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2
观山陵的真实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等到明末流寇张献忠带兵大举人川之际,他就率众避入深山,将举族男女老幼和所有造陵挖山的工匠,都杀死在了墓中,启动机关放下断龙石,把自己活生生埋在了其中。土人们也称这座神秘的“地仙村”为“封王坟”,而且从此后再没人知道地仙村的位置所在。
此事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只是孙教授在四川工作的时候,听山民们提起过“地仙阴宅”的各种传说,各种说法并不一致,甚至难以肯定这些传说是真是假,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过孙教授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使他深信,在明代确实曾经有过观山太保和地仙村。当年张献忠的流寇部队人川后曾大举挖山掘墓,史书上记载“流寇人山穴地,以求地仙所藏之金书玉咒、龙骨天机,未逞,屠戮万人,填尸平壑”,这很可能是说,农民军意图盗掘观山古冢,但没有找到位置,于是杀了许多当地民众泄愤,把盗墓时挖山掘开的深沟都填满了。
另外还有些零星的记载,都从侧面证实了此事。这座由盗墓者苦心建造,深藏在蜀地的古墓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历朝历代古冢中的奇珍异宝,不单如此,其中极有可能存在西周时期的古卦秘器。
于是孙教授就打报告,请求上级批准他组织一个专家组,专门去四川寻找地仙村,结果被许多人指责说他是异想天开。观山太保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目前人力资金都很紧张,怎么可能凭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就耗费人力物力去找一座根本不存在的古墓?这不符合咱们的工作原则。
孙教授碰了钉子,被人说成是精神病,只好忍下性子,暗中收集资料,每次出差去四川,总是会挤出时间走乡串寨,多方打听调查,可是随着逐渐深入接触,他发现观山古墓的具体位置根本就无迹可寻。
据说中国传统行业中独占鳌头的摸金校尉,精于寻龙搜山、分金定穴,而观山太保的观山指迷之道,也脱身于后汉时期发丘摸金之辈流传下来的古术,对青乌堪舆的掌握深不可测,而且观山太保本就是盗墓行里的高手,他们建造的陵墓,防盗手段肯定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甚至让人连确切地点都无法找到。可能即便再过上千百年,地仙古冢的谜团,仍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
第三卷 怒晴湘西 第五十五章 瞒天过海
孙教授为了找到地仙城这处古墓博物馆,颇下了一番苦功,最终却毫无所获。他将这些年来从民间搜集整理有关明代盗墓贼观山太保的资料,全部记载在了这本工作笔记之中,到最后未免有些心灰意冷了。
但在研究观山太保的过程中,他从乡间野谈以及各种史料方志上,了解了许多古代盗墓活动的秘闻,知道这世上自古无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冢,只要是古墓,就早晚有被挖盗的一天。盗墓之术,不外乎“望、闻、问、切”四门。
“望”是指观望风水形势,通过上观天星、下审地脉来确定古墓的位置和布局,这需要洞悉山川河流与日月星辰的脉搏,极为深奥庞驳,不是普通盗墓者可以掌握的;另外这望墓之法,还可以观察地表、土壤、植被的差异来寻找墓穴,又称“观泥痕、辨草色”。
“闻”字诀,也可分为两种方法,有一种人天赋异秉,嗅觉极其敏锐,可以通过鼻子辨别深山老林中的特殊气息;“闻”又指盗墓者敏锐的耳音,练到“鸡伺晨、犬守夜”的境界,就可以通过聆听自然界的声音,推断地底的情形,耳音普通之辈,也可借助工具,比如埋瓮于地以耳认穴的“瓮听法”。
据说“问”字诀是通过向当地土人“咨询”,从侧面了解古墓的情报和方位,运气好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问’’字诀另有一种比较神秘的方式,即问天,据说古代盗墓贼可以通过占卜推演,来确定古墓结构和墓中吉凶,但此术在很早以前就绝迹了,再也无人通晓。
