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 作者:翡胭(起点首页封推vip2014-08-08完结)
一整船呢!
光是家里小五媳妇用来入菜,几辈子怕也吃不完。
可这辣椒在盛京又是稀罕物,这口味劲辣霸道,能爱吃这个的人恐怕不多。
便是她想要将剩余的施舍于人,也没有人愿意要它。
这会儿听崔翎说有法子,老太君来了兴致。
她连忙问道,“小五媳妇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崔翎也没有迟疑,先将自己打算和二嫂开个辣菜酒楼的想法说给老太君听。
她掰着手指说道,“我跟唐师傅打听过了,盛京城里盘个酒楼需要的银子我正好拿得出来。”
犹豫了一会,她还是悄悄地在老太君耳侧说道,“我嫁过来时,除了祖父给的私房,父亲也偷偷地塞了不少银子,说叫我傍身用,有这么多呢!”
说着,她神神秘秘地比了个数。
老太君觉得这孩子一点心眼也没有,虽然欢喜,却也有点不大赞同。
寻常的媳妇儿进门,有多少私房钱都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叫人知道了去。
可她倒好,当着屋子里那么多的婆子丫头的面,就将自己的底给兜了出去。
虽说泰安院的仆妇丫头都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贴心人,这屋子里说的话,没有人敢透露出去零星半点。
但小五媳妇这单纯实诚的性子啊,在自家人面前是优点。出了门可就太危险了。
老太君无奈地打掉她比划着数字的手,“你对你二嫂有这份心,祖母很高兴。”
她微微一顿,“你想开个专做辣菜的酒楼,我也不拦着。正好咱们家在东街闹市的拐弯处有个挺大的铺面,前些日子刚收了回来,就留给你用。只是……”
崔翎眨巴眨巴着眼睛望着老太君。
老太君略沉吟了片刻却道,“只是开酒楼这件事儿,可不能光叫你二嫂入股。”
她笑着说,“小五媳妇。你可是有四个嫂嫂呢!你有心照顾你二嫂是好事。可若是叫其他几位落了空。就不怕她们伤心?”
宜宁郡主也好,廉氏也罢,甚至苏子画,她们都不缺钱。
但有时候。有些事,不光是钱的问题。
崔翎点头如同捣蒜,“还是祖母想得周到,若是真的有这个打算,自然是不能漏掉了大嫂三嫂和四嫂的。”
她欢喜地说道,“这样的话,可不就能将小半船辣椒解决了?”
老太君笑着问道,“那还有大半船呢!”
崔翎忙道,“姜皇后不是要替远在西北边塞的将士们募集上等的棉衣皮裘吗?”
她掰着手指。表情十分认真,“我在想,辣菜有活血暖身的功用,西北寒冷,若是将士们能喝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酸辣汤。一定立刻就暖和了。”
老太君想到那日小篱和杜嬷嬷眼馋那什么香辣猪手,结果才刚尝了一口,就被辣得满脸通红。
杜嬷嬷当即就望而却步,但小篱却是一边喊辣,一边停不下来。
等吃完的时候,白白净净的小篱,不只脸颊红了嘴唇肿了,还一个劲地流眼泪。
说是辣得浑身都冒汗。
老太君想着,不由觉得这主意甚好。
崔翎见老太君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便又继续说道,“长途跋涉从海外运回来的,想来该是晒干了的辣椒,这东西携带也方便,还能捣成酱末。”
她比划起来,“祖母您想啊,行军打仗有时候就不那么讲究,有了辣椒酱,哪怕就着干馍馍吃,也都有味了。”
老太君觉得很有道理,便笑着点头,“这主意倒是不错,等会我叫你大哥进来再商量一下。”
她顿了顿,“不过既然要将辣椒送到西北,那就先紧着军士们那边了,小五媳妇你说如何?”
