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陛下,臣从昨天下午回京,到现在也不过十五个时辰,却可发生了不少诡异之事,臣心中困惑,特来向陛下禀报。”
“什么诡异之事?”杨广颇有兴致地问道。
“是这样,臣下午给陛下说过,臣在丰都市有一个茶庄,从来都是很平静,但就是从傍晚开始,不断有可疑的人出现在茶庄周围,连县衙役也上门来盘查了,晚上,臣回丰都市之时,却收到一封箭信,不多时,又来了一封,这两封箭信的内容很是奇怪,臣不敢隐瞒,特向圣上禀报。”
杨元庆说完,旁边宦官便将金盘托上,盘中正是杨元庆收到的两封箭信。
杨广打开两封信看了看,顿时脸色一变,冷哼一声道:“竟敢向突厥人贩卖生铁,他好大的胆子!”
“陛下,臣不知事情真假,只感觉有人是想利用臣,臣对朝廷情况了解不多,不敢胡乱作为,只能向陛下禀报,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指示。”
杨广抬头望着房顶沉吟了片刻,他缓缓道:“你能向朕及时禀报此事,这很好,让朕也了解到一些内情,另外,朕想知道两件事,一是这幕后操纵者是谁?其次便是宇文述向突厥贩卖生铁的证据,这两件事就交给你,希望三天之内,你给朕一个答案。”
停一下,杨广又嘱咐他道:“记住一点,此事切不可再让其他人知晓,不到迫不得己,不可轻用朕赐你的天子剑。”
“臣记住了,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
丰都市的铁行是各行当中规模较大的一类,有店铺一百余家,各种铁器琳琅满目,其中仅兵器铺就有二十余家,卖各种农具的店铺更是有三十余家,整个大隋北方近七成以上的各类生铁产品都是从这里进出,占地规模很大。
在诸多卖生铁产品的店铺中,出售生铁原锭的店铺却不多,一共只有五家,百锻铁铺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整个铁行最大的一家铁铺,占地八亩,它的仓库内储存着数十万斤铁锭,京城各大铁匠铺一半以上的生铁原料都是由它供应。
做这么大规模的生铁生意,没有后台简直是不可想象,至于它台,铁行人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于文化述的家产。
时间已经到了夜里亥时,铁市一条街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行人,只偶然会有一只流浪犬顺着墙角跑过。
这时,百锻铁铺大门前出现了两人,他们用力敲了敲门,半晌,店铺内的灯亮了,“谁呀?”一个很不耐烦的声音。
“是我,市署的官员,有人找你们。”
听说是市署的官员,门便吱嘎一声,开了一条缝,一名男子探头看了看,愣住了,外面没有什么市署官员,只有两人黑衣男子。
“你们到底是谁?”
不等他说完,两名黑衣像豹子一般扑上,捂住了看门人的嘴,一掌将他劈晕过去,其中一人一摆手,十几名黑衣人从对面巷子口飞奔而出,迅速闪身进了百锻铁铺内。
卷七 小荷初露尖尖角 第十六章 月夜双杀
昏暗宽大的大堂内充满了刺鼻的血腥味,地上已经倒下三具尸体,皆是前胸一刀毙命,杨元庆坐在榻上慢慢翻看着厚厚的十几本账簿,这些账簿内只是记载着进货和出货记录,一笔笔的数量,但是从哪里进货,最后卖给了谁,账簿里都没有记录,这不是杨元庆想要的东西。
康巴斯告诉过他,做这种非法生意,一定会有一本秘密帐,这本秘密帐一般都是会藏在店铺内,由专门可靠的人记录。
杨元庆的目光瞥了一眼被绑在墙角的店掌柜,出人意料地强硬,眼睛闪烁着凶光,在他面前杀了三个人,他眼睛眨都不眨,这应该就属于宇文述可靠的人,要像他店铺里刘二掌柜那样,才是正常的商人。
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杨元庆便能肯定,他想要的秘密帐,一定就在店铺内。
“再换一人!”
又一名伙计被杨元庆的手下拖了上来,跪在地上,店里一共有六名守夜伙计,像一群羔羊一样,被绑缚在另一个角落里,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
“说吧!你们掌柜有一本秘密帐,会藏在哪里?”杨元庆冷冷问道。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伙计吓得拼命磕头,杨元庆给手下使了个眼色,手下一刀刺入他的后心,伙计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再换一人!”
