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如今还小些的时候,曾经喜欢上同班一个大我半月的女孩。那时候我个子生得矮小,所会的事情只有一味读书而已。她却是歌舞绘画,样样皆通,是许多男孩子竞相追逐的偶像。我每天只是瞧着她进进出出,从来不敢亲口对她说一句‘我喜欢你’。直到数年之后,我离家求学,临行之前终于下定决心要去表白,不料她却已经举家远赴他乡,再也不回来了。”
他喝醉了酒,滔滔不绝地对着黄得功谈起自己心事来,道:“当初是这般,如今还是这般,我这毛病,当真一世也改不掉了。若是果决些退了周家的亲事向颜姑娘求亲,她便不至于生了歹念来害雪心;若是早些娶了雪心过门,她也就不会遇到这么多事情。雪心如今这个样子,我瞧在眼里实在心痛,可是又不知该如何帮她。倘若可以,我真情愿拿自己前程性命,换她一世平安。说来说去,总是我一个不好,无端端跑来这里,带累了许多人吃苦。”黄得功默然不语,雪心的事情他知之甚详,虽然心中颇替她感到委屈,可是却从来没将此归咎于桓震身上,反而觉得这位巡抚大人为情所缚,不能自已,似乎也十分可怜。这时代的人虽没甚么自由恋爱,可是在黄得功这年纪,对男女之情却也稍解,只觉雪心固然是无辜受害,巡抚大人也不必如此自责,甚至于那妒妇颜姑娘,所作所为也是出于至情,总怪老天爱捉弄人。一时不知该说些甚么开解于他,却听得桓震呼吸之声渐渐粗重,竟是已经睡着了。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二十五回
次日桓震自去同严愰等人磋磨开市条款诸般事宜,沈廷扬却受命微服去逛义州市集,他言语不通,便请了朴季文权充通译。说是微服,区区一个义州却又能有几个明人往来?街市之中朝国百姓见了,一个个更加卖力吆喝起来。雪心乘了小轿,掀开轿帘朝外瞧去,只见街市热闹虽然不比京城,可是与宁远等处相较却也不差多少,不愧是朝鲜北边的大城。街边小贩摆卖的物事,有许多是从来不曾见过的,但如丝绸茶叶玉器之类,却也有不少。
后金与朝鲜之间原本便相互通商贸易,两国之人衣服打扮迥异,女真人更都剃光前额,脑后垂了辫子,甚是好认。沈廷扬暗自在旁观瞧彼等买卖的货物,一一记在心里。一日从早到晚地逛将下来,沈廷扬固然疲累至极,连雪心坐在轿子里也都快要睡着了,两名朝鲜轿夫更是腿也抬不起来。一行人回到义顺馆,沈廷扬厚赏了轿夫,令彼等自去歇息。桓震却尚未回来,雪心在街头买了些零碎首饰,以及鲜族长裙之类,一落轿子便忙着去请馆中仆妇教她穿戴。
过不多时,桓震与黄得功、刘从祥、杜怀德一齐回来,一进门便寻沈廷扬,劈头道:“严府尹与我拟了一份草约,我拿回来大家商议,若无纰漏,便可择日用印。”沈廷扬不敢怠慢,连忙接过细看,翻来覆去地读了十几遍。桓震坐在一旁静静等待,只见他抬起头来,道:“此约甚好,只有两点不足。”桓震连忙要他快说,沈廷扬指着草约道:“此处有一条说明金之间倘有战事,不得累及朝鲜。此非我大明一方所能决之,大人但可应允彼等,我军决不在朝鲜境内挑起事端可也。”桓震点头称是,又问第二条。沈廷扬道:“大人前议在义州驻军保护大明商旅,莫非彼府不允么?”桓震道:“正是。严府尹声称此地既是朝境,来往商旅安全朝国自会尽心,始终不肯让我等驻军。这一节我却已经有了计较,不妨暂且先从彼意,慢慢再找借口不迟。”沈廷扬又看了一遍,道:“既然如此,那么便可就此订约了。”杜怀德却道:“学生今日忽然想起一事,咱们也算两国邦交,朝王何以只教义州府尹与大人交涉而已?莫不是还存了首鼠两端的意思?”桓震笑道:“我早料到如此。却也怪不得他们,朝鲜去金近而距明远,兵力又不足抗衡北国,自然要顾虑一二的了。”众人一齐称是。
桓震便要沈廷扬细谈今日市中所见所闻,廷扬道:“学生今日留意观看,发觉有一颇可获利之物。”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锦囊来。桓震伸手接过,方一打开,便闻到一股浓烈的烟草气味,不由得脱口道:“烟?”沈廷扬点头道:“此物我国呼之为淡巴菰,一名烟草,而朝国名之曰南草,虏邦却叫做丹白圭。盖此物是在丙辰年间方才传入朝国,四五年间已经吸食成风,比至流传入虏邦,亦不过数年前事耳。今日廷扬在市中瞧见一个鞑子同朝鲜商人交易,只需烟叶数十刀,便可易马一匹,实在是极划算的买卖。”桓震微微点头,烟草是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福建,这他大略知道一二,后世的东北烟固然出名,可是此刻料想尚未引种,东北人性子豪烈,北地气候又冷,本容易接受烟草这类嗜好品,说能赚钱当在情理之中。军中士兵有些是早年袁崇焕自广东带来的,多有吸食烟叶的习惯,桓震也早就见过,只是没想到后金境内烟叶竟然如此值钱,否则早该大肆走私贩卖才对。
