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挥信崦羟锟砣莺蜕疲惹椋幌伦颖阆不渡狭伺崦羟铮潘氖直谋奶蚨ǘγ糯蠼侄ァ?br /> ……
洛水观灯和盂兰佛光是中元节之夜京城的两大盛景,洛水观灯是在洛水,而盂兰佛光却是在定鼎门大街,这是因为京城的权贵名门和公卿大臣都基本上住在定鼎门大街两侧,盂兰佛光只有权贵名门的府门前才会出现。
盂兰盆几乎家家都要制作,只是小户人家的盂兰盆制作简单,就是果品菜蔬和米饭等等食物,或者放置于门前,请路人食用,或者放置寺院,供奉佛陀。
而权贵公卿等豪富人家已经渐渐地变了味,不愿和小户人家并论,便用珠玉代替蔬果,用金银粒代替米饭,精心装饰,放置在府门前敬奉过路神佛,到了夜间,又扎灯映照,使得珠光宝气,璀璨夺目,远望去形成光轮,所以世俗人谓之佛光,盂兰佛光就由此而来。
杨广登位后,不禁奢侈,盂兰佛光又开始大行其道,士庶民众观灯赏富,趋之若鹜,使盂兰佛光成为京都一大盛景。
“敏秋姑娘,令祖现在身体可好?”
不知不觉,杨元庆便和裴敏秋并肩而行,这个时候,他当然也愿意和年轻美貌的女孩一路同行,而不是和一帮无趣的手下在风花雪月之夜大谈守城攻略。
和绿茶一样,他也不大喜欢裴喜儿的冷冷淡淡,他知道那是裴喜儿的性格,而不是她刻意冷淡,但他还是不喜欢,和这样的女子说话,没几句就会冷场,上次裴府家宴他是请教过了。
更重要是,他对裴敏秋要熟悉一点,两年前和裴敏秋在杨丽华寿宴上的谈话,令他印象深刻,这是一个不矫揉造作,坦率真诚的女子。
至于裴幽,成了亲的人,最好是敬而远之,刚才他已经知道裴幽未嫁丧夫,寡居在娘家,尽管他心中很同情,但毕竟裴幽是寡居,他对她的感觉,还远远到不了那种不顾流言蜚语的程度。
相比之下,他喜欢裴敏秋的恬静和亲切,不远不近,不冷不热,让他感到很自在从容,和两年前失手打碎珐琅瓶那种无助的青涩相比,她变得成熟和从容了。
“多谢将军关心,祖父身体很好,前天听说有点感恙,大家都担心,可休息了一夜,昨天一早又如常上朝。”
裴敏秋挥动宫罗扇,款步姗姗,和元庆并肩而行,她又嫣然巧笑道:“前月,祖父还在家学里提到你,批评裴家子弟四体不勤,都是些文弱书生,要求大家不要人人都走读书之路,也可以去边塞从军,像元庆将军一样成为阴山飞将,威震一方。”
“你祖父过奖了,太平盛世,还是文采风流更有优势,像我这种一介武夫,也只是因为一文不懂才学武。”
“将军太谦虚了!”
裴敏秋抿嘴一笑,两颊笑涡如霞光荡漾,道:“谁说将军不懂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将军的诗文,铿锵有力,令人奋进,还有刚才将军见我时随口而言,人生何处不相逢,平淡中却见深意,一般的裴家子弟也未必写得出,还有‘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不就是将军五岁时所作吗?”
裴敏秋清眸流盼,笑语盈盈,让杨元庆既暗自惭愧,可又有点心中得意,有佳人崇敬,他若否认是自己所写,岂不是大煞风景?
“让姑娘见笑了。”杨元庆干笑一声,他有点奇怪,难道高熲来拜访过裴矩了吗?
裴敏秋却不肯放过他,她虽然不是裴幽那种火爆子脾气,一点心事都藏不住,但不是裴喜儿那种文静内向,心事从不让人知晓。
杨元庆的武艺她是知道了,可她更想知道杨元庆的文采,前不久,前相国高熲来拜访祖父,祖父提到杨元庆在大利城大败十万薛延陀军,堪称大隋后辈大将第一人,高熲却说起了元庆五岁时的一件轶事,他写了一首诗,令人拍案叫绝,时隔十几年,高颎依然记得。
这首诗裴敏秋无意中看到了,她心中充满了好奇,但又有点不相信,她就想找机会让元庆再写一首,今晚可不是机会吗?
