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妻 作者:卫风(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06-22完结)
染。不过黄长老也告诉她,静海毕竟是玉翔真人的亲传徒弟,就算他现在不受重视,玉翔真人也命人替他立了衣冠冢。里面葬的是静海随身的佩剑和一身衣裳。
静卢师兄听说了前番的事,为了静海的死,秋秋被不明不白的抓了起来。关了好几天,很吃了一番苦头。可是看她并不记仇,还想去祭拜静海,倒是对她的为人心性很是赞赏。还说等天气转好,就陪同她一同去祭扫。
秋秋摸了一下臂上扣的那个金环。
静海师兄不象山上的其他人那样。只是一心想利用她。他对她照顾,并不图她回报。
秋秋想起那天在藏书楼前告别,她因为不愿意接礼物,觉得很尴尬,只想快点离开。
谁知那一别就是永别了。
正好拾儿问她还有什么事情要办,秋秋就说。想去拜祭一下静海师兄。
拾儿放下书说:“明日我陪你一同去。”
第二天天气还是照旧,阴寒湿冷,大雪纷飞。修缘山葬人的地方在背阴的山坡处。那里很少有人去,根本连路都没有,全被冰雪封冻了。所以原来静卢说,要等天气好转一些再去祭扫。
拾儿踏着飞剑,带着秋秋越过一大段路和一段山涧。
秋秋脚沾着实地。心也踏实了。身子悬在半空中的时候,这晃晃悠悠的一点儿底都没有。
当然拾儿不会把她给摔下去的。可是她就是有点害怕。
拾儿收了剑,替秋秋理了理斗篷。
秋秋呵了口气,抬起头来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知道这里是修缘山的墓地,可是她没有想到墓地是这个样子的。
修道者众,而登仙之人寥寥。许多人修行多年,最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些人差不多都葬在此处,坟茔已经全被雪盖住,只有墓前的碑还露出小小的一截,也一样盖了厚厚的雪,远远望去,满山遍野,由山峰而下,一眼望不到边,全是墓碑浅浅的灰白痕迹。再往远处看,阴云沉雾,看不清楚了。
那样苍茫,那样凄凉。
他们也是曾经修仙求道的人,但是他们最后都仍归于黄土之下。
也许将来有一天,她和师父也会被埋在这里。
秋秋两世为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并不觉得害怕,她倒想,这么多前辈埋在这里,不知道他们活着的时候结仇怨了没有?要是两个对头挨着埋在一起,泉下有知,会不会再吵个不休?如果他日自己也埋身在此,那一定要挨着师父师姐,要不然这地方这么大,多么寂寞啊。
“在想什么?”
拾儿这么一问,秋秋就照实说了心里的想法。连拾儿这么淡定的人,都难免说了她一句:“净会胡思乱想。”
“这怎么是胡思乱想呢?我们总也有这一天的。”
拾儿拉着她的手,正正经经的说:“你该有志气一些。这些前辈虽然没有成功,可是他们走过的路却不是错的,只是他们没有走到终点。我们沿着他们的路,要走得比他们更远,才不辜负先辈的心血和教导。”
他很少这样说话,秋秋也跟着严肃起来,点头应了声:“是,你说得对。”
虽然她不觉得自己能得道成仙,修仙是因为静心师姐给了家里一大笔银子,爹等于是把她卖给了师门。
师父教她,她就学了。
修仙也有好处,百病不侵,能活得很久很久,能去很远的地方,能看到、听到许多世人不知道的事。
起码一开始秋秋是这么想的。
