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门口站着八名宫女,见主人回来,一起躬身施礼,一名为首宫女道:“公主殿下,刚才封舍人来过了,说寿宴已开始,请公主殿下尽快过去。”
封舍人就是内史舍人封德彝,他能言善道,担任今天主殿的司仪,杨丽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她带着杨元庆直接上了二楼回客房,杨丽华回头笑道:“先请坐吧!我去换身衣服。”
客房里布置得非常简单,靠墙是一架屏风,屏风两边各放一件上好高颈瓷器,雪白的墙上挂了几幅写意山水,除此之外,就是地上的两只木榻,一名宫女端茶进来,杨元庆连忙坐下,点点头致谢。
等了片刻,杨丽华带着两名心腹宫女从屏风后转了出来,她已换了一件浅绿色长裙,显得她端丽冠绝,不染凡尘,让杨元庆不由暗暗喝彩一声,他所见女子,论气质之高雅,无人能和乐平公主并论。
“让杨将军久等了!”
刚才在萧后面前,她称杨元庆为元庆,这会儿又叫他杨将军,让杨元庆有些不习惯,他欠身笑道:“公主殿下不如叫我元庆,这样我更觉亲切一点。”
杨丽华淡淡一笑,却没有应他的话,她沉思片刻,忽然问他:“刚才之事,你后悔吗?”
杨元庆知她指的是萧后之事,他挠挠头,苦笑了一声道:“说老实话,我有点后悔。”
杨丽华伸出修长白皙的纤纤玉指,端起茶杯,吹了吹碧水中飘动的茶片,朱唇在茶杯边缘轻轻抿了一口,眼皮也没有抬,不紧不慢问道:“为什么?”
“君子不立于危墙,刚才我所为,是把自己立在危墙之下了。”
“你说得不错,得罪皇后娘娘,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虽然萧娘娘人不错,不会轻易杀人,但你的仕途就有点艰难了。”
杨丽华长长的睫毛微微一挑,一双细长的凤目凝视着杨元庆,缓缓问:“你会向她道歉吗?”
“我刚才不是已经向她道歉了吗?”杨元庆的眼中露出一丝调皮的笑意。
杨丽华也忍不住笑了,但她的笑容只在一瞬便消失了,她依然用一种清清淡淡的口气道:“我是说假如时光倒流,假如能让你重新面对我临来前的那一幕,你会道歉吗?”
杨元庆低头沉思半晌,他轻轻摇了摇头,“不!我想不会。”
“为什么?”
杨丽华清淡的眼神忽然间变得有些锐利起来,盯着杨元庆的表情,“你刚才不是说,后悔不该立于危墙之下吗?”
“我是有点后悔,可如果给再选择一次,我想我还是不会低头,绝不会道歉。”
“你真的有点傻!”
杨丽华叹了口气,“何必呢?为一把剑得罪皇后,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很不明智,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傻的人,一点不懂得做官之道。”
杨元庆抬起了头,注视着杨丽华,他的目光变得异常坚毅,“公主殿下,我杨元庆是个牛脾气,那个时刻我已经决定辞官不做,为一个卑官,让我元庆低头认罪,绝不可能!”
杨丽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笑得是如此真诚,如此的充满了赞许,她一竖大拇指,“元庆,你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不为权贵折腰,敢做敢当,率性而为,真大丈夫也!”
杨元庆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乐平公主刚才竟是在试探他,他心中暗叫一声侥幸,同时也有一丝感动,他怎么可能不担心萧后报复他,在杨丽华救他那一刻,他也想到了以杨丽华为靠山。
只是刚才杨丽华的一连串问题让他心中有些发凉,而这一刻,当云开雾散,他终于有一种明悟,他的靠山将不仅仅是祖父,乐平公主也将成为他靠山,祖父的羸弱身体已经支持不了几年,在他未长成参天大树前,他需要一棵更大的树替他挡住暴风雨的侵袭,而杨丽华无疑就是这样一棵替他遮风挡雨的大树。
杨元庆心中狂喜,他再次起身单膝跪下行一礼,“多谢公主千金一赞!”
“不行多礼,坐下!”
