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2
北地玄珠:这种东西在中药里又名“地霜”或为“北地玄珠”,其性为“辛、苦、大温、无毒。”这是为了预防古墓内空气质量差,导致头疼昏迷。
黑驴蹄子:黑驴蹄子,此物最是僻邪,尤其克制发生尸变的僵尸之类妖怪。
长钉,墨线:用力一推把那棺板合上,取出长钉钉得死死的,又用墨斗在棺材上纵横交错的弹满了墨线,墨线如同围棋棋盘的格子一样形成一张黑色大网,把棺材封得严严实实。
天官铜印/发丘印: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此印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红奁妙心丸:吃一粒可避尸气
旋风铲:空心铜棍,铜棍中空,里面装有机括,九片精钢打造的波浪叶,似九片花瓣一般插在铜棍前端,铜棍前边有专门的插槽锁簧,钢叶一插进去,就立刻被锁簧牢牢地固定住,铜棍后装一个摇杆。
闻香玉:又叫金香玉,散发浓厚香味的玉石,可提神。
大量生姜:在雪山使用,将其榨成姜汁,用姜汁涂抹至凿冰的工具上,挖冰时能省好大力气。
“星官钉尸针”:是唐代摸金校尉使用的古物,共有三十六根,刺入尸体防尸变。
1.9:探险常用工具
岩楔:固定用具
手套:护手用具
地图:指引方向
冰纤:雪山常见物品
毯子:野外必备物品
登山镐:野外必备物品
工兵铲:野外必备物品
登山绳:野外必备物品
指南针:野外必备物品
安全栓:野外必备物品
冷烟火:照明用具,不会引起火灾
照相机:照相用
干电池:电筒用品
登山索:野外必备物品
潜水镜:野外必备物品
氧气罩:野外必备物品
照明弹:照明用
承重带:野外必备物品
消防钩:野外必备物品
火髓木:引火用品
莹光管:照明用
巧克力:补充热量的
防毒面具:防毒气
登山头盔:野外必备物品
携行袋搭:野外必备物品
狼眼手电:野外必备物品
战术射灯:野外必备物品
小型地质锤:野外必备物品
制式的大衣:保暖
波塞东之炫:潜水探灯
防身武器:
猎枪:枪械
炸药:爆炸物
雷管:爆炸物
伞兵刀:刀具
炳烷喷射器:火焰喷射器
1.10:古物的命名方式
古玩行里有这么个规矩,一件玩意儿,没有官方的名称,就一律按其特点来命名。
2.11:探险发现物
蛾身螭纹双劙璧:它的造型像是一对飞蛾,这种飞蛾在古代是一种舍身勇士的象征。有这一句话:飞蛾扑火,有去无回,明知是死,依然慷慨从容地往火里扎。他们对这种大飞蛾的精神极为推崇,用飞蛾的造型制作一些配饰,给立下战功有武勋的人配戴,是一种荣耀。
雪山金身木乃伊:这种尸体的处理方式非常复杂,先要将死者摆好特定的姿态,装进石棺,在里面填满沼盐,停置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等待盐分完全吸入身体各个部分,取代尸体中全部的水分腌渍妥善之后,再涂抹上一层类似水泥的物质,此物质由檀木、香料、泥土以及种种药品配制而成。然后此物质便逐渐凝固硬化,尸体上所有一切凹陷或皱缩的部分,例如眼睛、两腮、胃部,都会自行膨胀起来,形成自然和谐的比例,再于外部涂抹上一层熔金的漆皮,这就是金身,最后还要再用沼盐包裹一层。只有身份极高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
玉石王座:精绝国贵大殿中保存最好的就属玉石王座了,玉座最上方刻着一只红色玉眼,座身通体镶金嵌银,镂刻着仙山云雾、花鸟鱼兽等物,基座是一大块如羊奶般洁白的玉石,在以黑色调为主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玉制眼球:玉石中还有天然形成的红丝,蓝色的瞳孔,层次分明,几可乱真。祭祀物品。