遂问道:“那么虏邦境内,吸烟状况如何?”沈廷扬道:“廷扬也想到这层,料想那鞑子既然市烟,必是运回本国贩卖的。廷扬怕自己去问碰他钉子,是以请朴判官上去同他搭话,却问得了些许内情。”顿了一顿,道:“彼等军民之中,尽多好烟者,境内虽有人识种,可是虏酋以为吸烟无益于国,屡屡下令禁止,是以国内种植并不广泛。但好烟之人并不惧怕禁令,所谓愈革愈吃是也。”桓震沉思道:“似可从闽粤一带贩运烟草来此,甚至可以在山东引种。咱们金州的作坊,须得加上烤烟一项才好。朝鲜没有烟禁罢?”沈廷扬摇头道:“并无。”旋又疑惑道:“烤烟?那是何物?”桓震这才想起,所见过的吸烟人士全是抽的生叶,并没见过用烤烟的。想了一想,道:“那是将烟叶烤炙以后吸食之法,口味似乎更好。这工艺我虽不会,料来并不算难,细加琢磨便可成功。”沈廷扬击掌道:“如此,学生便设法开通烟叶由闽至辽的转运路线。”桓震点头道:“好。倘若当真有此暴利,郑芝龙料想会有兴趣。吴用久在彼处,差不多该回宁远来述职,正好要他带个讯去。”他与郑芝龙的贸易关系已经半公开化,沈廷扬等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次日桓震对严愰言明更改事项,严愰犹豫良久,终于还是答应了。明金之约早已签过,金国与朝鲜之间却并不单独订约。由此亦可见朝王仍是存了侥幸之心的。
约莫过得半月,第一批货物自金州运到义州上市,几乎全是布匹丝缎之类。这些货物义州本地尽有出产,金州布在价格上虽不占太大优势,但论起制作精良,却是略胜一筹。加上各大布行缎庄要打明国的招牌招徕顾客,是以生意倒还不错,只是薄利多销,赚不了太多的钱。吴用回来过一趟,绕道赶到金州来见桓震,给郑芝龙带了一封信去,无非是与他商议贩烟贸易,桓震情愿优价自他处收买生烟,运到金州加工,然后再卖给金朝两国。但是在那之前,得设法让人们接受烤烟,造成流行才好。烤烟烘房如何建造,自己全然没有经验,不知是不是同吐鲁番葡萄干一般的做法?
自从开市以来,后金商人虽然也渐渐踏足义州,可是与朝鲜行商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大约是因为皇太极那边发下了甚么禁令限制,却也不得而知。反倒是朝鲜这边,甚至于连汉城、平壤的商旅也专程跑到义州来购买明货,真令桓震哭笑不得起来。当初开市本为了从经济上渗入后金,没想到反而变成了明朝贸易大行其道。
他从一开始便将商务多委杜怀德与刘从祥两人主理,自己只从旁监督一二。过了一段时间,两人长短优劣一目了然,刘从祥头脑精明,善于理财,杜怀德口才一流,却是侃价谈判的一把好手。桓震量才施用,委刘从祥为驻义州贸易结算使,杜怀德为驻义州贸易交通使,两人虽然都没官阶,却能节制义州境内所有明客商贸事宜。
武乡试是在十月初九,原本该由抚、按、三司一同主持,但其时老巡按胡德章已经死在任上,朝廷尚未任命继任,又不能单让巡抚一人主考,于是便令今年举子尽在山东考试。桓震上本力争,极言不便,却给科臣诘驳,打了回来。他只觉争得多了反倒不好,极有拉拢私人的嫌疑,是以只得作罢,一面巡视全辽境内大小堡寨,整顿边防,一面专心赚他的银子去。
从广义、宁远一带兜了一个圈子再回觉华岛上,已经是十月底了。刚刚下船,杨柳便飞也似地跑了过来,叫道:“师哥师哥,你交办的事情,师弟全办到了!”桓震摸不着头脑,反问道:“我交你办甚么了?”杨柳理直气壮的道:“师哥不是要我读完几何原本,再入书院求学一个月么?师弟已经做完啦。”桓震一笑,道:“原来如此。那么今晚我便给你出一张卷,试试你本领如何。”忽然闻到一股气味,忍不住伸头在杨柳身上嗅了一嗅,奇怪道:“你这是甚么味道?”蓦然想起,指着他叫道:“你学会抽烟了?”杨柳挠挠头皮,嘻嘻一笑,道:“整日在烟房泡着,不会抽也抽了。”说着自腰间取出一个烟锅,炫耀也似的道:“这是茅大人用造炮的下脚料给我做的,不错罢?”
