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肌肤相触,那佳娘竟是脱光了衣服钻进来的。
桓震虽然并不喜欢她,可是他却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一个正常男人,当此时候哪有毫不动心的?一面暗叫不好,囫囵掀开被子跳下床来,看也不敢看她,道:“我忽然想起尚有许多公文未看,不睡了,不睡了。”手忙脚乱地穿起衣服,坐在案头取过一封公文来看,却是一个字也没瞧进心里去。
温氏不料他竟会如此,心中委屈至极,忍不住哭了起来,抽咽道:“妾究竟是何处招惹老爷生气了?老爷就是要将妾休致宁家,也该让休得明明白白!如此这般,又算是怎么一回事?下回见到父亲,咱们却叫他评一评理看!”桓震给她哭得心烦意乱,又怕她当真去寻父亲哭诉,虽说温体仁不见得好意思管这种夫妻房中之事,可是自己目下正在谋划大事,最怕的就是跟温体仁闹翻,心中愈来愈是焦躁,忍不住拍案怒道:“吵什么?”温氏给他一吓,哭声划然而止,鼻子一抽一抽地,只是不敢出声。
桓震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只留下温氏一人在榻上发呆,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良久,狠狠咬了咬牙,自语道:“老爷,这是你逼我的!”
当夜桓震又跑到黄得功房间借宿,黄得功早已习惯了巡抚大人半夜钻进自己房里打地铺,也不多问,十分自觉地替他抱了铺盖出来。桓震躺了下来,却是翻来覆去地再睡不着,心想自己那般对待佳娘,确实也太过分了,毕竟整件事情之中,除却雪心之外她便是最最无辜的一个人,这头婚事是出于温体仁的意思,又不是她自己看中了桓震非要嫁他,父母之命,身不由己,嫁过来之后却还要遭受这种冷落,实在十分可怜。忍不住便想是不是该稍微对她假以辞色?要自己喜欢上她,是办不到的,可是也不必像眼前这么冷冰冰的,想她一介女流,追随自己远赴异乡,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而已,对她好一点,也亏不了什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次日一早,刚刚起床,郑巧儿便来说夫人请老爷过去,有话要说。桓震叹口气,心中已经预备好了,待会一见佳娘,自己便先开口向她赔不是,当下随着郑巧儿去到正屋,只见温氏笑容盈盈地迎了出来,道:“老爷,昨晚是妾身失礼,多有得罪,今早亲自做了粥羹,请老爷略用些。”说着双手捧上一碗粥来。桓震大惑不解,接过了粥碗,却不敢喝。
温氏笑道:“老爷怎么不喝?难道怕妾身下毒么?”桓震讪讪一笑,举匙抄了两口,却全然没尝出味道来。
温氏轻启朱唇,说道:“妾幼奉严父之教,礼明三从之义,深知夫为妻纲。男子三妻四妾,本寻常事耳,老爷既然喜爱周家妹妹,何不正正经经的收她过门?却教她四处浪荡,连个像样的名分也没有。”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三十六回 梅赞画怒弹道员
桓震大奇,一时间只疑心自己耳朵生错了地方,忍不住脱口道:“你不是一直不喜欢她么?为什么又劝我娶她?”温氏嫣然笑道:“夫妻纲常,乾坤正理。老爷所爱,便是妾身所爱。”桓震皱眉不答,说实话他实在不向往什么三妻四妾的幸福生活,在他看来那跟脚踩两条船没什么两样,都是十分卑鄙无耻的行径。况且他与温体仁的关系也未必永远这般下去,虽说这么做有些卑鄙,可是桓震早已经打算好了,到自己能够同温体仁翻脸之日,便将温氏完璧归赵,好好地送回温家去,这也是何以他成婚半年以来始终不肯碰一碰她的缘故所在。他这一番心思却不能对温氏明说,一时间想不出该找个什么借口来推搪。
灵机一动,道:“最近事情太忙,眼看赴朝鲜宣谕使要来,我须领军沿途护送,实在没有空暇。”温氏奇道:“只不过是去朝鲜的使臣,老爷随意叫一个副将去送,不就成了么?何必自己辛苦一趟?”桓震自觉失言,连忙圆谎道:“我有公干要去旅顺,恰好送使者一程。”温氏疑疑惑惑地瞧了他几眼,仍道:“虽然如此,妾说的事情还是请老爷善加思量。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爷年近三十,膝下无人,岂不愧对宗庙?妾不得老爷之心,难承恩露,是妾的不是,但老爷又何妨另娶侧室?”桓震头皮发麻,胡乱敷衍了几句,匆匆脱身出来,抹一把冷汗,心想女人真是善变,上一回对雪心那般凶恶,现下却又极力劝说自己娶她过门,真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一日之间,无非勾当公事。晚间回到行辕,门房上来报说梅之焕已经在花厅候了半天,问要不要传他进来。桓震摇头道:“算了,我出去见他。”梅之焕自从给桓震委了广义垦荒的事务之后,每日忙得脚不点地,非但要给拖家带口前来应募的农民安顿住所、划分地亩,更要应付一干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旧时地主,自己偏又是一个没品级的赞画,只奉了一道巡抚手令,丝毫镇压不住那些存心捣乱之人,实在有些难以维持了。偏偏桓震又总在义州滞留不归,梅之焕想要寻他分说,也无从说起。好容易盼得他回了广宁,次日便来行辕请见。
两人见面,梅之焕立刻大吐苦水,道:“大人,求你免去卑职这赞画军需的差事,卑职实在无能为力了!”桓震一笑,这事情早在他预料之中,当初要梅之焕以不入流的杂吏充此大任,只是因为梅之焕对他多有冷眼,满心不愿在他部下就任,这才故意使点手段,要逼得他自求升职。若无其事的道:“彬父执掌荒事数月,以为本抚此策如何?”梅之焕摇头道:“实在大谬特谬!”
