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 作者:亲吻指尖(原创阅读网12.10.25完结)
虽然并没几个能学成什么真本事,不能修成元神,也不能长生不老,但是大多都会学得几种粗浅法术回去,便算是沾了仙气,在人间地位要高上许多,能与一般地方上的员外地主平起平坐了。
在人间,修行界中神与仙是一体的,他们却不知道城中有神祇在,一般真正修行者不会出现,即使是出现也是极力的收敛气息,以各自的秘法掩盖自己不被城中神祇发现。
而修行界的争斗一般都不会波及到天地间的凡人,即使会有修行者之间的战斗出现在人间,也会被神校枳。竦o在自己神域之中可借山河之力,一般在各大门派之中长老这一级的修行者都不是对手。要知道,山神河神在离开了自己的地界,只是相当于炼精化气而已,虽然比修行者初期的炼精要高上不少,可是炼精化气也不过是真正的修行的开始。
牛角枯是一座城名,至于这城的来历已经只有城中老人才能讲出半鳞片爪了。今天的牛角枯城中却家家紧闭门户,而又有胆大的探出头来朝天空中看去,可是天空却白云悠悠,清风阵阵。有房子窗户相对着的,都彼此对视着,能从彼此眼中看出疑惑。
又一会儿,有不少人从屋内走出来,走在大街,与认识的朋友议论着什么。天空之中白云突然动了,一朵朵硕大的白云分成一点点碎云朝一个方向流去。
“他们来了……”城头之上,突然一声大喊。这声音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无形的大门一样,天空中流云加速,朝一个方向聚集而去。清风变向,陡然加大,天边一缕乌云出现,乌云迅速扩散,像会传染一样,那原本的白云霎时变成了黑色,如黑墨。
在城头一人喊了一声后,并没有躲回屋里去,反而一个个好奇地看着天空。远远的只看到天际乌云下一道耀眼的白光飞驰而来,在看到白光的同时,耳中已经传来一道声音:“九华泾河绣春弯河神陈景借路一行。”
声音落时,那一道耀眼的白光已经呼啸而过。城中之人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在剑过之时,清晰的剑吟声仍然在城的上空流转,不一会儿,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天边的乌云也散去。再一会儿,又是十多点颜色各异的光芒飞逝而来,划过牛角枯城的上空,追逐着前面那一道耀眼光芒消失在天际。
“就是他们在百里外的黄雾峡大战了一夜吗?”
城中人看着消失的光芒似乎颇为失望自己没能看清他们的面目。
“应该是吧。”有人回答:“前面飞过的白光中那人说他是九华州什么河的河神?”
“泾河。”
“泾河哪里的?”
“好像是说绣春弯吧!”
“他是河神,还有什么人敢追他。”
“谁知道呢!仙家的事,我们不懂。”
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陈景一路朝九华州飞遁而去,身裹剑罡之中,速度极快,但是却也格外醒目。身裹于剑罡之中,与剑合一,竟是并不要多少法力,同时还能吞吐天地灵气,就是这像飞遁个一年半载也没有一点事。然而事情自然不是这么简单,他身上是中了‘亡魂梦魇咒’的。无论他怎么避开追杀的人,都还是一路杀人,一路亡命的奔逃。偶尔能躲开,打坐静神一段时间,又会被人追上。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逃了多久,只觉得九华州泾河绣春弯是那样的遥远,仿佛用一辈子的时间加上生命都回不去了。
第六九章 千罗弟子
千罗山中的千罗门早已经在数年前毁于一场大火,三千多的弟子活下来的有叶清雪和陈景,至于还有谁叶清雪并不知道。一场大火不但烧了千罗门,还烧了数座山。叶清雪回到山上时,这里已经是一片焦土,她亲手将那片废墟清除,重新建了一座木屋。在山前重新立了一座碑,却没有刻下字。
自她回到千罗山后,并没有什么任何人来过千罗山,然而今天却有一人来了,应该说是一条虾来了。这虾断了一只钳臂,身上有些地方漆黑,如火烧过。
