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墼谌眨沼谖垂僭峒馈I嫌泄抑麓婧笫乐酥饺ǔ家病!敝苎尤逵硬幻靼姿瞪趺矗肺实溃骸叭辉蚝挝郊槌迹俊?br />
桓震呵呵大笑,道:“有太岳之行而无太岳之才,岂不是奸臣么?”周延儒注目熟视桓震,良久,忽然道:“然则世兄以为,令岳有太岳之才乎?”他这么说,桓震大大高兴,一则证实自己果然猜对了,温体仁便是要做张居正;二则更是因为周延儒给自己一诈,无意中露出了马脚:他这么问,岂不是暗含着温体仁已经有了为太岳之行的心思么?只不知他究竟是无意泄漏,还是故意暗示给自己知道的。
想了一想,粲然道:“家岳不是奸臣,却也不是权臣。”周延儒一愣,却听他又说下去:“奸臣遗臭万年,权臣祸及妻孥,有甚么好了?”周延儒神情尴尬,一时说不出话。桓震忙用些话头撇开去,至于温体仁究竟是甚么,再也不肯说了。
不过给他这么一闹,周延儒终于也同意他的提议,拒绝了阿敏的求和之议,定要他以投降的方式归顺大明。周延儒以正使身份发了回文,令人送去给正在往密云路上的阿敏,教他要么率部来降,要么便回去整顿兵力,决一死战。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一百四十六回
密云前线暗涛汹涌、勾心斗角,北京城里的三教九流可也没有闲着。这天夜里,温体仁在自己城西的别苑,会见了一个人。
这人是天色傍黑时分从别苑后门进来的,温府的老总管想是早得了主人吩咐,一早守候在后园的门边,一见他来,便悄没声息地将他引到了温体仁的书斋之中。那人对老仆点一点头,示意他自去忙碌,伸手一推,房门应手而开。
温体仁正在那里闭着眼如痴如醉地品茶,听得开门声,便知有人来到,连忙丢下茶碗,下阶相迎。那人操着一口纯熟官话,笑道:“尚书大人客气甚么。”温体仁讪笑道:“这劳什子的尚书,有甚么好?孝武先生若喜欢,请尽管拿去好了。”那人微一撇嘴,现出一副不希罕的神情来。温体仁自觉没趣,更不再说,叉开话头,问道:“家主身子康健否?”孝武淡淡的答道:“仍如往昔。”说着打开房门左右望了一望,重又将门关紧,低声道:“家主有命,要我代为传达。”
温体仁当下道:“有劳。密信何在,烦先生交与在下。”孝武摇头道:“密信已被我毁去。尚书大人听我口传便是。”温体仁面色骤变,口唇动了一动,终究不曾说出话来,只点了点头。孝武压低声音,附在温体仁耳畔细细说了半晌。温体仁一面听,面色愈来愈是阴沉晦暗,数番想打断他说话,却又硬生生强忍了回去。
过得好半晌,孝武传命已毕,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瞧着温体仁,道:“闻听尚书大人要招女婿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只是孝武临行仓猝,不曾备得厚礼,大人见谅,见谅!”温体仁全然心不在焉,草草敷衍了他几句,忽地问道:“不曾再有别话?”孝武一怔,满面不解的反问道:“甚么?”温体仁笑道:“没甚么。先生远道而来,想必累了。在下这园子虽然鄙陋,倒也十分清静,请先生莫要嫌弃,在此歇息便了。”孝武摇头道:“家主尚有别命,孝武不敢久留,就此告辞。”说着微一颔首,推门便去。温体仁跌坐太师椅中,瞧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不由得呆呆出神,似乎在想些甚么,又似甚么都没有想。
正在那里闭目发呆,忽听得耳畔有人连声呼唤“爹爹”。温体仁大吃一惊,睁开眼来,赫然竟见雪心捧了一碗茶侍立面前,登时跳将起来,右手一握,旋又松开,和颜悦色的道:“乖女儿,深更半夜,来这里何干?”
雪心将手中茶奉上,待温体仁接了,这才道:“女儿并无别事,只是天色已晚,母亲见父亲游园迟迟不归,教女儿前来探视,看父亲有甚事故耽搁了。况且此地乏人服侍,女儿在此,也好端茶倒水。”温体仁呵呵大笑,端起茶碗啜了一口,睨着雪心道:“恐怕不仅于此罢?”雪心给他一言中的,一时涨红了脸,说不出话。
温体仁正色道:“为父深夜在此,只是因为近日国家多事,要寻个清静之地思谋对策。你且回去上复母亲,教她不必担忧便了。此处用度自有安排,也不消你劳心。眼看宵禁将至,少刻便走不了了。”雪心诺诺答应,口里说着拜别,脚步向门口挪了几尺,只不肯去。温体仁笑道:“女儿还有何事?”