桓震竟不生气,呵呵笑道:“谬在何处?”梅之焕似乎已经豁了出去,昂首道:“与民田地而不先收荒地,以至于每每有小民认地垦荒,必定冒出一个地主来横加阻拦,多生枝节,此谬之一也。如此大事而委之于一无品小吏,威不足以震慑,德不足以劝服,此谬之二也。遣使监田,而无人监监田之使,名为三百监田使,尽听命巡抚一人,实则大人日理万机,全无闲暇过问,以至于监田之人与地方污吏勾结牟利,此谬之三也。有此三谬,行事必败,之焕何足用哉!请大人免我职务,放之焕仍去做一戍卒罢了。”桓震十分认真的听着他所说每一句话,沉思良久,点头道:“确实有理。我一人之智,虑事多有不及,下次之焕瞧出纰漏,须得早早言明,莫要误了正事。”
梅之焕愕然,他以为自己这么一通牢骚发下来,必然惹得巡抚大怒,立时将他免职,岂知桓震非但毫无愠色,反倒煞有介事地嘱咐起自己来,难道他就没有丝毫做巡抚的官威么?桓震似乎瞧出他的心思,笑道:“有过必改,这有什么奇怪的?为自己一人的面子文过饰非,甚至于不惜拿国家社稷陪葬,我才不做那等蠢事。”想了一想,道:“彬父以为须得有何等官职,才能任得此事?”梅之焕不假思索,答道:“辽海道足矣。”桓震笑道:“胃口好大。但现任的辽海道并无过失,我怎能任意弹劾于他?”梅之焕肃然道:“卑职正有事情,要与大人禀报。”从怀中取出一束书札,放在桓震面前,道:“这些全是辽海道与都司指挥宗敬沆瀣一气,谋夺民田的凭据。大人欲之焕任事,必先去此二人,否则便请仍令之焕回义州去做一个戍卒罢了。”
桓震吃了一惊,虽说他早已料到必定有人以权谋私,可是没想到垦荒方案刚刚推行数月,便出来了这种蛀虫。当下取过那书札来一一细看,大多却是左近小民的诉状,说是负责广宁卫核田丈亩的辽海道,与宗敬狼狈为奸,每有小民认荒,宗家便跳出来说那荒地本属他家所有,辽海道也就从中帮忙,将荒地攘夺过来,却又逼迫农民做他宗家的佃户,这才肯放与耕种。有些农户是从外地携家带口而来,迫于官威,为了谋生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每年五分租子佃下了宗家的荒地。
这些地亩之中,有的已经荒废十几年,刚刚开始耕种的一两年,所收能够糊口就不错了,哪里还缴得出五分租子?于是有些人又在抛荒逃去,这么一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桓震愈看愈是恼火,拍案怒道:“若凭他肆意妄为,鱼肉小民,某这巡抚也不必做了!”