最后是“切”字诀,主要是盗墓者挖掘古墓的各种办法,是如何避实就虚地利用各种工具来挖掘盗洞,有分金定穴、直捣中宫,也有长锄大铲的崩山揭天顶,更有施术驱兽的穿山穴陵甲。
孙教授知道归知道,但这“望、闻、问、切”之术,多是传了几千年的倒斗绝学,或许在民间可以打听到这些事,可要真想学会这些本事,不得真实传授,是完全不可能掌握的,何况大部分盗墓之术都是失传已久。
按说到厂这个地步,差不多该死心了,可孙学武性格偏执,对认准的事情格外执著,他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仍是没黑没白废寝忘食地想找地仙,妄想窥探璇玑楼中所藏的古卦天机。
也许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孙教授在一次整理古籍文献时,意外了解到一则秘史。在周穆王时期,曾有过一尊以南海龙火锻造的古鼎,鼎上有卦镜卦符,古鼎出自归墟,其材质是青铜器中罕见的器物,由于鼎器中的海气凝结,其铜性历千年而不失,年代愈久铜色之幽绿愈深。
古鼎上……镶嵌的卦符、卦镜,都是西周时期照烛演卦的精髓,可以利用青铜中蕴藏的海气,推演丧葬之象。古代人迷信风水中的形势理气,其中最看重的是“气”,也就是所渭龙脉中的“生气”,大海上的海市蜃楼异象。多是由于海气变幻所生。归墟中的海气即是“龙脉龙气”。这尊归墟古鼎上的任何一块碎片,都可以将普普通通的墓穴,变为生气凝结的风水宝地,而鼎上的卦镜,更可以用来窥测推演古墓方位。
孙教授开始并不相信真有归墟古鼎,但顺藤摸瓜地略加考证,才知道此事绝非空穴来风。不过此鼎曾作为陪葬品随周穆王下葬,后来周穆王陵寝被人挖开的时候,发现铜鼎已被雷击碎,卦镜和四枚古符分别被人取走,就此散落四方。
历史上盗墓者问天卜卦寻找古墓大藏的传说,很可能就来源于归墟古鼎。据说归墟卦镜上机驳繁奥,通过卦符的指引,便能根据周围生气聚散变化呈现不同卦象。孙教授知道周天卦符共计一十六枚,古鼎上仅有龙、鬼、人、鱼四枚,专是观取阴阳气穴所用,想以此破解西周的龙骨卦象虽然不太实际,但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凭他几十年潜心研究古代密文符号的积累,自问还有几分把握能解读四枚卦符呈现出的卦象,只要有了这面玄机无穷的古铜镜,也许有一线机会能找到地仙城。
可到此时为止,这些设想还仅是孙教授脑海里的一座空中楼阁。归墟古鼎碎裂之后,铜鼎被熔化改铸为丹炉,卦符卦镜更是下落不明,它们都是古人眼中的风水秘器,天知道是否被哪个识货的墓主带着长眠地下了。孙教授无财无势,仅凭一己之力,想把它们重新收集起来,又谈何容易。
不过有道是天意难料,天机最巧,也是机缘巧合,还就真让他等到了机会。两年前孙教授到内蒙出差,借宿的时候,有位牧民对他谈起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当时内蒙草原已经沙化严重,但有一片沙草地上的青草却格外茂盛,远远看去就像·片绿色的草甸子,面积不是很大,约有几十米的范围。
这片草甸子里藏有许多黄鼠狼,成群结队地进进出出,神态极其鬼祟。从前当地牧民很少见过黄鼠狼,以为此兆不祥,就相约带了大批牧犬猎枪前去剿杀。草原上的牧犬最擅长捕捉地鼠,捉起黄鼠狼来也不逊色,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咬死了大小上百只黄鼠狼子,尸体乱糟糟地摆满了一地。
清剿干净之后,牧民们开始剥黄鼠狼的皮筒子,也有人点火焚烧草丛,其中一人见里面的土窝子中,有一枚青铜的龙形器物,看起来也不值得什么,并不知是古物,随手挂在了坐骑卜当装饰品,想过几天去旗里赶集的时候,带到供销社换点纸烟。
孙教授是个有心之人,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就连夜到供销社买了一条香烟,向那捡到无眼龙符的牧民毫不费力地将此物换了回来,暗中收藏起来,第一枚卦符,就被他瞎猫撞上死耗子般地弄到手了。
此后孙教授对卦镜古符之事更加上心,但一直没有其余几件秘器的下落,直到不久前才又有了一些眉目。原来卦镜早已在清末流到境外,并在一次走私途中,随船沉入大海。孙学武知道自己的老朋友陈教授有海外关系,就编了个谎话,告诉陈教授沉人海里的是秦王八镜之一的秦于照骨镜,是件价值连城的国宝,让陈教授想办法找人打捞。
