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尤迕闱坑υ剩薪晡业攘饺舜矗从制绕湔者蛋萸詹钪腥蚓胚道瘢晡胰唐躺账颠蛋萘耍锖H磁慷樱俪俨豢瞎蛳隆!?br />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第一百五十回
周延儒嘲笑道:“败军之将,犹有节乎?”达海反唇相讥,道:“女真人向来只跪天地、父母、英雄,你哪个也不是,凭甚么要我跪你?”周延儒不假思索的道:“钦差者代天子巡狩也,天子如天,何得不跪?”达海哈哈大笑,道:“尔之天子尚且为我俘去,何跪之言也?”周延儒给他捏中痛脚,作色道:“吾不与尔等逞口舌之快,现下是尔要向我求和,败军之将尚且如此趾高气扬,照本官看,你我是没甚可谈的了。”说着便要唤人来将他二人斩了。
宁完我连忙道:“野人不识教化,天使恕罪。我国兵败乃是自取其辱,与人无尤。”话锋一转,道:“然我大金兵虽败而国尚存,凡一国民即一兵也,大金世代繁息,子孙无穷,兵亦无穷。倘我大汗尽一国之力与明相较,长短未可知也。但圣人治国以忠恕为要,大汗不欲穷竭民力,逆天而行,是以遣完我请两国罢兵,从此边界安靖,两国贸易有无,人民各安耕织放牧,岂不也是太平盛世?”
桓震冷笑道:“尔小邦之人尚不及天朝一省之多,谈甚么尽一国之力?你只知你能穷尽一国之力来侵夺我大明江山,焉知我大明便不能穷尽一国之力卫护我江山?全天下汉人千千万万,你杀得尽么?”宁完我呵呵笑道:“两国交兵以来互有胜负,桓老大人心中尽知,何必完我饶舌?”桓震给他一句话堵得无言以对,所谓互有胜负,不过是宁完我为了照顾他面子的遮饰之辞,事实上明金交兵以来,明朝是负多胜少,虽然间或有些战斗取胜,不过在大局上是节节败退,还是广义恢复之后才渐有转机,北京一战照朝廷中人的标准看非但不是完胜,因为皇帝丢了,更是大大的失败,那也不用说了。
定了定神,满不在意的道:“既然如此,咱们也不必议和了。本镇放你回去,且教你大汗点兵来战,大家搏一个你死我活便了。”说罢对周延儒使一个眼色,两人拂袖便去。
宁完我连忙闪身挡在桓震面前,笑道:“大人心中想和,完我尽知。不瞒大人说,我小国战无余力,也想求和。既然如此,又何必玩那虚冗花样?大人有何条件不妨明说,两国太平之日,数万万生黎同感大人盛德。”
桓震见他一顶高帽子扣将下来,不由得暗自好笑,心想金兵已然出关,凭此刻辽军的实力,是防守迎战有余,追击进攻不足的,议和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然并未完全达到自己大量消耗后金兵力的目标,可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但若就此轻轻答应,不免便没法子趁机勒索一把,这等没便宜的事情可做不来。想了一想,道:“周大人乃是正使,你当问他。”这一个使团名义上是以周延儒为正使,梁廷栋为副使的,可是周延儒早知道了桓震同温体仁的关系,对他说话不敢掉以轻心,加上梁廷栋此人胆小怕事,不论周桓二人说甚么他都唯唯诺诺,是以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周延儒与桓震二人。
周延儒明知桓震这是在甩包袱推卸责任,皮笑肉不笑的瞧着桓震道:“延儒乃是文官,向来不解边事,这些事情还是桓大人来谈的好。”桓震心中暗骂,怎么陷害袁崇焕的时候却又不见你说自己不解边事了?不过周延儒将这个皮球反踢回来,却正合桓震的心意,当下虚情假意的推让一番,见周延儒仍是坚辞,便顺水推舟的受了下来。
