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之上 作者:莲花郎面(晋江vip2014-07-24正文完结)
“你别岔开话题,我问你……”宋离忧还是觉得她在故意回避。
云青打断他:“我只问一遍了,你可愿彻底摆脱之前的因果,粉碎根基,重修一世?”
“……”宋离忧见她说的认真,也不由沉默了一会儿,“我在自毁肉身之时便有觉悟,你何必再问?”
云青点头,有些赞许地说道:“我之前说过,要给你指一条路。”
“你是说……?”
“你现在去南方九鸣城,找这个老人。”云青挥手,用刚刚学会的蜃影术幻化出茶老舅的样子,“让他为你粉碎根基,重修鬼道。”
“鬼道?!你开玩笑罢?”宋离忧差点跳起来。
“并非那些乱七八糟的传承,而是酆都城的鬼道正统,你不会后悔的。”云青挥散幻影,“你不去也行,不过我们还是得就此别过。”
“什么意思?云青你要走吗?”郑真真原本安安静静地在听,可是云青一讲到“别过”她就紧张起来。
“不是我,是我们。”云青温和地朝她笑了笑。
“你们?你又有什么打算?”宋离忧不解,“加我一个不是也更安全些吗?别忘了这次是谁把你从履天坛救出来的!”
“我们要去眠凤廊,你莫非……”云青抬起袖子,掩住促狭的笑意。
眠凤廊只收女弟子。
“啊呸!”宋离忧啐了一口,“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虽然不知道你又打上了眠凤廊的什么主意,不过既然是能成大道的正统传承,我还是愿意一试。”
“对了,现在谢遥估计也在九鸣城……”云青补了一句。
“别想我帮他!”宋离忧怒道,他和谢遥一向不对头。
“你想多了,南方将有大乱,那时候你自顾尚且不暇,怎么腾得出手帮他。我只是告诉你一声罢了。”云青摇头。
宋离忧甩了甩袖子,走到山崖边上,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他回头道:“我一直觉得你知道得未免有些多了……之前在神宫也罢,可能是十万大山有秘典记载,但是这世事变化万千,你是如何知道谢遥此时在九鸣城,如何知道这老人能帮我重修鬼道,又是如何知道南方将有大乱的?”
云青摇头不答。
宋离忧爽朗地笑了一下:“算了,也没指望你告诉我。虽然与你过节颇多,但这次若是重修鬼道顺利,我定会报答你的!”
“一路顺风。”云青和郑真真都看着他渐渐虚化的身影。
宋离忧挥手告别,凭虚御风,直落山崖。
“风兮雪兮,徒离忧兮;不忍醉兮,枉自离难;盛华将逝,君子离经;日月无光,圣人离德!”
他本纵情而来,也该踏歌而去!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八回、地火传承,无事生非
西北十三障指的是隔绝西北大草原和中南丘陵的十三座山脉,这十三座山脉终年云雾缭绕,险峻无比,是天然的屏障。若不是大镜部落得履天坛这种圣地相助也不可能突破自然的局限,攻破十三障直取樊城。
履天坛在突破十三障时考虑到将来定都樊城,不愿镜国受其他修道门派影响,于是索性把这山上的散修门派清理了一个干净。但是这偌大的十三障多少有点漏网之鱼,比如之前那座古寺,又比如决明山上的地火门。
决明山是从东南往西北数的第三道山脉,山顶在这深秋时节已经有些雪了。雪水在正午的阳光下融化,顺着溪涧流过地火门前,清冽而冰冷。
此时两个小道士正在山下溪涧里摸着鱼。
“哎,清风也回去念书了罢?”一个高高瘦瘦的小道士叹了口气,将手里的鱼篓子丢到一边。
另一个小道士胖墩墩的,看上去颇为讨喜,一见他停下也连忙不干了:“是啊是啊,清风师兄也回镜国念书了。清尘师兄,你说我们为何还要呆在此处?”
