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三国
福晕尽!?br /> 马良正听到兴头之上,却见李兰闭口不言,又不好催问,只好默默等待。那知过了许久,李兰只是吃菜饮酒,再无开口之意。马良无奈只好开口相询,李兰却只是微笑,不肯再言。刘备进军益州,这些都是后话,李兰向马良说了这么许多,已经足够,再说下去,岂不是连最后的进身之礼都没有?这些话说给马良听,只换得顿饭之资,若是说给刘备,所获何止百倍于此?
马良却不知李兰心中打算,再三问之。李兰只好起身,指着窗外道:“天色已明,在下不敢久扰先生。多谢先生盛情款待,这就告辞。”
马良听说李兰要走,更是不肯,急忙挽留。李兰又道:“吾与先生萍水相逢,得先生如此厚待,已是惶恐,岂敢再行搅扰?何况兰乃是飘泊之人,还要游历四方求学,望先生成全。”
马良见李兰心意已决,也只好连声长叹,最后道:“先生既然要游历四方,这身装扮终是不妥。吾正做有新衣一套,就请先生笑纳。”说着便唤来仆人去取。
李兰本来就在盘算如何开口要点东西,不想马良自己却先说了出来,心中大喜,假意推辞一番,等到仆人拿来之后,便不再言。马良又命人取来热水,道:“就请先生清洗更衣,吾在外恭候。”
李兰在江中泡过,虽被关兴救起,却不曾清洗过,走半夜山路,又出得一身臭汗,马谡一剑又刺出不少血迹,浑身上下却是脏得厉害,也难为马良居然和他同桌吃饭。汉代衣衫自然与后世大相径庭,李兰弄得满头大汗,终于收拾妥当,才打开房门,却见马良就侍立在外,神色肃然。看到马良如此看重自己,李兰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心中也不住回想如何报答他一番。
马良见李兰出来,又打量一番,不由赞道:“不想先……”忽然觉得“先生”二字与他年纪甚不符合,乃改口道:“经纬如此俊朗,比我家五弟过之甚也。”以字相称,无形之中,两人关系又拉近一步。
李兰也不管他是真心赞美,还是假意恭维,都照单全收,又再一次言谢告辞。马良知道挽留不住,也只好相送至大门,仍依旧不舍,还要再行远送。李兰自己都不知道天下之大,该去何方,再三让马良留步。两人正争执不下,却见一仆人跑来,道:“四先生,伊伯机伊大人来府中拜访,五爷请先生前往。”
马良闻言大为不悦,道:“不见吾此处也有客人么?可回复五弟,稍候片刻。”那仆人正要退下,就听李兰喊道:“且慢。”伊伯机此人李兰却是记得,名籍,山阳人,原是荆州刘表幕宾,后跟随刘备。蔡瑁几番欲害刘备,都是此人先透露消息,使刘备得免,两人算是故交,既然马良有意投效刘备,何不就此让他带为引荐?也算是报答马良的一饭之恩,于是李兰道:“素闻伊大人与刘皇叔有旧,先生既然要投效明主,何不就去相烦伊大人引荐?”
马良一拍脑门,恍然道:“哎呀,吾居然忘却此中原由。”又对李兰道:“既然如此,吾便不送经纬。”说着便连声告罪。李兰正求之不得,转身就要离开,却又被马良唤住,正要询问还有何未了之事,就见仆人牵着一匹骏马而来。
李兰身在后世,又不是草原大漠,根本就不曾见过马,更何况此马神俊不凡,通体雪白,无一跟杂毛,叫李兰见后怎不艳羡?又听马良道:“经纬要游历四方,岂能无代步之骑?此马随吾多年,性情温和,颇通人性,就送与经纬驱使。”
李兰早就心花怒放,此番连假意的客气都不曾,生怕马良返回,乃道:“多谢先生。”便大步向白马走去,及至跟前才想起自己不会骑马,不由呆立一旁。
第一卷 第八章
马良看着李兰兴高采烈的走向自己的坐骑,心中十分高兴,他生性便是敦厚长者,所以才能让李兰的一番言语打动,惊佩不已。既然将心爱的坐骑相赠,就断然不会像李兰所担心的那般突然改口,只是真心的希望李兰能收下自己的一番心意。当马良看到李兰又呆立不动之时,还道是李兰“君子不忍夺人所爱”,又上前劝道:“经纬既要成就大事,当不拘于小节,何况吾诚心相赠,请经纬勿要犹豫。”
李兰唯唯应诺,心知马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不过话已至此,推辞不便,于是把心一横,牵着那马缰绳,就要翻身上马。马良这才看出李兰动作生硬,竟似不曾骑过马一般,却又互相想起李兰所言,自幼生长在海外之地,莫非那里没有马匹?当下还暗暗责怪自己冒失唐突,急忙上前扶持,又一边将乘坐要领解释一遍。
好在李兰悟性颇高,而且这马随马良日久,大约也染上长者习性,逆来顺受,脾气出奇的温顺。约莫小半个时辰李兰便感觉能够乘坐自如,乃抱拳对马良道:“马先生高义,兰心中着实敬佩,他日如能再见,必报今日款食赠马之恩德。”
