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三国
:“周郎欲以美人计困主公于吴下,将军难道也愿老死此间么?”赵云再次点头,更不说话,举步便要闯入,这些家将哪是他对手?三五都被打得满地找牙,连声叫唤。
李兰跟在赵云后面,一路闯入正堂,适见刘备与孙夫人正在说笑。李兰急忙跑上前去,倒头就拜,还大哭道:“主公深居画堂,不想荆州耶?”
刘备多日不见李兰,不想见面竟是这等模样,急忙起身问道:“经纬何事如此惊怪?”
李兰答道:“昨夜军师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
刘备大惊失色,扶起李兰,再看孙夫人,道:“夫人意下如何?”
孙夫人却甚是通情达理,乃道:“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
刘备大喜又道: “夫人之心,虽则如此,争奈国太与吴侯安肯容夫人去?夫人若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言毕,泪如雨下。
孙夫人劝道:“丈夫休得烦恼。妾当苦告母亲,必放妾与君同去。”
李兰听说要去辞别国太,急忙阻拦道: “纵然国太肯时,吴侯必然阻挡。”
孙夫人沉吟良久,乃道:“妾与君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若何?”
刘备不意孙夫人如此长情,大喜过望,谢道: “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漏泄。”四人再行商议妥定,刘备与夫人自去准备,李兰自与赵云退出安排。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建安十五年正月初一大早,李兰便与赵云一起引着五百军士在南徐城外江边相候。过不多时,果见刘备与孙夫人一道出城, 五百人马前遮后拥,离了南徐,趱程望荆州而去。人马匆匆赶路,于道皆少作休息,看看便至柴桑地界,后面却是尘烟大起。
刘备窃谓李兰道:“追兵至矣,如之奈何?”李兰尚未及回答,前军转过山脚,又见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道:“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
刘备叫苦不已,惊慌勒回马,问道:“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为今之计,只能是依靠孙夫人余威,李兰急忙道:“主公休慌,可请夫人出车一叙。”不等刘备上前告请,孙夫人早在车中听到响动,出来问道:“夫君有何事?”
刘备目视李兰,后者急忙上前告道:“昔日吴侯与周瑜同谋,将夫人招嫁主公,实非为夫人计,乃欲幽困主公而夺荆州耳。若夺了荆州,必将杀害吾主,是以夫人为香饵而钓皇叔也。我家主公不惧万死而来,盖知夫人有男子之胸襟,心慕久矣,一心愿与夫人永结秦晋之好。昨闻吴侯将欲加害,故托荆州有难,以图归计,幸得夫人不弃,同至于此。今吴侯令人在后追赶,周瑜又使人于前截住,非人莫解此祸。”
孙夫人本来便多似男子气概,听到自己被人作饵,勃然动怒,大声道:“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叱从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亲喝前面徐盛、丁奉二将道:“你二人欲造反耶?”
二将慌忙下马,弃了兵器,声诺于车前,道:“某等安敢造反?实奉周都督将令,屯兵在此专候刘备。”
孙夫人当即喝道:“玄德现是我夫婿,‘刘备’岂是你二人叫的?”又转骂周瑜道:“周瑜逆贼!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财物耶?”
徐盛、丁奉见孙夫人越骂越狠,喏喏连声,口称:“不敢,请夫人息怒。这不干我等之事,乃是周都督的将令。”
孙夫人冷笑两声,呵斥道:“你等只怕周瑜,独不怕我?周瑜杀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又将周瑜大骂一场,乃喝令从人推车前进。徐盛、丁奉自不敢阻拦,只得把军喝住,放条大路教过去。
刘备一行又走不到五六里,背后喊声再复大起,知是追兵又至。孙夫人转而视之,冷笑道:“彼等独不畏死也?”乃对刘备道:“丈夫勿忧,可与李先生行行,我自与子龙将军挡之。”将士卒摆开,专候来将上前。
后面陈武, 潘璋是奉孙权将令追来,遇见徐盛、丁奉二人,知道刘备已过,便合兵一处追来。四将见了孙夫人,仍只得下马,叉手而立,不敢上前。孙夫人在马上凛视众人,冷道:“陈武、潘璋,来此何干?”二将齐声答道:“奉主公之命,请夫人、玄德回。”
孙夫人正色叱道:“都是你这伙匹夫,离间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我奉母亲慈旨,令我夫妇回荆州。便是哥哥亲来,也须依礼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杀害我耶?”
