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传统和现实需求之间摇摆不定。这是他自己的无奈,也是破虏军中很多将领的无奈。
  论文名,大伙当年都是一方才子。如今,却都做了武将。文武双全的人,在大宋传统里,一直是最危险的人物。因为这种人的出现,既颠覆了武将的形象,又威胁了以文治武的国策,甚至有对皇权的潜在危险。所以传统文人、武将和皇家都不能包容他们,大宋三百多年历史上,这种人皆不得志,甚至不得善终。岳飞如此,辛弃疾亦如此。
  岳武穆以武入文,由文而政,甚至开始干涉太子册立与对外战和这种士大夫圈子才能参与的决策,所以,他必须死。
  文天祥以文入武,短短两年时间打造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破虏军。并且,他现在走得更远,甚至学王荆公,用新政挑战传统。大宋臣子两条必死之忌,他都犯了。所以,无论是传统的士大夫,还是传统的武人,都不能容纳他。
  所以,朝廷上针对破虏军的手段,一波比一波急。
  如果不是破虏军目前实力过分强大,如果不是杨亮节过分贪婪,如果不是陆秀夫被文天祥说动,天知道,眼下破虏军是什么样的结局。
  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矛盾会总爆发,大宋将被爆发的矛盾炸得四分五裂。
  山风呼啸地刮着,刮得竹林间,仿佛千军万马在呐喊。
  林琦郁闷地想着,内心深处,仿佛千军万马在厮杀。
  很多急需安排的事情都静不下心里安排,就连西门彪走了进来,站到了他背后,都没发现。
  “林将军,林将军,想什么呢。想媳妇了吧,好办啊,看上了哪家小姐,我登门去替你做媒,他奶奶的谁敢说不,彪子哥我一把将他的头拧下来!”剔了个大光头,却留了把络腮胡子的西门彪拍了拍林琦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道。
  “胡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林琦被西门彪说得满脸通红,慌不急待地反驳。
  “别跟我掉文,别跟我掉文,我是老粗,不懂这些文雅的词。”西门彪摇摇大脑袋,光溜溜的脑门范出青幽幽的颜色,晃得人眼直花。“我来找你,一是跟你告辞,文大人送来的军械,你答应分给我的那部分,我准备让弟兄们搬走。第二呢,咱无功不受禄,拿了你的军械,就得给你回报。我是想在临走之前,帮你做笔大买卖!”
  “什么买卖?”林琦收起笑容,郑重地问。
  西门彪出身江湖,在训练军队和正规作战方面不如林琦。但对偷袭、伏击,给地方豪强们挖陷阱、打闷棍这一方面,却远比林琦拿手。两人合作半年多,凭着西门彪的山贼手段,威震江西。所以,对他的建议,林琦都非常重视。
  “萍乡啊,这地方是通往荆湖的主道,张弘范此番总督各路人马南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手下的探子打听到了,荆湖南路(湖南)运往赣州的粮食和军械,眼下都在萍乡和醴(礼)陵两地,山一样堆着。如果咱们在这里干他娘的一票,少说能吃大半年。并且让张宏范没入江西,先搓了锐气!”西门彪大声回答,两眼冒出咄咄精光。
  “是个好主意,西门兄别忙着下山。等我把参谋找来,摆出沙盘,咱们仔细筹划筹划!”林琦的心情也被西门彪的笑容感染,暂时把心烦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吩咐亲兵去给参谋传令,从矮几上翻开地图,跟西门彪仔细探讨起来。
  地图和手中情报一对比,林琦就又皱起的眉头。西门彪的主意不错,醴陵和萍乡离自己目前所处的明月岭也不远。但这两个城市却都是险要之地,城墙高大,并且城市周围至少三面是山,易守难攻。所以无怪乎张弘范安排在这两地囤积物资。
  “西门兄,你看……”林琦指着沈式地图上那密集的等高线说道。(酒徒注:带高度标志的地图,在东方为北宋沈括所发明。)
  “我知道,硬攻,不用百十门炮,轰上几天,咱们进不了城。可攻得时间长了,达春这头老熊一定会拼命来救。到时候,咱们弄不好打不着狐狸,反弄了一身骚!”西门彪捋着还没留到足够长的胡须,笑着回答,仿佛早料到林琦会提出这种异议。“并且,咱们俩手中的炮加起来,才十几门。山路崎岖,搬来搬去,不够劳神的!”
  听到这话,林琦眼神立刻一亮。知道西门彪没打算硬攻,抬起头,笑着问道“莫非西门兄有什么妙计不成?”
