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炮兵传奇





  张爱萍司令员听完黄朝天司令员汇报部队的战前准备工作后,就叫王德参谋长向北京报告:“三军都已经进入位置!” 
  18日凌晨,果然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7时30分,天气比预报的还要好,此时金灿灿的太阳,照耀着湛蓝的大海。海上波平如镜,碧空万里。 
  上午8时,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发出命令:“出击!” 
  顿时,隆隆的马达声掠过海空。人民空军三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的掩护下,昂首冲入云霄,向一江山岛上空飞去,拉开了我军首次陆、海、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序幕。 
  从8时至8时15分,我强大的混合机群,冒着敌人密集的高射炮火,对北一江山的中山村、中心村、了望村、重要村、海门礁、黄岩礁和南一江山的胜利村、180高地等敌人的纵深集团工事、火力支撑点与前沿阵地,进行了猛烈地轰炸和扫射。 
  一江山岛没有居民,更谈不上村庄。我空军轰炸的这些“村”都是蒋军兵营的名称。在头门山岛浙东前线指挥所里,人们清楚地看到一江山在炸弹激起的浓烟里,闪烁着此起彼伏的火光。 
  一江山岛上对登陆部队威胁最大的敌人炮兵阵地、高射机枪阵地、地堡群被摧毁了; 
  被蒋介石标榜为“铜墙铁壁”的国民党永久性纵深阵地的6号目标被摧毁了。 
  其他机群都先后飞向各处目标,投下大批炸弹,摧毁和压制了敌人的阵地和火力点。 
  与此同时,另一个轰炸大队和强击机大队,猛烈轰炸和扫射了大陈岛防区的国民党军的炮兵阵地和无线电、雷达等军事设施。 
  人民空军对一江山岛的轮番轰炸,致使国民党守军在正式投入战斗之前,就丧魂落魄,岛上指挥机关开始瘫痪,部队失去指挥,许多士兵钻进防空洞,心惊肉跳,不敢出来。 
  12时20分,三颗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 
  顷刻间,我海岸炮兵的数百门各式火炮齐鸣,吼声响彻海天。1。2万发炮弹,准确地射向一江山岛,头门山海岸炮兵持续炮击2小时零7分钟,对一江山岛进行了毁灭性轰击。 
  14时,在发起登陆之前,第二次火力准备开始了。10门“喀秋莎”火箭炮在船上一字排开,对北一江山敌人阵地进行第二次齐放。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舌铺天盖地地落到了敌人190和203高地上,高地上烟火滚滚…… 
  随军记者跟随第一梯队登上一江山岛时,看到在敌人的前沿阵地上,三道蛇形铁丝网,已经被我军的炮火轰成了尺把长的烂铁丝了,许多地堡已面目全非,有的大门被轰塌了,有的盖子被揭开了,有的竟变成了一堆乱石。在主阵地上敌人的三挺机枪和三挺高射机枪,还有几门战防炮,全都被我炮兵炸成了破铜烂铁。 
  这排山倒海的气势,犹如战鼓齐擂,激励着前线官兵们的心。 
  下午2时,港湾的指挥台上,扬起了一面蓝旗,陶勇司令员一声令下:“起航!” 
  顿时,港湾内所有的登陆艇和护卫舰艇一起发动起来了,一片马达声隆隆轰鸣,把山那边传来的大炮声都压盖下去了。 
  在飞机和大炮火力的突击掩护下,载着5000多名陆军部队的70多艘登陆艇和作战舰艇排着严整的防空队形,迅速分路冲向一江山岛。 
  一幅壮丽的海上大进军立体画卷,全方位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当前头登陆艇离登陆点只有几十米的时候,岛上的蒋军依托山上的工事,猛烈开火射击。 
  在炮兵阵地上,炮兵参谋长报告:“步兵已准备登陆。” 
  “作好射击准备!”指挥员下达了命令。 
  “离敌前沿还有800米,还有500米,还有400米……” 
  “放!”指挥员下达了命令。 
  只见一串炮弹飞了出去,指挥部里人们的心也随着炮弹飞了出去,从望远镜里眼看着我军的登陆艇已经靠了岸,大家都为我军步兵的安全捏着一把汗。 
  这时侦察兵喊了起来:“命中目标!” 