幽姐和喜儿带着绿茶早不见了踪影,十名手下也远远跟着他们,凉风习习,夜静人阑,正是写诗的良辰。
“将军可能再应景写一首诗?”裴敏秋低声笑道。
杨元庆愕然,说到最后,却是让他写诗,小时候学得东西早就还给了婶娘,他哪里会写,就算抄一首,他一时也想不起,便连连摆手,推辞道:“这个只能是偶然有灵感才行,真要我随口吟诗,岂不是变成大学士了,我还去守什么大利城。”
“将军,你就吟一首吧!我保证不告诉别人,就我一人知道,将军,好不好?”
裴敏秋语气里带着少女的撒娇,活泼泼的一双秋波,越显得神情如水,貌艳于花,令杨元庆怦然心动。
“你让我吟什么?”
裴敏秋抬头见一挂银河从头顶铺过,星光密集璀璨,心中忽地想起前几天正是七夕,那天夜里她仰望一挂星河,顾影自怜,心中竟涌起一丝说不清的情愫,她低低叹息一声,缓缓吟道: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杨元庆能感受到裴敏秋心中的伤感,不知道她是顾影自怜,还是心有所属,而眷属难成,想安慰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望着天上一挂银河,想起了一首传诵不衰的绝唱,也低声道: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
这首词竟让他心中也有一丝伤感,走了片刻,他忽然发现身边却不见裴敏秋,回头望去,只见她站在十几步外,凝视着银河,眼中竟有点痴了。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裴敏秋自言自语,她完全沉浸在这首乐府曲的无穷意境之中,那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幽怨,使她陶醉了,她已经忘记了那些俗不可耐的佛光斗宝。
她叹了口气,转身便向回走,杨元庆连忙追上她,“敏秋姑娘,你要回去吗?”
裴敏秋摇摇头,又低头走了几步,忽然,她凝视着杨元庆嫣然一笑道:“杨将军,你这首乐府曲就送给我,好吗?”
说完,她顿时感觉不妥,这话中有病句,这可是恋人间的情诗,怎么能送给自己,这会生误会的,她的脸竟蓦地红了,羞得她低下了头,心中又慌又乱,不知该向他怎么解释?
卷七 小荷初露尖尖角 第五章 略助风势
“敏秋!”
远处传来了裴幽的喊声,接着她的身影出现,匆匆向这边跑来,她的出现及时解除了杨元庆和裴敏秋之间尴尬。
“幽姐。”敏秋答应一声,也笑着迎了上去,跑过杨元庆身边时,却用眼角余光偷偷扫了一下,只觉得他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仿佛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她脸一热,又蓦地红了,心中暗暗娇嗔,让幽姐看见自己脸红,怎么解释?
她却想多了,夜色深沉,又无灯照,裴幽哪能看到她脸红,裴幽拉着她的手埋怨道:“在前面等你半天了,怎么走得这么慢?”
裴敏秋连忙编个理由,“刚才走得太急,脚踝扭了一下,你知道的,我走路总不当心。”
“你从小就这样,走路毛毛躁躁,不是这里扭一下,就是哪里绊一下,这么大也不改。”
裴幽蹲下去捏她的脚踝,“告诉我是哪边?”
