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江湖
鞘盏抖ⅲ崆岬乇丈涎劬Α! ?br /> 以陈仲的灵觉,马上察觉有异。在这一刹那间,李闲的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生机。难道李闲竟然放弃了抵抗,自行求死?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半截柴刀
天干十杀一边配合陈仲的攻势,封死了李闲所有闪避的路线,心中也都暗自嘀咕。他们从未见过有人在战斗中最关键的时刻竟然收敛了浑身气息的。
慕容霜的长剑直刺李闲的咽喉,在这李闲死期即至的一刻,她的心里忽然浮现出姐姐的容颜,和姐姐曾经说过的悄悄话:“今晚姐姐要和李闲私奔,你千万别告诉任何人!”姐姐的脸忽然消失,眼前是空无一人、布满了灰尘和蛛网的家,当地的江湖人告知:“不久前李闲与厉天灭了慕容世家满门,连扫地的老头都没放过。”忽然又记起那一天咽喉上的痛楚,厉天冷冷地说:“慕容雪是以为李闲已死,才殉情自尽的。”
陈仲没能看见慕容霜此刻古怪的神情,如果他看见了,一定会怀疑她有没有停止攻击的可能性。
在这电光火石般的瞬间,十二般兵刃同时刺进李闲的身体。但这一刹那,他们的神情更加惊诧了。
因为兵刃及身的那一刻,他们根本没能感觉到兵刃临身应有的声响,李闲的身上就连血也没流出一滴来。
他们竟然只击中了一个残影!
千里飞遁!
这连独孤残都没练成的无上秘技,李闲居然无师自通了!
当初楚梦瞬间将陈仲带离他们的感应范围时,蓝舒云曾怀疑那就是重阳神教的秘技“千里飞遁”。那是以瞬间爆破,将移形换位的神功运行到极至,以短期内真气尽失的代价,达到立刻离开险地的效果。
李闲从小就对移形换位的奇功特别感兴趣,而江乘风正好也是此道高手,当初与天鹤一战,就是凭借移形换位的诡异步法轻松地赢得了上风。因而李闲在众多武功绝学中,对此功尤为了解。自从得知世上还有一门“千里飞遁”奇功,李闲每当有闲时,都在不住地思索它的运用技巧和成功的可能性。
李闲看着陈仲这惊天动地的一刀,心中暗暗祈祷。是成是败,就要看这功法是否真如传言中的那么灵光了。因为连独孤残都没能好好练成这种神乎其技的武功,他李闲真能成功吗?
将全身的真气收敛至最低,然后瞬间爆发出来,同时运用早已纯熟无比的移形换位。李闲眼前一黑,只觉斗转星移,“砰”地一声跌在森林中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摔得七荤八素。在这成功的一刻,李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几乎练成了所有重阳秘技的独孤残竟惟独练不成这门奇功。只要拥有小还阳真气那种爆发的特质,想要练成千里飞遁一点都不困难,独孤残不是练不成,而是不屑去练。
这摔得狗吃屎般的丢脸功夫,就算要了独孤残的命,他也不肯去练的。
慕容霜等十二个人,十二般兵刃,傻愣愣地停在空处,过了良久,陈仲才艰涩地道:“早前楚梦曾也用过类似的手段将我带离战场。原来他们本就是一伙的!”
远处传来飞掠声,慕容霜回首后望,道:“不要和这几个人纠缠。我就不信李闲真能瞬移千里,他一定就在这林子里。我们分头搜!”
司徒贝贝领着萧无语和蓝舒云心急火燎地赶到现场,那里已空空如也。眼前只有被践踏得凌乱不堪的草地,青草上还有几滴新鲜的血迹,不知是从谁身上流下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杀气和真气交击所产生的特有的余味。
司徒贝贝咬着嘴唇四下张望,泪水在她眼眶里打转。虽然此刻李闲生死未卜,但司徒贝贝却有种很强烈的直觉,李闲一定要活着。这种感觉是如此清晰,就好象正看见李闲活生生地站在身边一样。
萧无语蹲在地上看了半晌,忽然招呼道:“老四,你看!”
蓝舒云掠了过来,萧无语所指的地方极为特别,那里的草与别处不同,竟然有着被烧焦了的痕迹。而空气中残留着明显的真气爆发的迹象,浓烈得让人不敢相信。
“千里飞遁!这一定是千里飞遁的痕迹!”蓝舒云惊呼道,“教主是用千里飞遁脱离战场的!”
