均不得越过这些共和国的边界。
3移民子女进入共和国就学,要经这些共和国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批准。文件有经办人签字。《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492页。
从下面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在被强迫迁移期间,有相当数量的车臣人死在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土地上。
希扬关于特殊移民局工作的报告(摘录)
(1953年4月10日)
……自迁移至今,各特殊移民区共出生382391人,其中前富农的子女22209人;德意志人的子女22210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卡拉恰耶夫人的子女共26002人……
……迁移到特殊移民区后死亡的309100总人数中,车臣人、卡拉恰耶夫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共144704人……
1944年迁来的特殊移民的死亡率最高。如这一年来的移民到目前为止,死亡率为: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卡尔人、卡拉恰耶夫人为237%;克里木鞑靼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为196%;卡尔梅克人为174%……
苏联内务部特殊移民局 希扬上校《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569、570页。
从下面这份国家安全部的报告来看,车臣移民在被强迫迁移几年后,生活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老人衣食无着,孩子没有受教育的条件。其中一部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也遭受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国家安全部关于安置特殊移民工作的报告(摘录)
(1952年)
……在1949年对特殊移民进行清理登记期间,登记的移民中有联共(布)党员6358人,候补党员1308人,共青团员11670人。
这些党团员中德意志民族的人最多(党员2415人,候补党员458人,共青团员5801人)。
移民中具有大学学历的9000人,受过中等教育的大约有66000人。但同时也有362000名文盲。这些文盲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外高加索(土耳其人、库尔德人、赫姆申人、伊朗人)和来自北高加索的移民(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巴尔卡尔人和卡尔梅克人)。
……在特殊移民区,至今还有3646户移民居住在不适合居住的房屋里,有52184户特殊移民居住在拥挤不堪的当地居民家。
……据1950年7月1日统计,移民区有9281户单身移民老人和残疾人,他们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独立生活。这类老人哈萨克斯坦有749名、中亚有635名、西西伯利亚有2703人,东西伯利亚有1629人,远东和极北地区有2234人……
各共和国、州及边疆区的特殊移民中有1000多名孤儿,他们的双亲都在流放中死去了。到目前为止,这些孤儿仍未安排到孤儿院。他们能否领到抚养费或得到其他什么帮助尚不清楚。
……今年1月1日对所有特殊移民区的清理登记表明,有91943名学龄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其中特殊移民的子女30289名,北高加索少数民族移民的子女33702名……
这些没上小学的孩子(占学龄儿童的20%),失学的原因是父母的物资状态不佳,没有冬衣和靴子,一些移民区没有学校或学校离家太远。
苏联国家安全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565、566页。
第一部分“独立”之路的是非曲直(5)
1948年,哈萨克斯坦农业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歉收。这对于刚刚迁到这里的移民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内务部特殊移民局局长希扬在1949年5月14日给内务部部长克鲁格洛夫的报告中写道:“到今年4月,有118259移民急需供应粮食,其中2590人已经患营养不良症,发生了18起因饥饿死亡的事件。”
希扬在他的报告中写道:各个州都有因饥饿死亡的事件。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吃动物尸体的现象。在加里宁区的“恩别格”集体农庄,有九口之家的移民别赫多利兹,因为饥饿,将已埋掉的死马尸体重新挖掘出来,充当食物。在莫洛托夫区的诺沃罗曼诺夫卡村,移民芬克和福尔梅尔竟然食用猫肉。
希扬在报告里说道:在切尔卡尔国营农场,移民加津高斯由于饥饿倒在工作岗位上,没有旁人帮助,自己竟无法站起来。
希扬的报告还解释了国家已经向灾区投放了一些粮食,为什么还有移民饿死的原因。他说,1948年12月,国家的确向移民发放了200吨粮食,分配给缺粮的11315名移民,但是至少有90%的移民根本没有钱,所以无法购买。
为了摆脱这种苦难,有的移民开始外逃。有一份材料显示,到1948年10月,包括车臣在内的北高加索特殊移民,至少逃跑了15992人,占所有被强制移民总数的35%。其中有2627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抓回。
在大批移民被押往中亚后,内务部队先是在车臣周边搞了一次清理漏网者的运动,将侥幸逃脱的将近1000名车臣人也赶到了移民地。随后就开始清理在部队中服役的车臣人。据档案记载,共有8894名(其中军官710人)正在前方同敌人战斗的车臣人被强迫退役,集中在指定地点劳动。
1944年3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做出决定,撤销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理由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特别是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在高加索采取行动期间,许多车臣人和印古什人背叛了祖国,站到了法西斯占领者一边……”
其实在卫国战争期间,真正站到法西斯一边的车臣人只是极少数,从后来在红军中一次就清理出近万名车臣籍指战员,其中有的还功勋卓著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车臣人就这样在屈辱、贫穷中生活了13年。
1956年,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推出了一个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撒旦诗篇”的秘密报告,报告通篇都是攻击斯大林的,其中涉及到了1944年斯大林驱逐少数民族的问题。
在报告中赫鲁晓夫说:
