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抗日突击营
笮ι斯础?br /> “这不是彭总的三军团后卫队吗,不是已经下了严格的命令,每人负重不许超过20公斤,怎么他们还背着这么多东西,真是不想要命了吧?”
说着,陈赓突然甩开**和老周,怒不可遏地将炊事员们迎头拦了下来。
“都给我站住,马上把你们的那些破锅烂铁都扔了。不像话,军委纵队的命令,就是这么儿戏的吗?”
由于风雪夹杂着沙石不时吹来,炊事员们并没有一下子看清陈赓是谁,所有忍不住都反唇相讥了起来,一起都向陈赓嘘了起来:
“同志哥,不要扣大帽子。我们都把你说的破锅烂铁扔了,以后你喝西北风去呀。”
陈赓火了,挥手命令他的几个战士,“给我上去,把他们的破锅都给我扔到山底下去。”
“你敢——”
炊事员一下子围了起来,纷纷抄起手中的家伙。
“胡闹,跟自己的同志还要动刀动枪的吗?”
周恩来也火了,强撑着病体几步跨过去。炊事员们这才看清面前站着的,居然是毛委员和周副主席。
“怎么回事,你讲讲清楚,为什么要他们都把锅扔掉,以后不吃饭了吗?”
陈赓摇摇头,两眼一下子红了起来。
原来,越往上走,山势虽然没有多大变化,还是缓缓向上,但却气候突然变得十分不一样。不是瞬间的风雪交加,大雪弥漫,就是鹅毛大雪中夹杂着鸡蛋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这还不算什么,随着高度的上升,整个山体已是冰雪连天,强烈的反光,几乎让所有人蒙着眼睛都难以抵抗。先遣队中,最先损失的人员,就是那些猝不及防的大大咧咧的红军战士们。很多人刚刚喊出眼睛疼的一瞬间,人就不见了。
更要命的是,越往上爬,人们会越来越恐惧。
因为山顶明明就在眼前,几乎就是伸手可及,可是爬呀爬呀,比整个队伍早走了半天的先遣队,到现在居然还是望着山顶,却连山顶的边都还没有摸到。
而且,走在最前面的人,已经到了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喘一口气的地步。
更有甚者,人到了那里,绝不能摔倒。因为,一旦摔倒,想要再爬起来,那简直就像身上被压了一块千斤巨石一样困难。
所有的红军战士都不知道,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这座夹金山,气势最高海拔已在15000英尺之上。如果是红军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早知道这点,也许他们就会力劝**放弃这条为躲避追兵而被迫采取的的进军路线。
因为,这种高度,就连这时的绝大多数飞机都难以逾越,更别说毫无任何防护装具的红军士兵们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到现在都还只有一身单衣裹身……
第354章、惊疑的红军
第354章、惊疑的红军
最可怕的还是空气稀薄。因空气稀薄,而导致人的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几乎漫延到了队伍中的每一个人。
不断有人失踪,不断有人倒下。
但因此而牺牲的,最多的却是那些跑前跑后上传下达的通讯员,以及那些拼死都要在山顶处给其他战士熬一些姜汤御寒的炊事员们。真不知道他们是以何种的意志,背着巨大的铁锅爬上去,并架起大锅,铲来积雪,来完成这件不可能完成的心愿。
冰天雪地的山顶,别说无处去寻找柴火,就是雪他们也很难将它们弄出来丢到锅里去。
草鞋在这时,几乎成了要命的累赘。
极度高寒,将红军身上简陋的衣物、鞋帽以及水壶,都变成了一件件最可怕的冰坨子。它唯一的好处就是,红军战士可以在这种叮咚作响的敲击声中,能够知道身边的战友还在,他还有动静,他还在走。
作为红军着中的一员,那些特殊而又最不特殊的就是为数不多的女红军了。她们将在翻过这座可怕的夹金山后,会羞以启齿地发现,她们的月经没有了。
**、老周在陈赓以及警卫员的协助下,终于也爬上了山顶。
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个个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正闭着双眼,义无反顾地顺着大雪山滑下去。
这是一个当时看上去十分明智的命令。
但却是一个愚蠢的命令。
这个命令不知道是由谁发出的。而且要命的是,这个命令不仅被每个红军战士不折不扣的地执行了,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想到来纠正它。
所以,红军第二次最大的损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在红军几乎就要被严寒、缺氧击垮的时候,一队奉命尾追而来的印着青天白日旗的飞机,忽然摇摇晃晃地飞了过来,并且在寂静无声的大雪山中,带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一阵骚动之后,几乎所有的红军士兵仿佛注射了一支强心针,一个个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嗖地一下就把所有的枪口抬了起来。
这就是已被科学证明的人的潜力。
而对红军来说,没有什么能比那面青天白日旗更可憎,也更能激起他们心中的万丈怒火了。老蒋不知道,假若他能知道他的飞机轰鸣声,竟能突然挽救了这么多的敌人,他是绝不可能再派一兵一卒跟着追到雪山上来的。
短暂的恐慌和下意识的躲避空袭之后,红军突然发现,那些原来高高在上、整天追着他们扫射和扔炸弹的飞机,无论怎么挣扎,却都只能哼哼着在半山腰打转。
这是怎么回事?
