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 作者:卫风(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06-22完结)
秋秋拐了个弯,进了藏书楼的大门。
她站在那儿半张着嘴,人整个呆住了。
——眼前这哪里是一座楼啊。
这明明是一片书海。
藏书楼和知行台一样,实际大小没人知道,绝不止从外面看那点面积。一排一排的书架上满满的全是书籍,而且不但有纸质的书,看起来还有竹刻、绢帛,甚至还有秋秋不知道的材质,满满当当,一眼看不到尽头。
幸好这些书多归多,却是分了类别的。秋秋在那些高高的顶到天花板的书架间穿行,看着上头的标签。这些标签也大概很有些年头了,秋秋判断不出它们到底有多老,只能肯定它们肯定比自己要老得多得多。
“啊,”她停下脚步。
这后面几排书架讲的都是一些奇境和空间了。
这要一本本的找,够她找个一年半载的。
这年代真是太不方便了,怎么也没有个智能化搜索系统啊。
就算没有搜索功能,也没有内容简单,那书名能不能起得靠谱点?瞧这本,起个叫游春记。秋秋简直想翻白眼。明白人知道这是本游历奇境的书,不明白的人还以为这是春宫呢。瞧瞧这本叫什么?穿云揽月?这象一本书名吗?倒象一个剑法招式的名字。
秋秋认命的坐了下来,开始一本一本的慢慢翻看。
不得不说,这些书能被放在藏书阁里,就代表了它有值得保存和储藏的价值。就说那本游春记,秋秋真是错怪这书名了。游春记是一个叫做游春的人经历一个奇境而写下的笔记。记录十分详细,从发现这个奇境一直到最后脱身离开,只要条件允许这个人都会记下当时的所见所闻,记不下来的也会后来有所补述。
这种办法真的很好,虽然费事了一些,但是再好的记性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时间一久,也许记忆就会在当事人的脑海中渐渐变淡甚至发生错误。
真的很有价值,只是对秋秋来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她放弃了这本再去翻下一本。
————————————————
昨天在口腔医院待了一天,感觉那嗡嗡作响的牙钻不是钻在牙上,是钻在脑袋上。。回来之后脑袋空空的完全忘了自己要写什么,怎么也写不了字。。对不住大家了。不过昨天是最后一次治疗了,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明天酌情会加更哟。
33 下山
更新时间2013…8…24 2:26:39 字数:2086
秋秋沉浸在书山书海里不能自拔。
她一边翻一边在肚里子开骂。
别误会不是骂别人,是骂自己!
猪头!真笨!来了这么久居然都没想起来到藏书楼转转!
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属,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诚不欺我。
虽然她还没有翻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可是也是收益良多。这些书中讲的奇境的阵法、如何设,如何破,如何出如何进。有一本讲的特别好,很基础,很实用。比如秋秋早就用上了乾坤袋,她有好几个呢,分别是师父、师姐、拾儿送给她的。最好用的是师父给的,其次是拾儿送她的,师姐那个装装零嘴儿杂物还成,装什么要紧的东西就不够用了。她自己也凑和着缝了一个,现在正挂在大白身上。可是她那个是个失败品,或者顶多算个半成品。
师姐当初没有时间给她细讲,而这本书讲的就是这种基本的空间利用原理,甚至后头还有讲怎样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空间存储物品,一步一步的手把手的教。实在是太实用了。而且难度不大,材料也好找。秋秋没有什么一下子做出法宝来的野心,能学着做个比较成功的乾坤袋,或是做出个能装东西的镯子戒指来,就更好了。
是,这一切说出来的确不怎么科学,可是这本来就不是一个讲科学的地方。
这里的书不能带出去,秋秋理解。她现在还急着翻下一本书,这本暂时没有时间誊抄,就先把书名记下来,等回来再抄也不晚。
藏书楼里的好书实在不少,在修缘山上没有别人指点她,她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可以自己到这儿来找答案。
头顶有一线光掠了过去,秋秋抬起头来,藏书楼的的设计是十分巧妙的,虽然是密封的,却有很高的窗子。夕阳西斜之际,可以清晰的看到光影的变动。秋秋站在那儿出了一会儿神,直到阳光彻底消失,四周的墙壁渐渐泛起荧光,暖黄的光晕被清冷的幽蓝光亮取代,这种变化是渐进而自然的。
这种光学之美大概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白费了当初设计者的一片苦心。
秋秋忍不住想起拾儿。
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不知道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还有师父和师姐,她们又身在何方呢?