大家知道,我们在实际上保障居住在我们祖国的一切民族的平等和友好。在这方面,苏联是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榜样。然而在斯大林的阴谋下却出现了一些完全违背列宁主义的苏联民族政策的行为。我们想指出这样一件事,有的民族,整个地区包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内都被从故乡集体迁往其他地方。这种集体移民,绝非出于军事上的考虑。1942年末,正当敌军阵线被我永久性地突破,从而局势有利于苏联时,却做出了将卡拉恰伊人从居民住地迁出的决定,这一决定被执行了。同一时期,1943年12月,同样的命运落到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全体居民头上。1944年3月,全部车臣—印古什人被强迫迁移,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被消灭了。1944年4月,整个巴尔卡尔人被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驱逐到远方,共和国本身也被改名为卡巴尔达共和国。乌克兰人之所以免遭这种命运,只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多,以致驱逐他们也没有地方了。否则,他们大概也会被斯大林驱逐了。(笑声,全场骚动。)《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第787页。
像赫鲁晓夫这样的政治家肯定不会想到他旨在批判斯大林,把发生在车臣的错误当做一颗子弹射向斯大林,在对一个死人鞭尸时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总书记的话毕竟覆水难收。谁都能够理解,对斯大林错误的批判,就是对历史事件的平反。于是,195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了解除对车臣人强制移民的命令,命令全文如下: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取消对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卡拉恰耶夫人特殊移民限制的命令(1956年7月16日)
关于取消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被迁移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及其家属在特殊移民方面的限制。
鉴于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迁出北高加索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今后无必要实行法律地位方面的限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
1对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迁出北高加索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及其家属撤销特殊移民登记,并解除苏联内务部机关对他们的行政监督。
2兹规定,解除对本命令第一条所列人员的特殊移民限制不包括归还他们在迁出时被没收的财产,而且他们无权返回其迁出地。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伏罗希洛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 别戈夫《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571页。
第一部分“独立”之路的是非曲直(6)
必须指出,这个命令对车臣人仍然是不公正的。直到1957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做出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决定,从这时开始,几十万车臣人携妻带子返回家园。但当他们回到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后,发现这里已经搬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村镇和建筑物的名称都已被改换,完全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被迁徙和被奴役的怒火迸发了,他们以宗教为依托,开始了分离活动。首先受到宗教团体攻击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俄罗斯人,他们常常遭到民族极端分子的殴打和抢劫,就连职工上班和子女上学有时都成了大问题。在个别地方,民族极端分子还开设了伊斯兰宗教法庭,取代国家法律和制度。这些做法,导致俄罗斯人开始外流。据统计,仅在1970年至1973年这几年的时间里,就有将近10000名俄罗斯人逃离了车臣。
民族的排斥、社会的动荡,导致车臣的经济一直处在落后状态。到苏联解体前,车臣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所有自治共和国中一直排在后几位。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总书记,从这时开始,苏联的民族政策有了很大转变。但这种变化带来的不是民族团结,而是民族分裂,最后造成了联盟的解体。
三前苏联及俄罗斯的国中之国
苏联是在1991年12月解体的,导致这个世界巨人退出历史舞台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及其他各个领域。但是能够使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的直接原因,是苏共主动放弃了党的领导,拱手让出了执政党地位。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像苏联这样一个由许多民族国家组成的联盟,如果党的中央委员会对各加盟共和国党组织失去控制,使其变成这些民族国家的地方党、民族党,就必然会出现亡党亡国的结局。
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立陶宛是第一个宣布从联盟中独立出去的国家,时间是1990年3月11日。从这天起,一直到哈萨克斯坦最后一个宣布独立,前后只用了21个月的时间。其中1991年的8、9两个月,是各国宣布独立的一个高峰期,除俄罗斯直到最后宣布继承苏联的权利和义务外,其他14个国家,有10个是在这段时间宣布脱离苏联的。
即使不能亲历这段历史,也能想像到那种大厦将倾时的混乱。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希望维持联盟存在的势力发动了软禁总统戈尔巴乔夫的“8·19”事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莫斯科与叶利钦的改革派还出现过短暂对峙,就连坦克都开到了“白宫”前。
但是必须承认,前苏联解体的过程,总的来说还是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没达到血雨腥风的程度。其原因在于,苏联本身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结成的联合体,而这些主权国家从加入联盟时起,就有退出联盟的权利。关于这一点,在联盟宪法中写得清清楚楚,只不过由于苏联在国际上常常以一个国家的面目出现,而且它又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