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三国
两人都不发一言将饭用完,关凤便收拾晚筷出去。片刻之后,听得马蹄踏动,李兰出门却见关凤正牵着自己的战马站立在外。关凤缓缓把缰绳递了过来,道:“你伤势已经痊愈,下山去吧。”便走进房内,将门死死关上。
这还是马良赠送的那匹神驹,只可惜自己骑术不精,空有宝马却不能纵横疆场。李兰抚摩几下马颈,却并不上马,只是轻轻拍了拍马臀,将其放走,自己就缓缓坐在房前。
又过了个把时辰,关凤终于打开房门,问道:“你为何还不下山?”李兰笑笑起身,拂去衣衫上的草屑,道:“我等你和我一起下山。”
关凤却冷然应道:“我为何要陪你下山?”李兰仍旧是一脸微笑,并不说话。关凤见他如此,跺足道:“你下山成就的是你的功名;而我下山却要嫁给张苞。”李兰缓缓走到她面前,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不会嫁给他。”
关凤刚抬头,就感觉自己被对方用力地拥入怀中,耳边听道:“你只能嫁给我李兰,李经纬。”关凤等是这句话,可怕的也是这一句话,只是微微一怔,又猛然推开李兰,挥手给了他一个耳光,末了冷冷道:“我不是依依。”
李兰虽然被打,却并不着恼,又将她抱住,并且迅速吻在那两片红唇上。关凤用力地挣扎两下,便缓缓迷失在这炽热深情的一吻之中。李兰不是初吻,却知道关凤还是,所以从刚开始的粗鲁,慢慢便得温柔细致,也将这多日来的浓浓爱意都融化在这一吻之中。
这久久的一吻,直到两人都感觉呼吸不畅。李兰是那么的不舍,又在她的唇上轻点几下,才缓缓分开。抬眼却见关凤双目紧闭,两颗晶莹的泪珠挂在眼角,李兰轻轻为她拭去,又俯在她耳边轻声道:“她已经不在了。以后我会像对她一样疼你,惜你,爱你。”
关凤睁开了眼睛,看了李兰许久,最后轻叹一声,又将头深深埋在他的胸口。李兰轻抚她的秀发,又在她耳边低声说道:“我们都不下山去,就在这里终老一生,好吗?”关凤全身一振,良久才离开他的怀抱,道:“不!我要嫁一个建立不世功勋,千古名留青史的好夫君。”
“哈哈。”李兰纵声大笑,道:“为夫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又将她拥入怀中,再次觅到柔唇。这一次,关凤却不显得那么羞涩,热烈的回应着……。良久之后,两人共乘一骑望山下而来。
于路不断打听询问,终于来到涪水关下。远远就看见川军扎下几座营盘,二人只好饶过川军营寨,寻小路直到关下。关上守备军士,望见二人前来,一时不曾认出,都弯弓搭箭,便有人喝喊道:“来的是什么人?”
李兰急忙下马答道:“关上现在是哪位将军巡视?李兰归来,可速开城门。”关上却正好是黄忠巡视,闻报大喜,一面派人报知刘备,一面亲自下关来迎。父子相见,黄忠老泪纵横,将李兰一把抱住,道:“儿啊,可想死为父。”李兰心中也一阵激动,复退开两步,拜倒在地,恭声道:“孩儿不孝,让义父担心了。”
黄忠急忙将他扶起,就听后面刘备大声喊道:“真是经纬回来了?”李兰又忙整衣杉,走到刘备面前大礼参拜,道:“兰拜见主公。”
刘备同失李,庞二人,这月余时间心中郁闷不已,如今却见李兰平安回来,哪能不喜欢?大笑道:“经纬回来,天可怜备。”关平也上前与李兰相见,“贤弟”二字尚未呼喊出口,却先看见他身后关凤,不由惊道:“凤妹如何也活了?”关凤改换男装,众人都不曾注意,听得关平呼喊,才齐齐望来,心中都甚是愕然。
一日之中,让他们接受两人原本以为去世的人,突然复活,确实有些惊骇。李兰急忙道:“此事一言难尽,可进关内,容兰慢慢道来。”刘备再看二人几眼,似乎明白了些,只好也道:“正是。速命人整备酒宴,为经纬洗尘压惊。”
席间李兰才将当日兵败,张任追杀,关凤相救,又得神医华佗医治之事一一道出,至于其后的郎情妾意,也都隐瞒下来。众人听罢,皆唏嘘不已。饮至半酣,又提及庞统,众皆默然。刘备乃叹道:“悔不听经纬良言,以至士元受害。”
李兰也记起那日张任所说之言语,张松之事固然是一个原因,而自己斩杀杨怀,高沛而将也难辞其咎,起身告罪道:“是兰对不住庞先生,若非擅自斩杀杨怀;高沛二人……”
刘备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经纬何出此言?其二人罪有应得,杀之何惜?可恨那张任,出尔反尔,诱吾等中计。”
李兰本想将张任那夜之言道出,却又见法正也在席间,只好暂时作罢,却狠狠道:“兰必为庞先生报仇。”
刘备知他向有急智,如此说来必然成竹在胸,喜问道:“经纬有何良策?”李兰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接着就将心中计策缓缓道出。
第二卷 第十四章
张任设计大败荆州军马,心中大喜,又多日不见李兰,还道真为三人好友复仇,更是欢喜。刘备连失两位谋士,成都援军又至,于是请命公子刘循,与将军吴懿出战刘备。刘备却因大军新败,士气不振,退守涪水关。张任二将一直不舍,赶杀而至,连日挑战不出,又驾云梯,飞锁攻打来日,奈何刘备防守得法,徒伤士卒,劳而无功。张任只好作罢,收兵回营,却想自己粮草充裕,荆州军却无粮草供给,看谁最终消耗得起?
