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战史系列之二天地仁黄
大威似懂非懂的抬起头,看了卫恒一眼,哼哼了两声,但是却依旧懒洋洋的趴在卫恒的脚下,一动不动。卫恒摇了摇头,笑了。对于这个儿时同厉风雨艰辛的伙伴,他越来越有些无奈了。从平息了乐清河的谋逆之事以后,大威就变得越来越懒惰,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种吃吃喝喝的模样。才十几天的日子,大威的身体已经变得胖了一圈。让卫恒感到哭笑不得。
离开的石凳,卫恒蹲下身子,轻轻的在大威那柔软光滑的毛发上抚摸着,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他低声的呢喃道:“不知道母后那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谭青和宣凌宇他们是否能拖到十月一日。北地兵马司的人马是否也准备妥当,朕真的是有些担心呀……”
“皇上,您担心什么?”就在卫恒自言自语之际,一个悦耳的声音骤然间在他的背后响起。但是卫恒没有立刻回头,不需要听声音,但是从那空气中飘动的四种不同的体香,他就知道了来人是谁。
微微的一笑,卫恒缓缓的站起身来,转过身向站在他身后的谭真四女看了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在点头的刹那,卫恒的目光却如刀锋一般的扫过站在凉亭外的吴有德身上,那吴有德不由得浑身一颤。
“皇上,你不要怪吴有德,他也是看你心情不好,所以才去找我们,说起来也是一片对皇上的忠心呀!”谭真笑盈盈的说道。
卫恒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吴有德,沉声说道:“太祖曾有严令,内臣不得干预皇家事物。念在你也是无心,这次也就算了,如果有再犯,休怪朕送你到戒律司!”
“奴才知道了,再也不敢了!”卫恒的话虽然平淡,但是却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等到卫恒说完,吴有德已经额头满是细碎的汗珠,连忙恭声说道。
“去,搬几张凳子过来!”
“是!”如同受到了大赦,吴有德连忙躬身应道,转身一溜小跑的离开了凉亭。
看着吴有德背影,谭真笑嘻嘻的说道:“皇上,为什么对吴有德如此的严厉?你也知道他不过是关心你,如此一来,恐怕会寒了他的心!”
卫恒的脸色沉肃,没有半点的笑容,沉声说道:“真姐,朕当然知道吴有德一片好意,但是却并不是说他如此做就是对的。历朝历代之中,多少内臣为祸,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揣摩帝王的心里。朕知道吴有德也是一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没有什么花巧心思,但是这个头不能开。否则一旦将来有了什么事情,这些内臣们就上了天!朕这样做,也是为他们好。”
谭真四人闻听,神色一怔,缓缓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飘雪低声说道:“皇上,到底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担心?”
卫恒叹了一口,缓步走到了凉亭的边上,扶着栏杆看着池中的清水,沉吟半晌,轻声的说道:“你们来了正好,也帮朕拿个主意。乐党的漠西长廊人马突然失踪,想来你们也听说了吧!”
谭真等人闻听,不由得轻轻的点了点头,“皇上原来是为那十万人马担心?”
“不是十万人马那么简单的事情!”卫恒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说实话,若是这十万人马就地抵抗,或者急攻大瑶关,朕都不会十分在意。十万人马,需要多少的物资供应?朕只要掐了大瑶关的供需线,任他们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能乖乖的在那一片朔风平原上老老实实的呆着,等着朕去收拾他们。朕担心的是,他们勾结安西的八位皇兄,放开朔方的漠西长廊,那我们才真正的麻烦了!”
听到卫恒的话,谭真四女脸上的神色也凝重了起来,“皇上不是已经命家父和毓清妹子前往大瑶关了吗?”
卫恒摇了摇头,咬着牙说道:“这更让朕担心。朔方几尽一月无信,情况显然已经不妙。大瑶关,不过是一个缓冲带,没有任何险要可守。朕担心的是若是大瑶关已经失守,岳父大人和毓清此行必然凶多吉少,而那十万禁军,也必将陷入危机之中……”
说到这里,卫恒停了下来,向凉亭外看去。谭真四女顺着卫恒的目光向外眺望,只见吴有德带着几个小太监匆匆的搬着几个凳子正向凉亭走来,顿时也就明白了卫恒的意思。
吴有德将锦凳摆在凉亭中,刚要收拾那一堆石砾。却见卫恒摆了摆手,沉声说道:“这里不用你们收拾了,朕有些话要和几个娘娘一起商谈,你们守住御花园,除了军机处的几位大人之外,不要前来打搅。”
“奴才遵旨!”吴有德连忙躬身应道。他连忙叫上凉亭边上的几个小太监,匆匆的走向御花园外。
看着吴有德背影,卫恒缓缓的点了点头,对谭真沉声说道:“这是个好奴才!监礼司的总管太监老了,让他担任吧!”
