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生存法则 作者:淳汐澜(潇湘vip2012.12.30正文完结,穿越,庶女宅斗)
再来,老太君也给了一份厚礼,是三间旺铺,目前正租与一间酒家,生意还满不错,租金也很可观,另外老太君再送了一整套的羊脂玉的头面。
三间铺子,外加羊脂玉的头面,这对如情来说,已属贵重了。如情只接受了头面,却不愿接受老太君所赠的铺子。
”奶奶,孙女知道这些年来您的陪嫁也已折戟不少,如今就剩下这京里十来间铺子,还有庄外那些田庄,这些都是您的棺材本,可不能轻易动的,奶奶还是留下,作自己的私房体已吧。孙女有兄嫂帮辅,也是不差的。“
老太君只有方敬宣这个唯一的女儿,如今方敬宣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两个儿子娶媳妇生孩子都是一笔大的开销,再来姑父在官场上也要打点,花银子的地方可多了。她早些年的嫁妆早已所剩无几,若不是老太君私下赞助些,姑父哪会有如今五品府同知的成就。
老太君摸了摸如情的头,道:”你放心,我的棺材本还算厚,不会吃空的。你大哥大嫂都是厚心的,不会薄待我。倒是你,何家世代书香,未来姑爷却又走的武官路子,对姑爷的前程恐怕也无多少助益。 到时候少不了大姑爷和三姑爷的帮衬,幸好你与真丫头三丫头感情还不错,相信日后你们姐妹三人自可相互帮辅。不过你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家,嫁给这么个武将,可得万般小心才是。“
如情苦笑,老太君这是怕她受家暴,可问题是,自古以来有家暴的男人并不是孔武有力才会如此。文弱书生打起老婆来,同样骠悍。相对而言,武将空有一身好力气,但古人有云:百炼钢化为绕指揉,既然何二公子在各路人马中都风评较好,相信应该是位能够托付终身的对像吧。
……
八月月底,烈火轿阳!就在这炙热的三伏天里,何三夫人却冒着斗大的毒辣日光,携了何家诸多女着登门,甚至何氏的姐妹余夫人杨夫人也一并前来,足可以瞧出何家对如情的重视。为怕自家气场被压住,方敬澜又赶紧让出嫁的方家姑娘也全回来撑撑场面。
一身简单的胡绿散绣海棠折枝的刻丝比甲内里着紫色丝绸夏衣的如真是人来熟,很快便与何三夫人热络了,已开始谈起养生之道。
一身贵气姜黄色遍绣金银暗花比甲内里着米白色绸缎的如美矜持而端庄,头梳翻叠圆鬟髻,头戴攒珠累丝金凤杈,斜插一支小凤钗,鬓边压着枚蝴蝶的翡翠金脚坠,额头还戴着一枚指拇大小的弧圆形红宝石的抹额,衬得周身明丽,贵气逼人。
如美与嫂子杨夫人坐到一席,不时凑上两句,与何氏也颇谈得来,如情看得大为讶异,大半年的婚姻生活,这丫头居然转性了,难得呀。
如美吃了颗樱桃,吐了核后,伸手戳了如情的额,嗔笑:”祖母曾说了,你呀,如今是苦尽甘来了。瞧着今日,可神气了。想不到咱们姐妹俩绕了一大圈子,居然还与大嫂家弄成亲上加亲了。“
众人一听,莫不乐了起来,可不是,方家娶了何家长房嫡次女,而如美却嫁到杨家,与何家长房嫡三女成了妯娌,如今,如情也嫁到何家三房作了嫡次媳,转来转去,方家与何家却是实打实的亲上加亲,并且紧紧连在一起了。
何氏的母亲何大夫人也感慨地望了三个女儿一眼,三个女儿当中,就数小女儿嫁得最好,但真要讲居家过日子,还是二女儿过得最是滋润。上无公婆制肘,下无妯娌哆嗦,小姑子也大都明事理,二姑爷也是为人厚道正直,次女在婆家确实过得好。
相较而言,大女儿也算不错的,唯独三女儿,虽嫁得最好,但上有严厉婆母,下有小妾虎视眈眈,左右还有各房亲戚随时等着挑其错处。
接收到母亲担忧的眼神,杨夫人感激一笑,与如美道:”在杨家,我是大嫂,长嫂如母,在我面前,可得恭敬一点。可是,如今四妹妹嫁给至城堂哥,就是你我的堂嫂了,唉,这可了不得,四妹妹与堂哥的婚事,便宜了四妹妹,却苦了你我了。“
众人想着这里头的辈份关系,莫不捂嘴笑了起来,又纷纷玩起玩笑来,一时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唯独如善干坐了冷板凳,颇不是滋味。