雪心犹豫半晌,终于吞吞吐吐的说出,她想出京往密云与桓震相会。温体仁闻言,冲口道:“不行!”转念一想,又觉似乎太过蛮横,当下温言道:“非是为父不近人情,只是一则你二人婚期将近,此刻行止不慎,难免别人风言风语,于你桓哥哥官声大是有碍;二则北边未靖,处处仍有兵火,你一个女孩儿家,我也不放心教你出门。”雪心提这要求之前已经明知希望不大,见温体仁断然拒绝,兼且说得条条在理,也就无话可说,告辞出去了。
温体仁一直跟出门去,目送她轿子离去,这才叫过老总管来,细细问他雪心是几时几刻来到,从哪一个门进来,甚人给开的门。
雪心上了轿子,因为眼看宵禁时刻将到,不住催促轿夫快走。轿夫哪敢怠慢,好在雪心小女孩儿也不甚重,两人吆喝一声,抬了轿子飞跑起来。看看已经过了半数路程,忽然前面一人脚底一绊,扑地摔倒在地。后面那人收足不住,连人带轿一同摔倒,一条腿给压在轿杠底下,痛得哇哇乱叫。
旁边两条汉子闻声奔上前来,那轿夫只道是前来帮忙的,满心指望地连连道谢。不料那两人直奔轿子而去,一人掀开轿帘瞧了一眼,笑道:“女娃儿不禁摔,昏了。”另一人也笑道:“却省手脚。”说着两人一前一后同力使劲,将轿子扶正,抬了起来,飞奔而去。温家两个轿夫看得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想到自己丢了小姐,不知会被怎样责罚,一时吓得屁滚尿流,腿上又痛,只得一步步挨回温家去,对温夫人禀了。
温夫人只觉此事非同小可,也不顾宵禁,连忙打发人往别苑报知温体仁。温体仁听说,当即气急败坏起来,全不顾二品大员的气度,伸足将那报信的家仆踢了一溜跟头。此时他的心中正是又悔又气,有苦却说不出。他费尽心思地将雪心弄到手,无非是拿来要挟桓震,以为辖制,教他不敢轻举妄动。收雪心作义女,不过是精心安排的把戏;雪心入门之后,又对她善加安抚,小孩子家不懂甚么,加之幼年失祜,从没享受过父爱,竟将他当作了亲爹一般敬爱。果然如他所料,桓震对雪心十分着紧,不但答应做自己女婿,将来措置得当,更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可没想到就在这紧要关头雪心竟给人劫去了,劫她的是甚么人?又有甚么打算?这一切温体仁都蒙在鼓里。
雪心坐在轿上,一路颠簸,渐渐清醒过来,还只道是给温家轿夫抬着往家里去,可是一来二去渐渐走上了山路,轿子晃得十分剧烈,这才发现不对,掀起轿帘来瞧了一眼,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四下里黑黢黢地尽是山林起伏,自己这一顶小轿就在山路之中穿行。雪心吓得叫不出声,慢慢缩回身子,暗想这两个必是传言中拍花子的,拍得了肉票之后,便绑回山寨里去,却向主家勒索银两钱财。前面那人察觉轿中有异,大声笑道:“女娃儿醒了么?乖乖儿莫要则声,咱们兄弟无非图财,并不想害命。只消你爹娘拿钱来赎,当即放你回去,决不食言。”雪心稍稍放心,一颗心仍是怦怦直跳,大气也不敢出,任凭两个匪人抬着轿子往密林深处去了。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一百四十七回
又过许久,轿子终于停了下来,前面那汉撩开轿帘,一把将雪心扯了出来。雪心身子发软,任凭他拽着往一所小小茅屋走去。那人将雪心反锁在茅屋之中,留些食物清水,扬长而去。雪心听着他脚步声渐去渐远,这才敢抬起头来。幸好那人离去之时并未将她捆绑,当下起身四下瞧了一番,只觉那茅屋四壁并不十分坚实,似有可破之理,只是毫无器具,难道用十指去扒么?试了一试,只觉疼痛锥心,只得暂且停手。
她折腾一阵,疲累不堪,歪身倒在草垛中假寐起来。忽然房门吱哑一响,一个人走了进来,见雪心伏在草中,当下走到她身畔蹲下。雪心朦胧之中但觉有人近身,她身处危境,睡着了也怕遭害,是以一有警觉,便即醒来,却不敢睁开眼睛,只觉那人在自己身边俯视良久,蓦然深深叹了口气,跟着身上骤然一暖,似乎是给盖上了甚么东西。她屏住呼吸,又过许久,好容易熬得那人去了,这才睁开眼来,却原来身上覆了一床厚厚棉被。追思方才那人一声叹息,竟似个女子声音,不由得愈加疑惑起来。难道是个女山贼么?可是山贼虏票勒索,又何必这般好心照顾,生怕自己冻坏了?
