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 作者:卫风(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06-22完结)
一边挪一边还得注意这些东西里是不是有什么比较不同的重要的。万一去上一层塔的线索就藏在这堆垃圾里面呢?
秋秋脸上看起来毫无表情,心里早就内牛满面了。
火儿看见这堆东西却和秋秋的反应截然不同!
秋秋看着火儿撒着欢从她脚背上跳下去。几乎欢腾雀跃的冲着那扑天盖地的杂物就冲了过去。那架式简直象蜜蜂见了糖饿狼见了肉一样!
秋秋就见火儿的爪子随意的挥了挥,那些杂物就象被看不见的大手抓了起来朝两边丢了过去。
不不,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被丢出去了,还有的在火儿的爪子拍上去的瞬间就消失了。
秋秋瞬间明白了这货是怎么搞收藏的。
可是看看火儿那小模样,它把东西都藏在哪儿了?
莫非它有一个别人看不到乾坤袋?
还是象小说里写的那种随身空间?
这家伙铁定是把它看得上眼的东西全收了起来,看不上的全丢了出去。
这种习惯是好还是不好……秋秋暂时不想评价。
不过火儿这么一来,倒是很干脆的替她开出一条路。
秋秋嘴角有些抽搐继续往前走。
塔内的东西让火儿清得差不多了。
被扔开的肯定是火儿这个收藏小变态瞧不眼的破烂。被它收起来则都是他能看得上眼的。
然后呢?秋秋还是无从判断到底线索在哪儿。
第一层是最简单的,线索也是最好找的。
第二层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但是难度不应该比第一层高太多。要不然后头还有五层哪那可怎么办?
被火儿清空的地方露出了地面。
秋秋抬头环顾四周,地面是没有什么奇突之处的。
她再抬头看天花板也没有什么特别。
那么线索总不会在墙壁上头吧?或者,这些杂物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
秋秋揉揉额角。
唉,前辈们哪,为什么要给后辈个东西,不能痛痛快快利利索索的把东西就放在桌上留给她呢?难道不这样做就显示不出自己水平高吗?要是别的地方,咱就不说了。可这第七峰,除了峰主之外谁也来不了哇,就是把东西扔地上都没人捡得走。还设下这么一重又一重的谜题来考验她。当然了,这也许是为了锻炼考验她。提升她的心境,可是她现在的时间多宝贵啊?哪能这么一重重的在这儿解谜浪费着玩儿?
耽误一刻,也许耽误的就是人命啊。
秋秋想,她要是做了别人的前辈,一定不弄这么多的弯弯绕,直接列个表,什么功法什么宝贝让后人一目了然的多好啊。
这才叫爱护宗门,造福后辈啊。
象她的这些前辈掌峰们,简直一个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做!
第七峰的时间流逝。到底和外面一样吗?
秋秋困惑的想了想,随即下了个决定。
如果一炷香的时间内找不出第二层的梯子,她掉头就走。
啊,不。
秋秋在天花板上发现了一点线条,很浅,不仔细根本看不见。天花板是那种青石灰色。而上面的线条颜色还要稍微深一点,不仔细看很容易就忽略过去了。
好吧,前辈们还是给了指引的。第一层是地面上的光影,第二层就变成了天花板上的图纹了。
谜题是有,但是不算艰难。
火儿也跟着秋秋一起往上看。
“这个有点儿象在试炼洞看过的那个……”她说了一半,又想起她身边其实没有人。拾儿并没有在她的身旁,她身边只有一个火儿。
他们在试炼洞的时候曾经经历过的九宫图。和这个应该差不多。
首先得找出图案中规律来。
细碎而杂乱的纹路里头,她看到了象水流的一样的图案,还有荷叶,荷花
火儿也睁大眼睛看,可是这图案在它看来复杂且毫无头绪,盯着两只眼睛都变成蚊香眼了,身体晃了晃。啪叽一声摔倒在秋秋脚边。
“嗯,应该是一副荷花图?”
秋秋完全陷入了一种全心投入的状态中。手指在空中轻轻描摹。
好象还差一点什么。
整幅图里是有荷叶,荷花,水波,那么还缺失的是什么呢?