  只见乐清礁上冒出了一股浓烟,接着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 
  在这同时,几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登陆成功了!成功了!”指挥部里一片欢呼声。 
  张爱萍将军高兴地给炮兵指挥所打电话:“炮兵打得好!” 
  海军指战员们临危不惧,冒着被岛上的火力杀伤和登陆艇沉没的危险,奋力把步兵送上岸。212登陆艇于延增艇长两腿被炮弹炸断,仍坐在甲板上坚持指挥。 
  冲锋枪手李荣茂同战友们一道,以准确的射击消灭蒋军的火力点,其他登陆艇也相继靠岸登陆。在黑乎乎的硝烟中,升起了三颗绿色信号弹,张爱萍从望远镜里看到,我军的第一面红旗已插上一江山岛的190高地。 
  向纵深的进攻开始是顺利的,但在占领第一道堑壕时,却受到蒋军来自山腰和制高点的火力封锁。 
  白坤浩连长的右额被蒋军枪弹打伤了,鲜血糊住了双眼,他用手抹一把脸上的血,仍然威严地举起驳壳枪大声喊道:“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勇敢地冲啊!”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战士们沿着两侧的交通壕和陡峭的山脊,迅速向一江山岛的主峰203高地猛攻。 
  2排长董小严在航行中被激起的海浪打湿了棉裤,冲锋时跑不快,他干脆脱掉棉裤,穿着短裤往上冲。战士们也学着排长的样子,扔掉棉裤,全部穿着短裤,向203高地冲去。 
  陈玉春和他的炮兵战友们扛着无后座力炮冲上来,在交通河岸上把炮架起来。 
  “瞄准203高地地堡,开炮!”陈玉春发令。 
  “轰!轰!”一串串炮弹摧毁了四个地堡,敌人的火力被压下去了。 
  负伤的连长白坤浩从别人手中接过红旗,向山上猛冲,终于将红旗插上了203高地主峰。 
  203高地上一片欢腾。我们胜利了! 
  下午4点多钟,我军胜利解放了一江山岛。 
  战士们兴奋地押着俘虏走下山,有一个俘虏被带到了我军指挥所,他穿着一条单裤,满脸灰尘,头上扎着绷带,手里拿着自己的图章,低着头说:“我是王辅弼,突击第4大队的大队长。” 
  后来王辅弼说:“自从解放军开始炮击,我们的指挥系统就全部被打乱,无法同部队取得联系。” 
  国民党军第2突击大队区队副崔殿臣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厉害的火力。飞机加大炮的猛烈轰击,震得我们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王坤参谋长兴奋地拿起电话,向张爱萍报告:“司令员,我们总共用了两个多小时,就解放了一江山岛!” 
  张爱萍说:“好啊!” 
  “司令员,我们全歼蒋军一江山岛地区司令部所属部队、突击第4大队、第2大队2中队和炮兵中队。毙敌500多名,俘虏550名,生俘王辅弼,击毙守岛司令王生明,缴获各种火炮26门,炮弹8900发,子弹11万发,还有许多其他军用物资。” 
  “好!”张爱萍司令员声音洪亮地说:“我代表中共中央军委,代表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和军区首长,代表前线联合指挥所全体人员,向前线陆军部队祝贺,祝贺你们登陆成功!” 
  蒋介石接到了国民党国防部一江山岛失陷的报告,报告声称:共军三军协同如一,炮兵火力甚猛,我军已无还击之力…… 
  蒋介石放下报告,恨恨地说:“对任何岛屿都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坚守!” 
  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解放军三军的优势压倒一切,上下大陈将遭一江山同样命运。最后,蒋介石无奈,下令驻大陈岛蒋军,在美军的掩护下撤离。 
  大陈岛蒋军撤离时,蒋介石用心良苦,特派蒋经国前去打气。守将刘廉一后来在兵舰起锚前,望着大陈岛的主峰,凄然地说:“并非卑职无守岛之志,而是共军军力太强,就是死守,也难有结果。” 
  叶飞受命炮击金门 
  1958年7月18日晚,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侧厅会议室灯光通明。毛泽东主席召集军委、总参、海空军、炮兵领导,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 
  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言:“中东事件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叫嚷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7月17日蒋介石下令三军处于特别戒备状态,加紧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活动,使台湾海峡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中央军委针对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了加强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决定。昨天晚上,我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向总参谋部传达了军委的决定。” 
  毛泽东端坐在会议桌正中,手中的烟已燃大半,他对大家说:“有美国人撑腰,蒋介石得意得很啊,从他们那个‘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后,光飞机就给了老蒋1100多架,美国大方得很p阿!” 