梅之焕微微冷笑,他心中以为,巡抚这般作态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勃然大怒一番之后,多半又是不了了之,岂知这一回桓震竟然说做便做,叫黄得功带五百兵,即刻将宗敬与辽海道拿来问话。黄得功领命去了,桓震却问梅之焕道:“彬父以为,宗敬该当何罪?”梅之焕俯首道:“卑职只是赞画军需,刑法纲纪,一无所知。”
桓震一怔,点头道:“你说得对。”沉思片刻,道:“方才你说监田之人与地方污吏勾结牟利,广宁地方的监田使是谁?”梅之焕答道:“是宁远卫调上来的一个兵丁,名字叫做孙启江。”桓震点点头,叫亲兵去传他来。
不多时宗敬、辽海道与那监田使孙启江一同带到,桓震将那些诉状摆在他们面前,待彼等一一看过,这才道:“宗指挥,你有什么话说?”宗敬只是一味呼冤,说那些田地原本就是他们宗家的,还取出早已预备好的地契来佐证。桓震冷笑道:“本抚分的是荒地,可没指定是无主的荒地。你家占地不种,反倒任由抛荒,旁人要去耕垦,你却横加阻挠,逼迫小民做你家佃户,那是何故?”宗敬还要再辩,桓震已经喝道:“本朝自太祖以来,无不力劝垦辟,宗敬竟敢反其道而行,罪不可恕,着即刻将侵占荒地吐还,若少一分半亩时,定参不饶。”宗敬不敢抗拒,恨恨地盯了桓震一眼,心中大生怨毒。桓震瞧他的神色,也知道他必定恨透了自己,他身为都司指挥,麾下隶属了八千余兵,虽然说卫兵多不能战,可是一旦造反起来,也是十分麻烦。这时候桓震可不想后院起火,想了一想,道:“今夜皓月当空,风光无限,如蒙宗指挥不弃,便留在行辕与本抚赏月饮酒何如?”对黄得功使了个眼色。
黄得功会意,把手一招,几名亲兵围了上来,将宗敬夹在中间。宗敬大惊,没想到这巡抚竟有胆子软禁自己,一时骇然,说不出话来。桓震笑道:“贵府上本抚自会遣人知会,宗指挥不必担心。”结果次日便传出消息,说宗敬在巡抚大人院中饮酒,不幸中了风邪,病势沉重,巡抚留他在行辕养病,却将指挥事务委给了祖大寿代管。
辽海道见状,吓得两股战战,伏地叩头,连呼饶命。桓震哈哈一笑,道:“本抚何尝想取你性命?只是宗敬所以能够逞其恶欲,全仗你为虎作伥,不略加惩戒,未免不足以警慑后人。所谓杀鸡给猴看,你就是本抚刀下之鸡了。”说着叫摘了辽海道乌纱,赶将出去。
他身为一方巡抚,虽然不能擅加任免境内道员,可是寻个借口参劾,还是办得到的。对梅之焕道:“往后辽海道事务,由你暂署。朝廷派遣新官上任,总得延至明年二月以后,在这以前该做什么,不用本抚教你罢?”梅之焕大喜,连连点头。
他将宗敬与辽海道一一分断,却始终将孙启江晾在一旁不闻不问,直到梅之焕告辞出去,仍是不曾瞧过他一眼。孙启江跪在地下,心中七上八下,愈来愈是害怕,一时深悔自己不该鬼迷心窍,受了宗敬的蛊惑,替他遮掩隐瞒,不由得汗流浃背。
桓震将案头公文一一拿过来细批,黄得功站在他身后,也是一言不发,一时间室中一片死寂,只有烛火闪闪烁烁地跳动,夹杂着桓震翻阅纸张的索索之声。孙启江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叫道:“小人知道错了,求大人处罚!”桓震抬起头来,瞧了他一眼,淡然道:“你错在何处?”
孙启江连连叩头,道:“小人不该猪油蒙了心,听那宗敬的鬼话,还受了他的银子!”桓震嗯了一声,问道:“你收了他多少钱?”孙启江据实答道:“五十两。”桓震猛然一拍桌子,怒喝道:“为了五十两银子,你便将自己卖了?”孙启江砰砰叩头,痛哭流涕的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抬起头来,道:“小人蒙大人赏识,任为广宁一地监田使,自打上任以来,地方官迎送应酬络绎不绝,凭那一个月一两一分的饷银,实在是不敷应付啊!”桓震皱眉道:“不是发了一两的津贴么?”孙启江苦笑道:“广宁城里一群大人老爷,所去的地方都是日耗百金之所,小人一介穷兵,哪里能支持得起?若要推辞不去,大人们便说小人眼高于顶,靠着巡抚大人这株大树,瞧不起他们,小人也是没法子啊。”
桓震默然沉思,这个问题确实不能不加注意,原本以为从军队中提拔上来的士兵本性淳朴,没有给官场这个大染缸染黑,能够真正负起监察之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