事,有轻重缓急。
开酒楼的事,相对于西北将士御寒的难题,就得往后靠边了。
更何况,开个辣菜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
就算铺子有了,修整也要时间。
挑选掌柜和主厨,拟定菜单,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事儿。
崔翎当然分得清轻重,忙笑着说道,“酒楼的事儿慢慢来,不着急。”
反正现在知道了南海之外的某个番邦国产这种辣椒,价格还甚便宜,只要去托跑海的人去买,不消多久就能再拉一船回来。
这个是长久的事,真的不急于一时。
等到了申时,崔翎正在厨房里看着刘师傅唐师傅忙活。
小篱虽被辣过一次,但越辣竟越对这种重口味的菜色着了迷,便也跟着一块凑热闹。
厨房里因有了袁大郎新派人补进的辣椒,刘师傅下手便大刀阔斧起来。
不一会儿,屋子里便飘出又香又呛人的味道。
一阵轻咳中,厨房门口出现了一个小小肉肉的身影。
崔翎连忙喝道,“瑀哥儿止步!这里好辣,要熏眼睛的,你到外面去,五婶婶马上出来。”
谁料袁瑀一边缩着鼻子,一边揉着眼睛,却还是大步流星地踏步进来。
他酷酷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连这点小辣都受不了,将来还能做什么大事?”
崔翎无语,但她知道,别看瑀哥儿人小,主意可很大。
他既然非要进来凑热闹,凭她,是赶不走的。
只好无奈地将他拉到靠窗口的位置,这里的空气相对来说比较清新。
瑀哥儿问道。“不是说要做什么椒盐猪脚吗?怎么又放辣椒?”
崔翎笑着说,“我叫刘师傅各做了一份,给爱吃辣椒的送辣的,给不能吃的送椒盐味的,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她现在对袁家的人很依恋。
对待自己的家人,她不忍心顾此失彼。
所以干脆就做两份,不论什么口味的,都能够顾及。
瑀哥儿听了,心里暖暖的。
不多久,两锅猪脚都出炉了。屋子里香气逼人。叫人闻了就食指大动。
小篱性子欢脱。不断叫道,“哎呀,好香啊,我都流口水了!”
大大的厨房里。弥散着一种叫做温馨的东西,越呛人,越欢喜。
第二日清晨,因要给姜皇后贺寿,镇国将军府阖家都起了个大早。
老太君和梁氏有诰命在身,都按品秩穿了朝服。
宜宁郡主是金枝玉叶,身上穿的是郡主的服色。
廉氏和苏子画,还有崔翎,三个人没有品秩。都穿了深色庄重的衣裳,头上的珠环簪钗也都选了端庄雍容贵重却又不惹人注目的。
出门的时候,老太君和崔翎坐一车。
崔翎还是有些紧张,“祖母,我是头一次进宫。也不知道里头是啥样的……”
虽然昨日和苏子画商议过了,连祖母也赞同她装傻卖萌的计策。
祖母更是连姜皇后所有可能出现的问话,都给她拟出来演了一遍。
可她还是紧张。
老太君轻拍着崔翎的手臂,“傻孩子,祖母知道你向来机灵,到时候随机应变罢了,不需要害怕。”
她笑了起来,“姜皇后虽是一国之母,赫赫权威,可也正因为如此,她更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便是看在袁家儿郎还在西北为国浴血的份上,她也不会为难你的。”
姜皇后是个十分厉害的女人。
当年,她不过只是工部一个从五品主事的女儿,才智计谋却将那些公侯千金的妯娌压在脚底。
她善于攻心之策,很会笼络人心。
倘若不是得了这样一名贤内助,皇上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就登基称帝。
也正是因为如此,姜皇后更加爱惜羽毛。
若非十分惹了她厌恶,她广积贤名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轻易为难功臣良将家的新媳妇?
放人之心虽不可无,但过分紧张也不是什么好事。
崔翎有了老太君的安慰,觉得心里踏实了一些。
她想了想,又问道,“祖母,今儿是不是能见到悦儿了?”
自从她进了镇国将军府的大门,就经常听到有人将她和袁悦儿联系在一块。
说她们长相神韵有几分像。
说她们性子也一般无二。
底下的下人不说,光是老太君就已经提过好几回。
不论是出于对袁家长侄女的亲近感,还是好奇想要知道袁悦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崔翎都很想见一见她。
但袁悦儿在给长龄公主伴读。
连亲叔叔袁五郎的大婚日,宫里头都没有放她回来。
俨然,像是皇家押着的一个人质。
崔翎便是想要认识结交一下这个传闻中与她十分相像的女孩子,也没有机会。
而今天,是姜皇后的生辰。
长龄公主这个做女儿的,一定会给姜皇后贺寿请安吧?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她可以见到悦儿了?
