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 作者:卫风(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06-22完结)
秋秋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专注的看着拾儿。
她想多看他一眼,把他的样子记的更清楚一些。
他的眉毛,他的眼睛,他的嘴唇,他的脸庞。
每一寸都深深印在心里。哪怕闭上眼睛,她也能分毫不差的在心中描摹出他的模样来。
她要把他安放在心里,深深的珍重的收藏起来。
这才是她最珍贵的宝物。
哪怕再经行千山万水,她也不会忘记他。
手掌下的拾儿胸腔里,传来了一下跳动。
秋秋象被灼了一下缩回了手。
她看着手,又看着拾儿,慢慢的把手又一次贴了上去。
不是她的错觉,拾儿的心,在跳。
秋秋又惊又喜,她伏下身。脸贴在了拾儿的胸口。
没错。拾儿的心在跳。
如意环的旋转已经越来越慢。象是不堪重负。
秋秋的脸贴在他的胸前,贪婪的听着那一声又一声的心跳。起先还很微弱,后来越跳越有力,那属于生命的搏动。让人由衷地想感谢上天。
秋秋不舍的又听了一刻,才缓缓抬起头来。
她想站起身,可是腿软的撑不起来。
秋秋用力攥住了如意环,似乎这样可以让她汲取到一丝力量。
管卫伸过手想搀扶她。
他的指尖穿过了她的手臂,摸了个空。
秋秋似有所觉,慢慢转过头看了他一眼。
她现在缥缈得只剩下了一抹影子了。
“管兄。”秋秋轻声说:“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管卫深吸了口气:“你说。”
“我想去,见见我的家人。”
管卫握着剑柄的手攥得紧紧的:“好,我陪你去。”
家这个词对秋秋来说,很陌生。
她很小就离开了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后来。她渐渐把玉霞真人给她的那片天地和山野当成了家,但是那个家也失去了。
她象是侯鸟一样,不停的迁徒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一处,都只能停下来歇歇脚。却不可能永久的停留。
因为那里都不是家。
那些地方都不属于她。
现在她不再迷惘了。
管卫从来没有飞得这样急过,剑光划过夜空,秋秋的眼睛已经无力睁开,她觉得太累了,太疲倦了,意识就象沉入了深深的水底,看不到一线光亮。
“秋秋,秋秋。”
管卫的灵力笼罩在她身周。
秋秋勉力睁开眼睛。
“这是……哪儿?”
“我们到了。”
这里是,她的家吗?
不,不是的。
这是她曾经的亲人们现在住的地方。
但不是她的家。
她……和他们,早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四周灯火寥寥,夜已经深了,劳碌了一天的人们都陷入了熟睡,明天一早他们还要早起,如同前一天一样生活下去。
秋秋看着眼前的院子:“就是这里吗?”
管卫点了下头。
管卫轻轻推开了门,秋秋没有走进去,她站在院门口打量着里面
这里对她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院子不大,堆满了杂物。靠东的两间屋子里传来熟睡的人发出的轻微的鼾声。
秋秋能隐约感觉到,里面躺的人和她血脉相连。
可是他们之间的距离那样遥远。
秋秋恍惚起来。
她转过身,月光照在她的身上。
可是地下已经没有她的影子了。
如意环终于完全停止了转动,一道裂痕出现在上面人,迅速延长扩大。
一声轻响,如意环断为了两截。
秋秋忽然看见院门口处栽着一棵树。
在月光下,树的叶子象抹了层油脂一样有着莹莹的亮光。枝叶间开着极小的细碎的花朵。
“是枣花。”
这是一棵枣树。
这树是从胡家村老家移栽来的吗?