刘备军马多日不战,川军大都松懈之时,却有人来报魏延引军出关挑战。张任虽然感觉惊疑,却不肯示弱,亲自引军杀出。两阵对圆,张任出马,大声骂道:“魏延匹夫,多日龟缩关内。今日如何敢来送死?”魏延却并不答话,挥刀直取张任。二将大战数十回合,魏延渐渐不敌,拔马败退关中。张任挥军掩杀,川军大胜一阵。
第二日,关上却又换黄忠出战,也仍被张任杀败,再胜一阵。张任回营之后,左右众将都感疑惑,吴懿乃道:“魏延,黄忠都是当世虎将,与将军交战两日皆败,莫非有诈乎?”
张任大笑道:“此必刘备之谋也,却如何能瞒得过我?”吴懿不解,问道:“还请将军明言。”张任于是答道:“某观刘备欲退也。荆州军连日不出,这两日却主动出战,偏又一触战便退。此必刘备粮尽欲退兵,却又恐吾军追击之故。”吴懿深服其论,又问道:“将如何破之?”张任即道:“来日再战之时,可命士卒奋力取关,定要活捉刘备,不能使之遁去。”众将依言而下,各去准备。
次日,张任与吴懿尽起寨中兵将杀奔关下,但见关上旌旗飞舞,却不见一兵一卒。乃喝令士卒攻打关隘,待进先头军士攀入关上,却早已是人去关空,并无一人。张任不禁叹息道:“可惜仍旧被刘备先行跑掉。”
吴懿却道:“刘备率军急退,兵无战心,吾等可轻骑追之,一战成擒。”张任摇头道:“只恐其有伏兵断后。”吴懿又道:“将军引轻骑在前,某引大军在后,中间探马传递消息,何惧埋伏?且刘备粮尽而走,军无战心,若等其退回葭萌,坚守不出,何日才能赶其出川?”张任也觉此计可行,欣然应下,自引精锐轻骑在前,吴懿在后,出关来追刘备。
张任骑兵追出十余里,就听两旁鼓响,左右各有彪军杀出,视之乃关平,刘封二将。关平舞刀上前,大喝道:“张任鼠辈,中吾主公之计也。”张任冷笑不已,答道:“如此雕虫小技,吾何惧之。”下令全军不得后退,只能向前冲杀。川军都知后有援军,是以虽然中伏,却不惊慌,仍自结阵撕杀。过不多时,吴懿引大队人马杀来,川军声势更振。关平,刘封二人抵敌不住,只得引军败退。
张任,吴懿二将自是紧追不舍,再行数里,果见前面一队人马缓缓而行,军中旗上大书“汉左将军刘”。张任立时大喜,转谓吴懿道:“幸从公言,今日定活捉刘备矣。”乃催军奋力向前。
荆州军马见张任等杀来,都无心抵抗,各自溃散,于路丢弃兵器,旌旗无数。川军都附地哄抢,不肯再上前追杀。张任又知是刘备缓敌之计,乃持枪厉声喝道:“诸将奋力向前,活捉刘备便有重赏。但有拣拾地上军械者,就地斩杀。”军令如山,于是川军皆不敢再擅取一物,都并力向前。
转过几道路口,道旁草木丛生,地势险峻,张任心下甚是疑惑,正要收住军马,却又听得鼓声大响,左右无数火箭射来。草木之上本就覆有引火之物,一经燃起顿时浓烟滚滚,火势大涨。张任知是中计,就要退军却是不及。前面有魏延引军阻拦,后面又有黄忠带人劫杀,川军冲突不出,多被烧得焦头烂额,死伤无数。
刘备登高而望,见张任中计,笑谓李兰道:“经纬之计神鬼莫测,今日定能为士元报仇也。”李兰却不想张任就死,心中还有诸多疑惑要问,乃道:“张任乃西川第一名将,主公何不使人招之?”刘备又复大笑道:“此固备之愿也,只恐其冒犯经纬,不敢言耳。”李兰急忙道:“兰为主公效力,怎能以私而废公乎?彼各为其主,现若能降主公,便有同袍之谊,兰断不敢念旧恨。”刘备又夸赞李兰几句,才命人传下号令,停止放火,高声招降。
张任在军中见火箭停下,正要喝令全军突围,却听得对方用川话大声劝降。火势犹自未灭,川军之中便有不少丢弃兵器,往奔投降者。吴懿在张任身侧,道:“如今大势已去,将军将何去何从?”张任听他言下便有投降之意,本要喝骂,却又想自己不曾也想过要投效刘备的么?只是现在已经结下仇怨,如何能再降,岂不成了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的小人?
