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起点vip2013-01-26完结)
“因为我要做能够一生效忠主公的大将军,而不是一时风光的大将军,霍去病虽然你得逞一时,却英年早逝,若是马革裹尸,倒也罢了,可却死得不明不白,大丈夫当不为也。”邓艾慷慨激昂回道,虽然年纪轻轻,但邓艾身上却已经有了几分为将者的气度。
“哈哈,说的好,为将者,当学卫青,忠贞不二,谦虚厚德,士载若能谨记此言,他日定可封侯拜将,名垂千古。”徐庶欣赏的点头大笑道。
二人的对话,诸葛亮在边上自是听了个一清二楚,刚才他在考虑滑翔伞的飞行的问题,虽然那玩意他在后世并没有亲身试验过,但当年他有个朋友,确实此中爱好者,为此他还曾经去观看过对方几次表扬,而滑翔伞的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当初觉得新奇之余,他还仔细研究过一番,但后来由于工作原因,他到没有亲自试飞过,眼下襄阳坚城在望,若能利用滑翔伞的飞行办法,突袭襄阳城的话,必可收到奇效。
这也是诸葛亮亲自爬到岘山山巅的真正原因,他就是要亲自看看,山巅的高度和距离,这会勘察之后,诸葛亮心情不由大好,因为他有八成把握,滑翔伞必然可以飞跃眼前的峡沟,直抵襄阳城头。
此时正是隆冬季节,正是北风呼啸的时节,站在山巅之上,正好可以借助风力,若不是夏季,东南风刮起的时候,要想滑翔也未必能够成功,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个时候无疑是借助滑翔伞飞进城中的最佳时节。
虽然山巅寒风呼啸,冷得直让人哆嗦,但心情大好的诸葛亮,却一点都不觉的寒冷。听到徐庶邓艾之间的交谈,诸葛亮也是意气风发的,上前笑道:“千秋功业,就从襄阳开始,襄阳下,则荆襄大地皆入我之手,有汉水为屏障,加上水军做后盾,曹操纵使百万大军来了,又能为之奈何?”
“主公,莫非想到了破城的办法?”徐庶见诸葛亮喜形于色,自是知道诸葛亮有计策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站在这个平台,飞进城去。”诸葛亮大笑一声,不顾徐庶和邓艾的惊异表情,转身往来路而回。
“主公……”
“元直兄,过几日你自会清楚,无需询问。”诸葛亮心知跟徐庶解释滑翔伞,无疑是天方夜谭,还是能造出来后,让他亲身见识过后,更能说明效果。
回到营地,诸葛亮立即把张颌招到大帐,道:“俊义,你亲自率领三千军士,奔赴南漳城,把城中所有的铁匠,木匠,篾匠以及铁锭,统统带回大营,记住,不许趁机劫掠百姓,不从者,可以多发钱财强行带走,但不能杀戮,汝可明白?”
“末将领命。”张颌虽然对于诸葛亮这道命令,感到一头雾水,但还是沉声应道。
“速去速回,不可耽误。”诸葛亮待张颌临时前,在此嘱托了一句。
接着诸葛亮又给张飞下了道命令,命他调拨三千士兵前往山中砍伐碗口粗以下的树木和竹子,运回营地等候调用,另外调拨三千士兵,修缮上岘山的道路,并且填平山巅上的平台。
“主公,既然要打造云梯和投石车,为何还要修缮山路?”张飞出发前,一脸疑惑之余,忍不住问道。
“翼德尽管安排就是,到时自知。”诸葛亮淡淡一笑回道。
张飞走后,诸葛亮这才对刘封,道:“子义,汝部军士从今日起,开始训练攀岩,把绳子系在岘山山顶,一头垂于峭壁,让士兵们每日练习,优胜者全部记下,听候调用。”
“啊?”刘封有些犯傻的挠了挠头,但在诸葛亮目光的注视下,还是立即沉声道:“末将领命。”
诸葛亮让刘封的陌刀军所部士兵,练习攀岩,就是要让军中的士兵,克服恐高的心理,崖壁高达一百多丈,比起滑翔飞行的高度差不多,所以练习攀爬,无疑能够对进行滑翔的士兵,起到一定的克服心理作用。
张颌三日之后,领军带着数百工匠回到营地,诸葛亮随即命工匠开工,他亲自示范画图,告诉工匠如何制造滑翔伞,和制造照明用的孔明灯。
孔明灯是诸葛亮准备在城下放飞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夜间滑翔的士兵,作为参照物,让他们能够把握住落脚的位置。
制造滑翔伞的工艺,诸葛亮因为研究过,所以制造起来并不难,飞行的羽翼,用的是营地的营帐,营帐能够灌风,防雨耐劳,完全可以作为滑翔伞的伞翼。
