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出书版) 作者:寒川子
许是慌不择路,大车在转弯时偏离车辙,一阵剧烈颠簸,歪入路边土沟里,车轮卡住,辕马嘶鸣。那帮人远远望见庞涓亲自追来,魏人数量也实在太多,再不敢留恋,御手割下辕马绳套,翻身骑上,与众人飞驰而去。
庞涓追上大车,因在韩境,也就吩咐不再追人了。
众兵卒将剩余皮货全部搬下,庞涓仔细审察,果见下面有个夹层,长出一气,见夹层旁边有处暗门,吩咐庞葱打开。
庞葱扭开暗门,伸头进去,拉出一物,打眼一看,脸色陡变,因为那物根本不是孙膑,而是一只装着皮货的麻袋。庞葱再次伸头进去,夹层里空空荡荡,再无一物。
庞葱大急,转对庞涓道:“大哥,孙将军不在车里!”
庞涓仔细查过麻袋,伸头进入夹层验过,颓然说道:“我们中计了!”
庞葱急问:“大哥,中何计了?”
“秦人的金蝉脱壳之计!”
“金蝉脱壳?”
“秦人故意弄出这辆大车,孙兄必是被他们先一步移走了!”
庞葱点点头,劝慰道:“大哥,孙将军病成那样,秦人纵使抢去,也是无用!再说,孙将军与大哥情同手足,即使病愈,也未必肯为秦人效力,与大哥做对!”
“唉,”庞涓苦笑一声,摇头叹道,“葱弟有所不知,大哥是在为孙兄的安危挂心。陛下入纵,旨在伐秦。孙兄今被秦人劫去,什么事都会发生。葱弟试想,秦人若是治不好孙兄,绝不会如大哥一样待他,孙兄必将流落街头,饿死冻死。秦人若是治愈孙兄,孙兄将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为秦效力,与大哥在沙场上兵戎相见。二是如葱弟所言,孙兄若是不为秦效力,秦必不容孙兄,孙兄必难活命!”
庞葱不曾想过这些,顿时傻了。愣怔有顷,他回过神来,轻声问道:“依大哥之见,该当如何?”
“你马上安排可靠之人前往咸阳,打探孙兄音讯。待确证孙兄在秦,大哥另作处置!”
庞葱应允一声,转身而去。
淳于髡的迎亲队伍快马加鞭,不出两日,已至马陵,大摇大摆地驰出魏国边关,驶入卫境,又走半日,抵达齐境,于后晌来到甄城地界。车马正行之间,淳于髡远远望到大队甲士照面驰来,近前一看,是齐国主将田忌亲引五千军士前来迎接。
更令淳于髡惊讶的是,与田忌同车而来的是合纵特使苏秦及上大夫田婴。三人与淳于髡见过礼,苏秦传令前往甄城。
到甄城时,天色已晚。田忌传令全城戒严,与苏秦诸人引着婚车直驰一家院落,在门前停下。淳于髡看看这个刚被整修一新的宅院,又看到院中一派喜庆气象,甚是惊异,小声问道:“苏子,此是何处?”
苏秦在他耳边轻语一阵,淳于髡先是惊讶,继而爆出一声长笑,连声说道:“好好好,看老朽的!”
话音落处,淳于髡已经转身,缓步走至公主车前,深揖一礼,呵呵笑道:“齐国到了,请公主下车!”
梅公主掀起车帘,在婢女的搀扶下走下车子。
见周围站着几个陌生人,又见此处是一个充满喜气的农家院子,梅公主甚是惊异,抬头望向淳于髡:“请问先生,此是何处?”
淳于髡笑道:“这是公主的新房。”
梅公主惊问:“不是没到临淄吗?”
“是的,”淳于髡晃晃光头,“公子虚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先在此处与公主完婚!”
梅公主花容失色,两手捂面,泣不成声:“你……你们……”
淳于髡呵呵笑着劝道:“公主呀,大喜之日,哭哭啼啼却是不好,万一伤到身子,洞房花烛就煞风景了,”转对飞刀邹,“有请新郎!”
飞刀邹径直走上公主嫁车,从旁边打开一处暗门,钻进车底的宽大暗厢里,连拖带抱地拉出一人,苏秦急前一步,合力将孙膑抬下。
梅公主陡然见是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孙膑,一下子傻了。
孙膑也是一怔。范厨的迷药下得过猛,直到两个时辰前他才醒来。见自己躺在一处暗箱里,身下还有软垫,又感觉是车马在动,孙膑大吃一惊,细细回想,方才忖知是秦人将他劫走了。想到自己命运如此不济,孙膑不禁长叹一声,坐起,闭上眼去,不想车门开处,拉他的竟是飞刀邹,且映入眼帘的竟又是苏秦、淳于髡和梅公主,一切就如梦中一般。
梅公主最先反应过来,惊叫一声,飞步扑上前去,泣不成声:“孙将军——”
孙膑将她紧紧拥在怀里,小声泣道:“公主——”
望着二人亲热之状,淳于髡呵呵直乐:“公主呀,这就是你的夫君,公子虚!”转对众人,朗声唱道,“奏乐,迎新人入洞房!”