身后传来轻盈细碎的脚步声,静菲压着嗓子喊:“秋秋?”
秋秋十分诧异:“你也来找书?”
这会儿过来天都黑了。
静菲白她一眼,拉着她往外走:“什么找书,我是找你来了。你也是,不声不响跑这个地方待了一整天,有什么要紧的书要看哪?”
“哦,我想自己乾坤袋,找本书看看。”
“那有什么难的,咱们那儿也有这样书的,我去师姐那儿给你找。这地方又远又阴森,平时没事儿才没有人来呢。”
秋秋先谢过她的好意,然后才问:“你找我做什么?有事儿?”
“有。”两人出了藏书楼,静菲拉着她往前走:“有好事儿。明天大师兄要下山,师姐也一同去。我求了师兄半天,师兄说咱们也可以跟着去散散心。”
秋秋可不象她那么实心眼儿:“大师兄和静兰师姐一块儿去肯定是有正经事情要办,咱们跟着去是添乱的,不好吧?”
添乱不添乱的不说,关键是静兰那心思,是个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那是一门心思捡在静远的身上,哪怕有个蚊子想贴上去,她都得揪住了看清楚是公蚊子还是母蚊子。这回人家一起下山,正好可单独相处培养感情。要是出一趟长差,没准儿半路上就能两情相悦亲亲我我,回山上就能办喜事了呢。静菲这个白痴孩子非得去给人家当电灯泡,换了秋秋是静兰,背地里不钉小人咒她们就不错了。
“哎呀,不是去很远的地方,就是去合山镇。”静菲扳着指头算:“我上次去都有两年了,想买的东西有一堆呢,还有镇上的好菜好点心,想得我嘴里直冒口水。你肯定也没吃过吧?那现炸酥肉丸子,用竹签儿串着叉起来吃,满口生香,又筋道汁儿又多……”
秋秋的汗都要下来了,这个吃货!耽误人家恋爱可是作孽啊。
“我这两天还要找书呢,要去你自己去吧。”
静菲岂能那么容易放过她:“书我帮你找,一个吃好吃的也不香啊。我保证你去了一回肯定还想着下一回,错过这次机会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下山了。告诉你,山下也不光有好吃的,师兄他下山一是送信,二来呢,还要去拜会一位长辈呢。我听说那位真人修为高,为人也和善,咱们跟着一起去了,保不齐就能得一番指点,那可是做梦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呢。”
这话一说,秋秋也有些心动了。
她在修缘山是没什么人专门指点她的,就算玉水真人想起来了问一句,那也搔不着痒。更何况玉水真人弟子众多,自家人都顾不过来呢,她一个捡来的师侄辈,实在分不到太多关切。
而且说起下山,她也不是不心动。
“哎呀,我都和大师兄说好了,费了半天的劲,你可不能不去。你就是不去,我也要把你绑了去。”
这姑娘真是霸气。
秋秋就纳闷了:“你干嘛非拉上我呀?”
静菲说的都是大实话:“她们都比我大,要讲究身份,干什么事儿都端着架子。让她们同我一道站在街上吃丸子,她们不干。”
秋秋无语,合着她就起这个作用啊?人家有牌友酒友,静菲显然想拿她当个饭友。
说得也是,静兰静涵她们就算心里想吃,脸上也得做出个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来,肯定不会和静菲这小吃货一起站在街上毫无形象的吃丸子。可是秋秋就不一样了,现在看起来个头儿又窜了一点,象五六岁的样子了。这么大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值得原谅的,更何况只是在街上吃点零食呢。
好吧,反正静兰如果怪,也得先怪静菲这个馋嘴丫头,不会先找她算账。
秋秋收拾了下东西,第二天跟着莲花峰上师兄妹三个人一起下山。
————————
今天来不及加更鸟==明天努力吧。
34
更新时间2013…8…25 2:32:53 字数:2043
静兰到底还是没失了她大师姐的分寸,不管心里对这两个超级电灯泡怎么想的,脸上却是一派大方。检查了她们俩带的东西,又让她们把袜口系好:“要走好长的路,脚上打了泡可不许哭鼻子。”
静菲抢着说:“不会啦,师姐你尽管放心。”
秋秋本来还在想他们要怎么下山,大师兄可是会御剑的,师姐好象功力还差一些,她和静菲两个完全是累赘。
结果答案揭晓——是骑马。
那马也不是凡品,很神骏。秋秋往跟前一站还没有马肚子高。那马居高临下的瞅了她一眼,十分骄傲的打了个响鼻儿。
切,神气什么,长了一张长脸就这么得意?