桓震没心思与他胡闹,瞪他一眼道:“好不晓事!烟房烤出了烟,怎么不早报与我知?真真耽误大事!”杨柳吃了一番训斥,十分委屈起来,挺着脖子辩道:“孙大人起早贪黑,直到昨日才好不容易摸准了熏烤的法门,怎么反倒怪起我们来?”桓震只觉自己似乎错怪了人,讪讪一笑,急忙抽身去寻孙元化。一路问了几个兵丁,都说岛上烟雾升腾最盛的所在便是烟房,桓震极目望去,一找便找到了。
孙元化听得桓震在外呼唤,打开墙脚所开的小门钻了出来,躬身行礼。桓震连忙拦住,只觉他一身烟草气味刺鼻至极,连旁人闻到都要忍受不住,也真亏他钻在烟房之中竟没给熏昏过去。孙元化抖抖身上衣服,笑道:“这味道闻得多了,却也不觉难过,反倒醇香得很呢。烟草烤炙过后,味道确比生烟为好,不但少了辛辣之气,更加柔和,而且回味绵长,清香入鼻,很是不错。大人怎么知道这法子的?”桓震只推从前在异邦所见,糊弄过去。孙元化又道:“老朽弄这烟房,杨小哥出力颇多,日日来替老朽试烟,功不可没。”桓震笑道:“他不过是自己好烟而已,初阳不必放在心上。”当下请孙元化将烟房规格、烤炙方法细细整理成文字,以便传授工匠,依法仿制。
新军经过一个多月训练,素质已经大有提高,茅元仪听说桓震来岛,特地在东边小岛安排下一次演练,给巡抚大人阅兵。曹文诏、祖泽润两人各带本部,分作红黑两军,祖泽润守岛,曹文诏自海上攻来,两边攻防皆有章法,可见茅元仪是下过一番苦心的。曹祖二人都有大将风范,一个是起于行伍,另一个是名将之后,才能不相上下。最后海上风向忽然骤转,将曹文诏攻岛的船只吹离海岸,曹文诏没法子,只得认输了。桓震看得十分满意,令各部将官自行选择部下表现出众的,给予奖励。
他不愿在岛上久留耽搁时间,略加休息之后,便再行向金州去。杨柳将他的一张试卷答得出奇之好,桓震无话可说之下,只得答应他的要求,带他去金州见见世面。一行人始终不打巡抚仪仗,只是骑马而行。一路上桓震处处留意,但觉金州经过月余建设,已经非前可比,随着人口逐渐增多,货物出产渐渐丰盛,周围商旅也都聚集,遂有开设茶楼酒肆,旅店饭庄,供来往行人打尖宿歇的,更叫桓震惊讶的是,居然还冒出了一家青楼妓院。
进城不久,便给街中一群人堵住了去路,黄得功下马去看,不久回来说道,似乎是两名行商当街吵嘴,问要不要将他们驱散。桓震摇了摇头,跳下马来,挤进人群去细听,但见两人对峙而立,一个生得皮粗肉厚,满面虬须,身材高大,另一个却是细皮嫩肉,矮小瘦弱,一瞧可知一个是北方大汉,另一个是南边人。
再听口音,更是确然无疑,只是两人对骂,却是那南方人占据上风,将那北方人羞辱得面红耳赤,不住哇哇怪叫,一味只是挥拳想打,却又始终不敢出手。杨柳也挤进来看热闹,一时瞧得有趣,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桓震拦已经拦不住,那大汉听得背后有人笑他,一腔怒火尽数迁在杨柳身上,恶狠狠地扑了过来。黄得功抽出佩刀,大叫道:“巡抚大人驾前,谁敢无礼!”那黑汉怔了一怔,再看桓震正对自己微笑,这才醒悟过来面前这人竟是巡抚,吓得魂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