  “妙计没有,损招倒是有一个!萍乡守将袁贵是个党项马屁精,整天只想着怎么拍蒙古人马屁。最近好像有个蒙古官儿要经过,所以沿途的大小奴才们纷纷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并且大力驱逐城内的流民和乞丐。;醴陵守将刘协是个新附军出身的降将,在地方上威望还不错,但是他这样的人,素不得蒙古主人信任,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夹着尾巴,唯恐出了差错惹主人发怒。如果我们冒充山贼,在醴陵和萍乡之间突然出手劫了那个鞑子官儿,两地守将怕担干系,肯定不要命地赶来相救。到时候咱们来一个抓一个,来两个抓一双,不愁诈不开醴陵和萍乡两地城门。只要打开任何一个城市,能搬的搬走,能分给百姓的分给百姓,实在搬不走的,咱就一把火烧了它,省得张弘范拿着他屠戮我百姓!”
  西门彪抓起笔,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群山间。
  “好,就依西门兄!”林琦伸出手,在西门彪所点的位置画了个圈。无论朝廷和破虏军之间的争端如何解决,自己这支在外围的游击军都应该打这一仗,因为,此战不是为了朝廷,也不是为了破虏军。 
 
 
 
  
第四卷 白夜 第二章 风起(三)
 
  蒙古军刚一走进落虎岭,西门彪就意识到了对手不是普通的鞑子大员。
  萍乡和醴陵之间的官道还是唐时所修,经历数百年风雨,多处已经被落石甬堵,狭窄得只可旋马,可蒙古官员的五百余名护卫硬是彼此照应着保持了行军队形,整个队伍分为前中后三波,两翼有游骑策应。行进速度虽然慢,却彼此呼应着,防御得滴水不漏。
  临战的兴奋笼罩了全身,握弓的手却稳如磐石,一丝颤抖都不曾有。这是一种老猎人见到好猎物的感觉,不当山贼好些年,西门彪血脉里,已经久违了这种快意。
  三伙蒙古军身穿一色的牛皮轻甲,天虽然热,却没有人摘下头盔。从山坡上望下去,黑压压一片,乌云般,缓缓卷过。马蹄踏在山路上,隐隐带有风雷之声。
  这是真正的北元精锐,风貌与平时大伙对付的那些新附军截然不同。区区五百人,居然带着千军万马的杀气,所过之处,鸟雀皆惊。呼拉拉飞上半空,夹杂着萧萧山风,向山外飞远。
  “彪爷,点子扎手,要不要先放几个过去!”随军参谋胡二狗子匍匐着爬上来,附在西门彪耳边问道。没加入破虏军前,他坐得是山寨中师爷的位子。行事谨慎惯了,考虑事情,也把保存实力放在第一位。
  “通知弟兄们,兜头,堵尾。一个不放!”西门彪摇摇头,否决了参谋的建议。信手抓起一枝鸣镝,轻轻地搭在了弓弦上。
  参谋胡二狗愣了愣,咧了一下嘴。倒退着爬进了藏身的泥坑,用树叶堵住嘴巴,发出了一串鹧鸪叫。
  “使不得啊哥哥也,使不得啊哥哥也!”清脆的鸟鸣声从林间响起,隐藏在山崖边上的破虏军战士,轻轻地撑起身体,分散着,向岭口两边摸去。
  “啪!”突然,一粒石子从山岩上滚落,去势不急,却仿佛在油锅里滴了一滴水。
  山谷中的,骑士的前进速度骤然放缓,前军带住战马,快速地环了个半圆型的圈子。马背上的武士同时操弓在手,刷地一下,天色一暗,数百枝箭同时射进了林中,仿佛下了一场箭雨。
  树叶盘旋着,落下。头上的枝叶瞬间稀疏,阳光从树干间射了下来,映得人双眼发花。淡淡的腥味道在草间弥漫,血顺着青草渗进土里,受伤的士兵却哼都不哼,嘴巴紧紧地咬住了青草。
  有伤重者身体弓成了虾子状,背上的雕翎已经成红色,手指曲伸,在地上抓出一道道暗暗的痕迹。,
  西门彪动也不动,鸣镝在手,他却好像已经忘记了如何开弓。
  令人窒息的半柱香时间,却仿佛一日般长。探路的蒙古军四下射了几轮后,听不见回应。又开始整队前进。
  “呜,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在马队中响起。三波骑士骤然加速,洪流般,向落虎岭尽头飞奔。显然,蒙古军将领已经也感受到了山间气氛诡异,试图快速将队伍带出山谷。