但是后来,她终于明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意思了。师父告诉了她门径,可是如何迈步,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那全看她自己。
每一点对天地奥秘的探挖,每一点进步和领悟,都是对身心的一重冼炼。她隐隐感觉,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因为不管人的一生多么长,而这个宇宙却也是宽广无限的,这一条路,永远都没有走到头的一天。
只是有的人走得更高,更远。
秋秋按着静卢说的一步步往前走。静字辈弟子们单葬一处。这里的痕迹尚新,静海和才刚被害的几个师兄弟都葬在这里。
秋秋把墓前的雪扫开一块,取出素果和酒菜一一摆开,上了香,又洒了酒。既然来都来了,单祭静海师兄一个也不好,埋在这儿的都是同门师兄,都是这一次遭了魔物的毒手。
秋秋索性把另几座坟上的雪都扫了,一样也洒酒祭奠。
拾儿帮着她扫了雪,站在一边看她斟酒。秋秋也是在抬头的时候,才发现拾儿有意无意间,替她把风都挡住了。
这个人就是这样,做了多少事,可嘴上从来不说。
到了最边上的一座坟,碑上沾了雪,把字遮住了。秋秋把上头的浮雪拂开,愣了一下。
她转头向拾儿解释:“她就是莲花峰上那个被附身的弟子——前些时候我们一起下山的。”
这是静菲的墓。
但是秋秋亲眼所见,她已经化为一滩黑漆漆的污水,这坟只怕也是衣冠冢。
虽然两个人的关系不算太好,可即使没做成好友,也总算是熟人。当时刚见面的时候,静菲是何等活泼率性,可是现在静菲只是墓碑上冰冷冷的两个字。
拾儿知道秋秋心软,对于修道的人来说,这样不好。心太软,牵绊太多,容易为外物所惑。不过拾儿看她哪哪儿都觉得好,没有一处不好的地方。
她肯定又感慨起来了。
拾儿往一旁走了两步,给她一个安静的独立的空间。
秋秋摸出包果脯来,拣了几颗堆在静菲的墓前。
“你一直喜欢吃这种果子脯,原来我还说要送你一包呢……现在就权当你吃到了吧。”
等她拍拍衣裳站了起来,看见拾儿站在不远处。
雪积得厚,秋秋个子又矮,在雪里行走十分吃力。
等她还有几步远,拾儿过头来,向她伸出手。
秋秋握着他的手借力,走完了最后两步,站到了他身边。
“你在这儿做什么呢?”
拾儿指着面前那墓碑:“你看。”
秋秋有些疑惑的去看他指的那墓碑。
碑应该有些年头上了,上头的字都有些剥蚀。上头是个陌生的名字,明字辈,那就是师父的师父那一辈了。
可这有什么值得看的?
拾儿就知道她马虎,指尖微微移了一下。
秋秋的目光跟着他的指尖也挪了一下。
啊,秋秋微微张着嘴,看着那一处挪不开视线。
那里刻着一只小小的孤雁。
这雁的样子秋秋可不陌生,正和画轴和笔盒上头刻的一模一样。
“这……”
秋秋第一印象是坟里埋的那个人就是画画的人吗?接着她想,不对,要是埋的是那个人,谁能死了之后还给自己的墓碑上刻字啊?这又不是聊斋,不兴闹鬼的。
应该说,刻碑的人很可能和画画的人是同一个。这坟里埋的人应该和他有很大关系。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秋秋可没想到,只是来扫个墓,竟然会在这里有这样意外的发现。
62 悟性
“明字辈……那就是我师祖那一辈了。”秋秋怕把石碑上的名字记错,特意拿纸笔抄了下来。可惜碑上只有这个名字,没有立碑人的名字,不然的话他们就得到更重要的消息了。
“我拿去问问黄长老或是静卢师兄。”秋秋干脆俐索的从地下爬起来,都顾不上去掸袖子上沾的碎冰屑:“拾儿,你说这个人,会不会就是画那张画的人?小龙的爹或是妈也许就是他的灵宠?”