如善望着如情带着自然红的玉脸儿,脸上挂着恬静的笑意,不多话,却细耳聆听一副乖宝宝的模样,想着先前在自己面前那番张牙舞爪阴险无耻还牙尖嘴利,就忍不住邪火往上冒,忍不住出声道:”四妹妹今天打扮的极精神。这身衣裳,什么时候做的呀?“
如善忽如其来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使得全场陡然清静下来,如情呆了会,望着如善精妆细抹的面孔,理了身上的淡绿色薄棉散绣粉色桃花及膝斜襟单裳,淡道:”这是我姨娘亲手替我做的。“
如善”哦“了声,上下打量一番,笑道:”想不到朱姨娘不但能侍候爹爹,绣功也挺出色的呢,瞧这料子,还真是不错的,瞧这绣功,越发出色了。“说着伸手想去摸那上头的刺绣。
如情微微撇开,打量如善明黄大红双色遍绣耀眼的喜鹊登梅华服,微微地笑着:”姐姐这身衣服更是高贵气派呢。妹妹穷尽一生,恐怕也不敢像姐姐这样,可以任意穿戴。“
大庆朝待级森严,就连服饰都是明文规定了好几个等级,一般普通老百姓要避开松花,土黄,姜黄,明黄,大红,玄黑,宝蓝、耦色,紫色等尊贵颜色,一般士族家庭,中低等官吏之家,要避开土黄,姜黄,明黄三个颜色,高级官吏或权贵之家,则要避开明黄颜色。而能同时穿戴明黄与大红颜色,并且在裙裾上用金丝钱绣锦鸡图案的,非王爵家眷莫属了。
这如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高贵身份,每回回娘家,都要戴上非王爵之家方可佩戴的珠杈首饰,连衣裳颜色与刺绣图案都是只有王爵方可用得上的。
如善矜持地笑着,”先前靖王府曾向妹妹提亲,妹妹若是答应了,岂不可以随心所意?“
老太君重重放下茶盏,转头对何三夫人道:”不好意思,家教不严,出了这么个不知进退的,还望夫人莫要放心上。“
何三夫人眸光一闪,从容笑着,”老太君说哪儿话呢,虽然咱们即将成为亲家,不过我何家只娶如情为媳妇,旁的不相干的人品性如何,也与我毫不相干的。哪会放心上呢?“
老太君放下心来,笑道:”就知道夫人深明大义,情丫头能有夫人这样的婆婆,实属三生有幸。来,夫人,老婆子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何三夫人连忙举盏,与之轻轻一碰,何氏也趁机招呼大家喝茶品瓜果,似乎刚才所发生的小小波折未发生过般。
如情暗自恨着如善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见不得别人比她好过的疯子,实在不愿理会她,只侧头与如真如美说笑。
如善落得个好大冷脸,心里也暗自后悔,但面上却未表现分毫,不时凑和几句,却也没几个人真心理会她,不由暗自磨牙,果真是一群毫无眼见的短浅妇人,她也懒得与她们一番见识。
……
离婚嫁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如情在一番自艾自怨又一番愤世嫉俗后,重新回归到正常。
不管女人的地位如何低,不管女人如何艰难,但总归没有到绝望的地步吧,有得吃,有得穿,还有丫头使,得了,甭去这山还望那山高了,知足吧。该乍样过就乍样过,她就不信,凭借她”能吃万般苦,能忍万般磨“的性子,还活不出天地来。
如善那样脑残的人都能嫁得更高,穿得更好,吃得更饱,没道理她就混得差。
重新恢复了斗志的如情,已不再像往回那样四处外出打”广告“,而是被束在屋子里做些女红,看看账本,学些为人媳妇的规矩与责职,顺便再听些京里的各家八卦来丰富并缓解一下没有电视机没有言情小说带来的枯燥的闺房生活。
先说说自家的吧,大姐夫钟进,成功就任南京卫都指挥佥事,就任后,如真家还举办了场不大不小的庆贺宴。
如情有幸前去祝贺,失掉两枚上好的羊脂玉板指的私房。却也收获到不少的好听的并挺解气的八卦。
先前曾想与方府结亲进而惠及仕途,后来成了贡士又扯高气扬最终殿试没通过又跑来吃如情这颗回头草的陈家,陈二公子,已与正七品吏部给事中的刘家闺女订下婚约,而陈二公子也在准岳父的安排下,入太常寺,任太祝,品秩为九品上。
何氏喷笑,”太常寺?哦,也是不错的。至少也有了个正儿八经的差事了。“