  他站起身来,踱了两步,又说:“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要么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把共产党打到海里去,要么拉住老蒋,搞两个中国,我们不得不防啊。” 
  黄克诚总参谋长立即回答:“明天总参谋部召集海、空、炮兵和有关部门会议,具体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 
  7月19g,总参谋部作战会议研究了炮击金门及海、空军入闽和具体部署问题。 
  炮击金门的战斗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深夜,福州城万籁俱寂,人们进入了梦乡。突然,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声音由远而近,伴随着金属的撞击声,在福州城上空回响。 
  人们不约而同地打开门窗,互相问道:“这是什么声音?” 
  只见宽宽的马路,拖着重炮的载重汽车,乌黑发亮的巨型坦克,一辆接一辆在眼前驶过。炮车、坦克行进的队伍老远老远,一眼望不到头,成千上万的火炮炮口指向繁星璀璨的夜空。 
  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三个师和一个坦克团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开往厦门前线。 
  8月上旬,地面炮兵全部进入阵地。 
  叶飞、张冀翔、刘培善来到前线炮兵阵地。 
  在通往前沿指挥所的路上,张冀翔对叶飞说:“司令员,我们的海军130岸炮布置在厦门对岸角尾,炮兵阵地从角尾到厦门、大嶝小嶝,一直到泉州湾的围头,呈半圆形,长有30多公里。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在我们远程火炮的射程之内。” 
  刘培善说:“炮兵对所有炮击目标,都进行了现场交叉测量、观察,并且把目标都一一标在了作战地图上。” 
  张冀翔接着说:“聂凤智和陶勇两位司令员送来的空军、海军与炮兵的协同作战方案我已经看过了,比较详细。叶司令,你再审定一下。” 
  “海上的路已经让陶勇给封死了,炮击开始后,蒋军一个也别想从海上逃跑,我们的鱼雷艇早就等着他们呢。”刘培善说。 
  叶飞站住脚,往天上看了看说:“这几天空军的战报不错啊,击落敌人四架飞机,我们基本上控制了制空权。可以说,这次战斗我们准备得非常充分,只等待着北京的命令了。” 
  8月20B,叶飞再次审查了炮击金门的全部作战部署和各部队的落实情况,并向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作了详细汇报。 
  他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看着金门岛与厦门之间的那片蓝色的海。金门,位于福建省厦门岛以东海域,西距厦门1。8海里,厦门距小金门只有2000多米,我前沿阵地大、小嶝岛距大金门最近处不到1000米。金门县城位于大金门岛的西部,国民党军队以一个兵团的重兵防守金门。从1950年至1953年,由于我国全力抗美援朝,空军未入闽,海军又初建,所以在金门前线,无论空军、海军、或是炮兵力量,国民党军都占优势,他们不断骚扰福建沿海地区,厦门成了一座战时城市,人民群众在敌方战火威胁下维持着非正常的社会生活。1954年9月3日和22日,为揭露美台签定“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炮兵部队两次较大规模地炮击金门,惩罚国民党军队。此后,在大陆与金门、马祖之间的炮战时紧时松没有停止过。这次,可要狠狠地教训这伙强盗了。 
  这时,电话铃响了,叶飞拿起电话,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叶飞,立即去北戴河,向军委首长汇报战斗准备情况。 
  当天,叶飞安排好工作,乘专机北上。 
  夏日的北戴河,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朵朵浪花,使人心旷神怡,彻身凉爽。 
  21日下午3时,叶飞来到毛泽东主席的住处。毛主席的秘书林克在门口迎接叶飞,把叶飞引到毛泽东的书屋。 
  叶飞向毛泽东敬礼后,看到在座的还有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林彪。 
  毛泽东对叶飞说:“叫你来,是想听你说说福建前线的事情。” 
  叶飞向三位领导人详细地汇报了炮击金门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