就像红军突然间成了巨人一般,牢牢地将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飞机,一脚踩在了脚板下。
每一个红军战士,都艰难地、然而却无比舒畅地发出了嘲笑声:
“***国民党,你们不是牛吗,上来呀,上来炸我们呀!”
“喂,那位老兄,我就在你头上呐,别看了,我在这儿呐!”
“哈哈哈……”
老周也被逗乐了,不停地咳嗽着问陈赓:“你这个黄埔一期生,又跟着孟遥见识了他那么多先进装备,说说是怎么回事。”
陈赓裂开嘴,盯着脚下正无可奈何地返航的飞机道:“没啥稀罕的,他们的飞机,就是一只家雀罢了。”
**也咧咧嘴,摸出一支红辣椒放进嘴里。
“陈赓,照你的意思,别说国民党的飞机,就是那些帝国主义的飞机,此刻来了也飞不上来喽?”
陈赓刚要点头,一阵巨大的轰鸣声,突然又响了起来。
几个人顿时神色一变。
不是别的,而是不仅雪山实在太过寂静,任何动静听上去都比平日要大许多。更重要的是,已被老蒋飞机炸得耳力惊人的他们,仅凭声音就能辨别飞机的轰鸣声从何而来。
是的,这一次的飞机轰鸣,千真万确是在他们的头顶响起的。
陈赓尴尬地看看**和老周,声音嘶哑地对警卫员命令道:“隐蔽,准备战斗——”
“等一等。”
老周忽然若有所思地探出手,拦住就要挥枪而去指挥战斗的陈赓,手搭凉棚艰难地仰头看了起来。
看到自己最信赖的伙伴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忽然也是心念一动。
“恩来,我记得你好像念叨过好几次,说我们的那个小朋友——”
话音未落,就见瓦蓝瓦蓝的天空上,在一朵一朵的鹅毛大雪的映衬下,一个又一个的黑点忽然凭空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中。紧接着,还未等人们一眨眼,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瞬间绽放,一刹那惊呆了所有的红军战士。
天兵天将,还是妖魔鬼怪?
就在无数杆枪口艰难地举起来,只等一声令下之时,周恩来、陈赓被一阵阵拉枪栓的声响惊醒,急忙不顾危险地四下跑动起来,同时在嘴里大喊着:
“不要开枪,不要开枪,上面是人,是我们的好同志、好朋友——”
倒是**,一动不动,一直仰头望着头顶之上缓缓飘落的伞花,一面呵呵笑着,一面又摸出了一只红辣椒,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直到周恩来、陈赓气喘吁吁地回到他的身边,他才目不转睛地笑道:
“恩来哟,这个小朋友,可真是神通广大呐,我们都跑到了这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来,他居然还能找到我们,所以说哩,他又是我们的及时雨现代宋江啊。”
周恩来笑了笑,第一次没有出声应和**的话,两眼潮润地盯着头上,一动不动地眺望着。
可陈赓早就激动得稀里哗啦了,不住地用一双冻得发紫的大手抹着他的眼眶,一会儿咧咧大嘴,一会儿又取下他的眼镜,莫名其妙地使劲摸出一块破布揩拭着。
“恩来,你怎么不说话了呐,莫非是在想那个孟遥,会不会是第一个跳下来的人,又第一个走到我们面前来么?”