“为求道啊……”清尘叹息着说道,看了一眼只有几条小鱼的篓子,不由担心起今天的晚饭。
“可是那老牛鼻子根本不教我们道术,天天让我们安心打坐,打坐能有什么用?我想学那些移山填海的道法啊!”胖墩墩的小道士有些不满地说道。
“清远,莫这么讲师尊,师尊自然是为我们好。”清尘皱眉道。
“嘁,他连鱼都不捞!还让我们烧水做饭,他根本不是想收徒弟,就是想找个打杂的!师兄你心善,我可不想再呆了!”
胖墩墩的清远将鱼篓子一扔,转身就跑进道观里拿了自己的行李。等他再跑出来时清尘吃了一惊:“你这是做什么!?”
“回家念书当官,运气好还能进履天坛当大祭祀呢!”清远抱着自己的东西就向林子里走过去。
“等等,此地离镜国不知几千里,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你怎么能一个人跑回去!”清尘着急地拉住他。
“这两年我虽没学到道法,但力气确是涨了不少,对付野兽容易得很!”清远也不惧,用力甩了甩袖子,“师兄你放开!”
“你不辞而别也是不对,只少应该先跟师尊说上一声吧……”清尘死活不放手。
清远怕扯断包裹上的布条,也不敢太用力,只能与他僵持着:“师兄你省省吧,清风师兄不也是不告而别的?你再留下去也不过是称了那老牛鼻子的心意!”
清尘力气不如清远,一个没拉住清远就跑出几米远消失在了这密林之中。
他一跺脚,也不管那地上的鱼篓子了,跟着清远就冲进这林子里。
“清远!清远!你在哪儿?”清尘一边向林子里走一边喊,山中回荡着他呼喊的声音。
只可惜清远似乎已经跑远了,他追了一阵也没发现他的踪迹。
黄昏将至,林子里开始暗了下来。清尘心里有些发毛,他只好沿原路返回去,心里纠结着该怎么跟师尊交代。
“这位小道长……”一个温柔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
清尘一个哆嗦,那些书里的狐媚鬼怪故事一下子填满了脑海。据说黄昏之时总是很容易见着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他拼命告诉自己不能回头,但又担心万一真是落单的旅人向他求助该怎么办。
“小道长请留步。”这次换了个年幼不少的声音,但是比刚刚那个平和沉静些。
这声音听起来不像是狐媚子,莫非真是有人求助?
清尘回头,看见那密林掩映处站了个艳若桃花,眼含春水的少女,树木的阴影中又缓缓走出一个大汉,那大汉肩头坐着一个身着繁复祭祀服的盲眼女孩。
“你……你们是?”清尘怎么看都觉得这几个人不对劲,这里是十三障深处,一户人家也没有,哪儿来的小孩子?
那个盲眼女孩从大汉肩头跳了下来,落地时脚下隐隐有黑色火焰缭绕。清尘擦了擦眼睛,那黑色火焰已经消失了,他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我们是游方之人,还请小道长与你师尊通报一声,我们想借贵地暂作休整。”
“这……”清尘还在烦恼师弟的事情,这会儿又来了几个来历不明的修行者,他一时不知还如何是好。
“若是有不便之处也不必勉强,小道长将出山的道儿指给我们便是。”云青见他为难也不强求,客气地说道。
“不不不,倒也没什么不便之处,只是门内颇为清寒,怕怠慢了几位客人。”清尘也是个实心眼的,他见几人中有个娇滴滴的少女,又有个盲眼的孩子,也不敢让他们在这深夜赶路。
“修道之人自然是不在乎这些的。”那盲眼女孩儿笑得很温和,但是清尘却感觉这笑容不如另一个少女那么真实生动。
他思量再三还是对几人说道:“几位跟我来吧,天黑山路可不好走。”
“多谢小道长了。”那女孩儿跟上他,美貌少女和大汉看来是以她为首,见她跟上了也连忙追了过来。
“我叫云青,这是阿芒,后面这位是郑真真。还未问过道长名号?”云青走得不慢,很轻松地就跟在清尘身后。
清尘脸上一窘,他还没被人这么正经地问过名字:“在下,不,贫道道号清尘,是这山中地火门弟子。”
“地火门是什么?”郑真真突然插嘴问道。
清尘更加窘迫了,他自然知道自家门派不出名,可是突然被这美丽少女一问就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三千左道之一,与八百旁门中的天火宗同出一脉。始于上古太阳真人,《火经》中的用火炼丹之术十分高深,也有其独到之处。不过与天火宗的养火炼心之术相比起来却是小道了。”云青淡淡地答道。
清尘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事情连他都不曾知道。这地火门总共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可听这女孩儿说,居然还是源自上古的道门!