谭真一愣,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颇有些疑虑,低声的说道:“皇上,这吴有德没有任何的学识,如今在秉笔司当个总管已经是有很多人不满,若是再当上监礼司的总管,恐怕……”
卫恒轻轻一晒,挥手打断了谭真的话,淡淡的说道:“朕要得的是忠心的奴才,朝堂之事有军机处处理,大内之中有你们几个娘娘掌握,朕要什么有学识的人?吴有德虽然粗鄙,但是却对朕忠心,也晓得是非,这足够了。至于监礼司的那套东西,让他慢慢的学,若是有人不服,让他们来找朕!”
“那秉笔司的总管有谁担任?”谭真扭头看了看身边的飘雪和颜柔儿,两人也一脸的疑惑之色,而杨灵心则蹲在地上,笑嘻嘻的逗着懒洋洋的大威,似乎对他们的谈话根本就不曾在意。
卫恒笑了笑,“当年天岚帝国设立秉笔司,是因为那魔武帝司马啸天不善文采,所以需要有内监为他秉笔拟票。如今朕正是青年,要什么人帮朕秉笔?而且秉笔拟票,乃是直控军机处的重要事情,交给他们这些奴才,朕不放心。以后就由军机处带朕秉笔,秉笔司就不要再保留了!”
那最后的一句话,令谭真几人一振,她们沉吟片刻,突然躬身在卫恒身前一礼,沉声说道:“皇上圣明,见识卓远,臣妾等佩服!”
卫恒呵呵的笑了,转身坐在锦凳之上,示意谭真等人坐下,然后招手对杨灵心说道:“灵心,带着大威在园子里去玩玩,这家伙每天好吃懒做,再这样下去,又要变成猪了!”
“好呀!”听了卫恒的话,杨灵心一声欢叫。对于卫恒他们的谈话,她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相比之下,逗弄大威倒是有趣的多了。她伸手一抓大威头等的白毛,大声的说道:“大威猪,起来!”
那一簇白毛,是大威极为敏感的地方,被杨灵心一抓,顿时吃痛,呼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就在它站起的刹那,杨灵心已经飞身跨坐在它的身上,大喊一声:“大威猪,走!”
大威委屈的看了一眼卫恒,却见卫恒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无奈的一声怒吼,窜出了凉亭……
耳边回响着杨灵心银铃般的笑声,眼看着大威的身影在花园中晃动,卫恒不由得笑了起来。谭真看卫恒的心情好了一些,于是沉声说道:“皇上,臣妾看你也应该向杨公提一提这门亲事了……”
卫恒呵呵的笑了起来,“真姐,不急。等天下大定,朕要好好的举行一场婚庆大典,你,柔儿,飘雪,灵心,还有毓清,朕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将你们体面的娶来!”
霎时间,谭真三女的俏脸一红,螓首不由得低垂下来。
卫恒笑了笑,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如今两件事情最让朕担心。这些天来,朕整合了京中的人马,却连十万都不足。朕现在有些后悔,将宣凌宇为朕留下的禁军全数派出,实在有些大意。若是安西人马出动,凭大瑶关是绝难挡住他们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倾巢出动,在这升龙城下,以升龙城的高墙厚壁,和他们一决雌雄。”
“那皇上的意思是……”谭真三女相互看了一眼仿佛明白了卫恒话中的含义。
卫恒点了点头,“立刻命令军机处拟票,着令谭方,莫言不要在大瑶关和安西人马纠缠,火速将人马带回。嗯,此事就交给贺君去办,他处事稳重,又是当年跟随朕来京的老人,可以相信!”
