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
竺挥猩趺次辣弑郑挥懈估锞疟撸╃艿胤剑刂Σ煌杌蛞恍惺≈冢帽颍蚍治啵∫话嗳胛谰┦Γ嗑虐嗤蚴乜ひ兀饺甓桓妗3肺乐笥喑龅耐恋兀头指辜竦奈辣郑还艽蛘蹋裰还苤值兀┦χ茸悖疟哒阶洳环Γ胤桨簿缚杀#┦乱嗖晃椅蟆7讲潘裕皇锹允硕嗟卣梢远嗾鳎讼〉乩Σ环辽僬鳎髌溆嗳笨梢印!?br />
徐光启一壁听,一壁沉思,待得桓震说完,仍是久久不语。过了总有大半个时辰,这才道:“此法或有可行之处,但要在天下骤然推广,不免震荡太巨。”桓震笑道:“这个好办,先择数地试验就是。腹里之处,可择一南京为窄乡,一贵州为宽乡,九边就以辽东,大人之意如何?”徐光启缓缓点头,道:“这法子倒不错……”忽然想到,难道这是桓震为了能够继续掌握兵权,特地抛出的一个计谋?若真如此,他的心机却不能小看。但这法子对国家的确有利,让他试试料也无妨。
桓震笑道:“那么明日下官便去中书省与众人商议,核定每地详额,选择恰当之人办理。”犹豫片刻,道:“方才下官说天下得力之兵少,而得力之将更少。唐宋以来,出将入相本寻常事耳,唯我大明文武绝途,截然不相挂涉。领军者不得输饷,输饷者不得预兵,操兵者无权节制,节制者不能操兵。边兵唯知有大帅而不知有督抚,更不必指望彼等心中有朝廷国家。欲除此弊,除非以朝臣领兵。下官意中,想在中书省下,复国初参议府之制,专理军事,为天下征伐之首,未审可否?”
徐光启彻底警觉起来,设参议府,难道他要毛遂自荐,自己来兼任参议么?不由得十分怀疑地瞧了他一眼。桓震笑道:“下官心中却有一人,颇充得此任,便是故辽东巡抚袁崇焕了。”徐光启大讶,没想到他竟会提出袁崇焕来,这个名字已经许久不闻了,去年北京城破之后,他便不知下落,时至如今,谁还能担保他一定仍在人世?
桓震道:“下官一年半以来,无时不在努力寻他,派了人往他东莞的老家去守株待兔,料想袁崇焕尚有亲族好友,不会毫无联络。终于不久之前,自他的至交陈子壮那里探来消息,袁帅去年南下以后,一直在水南妹夫唐某家里做客,下官已经遣人致意,劝他以国家为重,不计过往,再出仕途。”徐光启又惊又喜,袁崇焕之冤他早知道,对袁的一片忠肝烈胆也敬佩不已,若是此人出面来执掌兵权,那可比把天下精兵交在桓震这样反胆包天的人手里要好多了。原本如果桓震提议自任这个参议,他是拼了老命也会反对的,可是袁崇焕来做,那么想必也就无妨。只听桓震笑道:“此事也不必瞒着大人,下官请袁帅出仕,其实是想他来主持伐虏大局。既然敌我都知道那十年之约只不过是唬人的,谁先出手,谁便占了先机。何况近来皇太极学得精了,开始在虏邦禁烟,金州烟场收入颇减,正好给我一个藉口寻隙生事。辽东新军训练已久,还没经历实战,就算不能大胜,亦可借此练兵。袁帅若肯就任,下官便要提出此议,到时候还请徐大人多多帮忙。”
卷四 明谟谐弼襄一人 四十三回
又过了半个多月,从广东传回信来,袁崇焕已经应桓震之邀,克日起程北上,预计一个月后便可以抵京。这消息公布天下,辽东袁氏旧部都对桓震感激的一塌糊涂,声言若是袁帅重返辽东,抛头洒血也都在所不惜。桓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久之后便要发动伐金之战,激励士气的法子莫好于此。至于袁崇焕会不会借此夺自己的兵权,这一点桓震却不担心,对于袁大将军这样的忠直之将来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难道不是他最好的结局么?