由于先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待工匠抵达后,诸葛亮亲自带领工匠制造的第一架滑翔伞,仅仅用了半天功夫,就制造而成。
(呃,声明下,滑翔伞本人没有玩过,也许对专业的人来说,或许根本无法实用,不过小虾这个创意,也是近来看了某部电视剧得到的启发,因为那主角就是借这滑翔伞飞奔下山的,所以就借用了这个创意,希望大家不要喷我。。。。。。满头流汗。。。。。)
谢谢大家的支持,‘快乐好运’同学的催更票。
第一百九十六章 楚歌聚民心
第一百九十六章楚歌聚民心
当诸葛亮带着众将,以及经过攀爬训练中挑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名素质过硬的士兵,来到试飞的岘山北破的山腰时,众人即好奇,又充满了怀疑。
“主公,这东西真能飞起来?”眼看着诸葛亮要亲自试飞,徐庶不由拉住了诸葛亮的手臂,有些迟疑的道。。
北坡虽然高度没有紧靠南山的襄阳城高,但却坡度倾斜,利于新手训练,更重要的是北坡下面就是滔滔的汉水,纵使飞行失败,顶多也就是跌落水中,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这也是诸葛亮选择这里试飞的原因。
诸葛亮亲自上阵,到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给参加飞行训练的士兵,树立一种无所畏惧的信心,让士兵们看到,他这个统帅,能够身先士卒。
面对徐庶的担忧,诸葛亮自信的派了派他的手臂,笑道:“放心吧,一定行的,你别忘了,我可是与巫山神女见过面的,这里可是巫山神女的地盘,她要是看见我有危险,一定会救我的。”
听到诸葛亮风趣的回答,众将士都不由笑了起来,也对飞行充满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期待,因为他们相信诸葛亮能够创造奇迹,就好像当初赤壁之战之时,他能够向天地祈祷,借的东风一般。
诸葛亮军中的士兵,对于借东风一事,那可是传的神乎其神的,反正基层的军士,无不认为诸葛亮有呼风唤雨之能。
“来,准备了,一二三。”诸葛亮双手紧紧抓紧着滑翔伞的主杆,在六名士兵的帮助下,从山坡上往下疾跑几步,纵身一跃,经过短暂的颤抖之后,滑翔伞奇迹般的飞了起来,而且渐渐的平稳了起来。
身躯被绳索牢牢系住的诸葛亮,双手紧紧握着主杆,在距离地面百丈的上空,缓缓滑翔,犹如一只大鹏般,翱翔在汉水上空,然后在落地之时,由于操作问题,诸葛亮直接落入了汉水之中。
正在沿河巡视等待的士兵,眼看着诸葛亮如鸟般飞跃而来,正在他们看得目瞪口呆之际,却见诸葛亮如断线的风筝般跌落水中,惊讶之后,反应过来的士兵,这才急忙滑动着快船,把落水的诸葛亮给从水中救了起来。
救上船的诸葛亮,被河水侵泡的直哆嗦,他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完美亮相,竟然以落汤鸡的方式收场。
虽说诸葛亮降落失败,但诸葛亮制造的神鸟能够飞翔一事,却得到所有将士的公认,诸葛亮本想说这飞行物叫滑翔伞,但无奈徐庶等人,却一致称其为神鸟,喻意神女传授的大鸟,对于这个名字,诸葛亮本想辩解,但看到众人众口一致的神情,他也只得接受了这个事实。
诸葛亮从汉水边上回到营地时,徐庶、张飞、张颌、刘封等人个个兴奋的涌了进来,张颌更是一脸兴奋的道:“主公制造的神鸟,真乃上天赐予的神物,有了这神鸟,咱们加紧训练一批士兵,不出半月,定可一举拿下襄阳,让曹军知道什么叫飞进城的,哈哈……”
“这事,还得严密保密,尤其是制造方法,一定不能走漏出去,参与进来的士兵和工匠,都要再三警告,这神鸟乃是我军攻城的利器,若是被敌军掌握了制造方法,对于我军来说,可是极为不利的。”诸葛亮裹着厚厚的棉衣,虽然形象不雅,但却一点不影响他的威势。
“请主公放心,我等定当告诫军士,保守秘密。”众将轰然应道。
是日,正是建安十五年的大年夜,当天晚上,诸葛亮在营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年会,并且组织了士兵载歌载舞庆祝,热闹的景象,连远在襄阳城头曹军守军都竖起耳朵倾听了起来。