桓震与两名金使开始谈判,不久便发现宁完我只是嘴上说得漂亮,其实事事都要受达海的牵制,没有达海点头,他是甚么也不敢应允的。而达海此人又是一个极端的强硬派,非但寸土不愿让出,就连明军已经夺到了手的广义二州他也不肯放弃。四五日间谈崩了三次,每次都是宁完我居中说合,双方才又谈到了一起。这也是达海有恃无恐,知道明军主要战力都在关内,一来明军不敢轻易冒进在蒙古腹地作战,二来就算大军真的给他追到了,在一望无际毫无遮蔽的大草原上,后金骑兵也是不惧怕任何人的。
一来二去谈判陷入了僵局,桓震不再要求后金非在两国疆界上退让不可,但坚持要皇太极放弃汗位,以八贝勒议政之制,大家重新推举大汗,若再选中了皇太极,大明方面也就无话可说;同时要后金退出朝鲜,不得再干预朝鲜内政,这才肯与之议和。达海哪一条也不肯答应,谈到急处,桓震真想便一刀砍了此人,可是顾虑大局,又不敢砍。想来想去没了主意。
这天正在房里发闷,忽然亲兵来报,说李经纬求见。桓震大呼头痛,前门之狼尚未打发,后门却又来了虎,没法子,人已寻上门来,总不能不见,只好教请进来。李经纬人尚未至,笑声先到,桓震素来知道他的这个恶习,也不奇怪,拍拍脸颊,准备出去迎接。
不料出得门去,却教他大吃一惊,原来面前站着的不光是李经纬,他身后的两名随从,令他如同见了妖怪一般,半个字也说不出来。那两个随从一高一矮,高的身形魁梧,卷发高鼻,便是文森特无疑;那矮的娇小玲珑,虽然做了男装打扮,桓震却一眼看出是个女子;非但是女子,而且赫然竟是与自己有了婚约,眼看便要成礼的周氏雪心。
桓震一见雪心,心中不由得一沉,伸手拉她过来自己身边,问道:“你怎么同他一起了?”雪心听他语声不善,不明所以的道:“雪心给恶人掳票,是这位李大爷救了我啦。他听说我是你……”她本想说“是你未过门的妻子”,脸一红,竟没说得出来,嗫嚅两声,含糊道:“是你……是你……便说恰好要来见你,叫我跟着同行。”桓震满心疑惑,望了李经纬一眼。李经纬连忙弓身笑道:“桓大人可别疑心,朋友妻不可戏,小人虽然带同令眷同行,一路上可是以礼相待,就如关羽千里寻兄一般,丝毫不敢有犯。倘说半句假话,天教李家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生下的女儿全去丽冬院做姑娘……”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第一百五十一回
他还要滔滔不绝地发誓下去,桓震已经不耐烦起来,挥手道:“好了好了,本官知道了。”瞧他两遍,道:“我知你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千里迢迢寻我何事?若还是为了福王而来,本官早已下定决心,此等大逆之事断断不为,你无须再游说了。本官身体不适,要安歇了。你们远道而来,本该留宿,无奈此地乃是军营,诸多不便。由此向西南有一地名石匣营,你二人不妨便趁天明赶去,莫要误了宿头。”说着牵了雪心,道:“我这里不好住,且给你寻个官戚家里借宿。”
李经纬嘻嘻一笑,道:“大人怎地这般无情?咱们千里万里地给你将老婆送了来,也不道一声谢,端一碗茶,便急着赶人离去,咱们往日交情,可没这么浅罢?”
桓震皱眉道:“本官近日略染微恙……”话说了一半,李经纬忽然打断,道:“经纬颇通脉象,且给大人观一观脉何如?”桓震更烦,便要教人赶他,却见他倏地伸手过来钳住了自己脉门,用力一捏。
他只觉手腕酸痛,厉声道:“你要做甚?”李经纬放开他手,皮笑肉不笑的道:“大人病情,经纬已经尽知。”说着伸头伏在桓震耳边,轻声道:“古有孙坚害玉玺病,今有桓大人害太子病!”