秋秋已经淡忘的回忆,随着这棵树,又渐渐清楚起来。
枣花开的时候,姐姐领着她在树下玩耍,笑着指着树上的花朵说:“这花儿落了就结枣子,等枣子红了,就可以吃了。”
“枣子可甜呢……”
秋秋看着枣树微笑。
一朵枣花轻悄的从枝头落下来,穿过了那抹虚影,静静的落在地上。
管卫猛然伸出手去,可他只接住了落下来的已经碎了的如意环。
风吹过树梢,枝叶簌簌作响,就象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过一样。
院子里传来男人咳嗽的声音,女人也醒了。
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心头那样疼,但是一醒过来,就不觉得疼了。
她恍惚觉得自己做了个梦,可是梦里头的事情都记不住了。
只是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难受,象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再也无处可寻。
正文 228 生活
秋秋是一枚穿越女。
至于为什么穿越的,这个不重要咳,其实真正原因是,她穿越的原因太乌龙了,因为发现一家开业大酬宾的面店进去吃了双份儿的大碗的牛肉面,不不,她当然不是撑死的。面店买两份儿面赠送秘制大肉丸一颗,那肉丸真的很美味
好吧,其实秋秋是被那份大肉丸给噎死了。
撑死和噎死哪个比较丢人?
秋秋认真比较了一下,决定把这件往事深埋心底,凭谁来问都绝不招供。
上辈子的事儿,能不提就不提吧。伟大人物都说过,向前走别回头至于哪个伟大人物说的,秋秋可记不太清了,反正挺多人都这么说的。
这辈子呢,秋秋觉得和上辈子差不多,家境小康,她是头一个女儿。在她之后家里又添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这辈子爹是个秀才,和街四邻那些穿短衫粗布的人不一样,她爹只要出门必是要穿一身细布长衫的,别人见了也会客客气气的称他一声秀才。
家境衣食无忧,但是没到那种有丫头伺候地步,秀才娘子也要下厨、做各种家务,只是家里的田是佃给别人种的,遇到过年那种忙的时候,会请人来帮两天忙,按天算钱。
秋秋是个挺讨喜的胖娃娃,秀才夫妻很喜欢她,因为是头一个孩子,所以比较看重。秀才还教她识字呢,秋秋学得贼快,而且学习热情高涨,秀才倒是十分诧异,想着家里难道要出个才女?
其实秋秋并不是那么好学的人,就是儿童生涯实在太无聊了,秀才娘子经常在洗衣裳的时候给她个小板凳让她坐在一边看着,一洗一上午
学认字念书总比旁观洗衣裳要来得有趣吧。
等秋秋再大两岁,就要帮着秀才娘子照顾下面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了。不过秋秋觉得她家弟弟和妹妹生倒个儿了。弟弟特文静,随便给个什么玩意儿能在炕头坐一天不动。妹妹是个活猴儿,一刻都不安静,不能走的时候就在炕上摸爬滚打,一能走了恨不得上蹿下跳,眼瞅不见居然能溜出门去。自打开始照顾弟弟妹妹,秋秋再没有喊无聊的功夫了,一天到晚累得象死狗。
冬天天冷,腊月里三九天气,河水都上冻了。很多大孩子在河上面玩,大人们当然是不许的,怕冰破了,掉到冰窟窿下头去,捞都没法捞。可是孩子嘛,总是这样的,大人越不让干的事,他们越是想干。秋秋看他们大呼小叫玩得开心,在上面滑冰,追逐,尖叫,也有点心动。
但她是当姐姐的嘛,得以身作则。她要是下去了,两个小的谁来看?她领着头儿的干坏事,赶明儿还怎么教训他们听话呢?
弟弟很老实,裹得象个棉团儿一样站旁边不动,妹妹却象只泥鳅似的,一个劲儿的乱扭乱动,总想甩开秋秋的手,自己也溜到河面上去玩两圈。
秋秋一个不注意,真让她甩脱了。
可是不等妹妹跑开,秋秋又一把抓住了她,照着屁股啪啪就是两下。穿的太厚了,她打在棉裤上的巴掌又不重,妹妹既不觉得疼,也不害怕。
“回去我告诉娘,今年过年不给你糖吃,不给你果子吃。”
这种威胁实在是太幼稚了,但是出奇的有效,妹妹顿时老实下来。
她不怕秀才,但是有点怕秀才娘子。秀才娘子一板脸,她就老实了。
更何况不能吃糖吃果子,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惩罚了。
于是这孩子彻底老实了。
秋秋颇为得意,成功威胁了一个三岁孩子她特有成就感,给弟弟妹妹整整帽子,一手一个牵着往回走。
快过年了啊。
秋秋抬起头来,有点想叹气。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
有时候想起上辈子的事情,她都觉得特别的遥远,好多事都不太记得了,模糊不清,就象中间隔了很长一段岁月一样。
她想,忘记了也没有什么不好,安安心心做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的太多不见得快乐。
可有时候又觉得恐慌。
要是全忘记了,她还是她吗?