吴懿见张任默然不语,还道是心中已然答应。只是口中不肯说出,是以再劝道:“大丈夫能屈能升,将军此降乃是念及部下将士性命,旁人闻之也只是称赞将军仁义而已。”张任听他说完,不觉放声大笑,乃打马上前喊道:“李兰可敢出来一会?”
李兰在远处听他呼喊自己名字,于是向刘备请命上前,高声答道:“将军何以知吾在此?多日不见,别来无恙乎?”张任笑答道:“如此计策,舍你其谁?当日不能杀你,某死不瞑目,但有一言相告,‘多行不义,必自毙’。某就先行一步,在黄泉之下,等你来会。”说罢,调转枪头,自刺于马下。
第二卷 第十五章
张任死后,吴懿随即引众归降;刘备准其降,收兵再回涪水关。于路李兰都默不作声,究竟是何人从中作梗,能让张任坚信自己不能容人,而害张松?孔明,法正?刘备听到张任最后的那几句话,又见其自尽,连声叹息,宽慰李兰几句也就不再多言。只是看李兰的眼色之中,却更多了几分迷惑。
当夜就在涪水关内犒赏三军,又以张任首级祭奠庞统,然后好生安葬。来日,刘备又起大军前取雒县。非止一日,便至城下安营。再次日,命魏延城下叫阵挑战,城上刘循破口大骂。魏延正欲取箭射之,就见城上一人将刘循擒下,喝令大开城门迎魏延入城。魏延进城问之,擒刘循者乃武阳人张翼,又忙使人禀报刘备。不多时,刘备自引大军入城,出榜安民,便在刘循行辕内升帐。
刘备重赏张翼,又命将刘循押解上来。刘备亲解其缚,叹息道:“吾与汝父乃兄弟也。今势不得已,雒城已破,成都旦夕可破。今放汝回去,好生劝告汝父,万望以西川百姓为念。早日开城纳降,吾必不薄待汝父子。”又命法正修书一封劝刘璋投降,刘循拜谢而去。
刘备就在雒城之中,整顿军马,暂养生息。当日雒城战败,刘备以李兰,庞统皆亡,使人回荆州调命孔明率军入川。现孔明与赵云逆江而上,张飞走旱路,取巴州,两军皆向雒城而来。刘备便欲在雒城等孔明诸将会起,再起兵进取成都。
大军休整近月,便有探马来报,张飞引大军已至城下。刘备惊道:“三弟走旱路,岂能无兵马阻挡,缘何先到?”便带着众人亲自出城迎接。两厢见面,分外亲热,携手入城,至行辕安顿,犒赏三军。刘备仍复问道:“山路险阻,如何无军阻当,长驱大进,先到于此?”张飞乃引入一老将道:“于路关隘四十五处,皆出老将严颜之功,因此于路并不曾费分毫之力。”遂将义释严颜之事,从头说了一遍。
刘备听后大喜,亲以所穿之黄金琐子甲赏赐严颜,拜谢而退。刘备又命人整治酒宴为张飞,严颜洗尘。张飞之子张苞随父入川,也在席间,常以目视关平,颇有询问之意。关平时下已知李兰与关凤之事,只能摇头苦笑。
张苞见关平始终不答,按耐不住,乃举杯至其身前,道:“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