马良闻言正色道:“君子交于义,小人才交于利。经纬如此说来,岂非轻看了吾?”李兰原本感激客气之言,不想竟惹马良不悦,于是急忙道:“在下失言,望先生勿怪。”马良一则本来脾气就好,二则知李兰乃是近年才归得故土,相处一夜,礼仪言语之上确实多有不妥,但明白其本意不坏,便一笑置之。李兰惟恐言多又有所失,便急急告辞。两人又互道一番珍重,李兰才打马而去。马良却是等到李兰消失在视线之内,才转身入内。
如今赤壁之战已经爆发,正如诸葛孔明游说孙权时所言“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也”。天下终还不能一统,而自己又该去找哪位君主当靠山呢?李兰一路之上,不断默问自己这个问题。曹操兵败之后,只怕早已经急匆匆地往北方逃去,自己身上虽然有马良赠送的一些财物,却不知能不能坚持到许昌。再说一路兵凶祸乱,只身长途跋涉,安全方面不能保障,自己落江之后大难不死,要是死在某某强盗土匪的屠刀之下,岂不是冤枉?
江东孙权,李兰一向是不喜欢的,打三国游戏也从未选择过他当君主,而且江东门阀观念深重,自己一介破落书生,凭什么能去分一杯羹?眼前所能投靠的,也就只有刘备而已。赤壁战后,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若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或者还有可为。而且刘备据说是礼贤下士,反正李兰也只是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者李兰又不是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毒害之人,要是在刘备手下干得不顺心,完全可以瞅个机会跳槽去曹操那边。想通此节,李兰脸上不由浮现灿烂的笑容,既然老天爷和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自己又何不与历史再开一个玩笑?
凭借李兰熟知的历史知识,在每当刘备有所失误的时候,从旁指点一番,加上五虎上将之勇,卧龙,凤雏之智,统一天下还是有机会的。自己好歹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光耀家门,一想到“家”字,李兰心中又是一阵巨痛,父母只有自己这个独子,失去之后,现在会是什么样的悲伤?
李兰知道此处是荆州,再详细一点的地理就不清楚,只好信马由缰,在初生的朝阳之下随便策马前行。坐下白马似乎也能明白新主人的迷茫,尽量的放缓脚步,沿着平坦的大倒而行,不想打扰主人的思绪。
时间缓缓流逝,日已正午,李兰体恤坐下爱马,便下马在路旁找一片草地休息片刻。三国时候的景色植被自然比后世不知强了多少倍,这一片草坪舒软安逸,李兰拿出马良留在马上的一些干粮,胡乱用些,便四平八稳地躺在草地上。昨晚一夜未曾合眼,李兰此刻躺下之后,就觉睡意袭来,眼皮沉重,忘却异世的父母,女友,眼前的无奈困窘的境地,将双眼合上,迅速地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李兰又回到了后世,回到了家中,和父母,还有自己心爱的依依在一起吃饭,是母亲特意为自己做的一桌可口的饭菜。可是正当李兰拿起筷子夹菜的时候,却被一阵喧哗声吵醒。李兰嘟囔着骂了两句,睁开眼睛却被眼前的情景激怒,原来是几名士兵装束的汉子正在哄抢马良赠与他的白马。那白马很通人性,知道自己的主人还在睡觉,这些人只是想将自己偷走,是以无论别人怎样牵扯,都不离开。
那些军士之中,便有一人忍耐不住,拿起手中兵器木柄,不住击打白马臀部,已经有很明显的几条青淤伤痕。“住手。”这匹是李兰在这异样空间的唯一朋友马良所赠,而且也是自己心爱之物,哪能如此让人糟蹋?李兰也不管对方人数众多,而且兵刃在手,急忙跑了过去,大声喝止。
这几名军士看见李兰躺在一旁,也知道他就是白马的主人,这个时候全国战乱,战马犹为精贵,再加上这匹马生得雄壮挺拔,心中痒痒,却碍于上面严令,不能抢掠杀人,是以想乘着李兰熟睡之际,将马牵走。哪知这马偏偏就是不识抬举,反而还踹伤了一人,所以带头之人便以兵器驱赶,不想李兰在这时惊醒,并且气势汹汹地上前阻拦,倒让这几人都是一愣,看着眼前这个儒生打扮之人怔怔出神。
还是带头那人很快反应过来,嬉笑道:“这位小哥,这马是你的?”