它自当年陈景掉入河中的地方钻出,竞直朝千罗门爬去。对于它这种河中灵物来说,只要是有水里的地方一般都能去,只要不生事河神便不会为难。好在这千罗山中并没有什么成精成怪的妖类,它连爬云之术都没有学会,只得在山林之中爬行,虎豹见他不敢近身,狼、熊见了也绕路走。
一路威风凛凛的穿行在山行之中,钳中夹着一幽黑的狼牙棒,嘴里还碎碎叨叨的念道:“原来这山里的人都良善,河神爷回来,俺求河神爷一定要封俺一个山神当当……”
当它来到当年千罗门所在的山下时,还没有上山便已经大喊道:“神姑,神姑,不好了,河神爷的神像不知被哪个天杀的敲碎……神姑,神……”那个‘姑’字还没有喊出,眼前已经多了一个人,白衣如雪,眼眸清澈,看在红虾的眼中却如电芒扎进了自己心中。
她也不问,只是那样看着,大红虾立即有些结巴紧张的说道:“河……河神爷的神像……神像碎了……”
它的话才说完,眼中雷不一闪,人已经消失。
它连忙回对头,将头抬的老高,什么也看不到了,却大声地喊道:“神姑,带俺老虾一程啊……”说完却朝原路返回去,钻进树林子里去,嘴里念道:“神姑人好是好,就是不如河神爷那么照顾俺老虾。”它要一路又朝回路走,心中想到:“要是神姑开口的话,俺老虾一定会来这千罗山中当守山灵兽的……”
神庙之中香火依然旺盛,可是叶清雪的面前的河神像却已经残缺,神台之上,一地的碎石。一条腿碎裂成了碎头,一条手臂已经断在地上。神像的脸上长满了青苔,其中又有红色的夹杂在其中。
她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神庙门外水雾升起,一只青色贝壳自水雾之中现出身形。贝壳如乘水雾而来,进入河神庙中。
叶清雪头也不回,问道:“神像是什么时候出现问题的?”
“大概是三个月前神像脸上就开始长出红苔,后来慢慢的转化为青色。”贝壳中传出来的声音依然如童音般的稚嫩,并没有挨着地,而是如飘浮在水雾之中。
叶清雪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头看了一眼贝壳,贝壳说道:“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后来恶龙峡中那老乌龟说这是河神爷回到了人间,这河神像才会出现这些的。”
“怎么说?”叶清雪回头问道。
“前年城隍借大寿之名将祝寿的神祇带着阴间,河神爷陷入其中没得回来。一年来神像并没有任何变化,而现在神像变化是受到了河神爷的影响。那老乌龟说,神祇享香火,香火旺,神庙不朽,神像如生。而现在神庙香火很好,可是神像却出问题,说明河神爷出事了。”
“你是说神爷碎了一条腿,断了一只手臂是因为我师弟真身碎了腿断一臂!”叶清雪声音并没有什么变化,听上去依然和平常一样的平静中带着恬淡。
“嗯,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是这样,以为是有人施了法,所以就和大红虾日夜守着,可河神爷神像还会掉落石块,这才让大红虾去请神姑来。我就去恶龙峡中寻那老乌龟问了,这才知道是河神爷出了事情。”
在贝壳眼中,叶清雪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的淡然,第一次见她时,是陈景在绣春弯中将她救下之时,那时她法力枯涸,已经是将死之身,可是脸色和现在一样,恬淡平静,视生死如等闲。后来陈景与枫林渡河神生死激战后,贝壳深深的担心着别人的从中渔利,但是最终没任何一人出现,这让她奇怪,在过了几天之后,才看到河域边上一座山巅站着的一个白衣女子,她记得是河神爷的师姐,从那时起,她心中就深深的记下了,或者说是叶清雪那静站山巅风雨之中守护的形象烙在了她的心中。在她的心中,这才是正真的人间仙道风范。
八面不动,视死生大事如闲云,淡定从容,内心却执着有坚持。
然而,在陈景深陷入阴间秦广城中时,贝壳才发现叶清雪不只永远恬淡,而有着让人心悸的一面。这不光是贝壳的感觉,也是许多人的感觉。
叶清雪不说话,贝壳却说道:“神像缺腿断臂,河神爷也一定是缺腿断臂了。看这神像身上一层层剥落,河神爷的肉身一定受了极大的伤害。”
叶清雪突然说道:“师弟既已回人间,那这三月来人间可曾发生过什么大事。”叶清雪一直在千罗山中清修,不履红尘。
贝壳却也摇头说不知道,然后又说道:“听说神祇之间有一套通传天地的法门,翠屏山神法力高深莫测,她那里或许会有河神爷的消息。”