老太君也十分期待,但她却不敢肯定地点头。
连上回小五大婚,悦儿都没能回一趟家,谁知道这次又会有什么借口?
倘若不是袁大郎隔一段时间趁着下朝时,能有机会见一见自己的女儿。
老太君真的要怀疑,是不是她最疼爱的大孙女出了什么事。
她这样想着,不由沉沉叹了口气,“且行且看吧!”
059 独断
等入了帝宫,在安庆门前换了宫车。
一路之上,崔翎谨遵老太君的吩咐,躲在嫂嫂们中间,既不出声,也不乱瞧。
倒也不觉得可惜。
她前世时逛过故宫,逛过颐和园,很多名胜古迹也都游览过。
对一个经历过现代文明的穿。越女来说,所谓帝宫,真的也就是“哇塞”一下,觉得好巍峨好壮观而已。
她并不羡慕,甚至都不怎么好奇。
反而,这座历经过五朝的天子帝阙阴沉压抑,十二月刺骨的寒风偶从窗帘的缝隙打入,总让她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立起来。
有些不太舒服。
好在,这段冗长的宫巷终于走完。
换过宫轿,在一步一顿挫的摇晃中,镇国将军府的女眷们都到了姜皇后的坤宁殿。
崔翎已经忘了是怎么跟先到的贵命妇们行礼问安的。
总之,她严格恪守着苏子画的话,躲在嫂嫂们的身后依样画葫芦。
若有人单独问起她,她便笑。
人畜无害地笑。
反正总有嫂嫂们替她将话接过。
如此,倒也顺利地等到了姜皇后驾到。
姜皇后约莫三十来岁年纪,算不得美貌,和殿上养尊处优的众位贵妇人相比,甚至都不如她们雍容红润,看起来有些干瘦显老。
但她浑身上下却散发着无法令人忽视的凌厉威严。
脸上分明挂着笑容,但殿内却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嬉笑喧哗。
姜皇后似乎很满意这种权威,她微微抬高下颔,“今儿是我的生辰,太子非说要请宴一番,我原本极不喜欢这样豪奢,但想着这也是个与众位相聚的机会,便只好允了。”
她行事雷厉风行,不肯拖泥带水。
将开场的话说完。便直切入主题,“想必众位也有所耳闻,太后娘娘因为担心社稷江山,顾念着西北为国征战的将士寒暖,这些日子身子有些微恙。”
姜皇后顿了顿,犀利的目光扫视全场。
她故意停了半晌才接着说道,“她老人家本该安心颐养天年,却还为了国事烦忧,我又岂能坐视不理?众位都是受过诰封的命妇,想来爱国爱家。都与我一般感同身受。所以……”
立刻有人将话接过。“将士们在西北保家卫国。臣妇们旁的也做不了什么,唯有以皇后娘娘马首是瞻,听您的吩咐行事。”
说话的,是姜皇后的娘家大嫂。如今的承恩侯夫人。
众人原先就对姜皇后的用意有几分明了,如今承恩侯夫人将话说得那样明白,谁还敢继续装傻充愣?
几乎没有一刻停顿,贵命妇们纷纷附和。
姜皇后十分满意,她脸上的笑容更加愉悦了。
她说道,“既如此,我便带头捐出一千件上等的棉衣棉裤,一千件轻便暖和的皮裘,一千顶皮帽。剩下的,便请诸位想法子补足吧!”
西北十万将士,姜皇后只出一千件,剩下的九万九千件,都要下面的人补足。
崔翎听得瞠目结舌。
她想。这位也太狠了点吧!
其实她也不太知道外面的物价如何,但上等的棉衣棉裤皮裘皮帽,一套也需要不少银子。
饶是在殿内的贵命妇人多,可就算平摊下来,每家也得出不少血。
她们的丈夫一年的俸禄才多少,能经得起这样挥霍吗?
也不是每家每户都像镇国将军府袁家那样,借着打仗的机会能捞些外快,有些俸禄和赏赐之外的收入。
譬如她的娘家安宁伯府,日子就过得有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