算了,想这些也没什么意义,顺其自然吧。
过年的时候镇上特别热闹,小孩子没有不喜欢过年的。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好多好吃的,大家聚在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抽陀螺,跳绳,男孩子玩得更野,女孩子们多半在屋里待着,串门烤火,在炭盆里烤花生和芋头,玩翻绳和抓沙包,当然,秋秋的趣味还要高级一些,她有时会待在屋里练字。
纸和墨比较昂贵,她就用笔蘸水在桌上写。
不管在哪个时代,拥有知识的人总是会眼界更宽广。就象秀才,他就比镇上的人懂得更多,他知道更远的地方的事情,很受人尊敬。
但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就在过年的时候,这个平静的家庭发生了一件大事。
秋秋的小妹病了。她发了烧,烧得特别厉害,两天都没退,镇上的郎中没有办法,秀才娘子急得团团转,后来顶风冒雪去镇外面山上的道观里拜神求符去了。
秋秋不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但是眼下真的没有别人办法了。
秀才娘子去了半日,回来的时候没带来符纸符灰的,倒是带来了一粒丸药。
秀才还有理智,问她药哪来的。秀才娘子说,是道观里的人看她急的可怜给她的,说是专解小儿热毒的药。
夫妻俩半信半疑,后来还是把药给小妹服了。
还别说,药还真管用!服下药去没一个时辰,小妹的烧就退了,人也清醒了,说饿。
秀才娘子激动的跪下来冲着道观的方向咚咚咚叩了三个头,秋秋没跟着叩头,她一骨碌去了灶房盛了热粥来喂给小妹喝。
这场病折腾得家里人仰马翻,本来说要去走舅舅家的也没有去成,家里过年的气氛也折腾得荡然无存了。
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人平安就好了。
过了正月十五,秀才娘子非要带小妹去一趟道观,让小妹去给道观里的仙姑们磕头道谢。
这回连秀才也没有反对。
女儿毕竟是吃了人家的药病才好的,就算他们家没富到可以给观里捐梁、捐金身,多添香油钱,但是亲自去谢一趟也是应该的。
秋秋就没去,她留在家里照顾弟弟。
秀才娘子一直到天黑才回来,脸上的神情很是奇怪,进了门之后一言不发,似乎有很重的心事。
秋秋觉得有点奇怪。
这是怎么了?
是小妹的病没好彻底吗?还是道观里的人狮子大开口想让他们家给天尊、菩萨重塑金身?
可是秋秋问她话,秀才娘子也不说,等秀才出门也回来了,秀才娘子才跟丈夫说了今天的事。
原来,道观里的人居然和秀才娘子说,小妹筋骨好,有慧根什么的,想收小妹做弟子!
秀才也愣了,他第一反应是不同意。
开玩笑,谁家平白无故会送孩子去出家呢?那些去出家的,要么是家里太穷养不起,要么是另有原因,比如孩子身体太病弱了没办法,才送去的,也是死马当个活马的医的意思。小妹这又没病没痛了,他们家也不是养不起闺女,怎么能送孩子到道观里去呢?
秀才娘子小声说:“可是道观里头那些仙姑们不是一般人,都是有神通的。要是小妹也能修道修仙的”
秀才干脆的否决:“自来只听闻修炼的,却从没有人见过修成的。你见过神仙吗?你出去问问镇上,有谁见过神仙吗?”
这就是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意思了。
秋秋偷偷听到了父母的对话,她也不赞成妹妹这么小去出家。
她和秀才的观点一样。
天下想修道长生的人多了去了,可是真的没见过谁修成功过。要说道家功法能延年益寿,秋秋信。说他们善心施药,秋秋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