这张图画的线条在她的脑海中已经渐渐拼凑完整。
亭亭玉立的荷叶,盛放的荷花,还有一池碧波……
先是只有线条,然后就象翻倒了盛放彩墨的碟子,红的绿的青的黄的颜色全都染了上来。
在水波之中有什么隐约露出了形迹。
那微微的彀纹,淡金的光亮……
脚边火儿呜呜的声音象是很委屈。
这图实在难为住它了。
秋秋低下头看了它一眼。
那金色的闪光应该是……鳞片。
水中有鱼儿。
她一想到了这一点,画中的水面突然间被打破了平静,一尾闪耀着金光的锦鲤活泼泼的跳了起来,尾巴掀起的水珠漫空泼洒,溅在了荷叶的上头,晶莹剔透象珍珠一样的水珠在荷叶上乱滚。
整张画瞬间变得鲜活完整。
锦鲤在空中停留了片刻,重新落回水面。
秋秋闭了一下眼又重新睁开,往第三层去的楼梯已经出现在了她的脚下。
头晕眼花的火儿不忘紧紧的跟上秋秋。
那图它起先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可是越看就越觉得奇怪。原来象是在一大团乱线的外面,根本找不着个线头。等它认认真真的,觉得自己终于找了头绪的时候,那些乱线却劈头盖脸的朝它缠了过来,把它缠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站都站不稳就栽倒了。
秋秋的感觉就和火儿完全不一样。就象拼图一样,最难的是开始的时候找到相连的那两片。不过秋秋对于拼图很有经验。她先找到属于边缘的部位,然后再逐步的去理清楚中间。
要知道上辈子她可是个拼图爱好者呢,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拼图游戏没有她玩不转的。
这种等级的拼图对她来说完全是小意思,没什么难度的。
深吸口气,秋秋迈上了第三层。
正文 202
第六层。
秋秋有些诧异,看着眼前平静而舒缓的一切。
她看见一个安详的村落,太阳快要落山了,走在路上的人显得有些行色匆匆。
有个男人从秋秋身旁走过,他背着一个大草筐,筐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猪草。
这还是在塔里吗?
秋秋跟在那人的后头往前走。
这个村子并不大,房舍稀疏,倦鸟归巢,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一弯流水绕过村子前头,水面上有几块突出的大石头,上面已经被踩磨得很光滑,看得出人们日日从上面经过,将这些石头充做垫脚。
前面那个人迈开大步从石头上跃过,秋秋抬起头来。有两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它们的窝应该就在村子后头。
人们不喜欢乌鸦,但是乌鸦却常常在靠近人烟的地方筑巢。
也许是因为这样易寻找食物。
秋秋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幕有些眼熟。
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好象以前读过。
当时不大明白为什么写成昏鸦,现在看来,那个写词的人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刻,看到了这副情景。
在夕阳西下的时刻。
不,不是。
她觉得眼熟不是因为曾经读到过类似的句子。
秋秋看到前面那个人走进了一个院子里。
门里有个女人问他一句什么话,他说:“明天再去。”
院门关了起来。
秋秋站在门外,望着那扇早就看不清楚漆色的木门。
门做得很坚固,当时涂的应该是褐色的漆,但是风吹日晒雨打,漆都剥蚀掉落了,露出里面暗沉的木头的本色。
秋秋转过头。门旁有棵枣树。
她想起这是什么地方了。
之所以眼熟,是因为她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这是她的家乡,一个很小的,叫陈家村的地方。
连秋秋都不太记得这里的地名。
她不知道为什么她在第六层会看到这副情景,这里应该是她记忆中的地方。
第六层可能是一个幻境,幻由心生,她看到的可能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而是她想象中的场景。