杨丽华性格刚烈正直,厌恶虚伪,最憎恨为了名利而丢失骨气的男人,而今天杨元庆在萧后面前的表现打动了她的心,使她心中充满了对杨元庆的欣赏和喜欢。
她叹息一声道:“是昭儿告诉我,你有危险,本来我只是想还你一个金鳞剑的人情,可是当我看见你为另一把剑竟然不惜和大隋皇后硬抗到底,让我忽然意识到你还我金鳞剑时的真性情,并不是为了讨好我,真就是你所说,一把权势之剑永远比不上亲情重要,那一刻我很感动,元庆,你让我看到了一个视名利为粪土,重情重义的铁血男儿,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好的寿礼。”
杨元庆挠挠头,满脸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并没有视名利为粪土,其实我也想升官发财!”
杨丽华笑声如银铃般地在房间里回荡,让旁边的几个宫女都惊讶万分,她们伺候公主多年,还从未见公主笑得这么开心、这么畅快……
“好吧!”
杨丽华半开玩笑半当真地笑道:“你的升官发财就包在我身上了。”
……
杨元庆回到主殿,寿宴早已开始,主殿上灯火通明,几百支用香鲸油制成大蜡烛将大殿照如白昼,鼓声阵阵,琵琶声声,一百余名从西域来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
两边的宾客们或交头接耳,或聚在一起高声谈笑,整个大殿笑语喧天,热闹非常。
杨元庆见自己的座位依然空着,小桌上摆满了菜肴,可谓山珍海味,苏州进贡的缕金龙凤蟹;明州进贡的海虫、淡菜;辽东进贡的鹿舌,还有宫中秘菜软钉雪笼(清蒸白鳝)等等,以及各地名贵瓜果,嘉庆李、哀家梨、西蜀的樱桃、荆州的柑橘、西域的蒲桃,种种菜肴瓜果,皆是坊中难得一见。
杨元庆坐下,他正要给自己倒酒,忽然想起晋王之言,便向不远处一名伺候的宫女招招手。
宫女上前低声问:“将军需要什么?”
杨元庆指指酒壶,“刚才一只飞蛾掉进去了,替我洗洗干净,重新换一壶酒。”
宫女点点头,接过酒壶去了,片刻,她又拿了一壶备用的酒过来,笑道:“将军,请喝这个,这个刚从冰里取出。”
杨元庆摸一下酒壶,入手冰沁,他心中喜欢,连连致谢,宫女抿嘴一笑,给他又换个酒杯,倒了一杯酒,将酒壶放在一旁,慢慢退下去了。
杨元庆细细品尝冰凉甘醇的美酒,竟是他平生所喝最甘美的一杯酒,这时,他忽然看见一个小娘向他奔来,正是他的妹妹杨娇娘,娇娘虽是郑夫人所生,但她为人厚道,天真烂漫,杨元庆也挺喜欢她。
“娇娘,什么事情?”他笑问道。
“三哥哥,娘叫你过去一下。”
是郑夫人叫他,杨元庆透过舞姬的身姿,看见了坐在对面第一排的正房母亲郑夫人,她目光阴冷,若有所思。
杨元庆心中不喜,便摇摇头对娇娘笑道:“我刚从外面回来,让我先吃点东西,喝两杯酒,等会儿我自己过去。”
“三哥哥,你就跟我去嘛!回来再吃。”
娇娘拉着他手腕,撒娇似地便向外拖,杨元庆无奈,只得起身在她头上笑着敲了一下,“你这个小丫头,怎么一点不体谅人,将来怎么嫁出去?”
娇娘嘻嘻一笑,拉着元庆便走,很快,他们从殿外绕了过去,杨元庆走到郑夫人面前,“母亲大人有什么找我吗?”
杨元庆的态度很客气,旁边几名官夫人都在望着他,他尽量克制住心中的厌烦,给郑夫人一点面子。
郑夫人向两边看了一眼,指了指旁边空位,“你坐下,我有话对你说。”
郑夫人刚从萧后那里回来,尽管萧后对她态度很客气,说得也轻描淡写,但郑夫人还是感觉到了萧后心中的不满,竟让她好好管束元庆,郑夫人后来又悄悄问一个宦官,才知道元庆竟然顶撞萧皇后,让萧皇后勃然大怒,杨元庆还险些被杀。
郑夫人不由又惊又怒,她可以不管杨元庆,但杨元庆得罪萧皇后,这无疑是伤害了杨家的利益,伤害到了她两个儿子的利益,萧皇后可是把这笔帐算在杨家头上,算到她的头上。
“你刚才为何要得罪皇后?”郑夫人要面子,不敢大声斥责,低声咬牙切齿道。
杨元庆半晌道:“这件事和母亲无关,你就不要过问了。”
“什么叫和我无关?”
郑夫人更加忿怒,“刚才萧皇后把我叫去,你快说,你到底做了什么?”