虽与陈家交恶,但这回陈大夫人却也随同丈夫一同前来祝贺,官场上讲究的就是人脉与关系。尽管在陈老夫人心里,方家欺人太甚,攀了高枝就翻脸不认人,但在面对方家诸人时,陈大夫人却是笑语宴宴,很是和气,在老太君等人面前,还保持着一份愧疚。陈大夫人见何氏面上的不以为然与讥嘲,暗自苦笑一声,道:”二叔连殿试都未通过,如何能授正经职务?如今能有个差事也算不错了。“其实最重要的,陈家在朝堂,确实没有路子。所以连个翰林院的边儿都摸不着,更别说外放了。
何氏点头,很是诚恳地道,”太常寺其实也是不错的,至少过得清闲。“
如真险些没能忍住,背过头去,死命抿着唇,面上忍得极为痛苦。
如情却冲她做了个鬼脸,虽然对于何家对如真来说,太堂寺确实不值一提,是个清水衙门,但福利待遇却是不错的,在大多数低级别的京官仍然在为府邸奔走的情况下,听说太常寺的大小官员随时都能受丰厚打赏,陈二公子任正九品上的太祝,以他见风使舵又能屈能伸的本领,相信只要努力,肯钻营,日后至富奔小康是没问题滴。
说了陈二公子的事迹,如情又很幸运地听到了有关向家的事儿。
听闻向家这位新任媳妇,人家自从生得儿子后,那是稳坐向少夫的宝座,但人家却不骄不躁,依然保持贤惠的一面,为怕自己怀孕无法侍候丈夫,又把自己的陪嫁丫头开了脸,抬为姨娘侍候丈夫衣食起居。如今,哪个不说人家贤慧?再拿先前死不肯答应她进门的如情一比,高低顿显。
再来,向云翰才学不错,但翰林院多的是才子,还轮不到他区区一个二甲进士冒头。先前还颇受照顾,但后来不知做了什么事,使得他的顶头上司对他疏远起来,这回三年一考的绩效评比中,居然惨糟垫底。听说是没有睡好的缘故,或是身体原因,没能考好,情有可原,反正只要有门路,不愁没仕途的。
本来,向云翰的打算是,今年考不中,下回继续考,坚决不再依靠靖王府,瞧,人家多有志气,多有骨气呀。
但是,向夫人却不同意,翰林院考核绩效三年才考一回,待三年过后,儿子都二十有五了,这万一无法晋级,儿子的仕途岂不耽搁?于是乎,向夫人说服丈夫,说服儿子,开始拿银子四处给儿子打点,准备谋个外入的差事来做。
其实,向云翰已过了举人,只要稍微会事的,都能捞个外放或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但人家向夫人却不样想,她就是要一步到位方肯罢休,于是乎,向少夫人主动拿出自己的嫁妆给婆母丈夫,四处打点。
银子在手,向夫人哪还有顾忌,不出十来日功夫,便手来擒来了一个肥差事,外放至浙江温州的尧都平阳任县令。
众所周知,江浙一带一直有朝庭库房之称,大庆王朝的税收泰半都由江浙一带供给,江浙地区富蔗天下皆知,目前全国首富的金家,就涎生在江浙地区。大多江浙一带的官儿,那绝对是富得流油,向云翰一区区举人之资,就能外放至平阳任县令,”三年父母官,十万雪花银“的谚语可不是平空得来的,能去江浙地区当官,就算只是区区七品县令,非一般人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何氏皱眉,问道:”京里有后台的多了去,凭啥能轮到他去?不知走的哪位大人的门路。“何氏自小就目睹了权倾仕林的祖父时常一句话就能决定旗下门生的去路,江浙地区虽富蔗,银子好刮,但那些地方的乡绅巨贾大多有来头,没有三两三,哪里敢当父母官,早被吃得骨头都不剩,除非此人真有些本事,否则,就算捧着金山银山登门来求,祖父也不会把这群毫无根基的门生调往这些地区的。
再来,江浙一带虽银子好弄,但这些地方上的官僚及商贾士绅大多有来头,相互钯结,官场上的错综复杂,可不是一个区区县令就能撼动的。在何氏的认知里,对于好些有资格外放的举子,祖父一般是不推荐这些地区的。一来为自己的名声着想,这里头的水可深着呢,稍不注意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如真笑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好像是走的王家的门路。“
何氏再度皱眉,”王家,哪个王家?“忽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