玉卵:这东西外形象个鸡蛋一样,不过只是说外形象是卵形,要比起鸡蛋来可就大太多了,外边裹着一层蒸蜡,腊壳里面有层薄壳美玉,上有图案。图案有龙虎百兽,还有神山神木,尤其是那险峻陡峭的高大山峰,气象森严,云封雾锁,有明显的图腾化痕迹为古滇国之物,用途不明。
水晶眼:水晶制成的鬼母眼珠
水晶球:一蓝一白上有天然星图。
雮尘珠:又名凤凰胆,有说为黄帝仙化之时所留,有说得之与地下千丈之处,是地母变化而成的万年古玉,亦有说是凤凰灵气所结,种种传说,莫衷一是,其形状酷似人的眼球,乃是世间第一奇珍。
献王六足铜鼎:鼎下有六只兽足,象是六只火麒麟,面朝内侧分别对应,从兽口中可喷火柱,鼎上的黑色表层,遇火即燃。
黄金面具:除了眼框部分之外,基本上完全相同,都是龙角、兽口、鱼尾形的耳括。巫师或者祭司在仪式中戴,全部真金铸造,眼耳鼻口镶嵌着纯正的青白玉。这些玉饰都是活动的,这些青白玉可以从黄金面具上取下来。面具头上有龙角,嘴的造型则是虎口,两耳成鱼尾,显得非常丑恶狰狞,这黄金面具的纹饰,一圈圈的全是漩涡形状,看起来又有几分像是眼球的样子,一个圈中间套着两三层小圆圈,最外一层似乎是代表眼球,里面的几层分别代表眼球的瞳孔。
玉质胎儿:古滇国之物,至少上半身极象,小手的手指有几根都能数得出来,甚至连前额的血关都清晰可辨,唯独下半身还没成形,不过半点人工雕琢的痕迹都没有,竟似是天然生成的,大自然造物之奇,实乃人所难测,但是与真正的胎儿形态过于酷似,若不是只有拳头大小,真会让人以为是个活生生的胎儿,被人用邪法变成了玉的。
古格银眼:是一幅复杂的大型浮雕,主体是一只巨大的眼球,魔国历代陵寝的分布图。
邪神水晶尸:水晶制成的尸体
龙虎短杖:青色厱石磨成,与老百姓家里用的擀面杖长短相似,微微带有一点弧度,一端是龙头,一端是虎头,二兽身体相接的地方,就是中间的握柄。龙虎形态古朴,缺少汉代艺术品的灵动,却散发着一种雄浑厚重的气息。作用是古代祭祀时,开打箱子的钥匙。
绿色铜人车马:陪葬品
雪山金身木乃伊:全身都是白色的,不是尸变那种长白毛,而象是全身起了一层厚厚的硬茧,有几处地方白色的茧壳脱落,露出里面金灿灿的光芒,里面似乎全是黄金。
灵白玉无暇的玉盒:玉盒遍体鎏金坴银,石盒上刻着有翼兽的图案,盒盖上的锁扣是纯金打造。在以整块羊脂玉制成的盒子中,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物品,其中有一块龙骨(某种龟甲),上面刻满了“天书”,被命名为“龙骨异文谱”。
兽角迷文金板:四角造成兽头状的纯金板,用来记录珍贵资料。
龙骨异文谱:古时在龟甲上雕刻保存的资料。
巨瞳石像:这人头足有常人的两个脑袋加起来那么大,眼睛是橄榄形,长长的,在脸部的五官中比例太大了,显得不太协调。头顶没有冠帽,只绾了个平髻,表情非常安详,没有明显的喜怒之色,既像是庙里供奉的神像,也像是一些大型陵寝山道上的石人,不过从石像在这间大屋中的位置判断,是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眼睛非常突出,异于常人,这应该是叫巨瞳石像。在新疆天山、阿勒泰、和田河流域,以及蒙古草原的各地,都发现过这种巨瞳石像,关于石像的由来,已不可考证,曾经有学者指出这应该是蒙古人崇拜的某个神灵。根据史册记载,忽必烈在西域沙漠中有一处秘密的行宫,称为“香宫”,最早这种石人的雕像就供奉在香宫里面。但是后来又过了些年,随着几座年代更为久远的古墓和遗迹被发现,也从中发现了巨瞳石人像,这就推翻了“香宫”的假设。有人说这是古突厥人遗留下来的,到最后也没个确切的说法,成了考古史上众多不解之谜中的一个。