郑夫人一发怒,眉毛就会竖起,配合她高高的颧骨和薄薄嘴唇,一副刻薄模样更是显露无遗,杨元庆心中厌烦之极,他站起身道:“夫人若没有别的事,我就回去了。”
“站住!”
郑夫人一声低喝,“你现在就跟我去向皇后道歉!”
杨元庆脸一沉,他毫不理睬郑夫人,转身便快步离去,旁边几个官夫人发现了异常,都注视着郑夫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郑夫人脸色铁青,连脸色涂的脂粉都遮掩不住了。
这时,郑善愿的妻子蔡氏悄悄坐到郑夫人身边,“元庆出什么事了?让你这么斥责他。”
“大嫂,你有所不知。”
郑夫人咬牙道:“那个畜生给我闯大祸了!”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十二章 启民提议
杨元庆阴沉着脸回到位子,本来很好的兴致,被郑夫人的几句话给破坏了,此时他已决定今晚就搬离杨府,本来他是不忍祖父难过,才勉强住在杨府,可现在他已无法忍受,一时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杨元庆正在低头考虑今晚搬到哪里去,是去晋王府,还是去单雄信住的客栈,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搬去晋王府。
就在不远处,离他约五十几个座位,蔡夫人已经找到了丈夫郑善愿,他们望着杨元庆在低声说着什么?郑善愿脸色一变,又问了几句,蔡夫人指了指对面的郑夫人,郑善愿的脸色越来越沉重,最后他坐不住了,起身向杨元庆这边走来。
杨元庆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忽然,身后有人笑道:“元庆贤侄!”杨元庆一回头,见又是郑善愿,一脸尴尬地站在他身后,杨元庆此时对郑家实在是没有半分好感,他端起酒杯淡淡道:“世伯还有什么事吗?”
“刚才得到一个消息,我一个朋友不幸病逝,明天要出殡,在蓝田县,明天一早我就要赶去,真是对不起贤侄了,明天的午宴只能……”
杨元庆心中冷笑一声,此人消息好快,他也笑了笑,“其实我也正想找个机会告诉世伯,明天我也正好有事,不能去郑府赴宴。”
“那最好了,否则我心中歉疚,几天都会睡不好觉,这才我就放心了,先告辞!”
郑善愿拱拱手要走,等他走了几步,杨元庆忽然微微笑道:“郑世伯,那磐郢剑其实利人市有卖,二十吊钱一把,如果郑世伯喜欢,我买一把送你,如何?”
郑善愿浑身一震,慌慌张张地跑了,杨元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站起身准备离开寿宴,今天寿宴所经历的事情已经让他受够了。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喝:“皇帝陛下驾到!”
主殿内霎时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连音乐声也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一起刷地向大门处投来,杨元庆的位子正好在大门旁,他站在那里显得非常凸显,只得暂时又坐下。
一队队侍卫从门外走进,迅速列成人墙,将两边宾客隔离,片刻,杨广的笑声从外面传来,“朕是一直想去边塞巡视,已经在考虑了,可汗要好好招待朕。”
“突厥期盼陛下驾临,就像草原期盼太阳。”
紧接着大群人走进了主殿,为首两人,正是隋帝杨广和突厥可汗,隋帝杨广小睡方醒不久,休息得充足,他显得精神抖擞,和可汗谈笑风生。
而突厥可汗是专程进京觐见新帝,昨天刚到,正好遇到了乐平公主寿宴,染干同样是神采奕奕,杨元庆在哈利湖一战杀死了达头可汗,直接导致西突厥分裂,被西突厥控制的铁勒各部以及从前都蓝的部族纷纷脱离西突厥,投靠东方突厥,使染干控制的力量迅猛增加,各部落人口已愈百万,称霸于草原。
此时染干对隋朝已是心悦臣服,他从一个落魄的小部族头领最后成为草原霸主,这完全得力于隋朝的扶持,使他心怀感恩。
另外哈利湖一战,杨元庆以三千人大败两万薛延陀军,使染干亲眼目睹了隋军强悍的战斗力,草原人信奉实力,隋军强大的实力使染干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在他们身后,跟着突厥可敦义成公主和萧后,几十名宫女和侍女跟在她们身后,但义成公主身后只有两人,一人是她的贴身侍女,另一人是贴身带剑女护卫,当杨元庆看到这个女护卫时,顿时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眨了眨,没错,正是尉迟绾,此时的尉迟绾不再是隋军士兵打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