“这位……呃,道友,你对我们地火门可真是了解得很呐!”
“前面便是地火门了罢?”云青突然道。
“是了,我领几位进去吧。”清尘一瞧,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溪涧边上了,正想领着几人进去却被云青制止了。
云青摇了摇头道:“小道长怕是入门不久罢?外来修行者拜山可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就能领进去的,且听你师父怎么说罢。”
清尘感觉这女孩儿实在博学,也不知是什么来头,佩服地看了她一眼便跑进了山门之内。
这地火门依山而建,把整座大山都掏空一部分用作修行之地。地火,也就是取自地心的天然火种,用于炼器制丹也是不错。
清尘跑进师尊的丹房瞧了一眼,一看没有火光闪现便知道他师尊这会儿没在炼丹。于是他轻轻叩门。
“师尊,弟子清尘有事求见。”
“进来罢。”一个略带沧桑的声音淡淡地说道。
“师尊……”清尘行礼,一时间却不好怎么开口了。是该先告诉师尊师弟跑了,还是说一下那几个游方之人的事情呢?
“可是你师弟的事情?”一个穿着白色道袍,背后印着火焰图案的中年美髯道士在丹炉前打坐。
“是……也不全是……”清尘一听,心里慌了,他怕师尊惩戒清远师弟。
那中年道士看着还是一副平静的样子,但丹炉里的火却冒得越发暴躁了:“人各有志,舍了这大道而去求人间富贵,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你不必放在心上。”
“是,师尊。”听见师尊这么讲了,清尘也不好再解释什么,他接着道,“方才有几个游方修士,想借我们这儿暂住一会儿,让我来问问师尊你……”
“游方修士?”中年道士抚了抚胡须,皱起眉头。他们属于不入世的山门,几百年也未必见得一个来访的修者,也不知对方是如何找到此处的。
“不错,对方修为不错,还颇为讲究。只不过看上去像是落难了的样子。”清尘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你且去问他们,悟的是何道,参的是何法。”中年道士抬手从虚空中画了道符,将符交给清尘。
清尘点头告退,又跑到山下,将符给了云青。
云青默默扫了一眼符上的内容,将自己的答案补在后头,又将符交给郑真真。
郑真真第一次见过这种拜山门的方法,不由有些好奇,她刚刚修出真气,不太熟练地将自己的回答接了上去。她将符递还给清尘,笑吟吟地说道:“劳烦了。”
清尘其实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事儿,还被郑真真看得脸上一红。一时间也不敢看符上的内容,飞快地跑回丹房,将符递给了美髯道士。
“这两位来头不小啊……”
清尘也不懂怎么就从这几个问题中看出对方来头不小。
“请他们来我这儿一叙吧。”中年道士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几人进来。
清尘两头跑得腿也要断了,好不容易将云青等人带到了丹房门口。
“几位请。”
这丹房大得很,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由黑色陨铁围成法阵,从这空洞中取地火用。地火之上悬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身浮刻着古朴的火焰花纹。
丹炉边上,一个美髯中年道士有些讶异地看了看几人:“原来有三位,看拜帖我还以为只有两位道友呢。”
云青听出了对方略有不满,她皱了皱眉,解释道:“确实只能算是两位。阿芒乃是无灵之物。”
中年道士更加惊讶,他来来回回看了阿芒好几眼,这才道:“是我莽撞了,几位请坐。”
他话音刚落,两个冒着火焰的蒲团就出现在几人面前。
云青道了声谢,施施然坐下,火焰近不了她分毫。
这边郑真真却是犯了难,蒲团上火焰颜色赤红,一股暴。烈的热气直逼而来,就这么坐下去屁股不得烧坏了?
“这是开门论法,你只管坐下,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