精绝的鬼洞族:管埋有蛇骨的无底洞叫做“鬼洞”,而恶罗海人并不这样称呼,他们直接称其为“蛇骨”,那是一些来自虚数空间的尸骸,绝不应该存在于我们的现世之中,深渊般的洞穴,是那尸骸脑中的记忆。恶罗海人认为世界是一个生死往复的轮回循环,这个世界毁灭之后,会有另一个世界诞生,循环连绵不断,所有的世界都是一体的,而“蛇骨”也将在下个世界中复活。他们通过不断地牺牲生命供奉它,是期望恶罗海人也能在另一个世界中得以存留。
轮回庙中的大幅壁画:就是解读古代密宗风水的钥匙,因为画中的方位极为精确,每种不同的色彩、神兽,或者天神,都指向对应的地理位置。有了这个方向的坐标,再用古今地图相对照,即便不能像分金定穴那样精准,却也算有了个大致的区域,强似大海捞针。
中原流传下来的风水学,认为天下龙脉之祖为昆仑,这和藏地密宗风水就有很大区别,但归根结底,本质还是差不多。密宗风水中,形容昆仑山为凤凰之地,其余的两大山脉,分别为孔雀之地、大鹏鸟之地。
龙鳞:把那发黄的干树叶捡出一片,轻轻放入杯中。只见那所谓的“龙鳞”,一遇清水,立刻变大了一倍,颜色也由黄转绿,晶莹剔透,好似在茶杯中泡了一片翡翠。我以前在福建也听说过“龙鳞”是很值钱的,有些地方又称其为“润海石”,但没亲眼见过。据说在船上放这么一片,可以避风浪;在干旱的地方供奉几片还可以祈雨,用来泡茶能治哮喘,至于是不是真的龙鳞就说不清楚了,也许只是某种巨大的鱼鳞。
1.12:探险中发现的生物
蛪:音qiè;蛪虫,古书上的一种成虫似蝉的小虫子。
燘:岩石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霉变物质,无毒
水彘蜂:这种浅水生虫类,十分喜欢附着在漂浮的物体上产卵,虫卵见水就活,就像是干海绵吸收了水分一样,迅速膨胀,身体变成白色手指肚大小的水彘,两侧长出小指盖一样的鳍状物,游动的速度极快,即是水彘蜂
青鳞巨蟒:象一条没有爪子的青色巨龙,身上的鳞片闪烁着不祥的光芒。是生长于虫谷的森林之中,由于大蟒贪恋阴凉的环境,才把大山洞当作了老窝,平时除了外出捕食,就躲在里面睡觉
刀齿蝰鱼:刀齿蝰鱼的祖先,可以追述到后冰河时期的水中虎齿獂鱼。那种鱼生活在海洋中,身体上有个发光器,大群的虎齿獂鱼可以在瞬间咬死海洋中的霸主龙王鲸。后来由于次冰河时期的巨大洪荒,这些生物就逐渐被大自然残酷地淘汰,其后代刀齿蝰鱼也演变成了淡水鱼类。这些鱼只能生活在温度比较低的水中,北回归线附近只有岩洞中阴冷的水域适合它们生存,那些水中产有一种没有眼睛的硬壳虾,数量很多,但是仍然不够它们食用,所以经常会发生自相残杀的状况。数量庞大的刀齿蝰鱼在每年的九月之后,仅仅会有百分之一的幸存下来,活到最后的产卵期。中秋月圆,是刀齿蝰鱼产卵期,之所以生活在偏热的北回归线附近,就是为了到水温高的地区产卵。产卵之后刀齿蝰鱼就会立刻死亡,鱼卵在温度较高的水流中孵化,又洄游到阴冷的水域继续生存。
羽裂圣蕨:形成时间在第三纪以前,距今已有几千万年。同代的生物在沧桑剧变中基本灭绝了,圣蕨则成了孑遗植物。它主要生长在幽暗、清凉的密林之中。
跳舞草:平时无精打采,一旦被附近经过的人或动物惊动,变会弄姿作态地好像在跳舞,有闻声而动伴舞的异能,对人没有伤害。
铁头龙王:黄河中的一种大鱼,体形在十米左右。逢大水出没,袭击渔船。渔民多误以为是河神化身。
蜮蜋长虫:(又称霍氏不死虫)巨大的黄金面具,中间只有一个独眼,有个象眼球一样的东西在转来转去,面具嘴部是虎口的造型,在这时看去,血盆大口好似是一道通往地狱的大门,里面露出粉红色的肉膜,那些肉膜好象是某种虫类的口器,大口一张,不是象腭骨类动物的嘴是上下张合运动,而是象四周展开,变成了方形,里面还有一张相同的小嘴,说是小嘴,同时吞掉两三个活人也不成问题,口内也没有排状牙齿,而是在四个最角,各有一个坚硬的“肉”牙。这些特征都充分说明,这个庞然大物是只虫子,它后边的身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