原来,在秦人劫走孙膑之后,飞刀邹一路紧盯,见他们将孙膑装入马车夹层,当即有了主意,在四更时分,带人隐入。因在自家院子,公子华等许是太过放心,竟无设防,飞刀邹未费多少工夫,就将孙膑盗出。
苏秦等早已得到飞刀邹的准信儿,特来迎接。甄城是孙膑祖地,孙家老宅及宗祠经历近两百年风雨,虽有倒塌破损,主体却也完整,早被苏秦等人修缮一新,连洞房也布置好了。
在齐国五千接应军卒的严密保护下,孙膑、梅公主夫妇祭过宗祠,行过婚礼,在新房里度过三日蜜月,于第四日凌晨启程赶往临淄。
抵达临淄后,为谨慎起见,苏秦、田婴暂将孙膑夫妇悄无声息地安置在大将军田忌府中,在后花园里另设别院住下。淳于髡入宫,将使魏过程及魏王回赠礼单细细奏过威王,并说顺便应承魏王之请,成就了魏室公主的一桩姻亲。
淳于髡轻描淡写,只字未提孙膑,齐威王听得直乐,此事也就饰掩过去。
将孙膑成功救出,苏秦去掉一桩心事,遂于该年五月,全身心地前往楚国合纵。纵亲队伍由入齐前的不足万人增至一万三千人,大队车马浩浩荡荡,人喊马嘶,旌旗招摇,一路南去,渡过泗水、淮水,直奔楚国郢都。
远远望去,气势可追天子出巡。
第七章苏秦戳穿假仙人,楚王入纵
楚国郢都的大街上,一个穿着奇怪的中年人坐在地上,正在扯嗓子大声叫卖:“丹药,丹药,灵妙丹药,吃一粒可祛小病,吃十粒可祛大病,若是吃上百粒,百病皆除……”
中年人白眉长耳鹰鼻,面相甚是奇特,身旁铺了一块丝帛,帛上摆着一只丹瓶,瓶旁放着一粒如红枣般大小的蜜丸。中年人不停叫卖,因中气十足,声音富有乐感,身边开始聚起一小堆人。秦国上卿陈轸正在街上漫步,听到这边热闹,也趋过来。
中年人见人越聚越多,开始自报家门:“在下姓莫名耳,荆山人,生于楚庄王元年,少时得逢异人,随其迁居女几之山,习炼仙大法,得长生之术,今已三百零七岁,此番来郢,乃奉家师之命,择选有缘弟子……”
有个患牙病的挤到前面,指着腮帮子问道:“请问上仙,牙疼能否治愈?”
“牙疼是小病,一粒足矣。”
那人喜道:“请问上仙,多少钱一粒?”
“三个爰金。”
听到如此昂贵,那人长叹一声,扭头走去,周围看客尽皆摇头。
像他这般异人,郢人也似见得多了,有人嘻嘻笑道:“我说上仙,编谎也要编得圆些。瞧你这点年纪,大不过四十,却说自己三百零七岁,骗鬼哩!”
众人皆笑起来,不少人扭头走开。中年人也未显出丝毫失望,依旧坐在地上,冲行人大声叫卖。
陈轸观看一时,见看热闹的全散走了,方才走到跟前,摸出三个爰金扔予他道:“莫上仙,在下买一粒。”
中年人看他一眼,接过爰金,从瓶中倒出一粒丹药,递给陈轸。
陈轸笑笑,指着丹瓶道:“丹瓶里还有多少?”
“八十粒。”
“请问上仙,此药是否包医百病?”
“这个,”中年人略略一怔,将陈轸上下打量一番,缓缓说道,“要看什么病了。病症不同,用药也自有异。”
“嗯,”陈轸点头道,“此话在理。在下百病缠身,欲请上仙前往寒舍诊治,不知上仙肯屈尊否?”
中年人拱手道:“就依官人。”
昭氏府宅的庞大门楼上,原来的“昭府”已被“令尹府”三字取代。
听闻陈轸光临,家宰邢才亲自迎出,见过礼后,小声叮嘱道:“陈大人,近日老夫人病情加重,恐有不测,主公心情不好,在下特意提醒大人,见主公时,说话有个分寸。”
陈轸笑道:“谢家老了。”
邢才引陈轸至厅中坐下,自己躬身退出。不一会儿,昭阳进来,心情果是不好,面色阴郁。
陈轸起身揖道:“陈轸见过令尹大人!”