这时,一名手下快步走进,在杨元庆耳边低声道:“有大群黑衣人出现在我们的店铺前,约一百余人。”
杨元庆点点头,目光又落在了另一名伙计身上,冷冷道:“你也不知道,对吧!”
地上的四具死尸吓得伙计几乎要瘫倒,他牙齿直打颤,“我……知道!”
“王义,你敢出卖老爷!”
掌柜大吼一声,跳起身向伙计扑来,他刚起身,便被杨大郎一拳打翻在地。
“告诉我在哪里,我饶你一命!”杨元庆笑眯眯道。
“在我们掌柜……床榻内,有个夹层。”
杨元庆给手下使个眼色,两名手下拉着伙计,迅速下去了,杨元庆起身走到掌柜面前,对他笑道:“你认识我吗?”
“哼!我七年前就认识你了,你越来越狠毒。”掌柜眼睛里喷着怒火。
杨元庆也有了一点印象,当年宇文化及一同去塞外作战,除了十三太保外,还有两名文职幕僚,好像其中一人就是眼前这个掌柜。
“看来你们做的生意确实不小,居然连宇文化及的心腹幕僚都来当掌柜。”
“将军!”
杨大郎快步走进大堂,手中拿着一本账册,兴奋地喊道:“我们找到了!”
掌柜眼中露出了恐惧之色,他不顾一切地向杨大郎扑去,立刻被两名手下按倒在地,他拼命挣扎,两名手下恼怒了,索性一拳将他打晕。
杨元庆接过帐本翻了翻,果然是他想要的东西,从哪家铸铁坊买来,又卖给谁,里面出现最多的字眼是‘马邑北’和‘柳城北’,这应该就是突厥和契丹的意思,杨元庆迅速估算一下,仅仅两年之内,宇文述就卖给突厥生铁不下二十万斤,价格是中原的十倍。
他将帐本揣进怀中,快步向门外走去。
“全部杀了,不留活口!”
……
红锈茶庄大门已经被砸开,两名黑影站在门前四下探望,警惕地望着周围的情形。
茶庄内,一百多名黑衣人正在四下疯狂地翻找,寻找杨元庆走私茶叶的证据,地下室的铁门已被撞开,几十名黑衣人在宽敞的地下室内翻找帐本,他们也是要寻找到秘密帐,可惜茶庄内一个人也没有,让他们无从下手。
在茶行街头的巷子前,杨元庆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茶庄,他已经可以肯定,这群黑衣人必然不会是宇文述家的人。
这里离铁行并不远,若是宇文述家的人,他们不会不去铁铺支援,这应该就是幕后操纵者,冒充宇文述的手下来偷袭他的茶庄。
身后脚步声响起,几名铁影卫手下扛着一个黑衣人奔来,“这是在后门发现的,被弟兄们手到擒来!”
杨元庆赞赏地笑了笑,这九名铁影卫很能干啊!
杨三郎将肩上的黑衣人扔到墙角,黑衣人已经晕死过去,杨元庆取下他的腰牌,上面写着‘宇文府’三个字,后面是他的名字,李冒。
这当然是刻意冒充,除此之外,他身上再无其他物品,这时,旁边杨四郎凝视着这个黑衣人半晌,他似乎见过此人,他仿佛想起什么,将黑衣人扳转身子,撕开他肩上的衣服,他的肩胛上镂刻着一朵黑色的莲花。
“果然是他们!”
“你认识?”杨元庆回头问道。
杨四郎点点头,“此人是齐王所养的死士,我见过一次,这些死士的后肩上都有一朵黑墨莲花,肯定就是他们。”
“原来是齐王!”
杨元庆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此人倒是变聪明了,居然懂得借刀杀人,可惜在细节上策划得还是不够周密。”
“你肯定此人是齐王死士,而是不是齐王侍卫?”杨元庆又一次确认。
“我能肯定此人是死士,墨莲花就是齐王死士的标志。”
杨大郎上前问:“将军,那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行动吗?”
杨元庆缓缓点头,他要给齐王留下一个血的教训。
杨元庆张弓搭箭,两支箭瞄准了门口放哨的两名黑影,弦一松,两支狼牙箭闪电般射出,直取两名黑影,只听两声闷哼,两支箭同时射穿了两名黑影的咽喉,两人栽倒在地。
杨元庆手一挥,冷然令道:“给我杀绝他们,一个不留!”