  “想走,小看了你家彪爷十几年的劫道修出来的本事!”西门彪的笑容骤然变冷,看看三波人马之间的距离近了,弯弓如满月,手指一拉一放,鸣镝凄厉地撕破空气,将跑在最前排的蒙古武士拉下了战马。
  弓弦声嘈嘈切切,几百枝弩箭同时飞出,风摧蒿草一般,将外围蒙古武士摧了个七零八落。无主的战马发出声声凄厉的悲嘶,浑身红得如从血池中捞出来一般,拼命向前窜。
  “封路!”西门彪冷静地下达命令。
  几个战士从隐身处跃起,挥刀砍断了拉住机关的草绳。巨石和枯树洪流般滚下,挡住了山谷出口。
  蒙古军临危不乱,前军后队陡然翻转,一边用弓还击,一边向来时路冲去。迎接他们的又是一堆乱石,入口处,百余名破虏军将士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尽情地推了下来。
  两个都头带着麾下勇士冲进了山谷,掐头,截尾,将蒙古人的前后去路切断。被围的蒙古军发现身陷绝地,居然临威不乱,在百夫长的指挥下,分批次向前后山口冲来。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弓箭入肉声响彻山谷。在嗜血的兴奋中,每一种声音异常清晰。
  弓箭往来穿梭,不断有人马倒下。两边谷口,快速被双方尸体添满。后来者就踏在先倒下者的尸体上,抡刀互剁。根本不理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
  “上弩、射!”参谋胡二狗用力挥舞着指挥旗。弩手在他的协调下,每次齐放,都是密密的,毫无间隙的一排。蒙古人的战马和士卒迎着排弩坠落,倒下,被后边的战马踏翻。如此近的距离,每一个步骤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乒!乒!乒!”求救烟火接连飞起来。被围困的蒙古将士眼见短时间无法脱身,再次变阵,固守待援。武士们纷纷跳下战马,将受伤的战马推在外围,人却躲在了马肚子后,弯弓向山坡两侧还击。
  双方开始了弓箭战,破虏军弩弓品质优良,杀伤力大。蒙古武士射术精悍,放箭速度快。一时间,战斗居然开始胶着。西门彪无法将对方快速吃下,被围的一方,也摆脱不了困局。
  那带队的蒙古将领煞是厉害,对射了一会儿,居然凭借弩箭的密度,判断出了对手的大致人数。几个蒙古武士举起皮盾,在战马后排出了一个刀尖型的队伍。战马一阵骚乱,更多的皮甲,隐藏在战马后,向左翼开始集结。
  “要糟!”西门彪愣了一下,发觉事态的不妙。落虎岭左后方相对平缓,放羊的人可以翻山而过。而山谷下的蒙古人,显然开始打起从侧面突围的主意。
  还没等他做出相应的调整,“咚、咚、咚”一阵战鼓响,百余名蒙古武士从战马后探出身体,挽弓朝着一个方向骑射。蒙古弓射击频率本来就比破虏弓快,集中起来的这伙人又都是军中好手,密集的箭雨立刻将山坡上的破虏军弩手压制住,往往对方三射,都难以还上一击。两侧的弩手试图支援,无奈山下战马极多,大量的弩箭都射在了马身上。而那些送死的战马,缰绳却被主人狠心拴在了一起。挣扎嘶鸣,就是无法躲开。
  箭雨乍停,山脚下蒙武士齐声呐喊,二十几个人举着皮盾冲上了山坡。
  “迎敌!”负责此段防御的破虏军队长大惊,提起钢刀,带头冲向了敌军。眼看着双方就要在半山坡相撞,突然间,冲锋的蒙古武士全部扑到。
  密集的弓弦声再次响起,无情的羽箭,将二十几名破虏军战士钉翻在地上。
  弓弦响声停,蒙古武士再次跃起,闯入了弩箭阵地中。钢刀挥舞,带起一团团血雾。山脚下,战鼓声有如雷动,百余名蒙古武士从马背后冲了出来,扑向前几个武士闯出的缺口。马背后,弓箭突然转向,密集地护住蒙古武士的侧翼,阻止其他破虏军上前支援。
  “堵缺口,堵缺口!”西门彪声嘶力竭的喊着,愤怒的眼睛几乎从眶子中瞪了出来。亲自带人冲上,半途中,倒在蒙古人羽箭下兄弟无数。
  “放!”胡二狗声嘶力竭地喊着,带着两百余个弩手一边射击,一边向缺口处前进。两根破甲锥就扎在他的肩头,他却无暇去拔,任由自己的血顺着甲缝向外冒,将半边身体染得通红。
  弩箭手知道到了危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