李兰点了点头,道:“不错,你们别想打它的主意。”
那人讪讪一笑,神色之间颇为失望,只好叹息一声,对着旁边数人道:“我们走。”
第一卷 第九章
李兰自己原本是凭着一时血气,出声喝止众人,喝喊之后,看着他们手中明晃晃的刀枪,才感觉到后怕,一颗心狂跳不止,心想今天会不会是秀才遇到兵?却不曾想这些士兵却如此通情达理,居然便要离开,心中急忙默念几声“阿弥陀佛”。
当李兰念到第二声的时候,就听有人道:“大哥,我看此人行踪古怪,说不定便是曹军漏网之鱼。大哥何不杀之?”李兰急忙抬头,就见一人尖嘴猴腮,正向那带头之人进言。那带头之人,原本正要转身离开,一听这话之后,却又回转过来,一双大眼不住往李兰身上打量。李兰被他看的毛骨悚然,慌忙道:“这位将军,小人是普通人家,不曾参军,千万别误会。”
带头之人原本就对这匹骏马割舍不下,被旁人如此一说,心中不由一动,此处别无他人,就算杀人夺马,也不会让上面知道,想到此处,眼中便露凶光,手中兵器也更握得紧了。这些动作,李兰如何看不出来?心中连声叫苦,马良赠马原是好意,却断送了自己的小命。也亏自己枉读多年古书,却连“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都不懂,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如何敢骑着这般神骏的宝马招摇过市?
带头的大哥紧握长矛,踏上前一步,冷冷看着李兰,低声道:“小子,得罪了。”说着就要举枪刺去。李兰知道再念“阿弥陀佛”也是白搭,只好闭目等死,可怜自己回到三国,一个成名英雄不曾见到,就死在宵小之手,可悲啊,可叹。那大哥心中还是有些不忍,举起的长矛停在空中片刻,却就是这片刻时间却救了李兰的性命。
此处乃是一座小型低谷,草木繁盛,只有一条道路,就在带头大哥犹豫之际,却听见不远处道口传来阵阵低沉的马蹄声,跟着还有部队行进的脚步声。赤壁一战,曹操虽然失败,但数十万大军却不是全部被灭,总还有撤退与漏网的散兵游勇。而这几名士兵本就是奉命四处打探巡视,如今听到响动,都各自警戒起来,哪里还顾得上李兰?
李兰也将来人看成是活命的唯一希望,心中打定念头,不论是哪家的军马,立刻上前投诚,大靠山找不到,先找个小的保命也好。李兰趁着这几人分心的时候,急忙道口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喊救命。那带头大哥不想李兰如此一来,而且李兰在生死关头,跑得不比遇到毒蛇慢半分。眨眼之间,已是数丈之外,带头大哥心中恼怒,将长矛插在地上,取过背后弓箭,正欲射杀李兰,却听旁边那瘦小之人道:“大哥,别,是关将军。”
带头大哥抬眼望去,果然见一面“关”字大旗迎风而来,知道其人军纪严明,若看见自己射杀此人,必然不免,急忙收住弓箭,道:“走,一起前去拜见关将军。”
李兰低头猛然望前奔跑,也不看前方,跑开二三十丈,就听一声当头大喝:“汝是何人,胆敢冲撞吾军?”震耳欲聋,李兰急忙停下,一边不住喘气,一边抬头,却见一员将官立马自己身前,面色如墨,腮下一把刚针般的虬髯,更显得勇猛非凡,一身玄铁铠甲,座下乌骓战马,浑然一团黑云一般。李兰何曾见过这等阵仗?顿时心惊胆战,颤声道:“将军,在下被人抢掠,还望将军援手。”
那武将听完将头向后一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