这个猜测不算异想天开,拾儿在秘境中得的消息也差不多,这个秘境的确是有主人的,但是主人应该已经不在了。至于是死了,还是得道之后不在这个尘世间了,总之是不在。生下小龙的那条龙也跟着主人一起消失在了世间。那个主人临去之前,把秘境封闭了起来,里面灵气浓郁,给予龙蛋滋养。
也许是觉得还能回来,也可能是为了等着下一个有缘人发现这个地方,成为小龙的新主人,照料它长大,带着它修行。
“明松……”秋秋念着抄下来的名字。明字辈的长老剩下的没几个了。修道之人如果天资不足,进境停滞,那是活不了太久的。就象玉字辈,玉霞真人他们当年也有几百个师兄弟姐妹的,可是许多人都在漫漫时光长河中被淘汰了,留下来的没有多少。其中能掌执一峰的,也就是玉水真人他们几个人。而再往上数一辈的明字辈,也就是魏长老、黄长老他们还在,剩下来的就更少了。明字辈再向上数就是复字辈,据说已经一个不剩了。
“宗门弟子很多,如果这位前辈真有了一条龙宠,为什么一点都没听说过呢?”秋秋很想不明白。
拾儿说:“即使是同门,也有许多人是离群索居。不喜欢张扬的。”
秋秋点头,可不是么。
一样的同门,有玉青真人这样运筹帷幄做了掌门的,也有师父玉霞真人那样远离宗门隐居一隅的。
龙这东西实在太稀罕了,树大招风,一旦传出去,只怕是祸不是福。
秋秋一想明白这一点,就释然了。
他们发现了小龙,不也悄悄的瞒着不声张吗?当年那位前辈如果真是秘境的主人,他秘而不宣大概也是同样的缘故。
他们沿着山涧往前走。下头溪涧里传来潺潺水声。这大概是山中的泉水淌出来,虽然是这样严寒的天气也不会结冰。水声呜咽断续,时隐时现。
两个人走在雪地上。留下曲曲折折的浅浅的脚印。
秋秋跟在拾儿背后,一步一步的都踏在他的脚印上。
拾儿个子比她高,步幅比她大,秋秋迈步挺吃力的。
拾儿很快发觉了这一点,转过头把手伸给她。秋秋抬头微微一笑。伸手握住了他的手,紧走上两步和他并肩而行。
心里其实有点古怪的感觉。
换在从前,拉手当然没事。
但是现在拾儿是个俊逸英挺的少年,秋秋和他再拉手亲近,别人恐怕会有闲话。
再拉手,和以前的感觉也不一样了。以前拾儿的手没有这么大。也更柔软。
现在更有力了。
拾儿的步子比刚才放得慢了些,秋秋正好能跟上。
安静的山涧旁,脚印从一行变作了两行。浅浅的一直往远处延伸而去。
明明对修缘山没有多少感情的。这儿是师父曾经生活,学艺的地方,可是师父一介女流,性情又善隐忍,如果不是出了什么再也忍不下去的事。她肯定不会离开的。
秋秋来到修缘山之后,也总是遇到磕磕绊绊的事。还差点送了命。
那天在掌门处,如果她不奋力为自己辩白,旁边的人全在袖手旁观,没有一个替她说话。
静越师兄也好,静远师兄也好,她们都各有立场。他们平时对她十分关照,那是因为那些小事无伤大体。可是遇到生死关头,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师父身后,站在自己该有的立场上,冷眼看着她死。
秋秋心里很明白。
她不去算计,但不代表她就不懂。
现在要离开修缘山了,今天或明天就会动身了,秋秋忽然有种依依不舍的情绪。
不是对人,是对这个地方。
师父是在这儿长大的,她要离开的时候,心里不是也一样的矛盾呢?
修缘山灵气充沛,山脉延绵,峰谷险壑,皆出自天然。当年创派的祖师在这里开宗立派,从无到有,从此世上才有了离水剑派。
当年的祖师,是何等心气和见识啊?
世人总说要一代更胜一代,青出于蓝盛于蓝,才是兴盛气相。
但是离水剑派多年下来,子弟依循旧路,再没出过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了。
但是大宗门自有气象,没有质量,数量众多也可抵过了。没有这份儿气象,离水剑派就不能传承数千年了。
但是树长得久了,就要分杈,就有枯枝,宗门更是这样。上下三代,一两千人,各有各的盘算。
但那是人事,与修缘山没有关系。
几千年前,这山应该就是这样,夏日里满山葱郁,冬日里大雪纷飞。再过几千年,他们这些人都不见了,这山依旧如此。
“在想什么?”
秋秋轻声说:“我在想我们这些人,一心求道。可是去问一问这些人,为什么求道?有几个能说得出来?你看这里葬的人,他们到死可能也不知道修道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突然想起这件事?”
“因为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修道是为了什么。”秋秋看看他,笑笑说:“原来觉得自己真糊涂,做着一件自己也不明白缘由的事情,却还如此尽力。可是现在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