尤其是当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共唱起嘹亮的楚歌之时,引起了襄阳数万百姓的共鸣,一时之间,襄阳城全城震动,百姓纷纷高唱楚歌,虽然城墙相隔,但同是楚人的这份乡情,却让城外的诸葛亮大军于城中的襄阳百姓,无形之中,多了一份默契。
面对城中的骚乱,城头的曹军守将冯楷,惊慌之下,立即下令士兵,进行了强行镇压,心狠手辣的冯楷,为了震慑城中百姓,竟然屠杀了三千余百姓。
在这个吉祥平安的大年夜,冯楷下令屠杀百姓的举动,无疑大大刺激了城中近二十万百姓的心,本来曹军治理襄阳,就不得人心,如今冯楷在这样一个除夕之夜,竟然大开杀戒,无疑更是逼迫百姓,于曹军离心离德。
冯楷的举动,对于在征南将军府的陈矫来数,并不知情,当他接到回报时,惊得当场瘫坐在了地上,在除夕之夜杀人,这是更古未有之事,这一刻陈矫竟有了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虽然眼下诸葛亮的大军,还在城外,无法对襄阳形成任何一点威胁,可陈矫却心地产生了一丝不安,缓过神来的陈矫,不由怒吼道:“竖子无谋,不足以论事,冯楷之罪,诛其三族不为过也。”
时陈矫一家数口人皆在座,一正妻三妾,两个个儿子三个女儿,除了大儿子陈本已经十一岁,其余诸子皆幼小,这会正在吃饭的一群家小,见陈矫在见过回报消息的侍卫时,突然勃然大怒时,吓得不由哭了起来。
“唉,你们吃吧,我去城头视察一下军情。”陈矫眼见自己的行为吓坏了儿女,不由叹了气,起身便往外走去。
“夫君,外边天冷,穿上大氅。”夫人刘氏追上前,为陈矫披上了大氅,陈矫回头看了眼夫人,颔首点了点头,想安慰夫人一句,却发现自己此时此刻,实在没有什么心情。
城中传来的杀戮声,让城外的诸葛亮和数万将士,充满了愤怒,愤慨的诸葛亮,纵马领军直抵襄阳城下,喊道:“枉杀百姓,破城之日,吾誓杀尔等,以祭奠百姓。”此时此刻的诸葛亮手中滑翔伞,并没有制造完成,士兵也还没有进行试飞,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发的突袭,襄阳城必然可以一举而下。
诸葛亮声的怒喝声,立即赢得三军呼应,一时城外三军震动,城头的曹军,士气却是跌入了低谷
“传令,放孔明灯,为受难的百姓祈福!”诸葛亮这些天来,在制造滑翔伞的同时,制造了上百盏可以升空的孔明灯,本来这些灯,诸葛亮是用来突袭襄阳城夜晚放飞照明用的,但此时此刻,放飞这些孔明灯,无疑更有时效意义。
在诸葛亮的下令下,一百二十盏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很快就升到了襄阳上空,璀璨的灯火,犹如一盏盏明灯,让城中刚刚遭受屠杀的百姓,心底无疑多了一份宁静。
“城中的父老乡亲们听着,这是镇南将军诸葛孔明将军亲手制造的孔明灯,让我们为受难的百姓祈福吧。”随着孔明灯的升起,徐庶灵机一动,立即号召三军齐呼了起来。
刚刚被镇压下去的百姓,看到天空升起的孔明灯,不由纷纷跪拜在地,为死难的同胞祈福了起来,这一刻襄阳的百姓,无疑都在翘首以盼城外的诸葛亮大军,能够杀进城来,把残暴的曹军彻底赶出去。
诸葛亮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最初无心之举的庆祝宴会,竟然会上演了一幕传奇的攻心之计。
以至于日后诸葛亮领军夜破襄阳城之时,不明就里的人们,还以为是诸葛亮这一招攻心之计成功,使得城中百姓主动打开了城门,把诸葛亮的大军迎进了襄阳城,而忽视了诸葛亮设计出来的神鸟作用。
(求收藏!求收藏!二更完毕。。。。。呵呵,本书在历史分类的封面推荐,那张封面倒是很有感觉啊,超级喜欢。。。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破襄阳
第一百九十七章夜破襄阳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正月十五佳节,是诸葛亮除夕之夜后,举行的第二次盛大的庆祝会,原本只是单纯的庆祝会,但由于引起了襄阳城百姓的共鸣,使其成为诸葛亮的攻心之策。
当悠扬高亢的楚歌在数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