几句话将四人骂得面面相觑,不敢作声,都暗中思量:夫人与吴侯一万年也是兄妹,且吴侯侍母至孝,国太又深爱其女,当真翻脸吃苦还是自己。于是喏喏连声,并不敢出言辩驳。
孙夫人见四将又不上前,再令推车而便行,自己亲自断后,使四将不敢追来。 一行人马急急赶路,及至刘郎浦,渐近荆州地界,刘备心才稍宽。命人四下沿着江岸寻渡,但望江水弥漫,并无船只可渡。
延时片刻,又见得后面尘土冲天而起,刘备与李兰蹬高而望,但见军马盖地而来。前两番都是夫人喝退,今番必然有吴候严令,刘备不禁担忧,叹道:“连日奔走,人困马乏,追兵又到,死无地矣!”
李兰一时也正没了主意,四下张望,忽见江岸边一字儿抛着拖篷船二十余只,惊呼道:“主公且看,有渡船。”心中暗自庆幸,孔明这该挨千刀的家伙终于还是没有把这最重要的事情忘却。刘备也是大喜过望,急忙指使众军士上船。
刘备才与李兰登船,就听舱内有人笑道:“主公且喜!亮在此等候多时。”大笑而出,不是孔明是谁?再看身后还跟一人,赤面长须,绿袍玄甲,却是关羽。刘备虎口脱险,心中欢喜,也大笑道:“若非二弟与军师,备恐回不得荆州矣。”众人再相互攀谈几句,便命令士卒开船,回转荆州。
回头看时,吴军皆停在岸边,望船兴叹。众军拥簇中一人,白马银盔,人才风流,正是周瑜。李兰见他也在,不由低声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孔明在一旁听见,大笑不止,乃道:“经纬之言甚妙,可命军士大声喊之。”
李兰心下骇然,周瑜箭疮不愈,这般喊叫不是要他性命么?待要阻拦,却已不及。船上刘备军士皆高声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数千人齐声喊来,声势浩大,水面之上又无屏障,传播甚远。
李兰赶到船头,再看周瑜之时,已经大叫一声,跌落马下。孔明三气周公谨被后世广传为佳话,如今周瑜却是两番都被自己气得箭疮迸裂,且仍旧借得是原本孔明该用的计谋。看着东吴众将救扶周瑜的慌乱景象,李兰忽然想起那日听见的优美琴声,若周瑜仍然英年早逝,小乔日后似乎还能再弹奏出这等琴韵?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刘备此番入吴不仅毫发无伤,还拥得美人归,免不了摆上几日酒宴,犒慰众人。又正值新春,荆州上下喜气洋洋,众人都是眉开眼笑,只有李兰负疚在心,闭门谢客。关平又举家搬去襄阳,李兰再无去处,偶尔也只能找魏延过门,与黄忠三人同饮。
如此又过了两月有余,东吴复遣鲁肃来使。刘备便召孔明,李兰二人过府,李兰又有了结亲之功,在军中与孔明二人俨然已是两大首席谋士,比孙乾,简雍等人略超一些。四人宾主坐下,鲁肃就道:“前日我家主公上奏朝廷,欲保表皇叔为荆州牧。奈何朝廷却下旨封周都督为南郡太守。肃今奉吴侯钧命,专为荆州一事而来。皇叔已借住多时,未蒙见还。今既两家结亲,当看亲情面上,早早交付。”
孔明听后哈哈大笑,乃道:“子敬诚人君子;竟不识此乃曹操之计也。今曹操势大,吾主与吴侯若联合相抗,则胜负未知也?曹操知南郡之地在吾主之手,却封周都督为郡守。此挑拨离间之计也,欲使吾主与吴侯不合,好从中取事。子敬何独不明?”