阿敏随着黄杰赶赴密云,满心以为桓震必然允和,正做足了受明朝封赏、借明之力推翻皇太极,替父报仇的美梦,忽然却接到周延儒的回书,说只受降,不谈和,这下慌了手脚,想要同黄杰翻脸,此刻爱尔礼连同主力部队却都留在雾灵山;若要就此降了,又十分不甘不愿。虽然黄杰作出一副大度姿态,言明了他若不降,大可以回去整兵再战,可是这么一个联明的良机就白白溜走了。那时自己内得罪于皇太极,外又与明朝为敌,真是毫无胜算。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阿敏左右为难之时,却又传来一个震天噩耗。爱尔礼遭林丹汗偷袭,虽不曾全军覆没,却也折损了十之四五;爱尔礼更丢了一条腿,现下昏迷不醒,眼看便要一命呜呼。阿敏得了这个消息,再也不敢迟延,毕竟儿子的性命要紧,汉人医生比女真萨满高明何止千里万里,只要黄杰应允治好爱尔礼,哪怕要他投降,就算要他这条老命,阿敏也不会皱一皱眉头。
桓震接着黄杰飞报,知道阿敏不日即将抵达密云,拜见周延儒,说实话心中并无半分欣喜。
他原先的打算,是要将阿敏置于战不得战,降又不得降的境地,迫使他如父亲舒尔哈齐一般,回去向皇太极俯首求饶。以皇太极的为人,必不肯轻易将他放过,轻者夺旗削爵,重者更或者如当年努尔哈赤对待舒尔哈齐一般,教阿敏落一个囚禁至死的下场。一个阿敏对桓震来说并不足惧,可是阿敏乃是四大贝勒之一,又是拥立皇太极登上汗位的功臣,倘若能迫得他二人自相残杀,定能教各贝勒离心离德,于分化瓦解后金贵族内部大有裨益。
他如意算盘打得颇响,但世事往往便是如此,你愈是一厢情愿,事情便愈是不肯照你所想的发展。阿敏痛惜儿子,竟然答允投降,这在周延儒等人看来是一桩宣扬天威的好事,可是对于桓震来说,其意义远没有那么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阿敏连同他投降过来的部队,在自己手里真是用不敢用,放不敢放,杀又不能杀,只能白白养活着他们,还要时刻提防这些女真人反水倒戈,哪里有什么便宜可讨,只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大包袱罢了。
可是事已至此,总不能将来降之人拒之门外,只好捏了鼻子答应下来,便将此事推给了周延儒。若说黄杰带来的消息只是令他沮丧后悔,另一面金国奇那里的战报,却教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再也坐不住了。
皇太极北颺当时,金国奇并不曾追,待到天亮,得知皇太极与林丹交战失利,不由得顿足追悔,立时点骑兵伍千,亲自带着追赶,一面遣人报知桓震。他在路上又收到阿敏叛金归明的消息,更加确定皇太极是惊惧而走,打算孤注一掷从古北口一带突围而出。正如范文程所言,论起行军,明军连后金兵的一半也赶不上。金国奇生怕敌人在后方留下伏兵,不敢追得太急,不住派出斥候打探敌情,更加延误了行军速度,是以当皇太极大军逼近古北口,金国奇所部才刚刚追过曹家寨。密云后卫经前一战,只剩下千余可用之兵,如何能抵挡皇太极的数万大军?指挥副使同佥事料定此战必无胜算,既怕战阵之上刀枪无眼,又怕将来朝廷追究失守之罪,索性两人一起趁夜逃去,连库中饷银卷去了太半,只留下主官罗顺与一千多老弱残兵。
当此局势,桓震不由得大急,再难安坐密云整日陪着周延儒瞎三话四,只一力请求,要去前线指挥战斗。虽然明知有金国奇在可以放心,自己打仗的本事也未必高明过那些熟征惯战的将领,可是要他整日提心吊胆的等待消息,倒不如提枪上阵来得痛快。周延儒却并不准他离去,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