那卦镜背后都是密密麻麻的符号图形,非常精细复杂,收藏者担心遭到磨损,另外也是为了使铜镜中的海气持久凝聚,就以火漆封盖储存。孙学武事先早已获悉此事,却瞒天过海,告诉陈教授说:“那是由于照骨镜镇尸千年,镜中阴晦犹存,不可照人面目。”
孙学武知道沉船茫茫大海之中,不易打捞,他利用陈教授的关系打捞归墟卦镜,也是存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念头,并未抱有太大希望,想不到竟然真的从南海完好无损地取回古镜,实是意外之喜。拿到手后并未上交,而是秘密地藏在家中,暗中分析镜背的卦图。陈教授在美国治疗期间耽误了不少工作,回国后始终忙碌不停,又对他的老朋友深信不疑,心甘情愿将找到国宝的功劳让给了孙学武,从来都没追问过他是否已将国宝献出,更不知道那面南海古镜根本不是秦王照骨镜。
四枚古符中的铜鱼,历时几千载,仍然嵌在古镜上未曾分离,孙学武连做梦都没想到,两符一镜已到了自己手中,看来合该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今只差一人一鬼两枚铜符,把这些东西都凑齐了,就可以人川开启观山古墓,周天卦数的秘密似乎已近在咫尺了。
孙教授近日得知,解放前有人从湖南盗墓贼手里买到一批文物,在民间辗转多年,幸未残缺丢失,前不久由爱国侨胞捐献了出来,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其中就包括由归墟古鼎改铸成的丹炉,以及另外两枚青铜卦符,而且在铸造丹炉的时候,还将古鼎从周穆王陵寝中的出土经过,以及鼎身原本的形制—一在丹炉上铸成图形记载。
孙教授当时恰好回到北京,见这批古物就在天津展出,便再也忍耐不住。他本就性格孤僻,竟然连假都没请,就直接赶到博物馆来看个究竟。不过在博物馆的展室中离远了看怎能过瘾,而且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归墟古鼎,所以不能通过正式渠道接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深夜里溜进博物馆,把丹炉上的铭文和图形都抄录下来,想要从中窥探到卦符、卦镜的使用方法。
笔记本的最后几页,都是丹炉上的铭文和图案,但只有一半便截然而止,这本记载着孙教授秘密的笔记本,也就再没有接下来的内容了。想来那时恰巧被我撞见,孙教授唯恐暴露身份,匆匆逃离了博物馆,他百密一疏,把他最重要的笔记本丢在了现场。
我看完之后合上了工作记录本,冷哼了一声,骂道:“这老小子平时装得一本正经,实际上整个就一黑后台,藏得比观山太保还深,真是***老奸巨猾,竟然拿胡爷当枪使了。我这辈子没让人这么耍过,在惊涛骇浪中提着脑袋出生入死走了一个来回,险些把命都丢在南海,要不是这会儿看到这本变天账,到现在还得被他蒙在鼓里——跟傻帽儿似的以为自己是为国立功了。可他放屁瞒得了响,却瞒不了臭,只手遮天的阴谋诡计终有败露之时,既然被我知道了真相,定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Shirley杨却摇头道:“你先别急着动火,我看此事未必如此简单,恐怕尚有隐情亦末可知。”
第三卷 怒晴湘西 第五十六章 拜访解读谜文暗示的专家
我指着笔记本对Shirley杨说:“如今事实俱在,也不用把陈教授找来与他当面对质,只要把这本工作记录拿到他面前,谅他也不敢不说实话,还能有什么隐情?”
Shirley杨况:“孙教授在事业上始终都不顺利,他暗中研究卦镜卦符,多半是无奈之举,恐怕只是不想让旁人插手他的研究成果。另外博物馆展出的古物皆为仿制品,此事你我当初虽然并不知道,可孙教授应该早就知情,他趁深夜无人,潜入博物馆看看赝品,似乎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铜人铜鬼两枚真正的古符,都已被文物部门收入仓库了,我想即便是孙教授这种身份的学者,在没有正式授权的情况下,也很难接触到那些国宝,想用四符一镜探寻地仙村的构想终究不能实现,他迟早会将手中的铜镜铜符完壁归赵。”
我苦笑着摇头道:“你专把人往好处想,我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