昭阳摆手让他坐下,自己也于主位坐下。
陈轸拱手道:“听闻老夫人玉体欠安,在下特来拜望。”
昭阳眼角湿润,声音哽咽:“不瞒上卿,家母因和氏璧一事受惊,病情加重,反复几次,这一回,怕是……顶不住了。陛下使御医诊治,家母什么药都吃过了,根本无用,御医无法,只好用针。家母已是骨瘦如柴,早晚看到她身上扎满银针,在下……在下……”泣不成声,有顷,从袖中摸出丝绢,拭了一把泪水。
“令尹大人,”陈轸见他擦完泪,方才说道,“在下此来,为的正是老夫人之病。”
“哦?”昭阳身子趋前,眼睛睁大,直直地望着陈轸。
陈轸缓缓说道:“老夫人之病,在下也是挂心。近日在下四处寻访,终于访到一位得道仙翁。在下将老夫人的病情详细讲过,仙翁什么也没有说,只交予在下一粒药丸,”从袖中摸出一只小瓶,倒出一粒丹药,“就是此丸,是否管用,大人或可请老夫人一试。”
昭阳接过丹药,细细察过,闭目有顷,叫来两个婢女,吩咐她们将药丸捣碎,和上蜂蜜,喂老夫人服下。约过半个时辰,婢女急来禀报,说老夫人满面红光,病情大有好转,已能翻身坐起。
昭阳惊喜,急随婢女过去察看,又过半个时辰,乐呵呵地复入厅中,向陈轸求问上仙何在。
陈轸笑道:“大人莫急,若是此药真正管用,老夫人之病,尽可包在陈轸身上。”
昭阳连连拱手谢过,由衷叹道:“唉,每逢在下遭遇大坎,总是陈兄出手相助,陈兄大恩,让在下实难——唉,不说了!”
陈轸还过一揖,郑重说道:“大人不说,方是正理。在下在楚数年,亏得大人照料,这才活得像个人样。大人于在下有此大恩,在下从未说过半句报答之语,只将点点滴滴刻在心里。在此世上,在下早无亲人,老夫人是大人母亲,也是在下母亲,在下此举,不过是为母尽孝而已。”
陈轸说出此语,已是肝胆相照,昭阳心里一阵感动,当下喝叫摆出香案,与陈轸歃血为盟,结为八拜之交。昭阳年长为兄,陈轸为弟。
结拜完毕,下人摆出酒席,二人痛饮。
昭阳亲手倒酒,双手递予陈轸:“来来来,贤弟,大哥敬你一爵!”
陈轸接过后放下,亦为昭阳倒满一爵,双手递上。
二人举爵,昭阳正欲饮下,陈轸摆手止道:“大哥且慢,轸弟有一言,不吐不快。”
昭阳放下爵,正襟说道:“贤弟请讲!”
陈轸亦放下爵,长叹一声,眼中泪出:“大哥,在下在魏蝇营狗苟十余年,别无他念,一心只想辅佐魏室,成就一生辉煌。岂料为件小事得罪庞涓,一家老小被他赶尽杀绝,在下也差一点被他凌迟处死。此仇此恨,在下早晚想起来,心如刀绞——”
昭阳眼珠暴起,“咚”的一拳击在案上,将两只酒爵震飞,酒洒一地,怒道:“庞涓竖子,欺侮贤弟,就是欺侮大哥,可为家仇!袭我陉山,斩我将士数万,可为国恨!家仇国恨,昭阳若是不报,枉为丈人!”
陈轸捡起歪倒在地的酒爵,重新斟满,缓缓说道:“大哥可曾想过如何报仇?”
“这有何难?”昭阳不假思索,“大哥这就奏明陛下,兴师伐魏!”
“唉,”陈轸摇头叹道,“大哥纵使想伐,陛下亦必不肯。”
“哦?”昭阳一怔,“陛下为何不肯?”
“因为三晋年前纵亲,年后苏秦又去齐国游说。若是不出在下所料,齐必入纵。中原列国皆入纵亲,陛下如何兴伐?再说,陛下已经鲸吞吴、越,拓地数千里,如此功业,远超历代先王。陛下眼下只想守成,早无进取之心,大哥纵想建功立业,使大楚称霸天下,扬英名于万代,也是难事。”
听陈轸这么一说,昭阳也似冷静下来,沉吟有顷,点头道:“嗯,贤弟所言甚是。依贤弟之见,该当如何?”
陈轸如此这般轻声低语一番,昭阳频频点头,举爵道:“好,就依贤弟所言!来,为成功伐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