萧无语决然道:“用完千里飞遁之后,将有好几天战力全失!我们必须赶在迷踪谷之前抢先找到教主!”
李闲晃晃悠悠地走了几步,先是一阵晕眩,忽然又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感流遍全身,好象某种全新的力量正在一个不知名的源头蠢蠢欲动。李闲心中大讶,这种感觉曾经也有过一次,那是身上的真气由后天突破到先天之境时。而这次是什么道理?难道先天真气之上,竟然还有一层楼?
李闲自嘲地笑了笑,那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这种时候,还是先想想怎么脱离迷踪谷的追杀才是正理。
李闲侧耳听了听,远处有溪水流过的声音,心中狂喜。
他喜的不是远处有水,这里不是沙漠,水没那么值钱。令他狂喜的是,自己身上明明没有丝毫内力,听力竟然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似乎还比原先听得更远了。而背上、手上的几处皮肉轻伤,竟也在不知不觉中愈合了,速度快得就像他正在催发回天大法进行治疗一般。
“常听人说到‘破而后立’四个字,不知是什么道理。莫非指的就是这个?如果真是这样,老子隔三差五地就爆破真气,武功岂不是一日千里?”李闲想来想去没想明白,摇了摇头,循声往溪水走去。
行不到一里,眼前豁然开朗。两座繁茂地树林之间,贯穿着一条丈许宽的小溪。倒映着夹岸的古树,溪水呈现出盎然绿意,水缓之处成群小鱼在藏青色的鹅卵石上穿梭嬉戏,时时可见圆嘟嘟的蝌蚪拖着小尾巴自在地徜徉。
李闲蹲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溪水,原本他想掬起一捧清水好好洗把脸的,但手停在半空却怎么也伸不下去。他不忍心破坏了这美好和谐的自然美景。
正在他发愣的时候,忽觉体内枯竭的经脉一阵躁动,好象有什么东西要喷薄而出,但却怎也找不到出处。李闲强自压下心中一股烦闷,不由大吃一惊,这是走火入魔的前兆,若是无法控制,最严重的后果将导致这一辈子再也无法恢复功力了。
为什么看看溪流看看鱼儿,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李闲已无瑕考虑这个问题了,也顾不得追兵即至,当即盘膝坐下,按照一贯的心法,屏除万念,断绝眼耳鼻等后天生机,进入无人无我的先天至境中去。
小腹有一丝热气正缓缓凝聚,向着全身经脉逐渐扩散开去。这是恢复功力所必经的过程,李闲没想到这一刻来临得这么快,估计是这里的天地灵气对先天胎气造成的影响。正在这浑浑融融、晴空万里的时候,忽然传来一缕悠扬的琴声,李闲愕然,因为他已经断绝了听觉,为什么这琴声居然像是直接传送到他心中一般,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还能很清楚地分辨出这是《高山流水》的古调。
在琴声的引导下,心神一片宁静祥和。热气在琴声中迅速凝聚,李闲任由这股真气自由引导,转瞬间走遍四肢百骸,闭塞的血脉豁然贯通。李闲猛然睁开眼睛,细细内视,体内那股细若游丝的真气已经消失无踪,现在还是没有恢复一点功力,但是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变化,具体是怎样的变化,一时之间还想不明白。
李闲缓缓站起,伸了个舒畅无比的懒腰,循着琴声走去。琴声的主人一定是隐居于此的前辈高人,琴声显然并非向他李闲而发,却居然能直指他的内心,这等修为,纵使是重阳乐仙莫白羽也略有不及。这样的人物,岂能失之交臂!