八月底,袁崇焕就任参议府参议。桓震一力主张,将原本只是正三品的参议提了两级为正二品,又将从一品平章政事降了一级,也是正二品。在外人看来,这是他曾为袁氏旧部,不敢凌驾于昔日主帅之上,可是在桓震来说,却是以退为进、避其锋芒的做法。
袁崇焕上任的次日,一行约二百人上下便准备悄悄离开京师,赶往辽东。彭羽在前不久的恩科考试之中取了进士,在中书省做参知政事,桓震临去之前,吩咐他一定得将崇祯看紧了,还有京畿一带驻扎的辽兵,自己已经陆续调走大半,剩下的八千人,他随时可以支配。
明日一早便要出发,这一夜雪心好歹不肯睡觉,缠着桓震不住说话。桓震也明白此一去至少明年才能回来,儿子的出生无论如何是看不到了,心中怀了一份歉意,自然也就尽力多陪一陪她。两人并枕而卧,桓震想要逗她开心,说起笑话来,道:“从前有一个人,叫做卜世仁。”雪心扑哧一笑,道:“不是人?”桓震笑道:“正是。这个不是人,有一天犯了事,给官捉去打板子。板子一五一十的打下来,不是人痛得很,就向上望望,想要求老爷开恩。没想到这一看,只见官座底下的帘子掀了起来,你猜那老爷的手在下面做什么?”哈哈一笑,道:“他跷着腿,在勾脚丫子呢。”雪心轻轻呸了一声,嗔道:“在孩子面前说这些,也不怕带坏了他。”桓震连忙赔礼道:“是是是,贤妻说得是,我错了。”伸头贴在雪心腹上,叫道:“儿子儿子,你原谅爸爸好不好?”
雪心笑道:“你怎知道一定是儿子?”桓震故作神秘的道:“我掐指一算,算出来的。”道:“我连名字都起好了,单名一个‘毅’字,何如?希望将来他的性子莫要像我这般拖泥带水,总是坚毅果决些的好。”桓震决定的事情,雪心自然无有不可,可是不准备生女儿的打算如何能行?忍不住问道:“若是女儿呢?”桓震啊了一声,拍着脑门道:“这我却没想过,不如也叫雪心如何?那么我家里就有两个雪心了。”雪心捣了他一肘,薄怒道:“好没正经!”望着帐子顶,十分憧憬的道:“如果是女儿,就叫蕙娘。”桓震笑呼道:“老婆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絮絮叨叨地说些闲话,时将四更,雪心终于疲累得睡了过去。桓震轻轻起身,却觉亵衣下摆给甚么扯住了,掀开被子一瞧,原来她在睡梦之中犹自揪着自己的衣角不放。他不愿将她吵醒,当下轻轻地脱了衣服,换上出门穿的长衫,蹑手蹑脚地开门离去。雪心躺在床上,始终一动不动,可是就当桓震关上门的那一刹那,眼角却有两滴眼泪滑落下来。
在途非止一日,终于出了山海关。一路上桓震一边调兵遣将,勘定各处布置,一面召各地旧将来见袁崇焕。大家劫后重逢,都是唏嘘感喟,祖大寿更丝毫不顾一方总兵的尊仪,抱了袁崇焕大哭。袁崇焕见了今日辽兵的军势,比自己在日只强不弱,不由得甚是满意,对桓震道:“多谢百里替大明铸此一支精兵!”旋又想到他本不是大明的人,自然不会忠心为大明着想,若在以前的那个自己,袁崇焕是绝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可是自去年被诬下狱以后,他已经完全看透了,正如桓震所说,一家一姓的朝代始终都会灭亡,自己执念于此,确是没有甚么意思。而今对他来说,打鞑子已经不再是效忠朱由检一人,自然更不会是为了桓震,而是替全辽乃至全天下人卖命。是以桓震一致书相邀,他便欣然而往,一来是想出一份力,完成自己灭虏的夙愿,二来也是想要借此机会脱胎换骨一番,往日之战与今日之战已经不同了。
到得义州,曹文诏与黄得功事先得了桓震通知,为免金人探知,不可出城迎接,一行人扮作客商,悄悄地进城来到义顺馆,曹、黄两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桓震随意寒暄两句,便问道:“近日虏兵动向如何?”曹文诏道:“仍是催促我方禁烟,月来查禁了不少私贩烟草入虏的明商、朝商,前几日甚至于扣留了一人,杜大使交涉数番,对方守将多尔衮毫不理睬,两位大使正气得跳脚呢。”桓震喜道:“好,好得很!”曹文诏不解其意,疑惑道:“好?”桓震一笑,道:“我想要藉口,他便送来一个藉口,天下哪有比多尔衮还听话的乖孙子?”想了想,问道:“金州所驻的金兵共是五千人,没有增多罢?”曹文诏摇头道:“没有。”又道:“现下辽阳有卒五万余人,沈阳也有三万余。皇太极目下正在沈阳。”