杨元庆带领十七名亲兵手执横刀,从四面八方迅速向红锈茶庄奔去,他们敏捷地翻过墙头,三人一组,杀进茶庄内。
茶庄内顿时喊杀声大作,兵刃相碰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周围茶铺的人被惊醒了,随即关严门窗,恐惧地从门缝向外张望,都不知红锈茶庄出了什么事?
杨元庆带着杨三郎和杨四郎从正门杀进,几名黑衣人大吼着挥刀扑上,杨元庆横刀劈过一人脖子,血光迸射,抽刀又捅入另一人胸膛,又有十几人向他扑来。
杨元庆大吼一声,挥刀迎上,刀锋寒光闪烁,快如疾电,瞬间便砍翻五人,鲜血喷溅他一身,杨三郎和杨四郎也神勇无比,连杀数人,后面几人吓得胆寒心裂,调头便逃,一人被绊倒在地,被杨元庆一脚踩在腰间,他惊恐地大喊起来,“饶命啊!”
杨元庆毫不留情,反握刀柄,猛地一刀插入他的胸膛,黑衣人顿时气绝身亡,杨元庆拔出刀,在他衣服上擦去血迹,对众人喝令道:“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他快步向地下室走去,地下室位于主堂后面,有一间专门的小屋,此时小屋内外躺了十几具尸体,杨大郎率领三名兄弟已控制住了入口。
入口只一块长宽只有三尺的铁板,厚却达五寸,铁板反扣在地上,已被铁链锁死,下面隐隐传来‘咚!咚!’的撞击声,声音很微弱。
“下面有多少人!”杨元庆走进小屋问道。
“估计有三十余人,下面不透风,最多一刻钟,全部都要憋死!”
杨大郎叹了口气,“将军,这是不是太狠了一点。”
“如果康巴斯和绿茶他们在,也同样会被这群人杀死!”
杨元庆摇摇头,“他们可以不用来,但既然闯进了我杨元庆的家中,那他们就是我的敌人,对敌人我从来不会手软!”
他随即对杨大郎令道:“不用管他们,把所有人杀光后,告诉弟兄们立刻撤走。”
“卑职明白!”
杨大郎带着几名手下向别处奔去,杨元庆看了一眼地上铁板,转身而去,铁板下的敲击已经没有了声息。
半个时辰后,夜袭红锈茶庄的齐王死士共计一百二十名被杀死,十几名企图逃亡之人也被杨元庆的亲兵猎杀在墙外,但还是有数人逃脱,消失在夜色之中。
杨元庆带领手下迅速撤离茶庄,当市署和县衙得到消息赶来时,杨元庆等人已经离去了一个时辰。
……
次日一早,发生在丰都市的两起群杀大案轰动一时,尽管县衙和京兆府封锁了消息,但各种小道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有人亲眼看见从红锈茶庄内搬出一百余具黑衣人尸体,有传闻说,红锈茶庄是突厥人所开,那些黑衣尸体都是突厥人奸细,也有传闻说,这争夺生意的商人间仇杀,是茶铺和铁铺之间的恶斗。
而另一间铺子,百锻铁铺内杀人案,却没有人敢多说,很多人都知道,那间铺子的背景是宇文述,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官场斗争。
这两桩案子官府严密封锁了消息,没有立案,也不敢立案,红锈茶庄一百多具尸体的后肩都有墨莲花标识,那是齐王死士的标志,涉及齐王,谁敢立案调查。
次日清晨,京兆尹杨达向皇帝杨广秘密禀报了昨晚发生在丰都市的两件群杀大案,杨广却没有任何表态,他在等待杨元庆的消息。
……
历史上,宇文家确实在大业初年卖违禁品给突厥,宇文化及因此险些被杀。
这是《隋书·宇文化及传》记载:大业初,炀帝幸榆林,化及与弟智及违禁与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数月,还至青门外,欲斩之而后入城,解衣辫发,以公主故,久之乃释,并智及并赐述为奴。
卷七 小荷初露尖尖角 第十七章 接受密旨
朝会刚结束,杨元庆便被一名宦官带到御书房外,稍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来对他道:“杨将军,圣上宣你觐见!”
杨元庆整理一下思路,快步走进了御书房,此时杨广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案头,又再次堆起了一尺厚的奏折,日复一日,他已经习惯了。
“怎么,这么快就有消息告诉朕了吗?”
“回禀陛下,臣昨晚忙碌了半夜,有所收获。”
杨广放下了笔,淡淡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