“幽姐!千万别碰,我慢慢走一会儿就好了。”
裴幽只得起身扶着她的胳膊道:“走吧!我扶你慢慢走。”
她又回头迅速瞥了杨元庆一眼,眼光十分复杂,到现在为止,她今晚还没有和杨元庆说过一句话。
杨元庆在后面三十步外慢慢跟着,裴敏秋的话顺风飘来,他听见了,心中不由好笑,这个小娘很会找借口,居然是脚踝扭了,或许有一点,在洛水边她是被绊了一下。
虽然交往没几次,他已经发信裴敏秋反应很敏捷,头脑灵活,但性格却又很恬静,他有点喜欢上她了。
他走得很慢,远远跟着,他们已经走到了修文坊和安业坊之间的坊间道上,前面就是修文坊的坊门,在左边墙角,靠墙站着几名游侠儿,为首之人是个二十岁左右的瘦高个,手中甩一根马鞭,很吊儿郎当地歪靠着墙上,眼睛游睃着往来路人,就像在寻找目标。
坊间路上赶去修文坊的行人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去看盂兰佛光,不时有一群群少女结伴奔过来,引来游侠儿们的一片口哨声,不过他们却没有上前调戏,他们的目标似乎不是女人。
不多时,杨元庆也来到了修文坊门前,他刚走进坊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一回头,只见几名骑马人从定鼎门大街方向奔来,从他们身后飞掠而过。
杨元庆忽然认出了为首马上之人,竟然是梁师都,齐王杨暕的得力手下干将,他并没有看见自己,他们盯住了几名游侠儿。
梁师都在几名游侠儿身旁勒住了马,翻身下马,对为首瘦高个说了什么,瘦高个向旁边另一条路一指,带着梁师都迅速消失在街头拐角。
“这倒是有点奇怪了,梁师都找这些地痞流氓做什么?”杨元庆心中有些困惑,不过两年没有接触,他估计自己也想不到,便不再管他们,转头走进了修文坊。
……
修文坊内已是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佛光的洛阳民众,修文坊内有三座巨宅,几乎就占去了坊内一半的面积。
这三座大宅,一座是左骁卫大将军张瑾的宅子,一座是纳言杨达的家宅,还有一座便是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宅子,三座大宅一家挨着一家,仅围墙便有一里,占据了整个修文坊的北部。
这三人,两个是皇亲,一个是关陇贵族的头面人物,都是家资巨万,仆妇数百人,他们三家都在各自门前的广场上摆下了盂兰佛灯,他们也知道会有汹涌人潮前来观灯,因此也格外尽心,不仅仅是一座盂兰佛灯那么简单,每家门前流光溢彩,华灯璀璨,都摆下了一座灯会,仅杨丽华的府门前便扎下了数百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供民众观赏游览。
府门前仿佛天上月华入人家,有百鸟朝凤灯,有狮虎争雄灯,有南华三老灯,莲花灯、仙女灯、青牛灯等等,各种花灯千姿百态,光华耀眼,几乎就是一个上元灯会的重演。
但最引人瞩目的却是盂兰宝盆,在各种花灯的中间,几乎每家都搭建了一座高台,将他们的盂兰宝盆放置在高台上,周围有数十名家丁把守,因此,这三座高台也就成了整个灯会的焦点,数万民众涌入修文坊,也就是为一睹这三座盂兰宝盆佛光风采。
不光是修文坊,整个定鼎门大街两边各大坊内都或多或少有几座这样的盂兰宝盆,正是这一座座佛光宝盆将定鼎门大街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璀璨夺目的明珠项链,吸引了半个洛阳的民众前来游赏。
杨元庆带着他的手下和裴家三女在杨丽华府门前欣赏花灯,在杨丽华放置宝盆的花台前人山人海,去年杨丽华的珊瑚珠翠宝盆被长安民众公认为佛光最盛,也就是夺下第一,因此今年专程来她府门前观赏佛光的民众格外众多,人人都伸长脖子眺望那座珊瑚宝盆,
首先盆就是一绝,一座直径一丈的白玉盆用整块美玉雕成,润泽晶莹,天下绝无仅有,这是北周皇宫中的宝物,是皇后殿的镇殿之宝,连隋王宫都没有,其次是珊瑚,一支赤红色珊瑚高一丈,去年是一支三尺白珊瑚,今年却换成了一座一丈的大珊瑚,如果连上黄金基座,那就是高一丈三尺,枝蔓丰富,仿佛一棵珊瑚树,这支高大的红珊瑚同样也是天下绝无仅有,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支红珊瑚原是琉球王宫的宝物,被远征琉球的水军带回来,杨广便赏赐给了杨丽华。
珊瑚树上挂着九九八十一只金佛,绝妙的是,八十一只金佛都姿态各异,没有一座重复,制作的栩栩如生。
在盂兰宝盆后面是一盏巨大的莲花灯,它也是由太府寺少卿何稠亲手制作,莲花灯非常巧妙地将灯光聚集,映照在珊瑚树和百玉盆上,使整座宝盆通亮剔透,光芒四射,形成了一圈巨大的光环,远远看去,就是光彩四射,佛光鼎盛,将其他两座府宅的宝盆光环完全掩盖,引起了周围民众一片惊叹。
“将军,这座珊瑚宝盆要值多少钱?”杨元庆的几名亲兵好奇地问道。
“这就叫无价之宝,明白吗?”
杨元庆笑了笑道:“这件宝贝天下绝无仅有,你化多少钱都买不到,也只有乐平公主这样的身份才能拥有它,换其他人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杨元庆刚说到这里,他忽然发现一个瘦高男子鬼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