秋秋白了那匹马一眼,那马一双黑漆漆潮漉漉的大眼盯着她看,倒把秋秋看得有点儿发毛。
它不会想冲她蹶蹄子吧?
安全起见,还是站远点儿的好。
秋秋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一步。
静远看着好笑,摸了摸那匹马的鬃毛:“别怕,它的性情很温顺,不会踢人的。”
秋秋小声说:“我觉得它是看人下菜碟,瞅我个儿小好欺负。”
师兄一过来,这马虽然还是刚才的马,气质却一下子变了。可不是趾高气昂的样了,反而显得十分温顺谦和。
这什么世道!连个畜生都会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
静菲挽着个小包袱跑了过来,笑着问她:“你来这么早?怎么样,会骑吗?”
秋秋只能实话实说:“没骑过。以前住的山上没有养马。”但秋秋倒是骑过两次老虎。就是那对给师父看门的老虎两口子,毫无百兽之王的傲慢,对她们师徒几个人特别温驯。有次静心师姐开玩笑,就把她放老虎背上去了,那只老虎可乖了,象只大猫一样驮着她跑了小半个时辰才回来。
得亏着秋秋不重,不然老虎的背说不定也要让她给压塌了。
静菲用手指头刮脸取笑她,嘿嘿嘿笑了几声之声,来了一句:“我也不会骑。”
秋秋看她一眼,合着她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既然两人都不会,那就只能搭别人的马了。静兰笑笑说:“我带静秋师妹吧,师兄你带着静菲。”
这防火防盗防小三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秋秋也知道静兰对她不放心,从她上山时静远对她格外关照的时候,静兰就肯定会忌惮她。
虽然这是人之常情,可秋秋觉得她未免太草木皆兵了,毕竟她现在的外形还是个圆滚滚的矮冬瓜,静远只要没有什么特殊癖好,都不会对她动什么别的心思。
这个提议正中秋秋下怀。她觉得要是让她坐静远的马,不管两个人多么问心无愧,别人只怕都会背地里有闲话。但是静菲去坐就没什么了,他们是一个师傅的同门师兄妹,静菲平时又受备大家宠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静兰把秋秋拎起来放在马背上,自己也翻身上马,姿态飘逸俊丽。静远也一样让静菲坐在身前,脚尖轻轻一磕马腹,当先而行,静兰随即跟在后头。
下山的路很顺,那马撒开四蹄,跑起来犹如四蹄腾空,坐在上头一点都没觉得颠簸。秋秋适应了马背上的感觉,开始打量起四周的风景来。
修缘山延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天空蓝得纯粹,象是用笔画上去的一样干净。
静兰看着白白嫩嫩的这个小师妹,虽然忌惮她,可是生得可爱又听话的孩子是招人爱的,心里也厌恶不起来。起码跟前面那个大呼小叫的一对比,尤其显得可人疼。
“师妹还是头回出远门吧?”
“是,”秋秋点头说:“以前跟着师傅,我年纪小,师父师姐们下山有事也不方便跟着。”
静兰心说那是,要是她事事都跟着,这会儿保不齐和她那倒霉师父和师姐作伴去了。
“家乡是哪儿的?”
秋秋还记得家乡的方位,但是对家乡的印象并不太深了。那是个很小的地方,小的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因为村里头姓陈的人多,所以就胡乱叫了个陈家岰。这样的地名可能几十里地能找出三四个来。
秋秋又问:“师姐家乡在哪里呢?”
静兰轻声说:“我原来……家在京城。”
听起来颇多感慨。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