桓震沉思道:“五万多人……这倒不大好办,咱们夹杂在货物之中,陆续从觉华岛运来的大炮零件,装配起来有多少门?”曹文诏答道:“总共可以装备四个炮营,火药也足够使用。朝鲜王已经答允,一旦明金开战,绝不会被金人胁迫袭我后方,而且自从左良玉署理东江以来,骚扰朝鲜之事大大减少,朝王应大人所请,已经允借我军一月之粮,只不过战事定后,要加二成利息归还。”桓震回顾袁崇焕道:“二成利息打甚么紧?从皇太极那里抢来应付就是。只不过要如何袭破辽阳,确是一个问题。是与广宁夹击,步步为营呢,还是出其不意,直捣黄龙?袁帅想必已有分断了。”
袁崇焕摇头道:“时已入秋,一旦下起雨来,于我军十分不利,必须速战速决。最好是广宁、金州、义州三处一同发难,广宁与我夹攻辽阳,金州北取海盖,以为犄角之援。三路之中,当以义州为主,以广宁为疑兵。”桓震拍手道:“我也是这么想。因此这次带来的多是轻炮,一匹马便可以拉动。可是五万人始终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军马少,须防敌人出城与我野战。”何可纲笑道:“卑职此次全权统领新军,正是为此。伏波军马战步战都可放手一搏,上次在觉华岛上,二位大人不是亲眼阅过了么?”袁崇焕道:“小心些总没坏处。况且我军大部为了避人耳目,此刻都驻在皮岛,赶来义州少说也要两日,须防走漏风声,误了军机。”何可纲点头答应,对桓震道:“卑职却有一策,大人权且听听。”要桓震屏退左右,仅留下袁崇焕、黄得功、曹文诏几人,低声道:“刚才曹游击说朝王已经答允不会助金抄我后路,但卑职以为大人不妨写一封密函与他,请他佯装应许借兵,其实却不真的发兵,只借些朝鲜麾旗、朝将官服与我。”
桓震大喜,压低声音道:“然后我后方援兵便可以冒充鲜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过来?却是一条好计。既然如此,便请何总兵往汉城一行,若借得麾旗等物,便径行过海赴皮岛安排。”何可纲答应了,也不少停,自行去了。
袁崇焕与桓震都不敢随意露面,若是给多尔衮知道了两个大人物同时来到义州,多半就能推断出明军将有动作。却唤了杜怀德来,嘱咐他接下来的数日,每日都再去与多尔衮谈判放还明商一事,而且须得一日比一日横蛮,务要激怒多尔衮。多尔衮究竟也是年轻血性,如此几回下来果然忍耐不住,无奈杜怀德每次前去,都有黄得功率领重兵保驾,丝毫奈他不得。一怒之下,喝令将扣留的商人推出去斩了,首级号令辕门。
桓震等的就是他此举,立刻要杜怀德正式行文抗议,下令义州戒严,所有明、朝商人全部撤出。多尔衮不料杀一个明商竟会惹出这么大一番麻烦,部下士卒听说此事,不但不忧,反倒一个个摩拳擦掌,要与明猪大干一番,心想若是两国启衅,不知道大汗会是甚么态度?总之在消息送回沈阳以前,绝对不能让明人有机会开战。当下约勒士卒,不得先行挑衅,明军士兵若来辱骂,只做不闻便是。
可是他的约束似乎全无用处,就在戒严的次日夜里,便有一小队在城外靠近金营处巡逻的明兵,从把总往下十几人全都被砍死,而且扒了皮,血淋淋地丢在明军大营外。清晨巡哨的兵丁瞧见,大叫起来,惊动了半个大营的人都来观看。那把总的熟人认了出来,又在崔大勇手中发现一根拦腰割断的鞑子发辫,想是他临死之际与鞑子拼命搏斗,以战刀割下来的。一时间群情汹涌,每个人都红了眼,嚷着要抓多尔衮来扒皮抽筋。一些将官联起名来写了血书求战,送进义顺馆去,却一日也没有回音。到得晚间,军心已经有些浮动。
时至二更,许多士兵仍然未睡,三三两两地并排躺着,小声议论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个说道:“虎子你猜,袁参议同桓大人为什么不肯放咱们去杀鞑子?”那被称为虎子的摇头道:“这个我哪里知道?不过我从袁大人刚自广东调来起便跟随他了,他说不打,自然便有不打的道理,咱们只安心等着便是。”旁边一人冷冰冰的道:“莫不是你怕死么?”虎子怒道:“胡说八道,小心老子撕烂你的嘴!”喘口大气,道:“莫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