“恩来哟,我们两个,不妨打个赌嘛,看我们的那个小朋友,是不是也在这些天兵天将之中如何?”
**自说自话半晌,周恩来方才意识到**的反常。
这位从长征开始,就不断展现出他那一身超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高人一等的雄才大略的革命伙伴,可是从来没有自言自语这么啰嗦过。呵呵,原来,他也是在用某种方式舒缓自己此刻内心的震荡啊。
“**,不用打赌,我敢断言,孟遥肯定会在其中,而且一定会身先士卒的。”
周恩来说着,伸手将**往上拉了拉。
在无数双惊诧无比的目光注视下,第一个人终于扑通一声落了下来。
由于山顶风雪交加,加上高山气旋的因素,这个浑身上下武装到牙齿的人,在溅起一片巨大的雪浪后,又极尽表演能力的顺着伞降的走势,奔跑了近百米之远,方才最终稳稳地站定在了山顶上。
在他周围,本来有许多的红军战士,本来是可以帮助他,至少可以拉一下他的伞具而不至于被风带出那么远的距离的。
可惜的是,除了一双双更加惊惧的目光,就连他落下的地方,最后也被吓坏了的战士腾出了一片更大的区域,人人都像躲避洪水猛兽似的,远远躲开,然后攥着枪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不用说了,他当然就是那个笑眯眯的孟遥。
红军战士的表现,不仅没有激怒他,反而让他更加心生崇敬地团团张望起来,尽量用最小的动作,用心去看站在他面前的这些史无前例的勇士们。
呵呵,要知道,这些如今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红军,在80年后的军校课堂上,他不知曾经带着多少向往和激荡的一颗崇敬之心,一遍遍地想象着这个时刻的他们,怎么就凭着一双脚板完成了这一历史壮举。
***,还是那个岳军聪明,居然想到了多带几个专事摄影、摄像的新闻局的干事,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降落。如此,他们也许会留下更为全面的珍贵史料了。
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顶着风雪跑了过来。
“孟教长,是你吗?不,一定是你,你的样子刻在我的脑海里,绝不会弄错的。孟教长,我是陈赓呀。”
“陈赓?太好了,这下我不用站在这儿不敢随便动弹喽——”
孟遥笑眯眯地伸出手,一把攥住趔趔趄趄扑将过来的陈赓,又上上下下将他好好打量了一番。
再一转眼,孟遥一把后背一只巨大的降落包打开,唰地一下抖出一件厚实的斗篷,一把披到了他的身上。他没想到,陈赓穿的居然比普通战士还要单薄。
“这是什么,怎么这么缓和?”
陈赓低头打量着斗篷,刚伸手摸了摸它,便突然又跳起来,拽着孟遥就走:
“孟教长,**和周副主席就在前面一点,走,我带你过去。这件斗篷,还是给他们吧。”
“让你穿,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地穿上。我既然来了,就少不了一个人的。”
孟遥说着,不由分说地摁住陈赓,亲自动手将斗篷扣在了他的身上,然后才举目望去:
“毛先生和周先生呢,快,带我过去。”
第355章、年青的林彪
第355章、年青的**
一看到孟遥那张笑眯眯的脸庞,带着一团雪花飞舞的寒气出现在眼前,**抢先伸出手,一把握住他的双手,将一双目光定定地放在他的脸上,带着一脸的感动道:
“孟遥小将军,你这是何苦哇,真是难为突击营的同志们了。”
这时,周恩来笑呵呵地接上话头,仿佛病痛也因此好了不少似的:
“哈哈,毛委员,在遵义的报纸上我们可都看到了那个喜讯。按我们中国的传统,成了家的男人就不能再以小相称喽。以后哇,我们得正式称呼他为孟遥将军了。还有哩,下了山,我们是不是还得补上一份新婚贺礼啊。”
正说着,落下来的专业卫生兵跑过来,来不及向面前的伟人敬礼,就已焦急地催促了起来:
“营长,此地空气稀薄,危机四伏,不能久留,必须马上下山。”
孟遥点点头,当即拿出两件御寒斗篷,分别交给毛的警卫员陈昌奉、周的警卫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