但这想象毕竟是依据真实而来的。
秋秋走进了院子。
一共五间屋子,靠东面的三间新一些,靠西面的两间更旧一些。也显得低矮。东边靠院墙还有一间灶房,里面正在烧火做饭,虽然有烟囱,但还是有不少烟气顺着灶房的门飘散出来。
秋秋站到了灶房门口。
她看到娘,正站在灶台边。揭开了大锅的盖子,一大股热腾腾的白气升腾起来。灶房里烟雾弥漫。飘着柴草烧焦的气味和米汤烧熟之后发出的那种淡淡甜香。一个半大的女孩子坐在灶前的矮凳上,正用烧火棍拨着炉膛里的火。
那是秋秋的姐姐。
炉膛里的火光映得她的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也闪闪发亮。额前的头发可能因为近火,被火焰的热度灼得微微蜷翘起来,在额前飘啊飘的。
秋秋还以为她都把这些忘了。
可是看来她还是记得的,连一些小小的细节都没有疏漏。
娘开始盛饭。姐姐帮着端碗。
天已经快黑了,外头还好一些,屋里头更暗。
为了省灯油灯蜡,一家人直接在院子里摆了桌子吃饭。借着最后的天光把这顿晚饭吃完了。还有一只猫不知道从哪儿跑了来,
姐姐偷偷把嚼碎的饼喂给猫。
娘看见了,不过装没看见,并没训她。
娘总说猫不能喂,喂饱了就不去抓耗子了,喂懒了。
这副安详的农家乐画面中,没有秋秋的存在。
秋秋只是一个旁观者。
塔的前几层她都闯过来了,有的顺利,有的艰难。第五层就有些艰难,第六层却是这样安然的回忆画面。
秋秋不知道破阵的诀要在哪里。
她也并不急着去寻找。
吃完晚饭,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做,有的人端了凳子到村中间的树下头去聊天说话,有的就已经早早的预备上床睡觉。
姐姐打了一盆水来把脸洗了,然后洗脚。两脚泡在热水里头,轻轻踢着水花。
娘拿了梳子,把她的头发散开了,轻轻替她梳顺,然后辫起来。
如果她没有离开,应该也会过着这样的生活吧?
这样安宁,祥和,波澜不惊。
有爹娘,有哥哥,有姐姐……有这样一个家,还有门前的那株枣树,到秋天的时候会结许多枣子,邻居家的小孩儿会来偷枣,所以得时时盯着些,他们偷嘴吃是不怕的,但是要防着他们拿竿子乱打一气糟蹋东西。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了。
没有秋秋,他们仍然过得很好。
他们已经不住在这个院子里了,管卫说他们迁到了城镇上,生活应该比过去富足得多。
姐姐也已经出嫁了,哥哥肯定也早成了亲,兴许还有了孩子。
这样的生活也许很不错,可是她已经走上了另一条不同的道路。
屋子里的人都沉睡了,小院陷入了夜的沉静。
秋秋转身离开了院子。
她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没有再回头。
身后传来风声,呼啸着刮过原野,那种空旷的声音。
她也想回过头去再看一眼过去。
直到她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路可走的时候,秋秋才停了下来。
火儿伸出舌头舔她的脸颊,它的舌头有些粗糙,还有些凉。
难道它也知道她的心情有些失落,在安慰她吗?
秋秋摸摸它的小脑袋:“我没事。”
眼前的世界渐渐亮了起来,有光线驱散了黑暗,就象在黑暗的黎明看到日出的景象。
但是秋秋知道这不是日出。
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人影。
秋秋有些恍惚,然后她立刻揖手为礼:“尚前辈。”
面前站的那个人,竟然是尚真。
这是巧合。还是因为她一直想着尚真前辈的事情,才真的看到了她?
这里是不是还是幻境?
尚真点了一下头,朝她召手。
“来。”
秋秋走上前去,站到了尚真的身旁。
尚真手中的笔蘸上了墨,凭空挥洒。
那些墨迹纷纷落在雪白的纸面上,象是下了一场淋漓的春雨。纸上出现了山,石,花,草。
淡墨的痕迹,却看起来那样的真实。
“我第一次拿起笔。画的是一朵花。师父说花开了就会败,我想把它的样子长久的留下来,怕以后会忘记。”尚真说:“我记着那朵花的样子,心里想的全是它。画出的的花别人都说并不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