鲁肃哪里不知,此却并非是为讨论曹操计谋,不过是想要回荆州,点头道:“孔明言之有理。”还待要说,却被孔明打断道:“今吾主若将荆州相还,则无安身立足之地。不若等吾主取了西川,到时再还荆州。”又对着鲁肃深深一礼,道:“有烦子敬回见吴侯,勿惜一言之劳,将此烦恼情节,恳告吴侯,再容几时。”
鲁肃不想又被孔明抢了先,讨要荆州的言语,又不便再出口,只好道:“吴侯不从,如之奈何?”孔明又复笑道:“吴侯既以亲妹聘嫁皇叔,安得不从乎?望子敬善言回覆。”鲁肃看了孔明半响,无可奈何,只好告辞再回东吴。
李兰看着鲁肃离去,突然想起后世的一句常言“欠债的是爷爷,要债的是孙子”,可怜的鲁肃,为了讨要荆州受了多少委屈啊。
数日之后,鲁肃又来荆州,声言东吴欲助刘备取西川,只是军马过处,却要索要钱粮。听到这信,李兰就连呼不妙,周瑜又要来找死了,这次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出谋划策,已经低下头去,故作沉思。
该来的总归要来,虽然李兰不出主意,孔明却仍对刘备道:“此周郎诡计耳。名为取西川,实乃取荆州也。等主公出城劳军,一举拿下,乘势夺取荆州。此‘假途灭虢’之计。”
刘备恍然笑道:“周郎此计虽妙,可惜为军师识破,将如何以对?”
孔明早成竹在胸,答道:“主公宽心,来日周郎引军至城下,可使……”李兰实不愿见到周瑜去世,忽然打断孔明说道:“主公现与吴侯同盟,实不宜轻用刀兵。”
孔明却道:“经纬此言差也。并非主公欲动刀兵,实乃周郎图谋不轨。难道吾等坐以待毙不成?”李兰见刘备也甚是赞成孔明言语,也知道不能再有变动,却也不愿真的听他们怎样图谋周瑜,于是起身道:“兰突感身体不适,欲先行告辞。”
回到府中,李兰又不禁想起了那句深爱的词:“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难道这般英雄人物死在自己面前,都无动于衷吗?
次日起床,黄明打水进来,李兰随口问道:“义父现在何处?”却听他答道:“老将军一早便率军和主公,军师出城去了。”
“不好。”李兰失声惊呼,必然是与设伏攻击周瑜,急忙命人整备马匹。胡乱清洗一下,李兰便骑马出城径往江边而来。行出十多里外,就听见振天的喊杀之声,远远望见旌旗杂,乱尘土飞扬。李兰知道周瑜已经中计,看见刘备与孔明正站在不远处山丘之上观战,便打马行了过去。
向刘备行礼完毕,李兰转向山下看去,有数千军马混战,吴军被围在中间,情势渐弱。远远望去,周字帅旗下围住一圈军士,却不见周瑜人影,想必已经是气落下马。李兰再转向刘备拜倒,道:“主公欲成霸业,岂可因一时之小眦,而不故大局?”
刘备看了他一眼,似乎多有不解,淡淡问道:“经纬此言何指?”
李兰急切道:“主公虽得荆州,然北有曹操,南有孙权。周瑜乃吴中上将,今若擒之,孙权岂肯甘休?彼起兵复仇,而曹军又至,如之奈何?不若释之,使感主公恩德,必不敢再犯。荆州稳固,方能再图西川,争霸天下。”
刘备略微点头,再看孔明,询问其意。孔明看着吴军败局已定,周瑜生死不明,也不愿为己过甚,道:“今日一战,吴军丧胆,以足报相侵之仇。”刘备见二人都是此意,才下令鸣金收兵。黄忠,魏延等将方才勒住军士,缓缓退去。吴军势弱也不追赶,只是固守原地。
孔明又道:“亮修书一封,使人送与周郎,可使双方不结仇怨。”李兰正想去看周瑜的生死如何,急请命前往。及至两军阵前,李兰大声道:“荆州李兰上拜周都督,万望一会。”
少时,鲁肃便迎了出来,道:“都督请先生军中说话。”李兰急下马随鲁肃走进军中。此时周瑜坐卧担架之上,见其前来,咳嗽道:“瑜有伤在身,不能见礼,望先生恕罪。”
李兰看着周瑜面色苍白,身体也摇摇欲坠,可怜这一代名将,终是命不长久。乃行礼将孔明的书信呈上道:“此乃诸葛军师与都督书信。”
周瑜忙拆信视之,看罢沉吟良久,后长叹一声,问道:“先生还有何事?”
李兰看了他一眼,劝道:“东吴根基才固,诸多大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