谭真缓缓的点了点头,“皇上,以十余万人马守帝都九门,恐怕还有些不足,您看是不是要从兰婆江……”
“不行!”卫恒没等谭真说完,立刻断然否决。他站起身来,沉声说道:“兰婆江如今四十万人马,其中多数都是当年乐党神风营的人马。虽然谭青他们已经做了一次清洗,但是难保其中还有乐党余孽。将他们调来京城,升龙城反而危险。而且,兰婆江如今战事也吃紧,杨陀是铁了心要过江,朕也正要借此机会将他江南一地收回,所以兰婆江人马一个都不能动!”
“那……”谭真显得有些担忧,低声的说道:“那是不是请杨公……”
“不,杨公是朕的一张王牌,不出则以,若出就要惊人。对他,朕另有安排,你们不要过问此事!再说,朕受命于天,若是连八位皇兄都斗不过,又怎么能让号令天下?说到底,这是皇家的事情,朕要在这升龙城下,领教一下皇兄们的手段!”卫恒的面孔肌肉轻轻的抽搐两下,阴声的说道。
谭真三女相互对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就在这气氛尴尬的时候,突然间从御花园外传来一声惊恐的叫声,紧跟着就听到杨灵心的笑声和大威的吼声。卫恒不由得笑了起来,“灵心看来又捉弄谁了!”
谭真点了点头,却又有些疑惑的说道:“皇上,刚才那叫声很陌生呀!”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卫恒抬头看去,只见从御花园外,周青神色狼狈的匆匆走来……
心中一紧,卫恒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紧走两步,迎了上去。
“皇上!”周青一见卫恒,连忙翻身跪地,语带颤抖的急急说道:“皇上,大瑶关来报,安西八王关外起兵,打着剿讨无道的旗号,不知怎么冲过了朔方城,兵临大瑶关!”
卫恒一听,顿时呆了……
第一百零二章 大瑶关前
身穿一身亮银铠甲的莫言手扶大瑶关城头,遥望远处遮天避日的九龙战旗,心中沉重万分。但是虽然心中沉重,但是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丝毫看不出有半点忧虑之色。她轻轻的拢了一下随风散开的秀发,那曼妙的风姿,顿时令城头上困顿的军士精神一振!
三日前,也就是她率兵进入大瑶关的第二日,安西人马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的突然出现在大瑶关前。几乎是仓促的应战,莫言的人马在全无半点险要可守的大瑶关上血战一日有余,终于将来敌击退。但是随即她就发现,她面临的是更多悍猛的安西士兵。
不过令莫言奇怪的是,当这些安西人马来到了大瑶关前的时候,并没有急于的攻击,而是在城外三十里处扎下了营寨,对大瑶关遥遥对峙。这种异常的举动,令莫言困惑不已,而且她发现对方的人马仅有数万,与她概念中的安西兵力大不相同。
这也许只是对方的先锋人马!莫言这样的安慰自己,但是却又隐隐觉得不对劲。究竟是那里不对劲,她说不上来,只是凭着女人的直觉,她认为能够被卫恒视作对手的十三王卫义绝不会这样简单。
“娘娘,您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下去休息一下吧!”大瑶关的守将是一个年龄在五十左右的汉子。他本姓卫,单字一个瑨,说起来他也是卫夺的一个血脉较为疏远的亲戚,卫夺称帝之后,凭着这淡薄的血缘关系,在到达升龙城十天之后,他就被派往了这荒凉的大瑶关。这一呆,就是整整二十三年!
卫瑨并非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只是一来和卫夺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二来他也是一个不善迎奉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很木纳的人。在大瑶关二十年,竟没有回过京师一次。渐渐的,就连卫夺也将他忘记,甚至在宗人府内,也没有设他的位置。
不过卫瑨在大院关的二十多年中,倒也是政绩颇为卓著。二十三年,大瑶关从一个仅有数万人的城市,发展成了一个几尽三十万的中型城镇。同时,他丝毫没有因为大瑶关的地位而放松了军备,在这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中,竟然有两万农兵,这在当时没有朝廷支付军饷的情况下,简直是一个奇迹。莫言一到大瑶关,就被这两万精装的农兵惊呆了。几乎在见到了卫瑨的同时,她心中也下定了注意,一定要将卫瑨推荐给卫恒。
而卫瑨,经过了二十三年的磨练,也多少了解到了一些官场的事情。所以从莫言亲兵的口中,他也知晓了眼前这位举手投足中都带着傲视风华的美妇人,就是当今皇上未来的妃子。
莫言那双布满了血丝的双眼,看了一眼卫瑨,微微的一笑,“卫将军不用担心本宫。将士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