叶清雪却摇了摇头,说道:“此人法力虽高,却是个落井下石之人,而且来历神秘。当年我师弟几乎魂灭之时去求她借法,她尚且还要我师弟许下一条诺言,我若再去找她,她即使没有条件,我也不想欠她人情。若是师弟回来,一定要他尽早还了那个承诺,留待以后,一定要出事的。”
贝壳没想到叶清雪对于翠屏山神竟是这样的看法,心中对于叶清雪的印象又有了一些改变。
“可是,河神爷成神祇时间短,他没有什么朋友,有的都是敌人。”贝壳说道。
“没有朋友吗?呵呵,我是什么,我是他师姐,他是我千罗门弟子。”叶清雪转身一步跨出河神庙,电花一闪,叶清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叶清雪并没有走远,而是出现在了霸陵城中,大白天的,一丝缕电花并不明显,在霸陵城中一座拱石桥边的枊树下,银丝般的电花一闪,柳树下就多了一个人,白衣胜雪,风清云淡。街对面的行人并没有一个注意到她。
柳树下有一个算命老道,一缕稀疏的胡须,有些焦黄,微闭着眼睛,旁边竖着一杆白幡旗,旗上写着两行龙飞凤舞的大字:“仰观天上神,俯察幽冥魂,欲问人间事,只需三两银。”
叶清雪看着他,还没有开口,那老道已经捊了捊那一缕稀疏而又有些焦黄的胡须,悠悠然的说道:“仙不入神域,叶掌门真是好胆色。”
“我不是仙,不过是慕仙求道之人。”叶清雪转过身来说道。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便称仙,叶掌门的境界在化神之上,怎么不是仙了。”算命老道并不看叶清雪,神情如一切都在指掌之中。
“化神便称仙?我听说只有元神显化,返照虚空之后才可称之为入了仙道,什么时候这区区化神境便可称仙了。”叶清雪声音清淡却清晰好听,街让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她,许多年轻的花花公子驻足窥视,想要看清楚繁密的绿丝柳条后面的叶清雪来。
“叶掌门好大的口气,区区化神,天地间又有多少化神境的修士,有道是天下尽炼精,练气方入门,化神何其难,返虚未曾闻。”老道士说完,便又说道:“看来传言是真的了,要不然,叶掌门是不敢来这霸陵城的。”
叶清雪并不回答他的话,而是说道上:“今天我来是请帮我老先生算一卦的。”
老道士再次拂了拂那一缕山羊须,道:“叶掌门请讲。”
“我师弟有难,想请老先生算算他现在在何处。”叶清雪静静的问道。
“但凡测算之事,一定要有牵引,灵犀一点,自可千里寻踪。你要算神祇之事尤其难,能不能寻到,这就要看你自己了。”
“哦,怎么说?”
“天地之事,无论多么隐晦,都会有迹可寻,所以,先得叶掌门显露微迹,方可寻迹而寻你心中所想之事。”道人不紧不慢的说道。叶清雪自柳树后走出,来到道人卦桌前,坐下,问道:“怎么显迹。”
“问卦等若问天地,文字是天地之形语,你可静心依心中所想写下一个字,我便能寻着那冥冥之中的天意而寻找到你心中所想要的答案。”
这时街上那些花花大少眼睛都快要掉出来了,一个个不由自主的挺直胸膛,尽量将手中的折扇摇的更潇洒,当叶清雪坐下之时,一个个都围了上来,其中有一个看上颇为英俊的青年轻摇着手中的荷花扇,说道:“这位姑娘若要算卦,在下府上有一位伏羲传人,专精八卦,可测天下事。霸陵城虽太平,却也有不少坑蒙拐骗之人。”
老道士端坐不动,毫不在意他说自己坑蒙拐骗。
叶清雪头不回,只是淡淡道:“是吗?”她随口说着,却将老道士桌上的黑毫笔拿了起来,素手执笔,动作轻盈不沾尘。那公子眼都直了,情不自禁的吞咽着口水,再次说道:“姑娘想必是寻人,在下府上卦师犹擅寻人,姑娘且稍待,在下这就命人去请卦师前来为姑娘算一卦。”
他说完便朝身边一人一努嘴,那人立即快步跑开,显然是去请那个什么伏羲传人的卦师了。
第七十章 卦算
“多谢!”叶清雪仍是头也不回,安静的让人觉得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在说话的同时,已经在雪白纸上画下一竖。当所有人都在等着她写下去,看她要写一个什么字时,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