顺着溪流直走而上,很快就可见到远处有间小屋,屋檐在树林里若隐若现,平添少许神秘的味儿,琴声就是从那里传出的。令人吃惊的是,悠扬的琴声里,居然有着难听的劈柴声,而这劈柴声竟与琴声融合无间,仿佛这《高山流水》里本就有劈柴声伴奏一样。
李闲怀着满腔的好奇走上前去,入目的景象却让他呆了眼。
这是一间没有任何特别的小木屋,显然是主人自己搭建的。粗糙的木板、拙劣的手工,整栋木屋显得丑陋不堪,但落在李闲的眼里,这木屋仿佛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因为它立在这灵秀的森林里,丝毫不显得突兀,好象自天地初开之时就已经伫立在这里,和森林共同成长。
木屋外是一个简陋的小院落,一个樵夫正在劈柴,粗木还有一大堆,而劈好的细柴仅仅几根,显然刚刚动工不久。这樵夫手里拿的,不是斧头,是柴刀。
一柄因长期劈柴而磨得精光闪亮的柴刀。
柴刀的主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樵夫,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形容枯槁而古拙,长期的樵夫生活,让他的肤色形成了奇异的古铜色,充满阳刚强健的感觉。一双手布满了老茧,却是稳定而有力。
李闲就站在樵夫身前,樵夫却视若无睹,仍然埋头劈他的柴。
看着这樵夫劈柴的动作,李闲像是被点了穴般,一动不动地呆立着,就像当年独孤残初次教他刀法的时候一样。
柴刀看似直劈而下,实则沿着一种玄之又玄的线路,以快得超过李闲的眼睛所能捕捉的速度,将木柴一分为二。每一下劈中木柴,都丝毫无误地配合着琴声的节奏,使劈柴声成为优雅的音符。
李闲看着他挥刀百余下。提刀、下劈,这么简单的动作,若是刀刀一致,李闲自问也可办得到。但令人心惊的是,这百余刀竟然没有一刀是重复的。李闲弯下腰去,拾起刚刚被劈成两片的一对木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这两片木柴的重量,竟然完全相等。
PS:新开了个关于本书的讨论论坛,地址是fhtc/bbs/forumdisplay。php?fid=31,欢迎大家去灌水。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大将之风
李闲扔下这两片木柴,飞快地拾起每一对相对应的木柴掂量,汗水涔涔而下。
因为他得出了令人惊骇的结论:这人每一刀下去,所分成两半的木柴重量,全是一致的。
李闲一言不发地将已劈好的柴整理在一处,盘膝坐在旁边,闭上眼睛领悟刚刚看见的神迹。厉天曾经说过,所谓天道,其实至简至易,无非就是深切把握自然之道而已。看着这些一对对重量相等的木柴,李闲首次明白了厉天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也明白了进入这森林以来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无怪乎自己身体的反应如此反常,原来是枯竭了的经脉,在这充满灵气的古森林里、一尘不染的清溪旁,忽然自发地感应到了进窥天道的契机。
樵夫讶然转头望了望李闲,露出不解的神色,既而点点头,继续劈他的柴。
不知过了多久,劈柴声终于停息,只余那已换了多种调子的琴声依旧飘扬。屋里弹琴的人也和樵夫一样古怪,明明知道有客人来了,都像是没看见似的,琴声从没有片刻停止过。
当劈柴声停止时,李闲的眼睛在同一时间睁开,仿佛预见到柴正好在此时劈完一样。樵夫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的色彩,忽然开了口:“小伙子从哪来?到哪去?”
李闲长身而起,老老实实答道:“从开封来,也不知到哪去。”
樵夫失笑道:“我以为你会回答‘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的。”
李闲笑道:“我第一次上少林寺见天龙老方丈时,就是这么回答的。老和尚一高兴,还请了我一顿斋菜。”
樵夫大笑道:“我年轻时去见天龙的师父也是像你这么答,也骗到了一顿上等的斋菜。”
李闲搔头道:“原来少林寺有请人吃斋的优良传统。”
两人相顾大笑,笑着笑着,两人目光交击在一起,同时迸射出动人心魄的神光。李闲大笑道:“小子李闲,见过顾老前辈!”
当他看见这樵夫劈下的第一刀,就已明白这人必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刀的顾轻尘。正是顾轻尘劈伤了独孤残,洛阳城从此少了个小流氓,而江湖却多了个浪子。
可以说,没有顾轻尘那一刀,就没有浪子李闲。
只是李闲从没想过顾轻尘居然是长得这副模样,原本他一心以为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定然鹤发童颜、长须飘飘、仿若神仙,谁知就是一个相貌普通性格随和的老樵夫而已。
顾轻尘随手抛下柴刀,道:“果然是李闲。你从开封来?”
李闲默然半晌,探手入怀,掏出顾平临死前被陈仲劈断了的柴刀,轻声道:“这是令郎的遗物。小子认为有必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