桓震大惊,心想此事本是绝对的秘密,他是怎么知道的?李经纬与福王有一腿,莫非周奎除了拉拢自己之外还去找了福王?按理来说决不可能。福王要想僭位称帝,太子是最大的障碍,周奎不会想不到这一点,贸贸然送上门去找死。那么还能是谁?现下朝廷里明争暗斗的势力,除了自己与福王,就只剩下温体仁了。若说周奎靠上温体仁这棵大树,那倒可以理解,但李经纬明明是福王的人,怎么温体仁的秘密勾当会被他知道?以温体仁此人的老谋深算,走漏了风声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那么剩下的惟一一种解释,就是李经纬与自己一样,也是脚踏温体仁与老福王这两条船,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过他隐藏狐狸尾巴的本事可比自己好得太多,直到如今自行说了出来,一直不曾给看破。
勉强重行让他入座,正颜厉色的道:“事到如今,本官便与你撕开了脸皮明说。我非力不能杀你,实在是不愿杀你。”李经纬嬉笑道:“正是,正是,小人断断不敢有疑。”桓震怒道:“你不信么?”李经纬连忙起身,蓦地跪了下来,泥首再三,桓震见他这等模样,不觉迷惑起来。虽然此人平日一副奴颜婢膝的德行,可是皮肉底下生着的绝不是一具媚骨,这一点桓震早已看透了。此刻见他这般猛拜自己,不由得甚感诧异。
李经纬一口气磕罢了十几个头,这才道:“李某此来非为福王说项,却是要告诉桓大人一件事情。桓大人要杀经纬,待听过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再杀不迟。”桓震绝少见他如此正经,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道:“你说。”
李经纬并不便答,缓缓从怀中取出一个缎子小包,托在掌心,道:“桓大人可还记得此物?”桓震疑疑惑惑的打开来看时,却是一柄亮闪闪的匕首。这匕首他认得真切,便是颜佩柔须臾不肯离身的那一柄。
跳将起来大叫道:“你掳了她去?”李经纬见他双目尽赤、青筋暴突的样子,也有几分害怕,连忙摇手道:“经纬哪有那等本事?”雪心从旁插言道:“李爷将我从匪巢里救出来,便是仰颜姊姊的消息。”李经纬点头道:“然也。颜小姐用此刀刺书与我,教我某时往京西某地去,李某依约而往,便发现周小姐倒卧路畔一座废屋之中。”
桓震这才明白事情始末,心中疑云不由又起:据雪心所说,她是给绑匪掳去,勒索温家钱财。甚么绑匪这般胆大包天,竟敢惹到宗伯大人的头上去?退一步讲,就算真有其事,颜佩柔又是怎么知道,难道她与那伙匪徒之间还有甚么关联?他们究竟是冲着温家去,还是冲着自己来的?这消息关系人命,何等重要,她为甚么不报给权势遮天的温尚书,却要报给一个下九流的商人李经纬?
李经纬似乎从他脸上瞧出些端倪,笑道:“桓大人莫非心有疑惑么?老实说经纬也不能解此谜,只知道这位颜小姐绝非寻常江湖女子,要么身负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要么便是一个祸及苍生的阴谋。桓大人且自己小心了。经纬言尽于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桓震听他这一番话,心中只觉好笑不已,颜佩柔想来不过是颜佩韦的妹妹,就算曾经入过甚么黑社会,眼下也算洗白良民,能有甚么祸及苍生的惊天阴谋?不免有些危言耸听了。细一想,李经纬这般恐吓于他,对自己实无半分好处,他又为什么要冒着性命之危这样做?
虽然如此,要他凭李经纬这等人的几句话便去疑心颜佩柔,那还是办不到的。李经纬见他全然不信,一味只是敷衍,自己也觉没趣,胡乱扯了几句,便道:“桓大人若不想取经纬的性命,经纬还要经营朱提生活,便不敢打扰了。”桓震当下令人送他出去,问得他近日都在河北一带贩卖皮毛,这才一揖而别。
文森特却不与李经纬同去,他此来专为寻桓震,说是照中国人的说法,士人才学当货与帝王家,福王份非正统,在他手下难有出头之日,日后若是造反不成,难免受其连累,不如报效朝廷,换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桓震虽觉有理,可是他提的条件不仅太过苛刻,而且还教桓震大吃一惊。他要以铜底子弹的秘密,换取桓震与郑家往来的一切底细,从联络方式到曾供应郑家的武器弹药数目,一概都要知道。
这是桓震的死穴,一旦泄漏出去,必定给人弹劾得死无葬身之地,如何能轻易告知别人?此事知之最详者莫过于李经纬,文森特既有所闻,并且拿来作为筹码与自己交换,必定出于李经纬的指使。这一来交换秘密是假,借以要挟自己却是真,倘若当真照文森特所言给他安排了官缺,那就等于让李经纬在自己身边楔下了一颗钉子;倘若一口拒绝,李经纬便有可能将私通海外的事情捅上朝廷去。朝中必有福王爪牙,到时候兴风作浪一番,郑家天高皇帝远,倒不见得如何,自己可就倒了大霉。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第一百五十二回
此时进退两难,桓震想了又想,灵机一动,道:“文先生产于泰西,可通几何测量之法?”文森特点了点头。桓震笑道:“前者传教士利马窦携来之书,经徐老大人协同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