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不过这么平静的日子终将被人们的好奇心所打破,医馆里面的病人是越来越多,而且来看病的人的穿着绫罗绸缎,明显就不是周围所住的贫穷人家。王静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病人给吓坏了:这么多人,我怎么能忙的过来?!
  此时他也顾不得那三个郎中在手术中所受的刺激了,把他们全都从房子里面给拽到前堂给病人看病。不仅是王静辉对这些多出来病人感到万分苦恼,痛苦的还有那两个账房先生:病人来的越多,医馆的亏空也就越大,看样子这个月的亏空将是前两个月的总和还要多,就是有仁丹的利润支持,这个月的账本铁定是赤字了。
  两个账房先生一大早就抱着一堆账本到王静辉的办公室里面去诉苦了:这个月病人大增,财政出现了危机,在这样下去,就算每个月都有大笔银子注入,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了!王静辉看到两个账房先生在诉苦,他的脑袋也大了一圈:有些富人也跑到这里来看病抓药,这是明摆着的事,最要命的是不是一两个,而是几十、上百个,他们的数量已经和贫民有得一拼了!提高售价?这显然违背了自己创建这家医馆的初衷,所以不可取。保持原价?王静辉虽然对每个月医馆亏空的银子倒是不在乎,毕竟有玻璃利润在那里支撑,但这么多人都跑到这里来看病,这几天连自己都披挂上阵累得半死,他实在不敢想象长此以往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静辉晚上带着账房先生和郎中们一起来到了徐氏珠宝店来见徐老和李管事,请他们帮忙拿个主意。自从医馆开业后,王静辉就回来过一次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在医馆的建设上面了,看到他的到来,徐老和李管事都十分高兴。
  吃完饭后,大家在徐老的书房中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王静辉把自己的来意和徐老与李管事说完后,李管事听完惊讶的说道:「改之,你还不知道?!现在开封府从上到下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你重现名医华陀开膛破肚治病了,你现在已经是开封的名人了!」
  看着李管事兴奋的样子,王静辉摇头苦笑道:「我一直都在医馆里给人看病,哪还有闲功夫到外面去转悠?真泉兄,现在是赶快给我想个主意的时候,在这么下去,小弟非得被累死不可了!」
  刘账房说道:「这我到是听说了,大多数人都说东家是神医华陀转世,来解救万民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说东家是现世恶魔……」王静辉听到后真是哭笑不得,什么呀?连恶魔都出来了!当然刘账房最后还加上了一句:「街上说东家医术好的人居多,只有几个在那里造谣生事,要不然咱们医馆里这几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看病?还不是冲着东家这手无双医术吗?!」
  刘账房的一席话虽赢得了书房中所有人的赞同,但王静辉还是皱眉头,「可这么下去,我们四个人都快要被累垮了!」王静辉的话让那三个郎中感到十分欣慰,也都点头同意。
  李管事说道:「改之,你可以多招收些郎中来帮忙吗?」
  刘账房不满意的说道:「真泉兄,这郎中当然是可以招的,但医馆每个月也会产生大量的亏空,来得人越多,亏得也就越大!要是来看病的人都是穷人也就罢了,那些富人也来跟着凑热闹,这实在是让人看不过眼去!」
  李管事听后愕然,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也到是,当初为了方便周围穷困人家看病,定下的规矩是医馆郎中看病几乎不要钱,药房买药也是半价,有的时候甚至是白送。这可不是来看病的人越多,医馆亏损也就越大吗?!
  王静辉说道:「这银子的事情到是小事,不过这么多人到这里来看病,我们郎中累得半死不说,连周围贫穷百姓看病的时间也耽搁不少,这实在是件麻烦的事情!」
  徐老听了半天笑呵呵的说道:「公子当初来到敝店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不信公子能有华陀的本事,但现在看来是有过之而不及!现在公子遇到的麻烦不过是盛名之累罢了,这也好解决。一个是再招进两三个郎中来帮忙;另一个是写张告示贴在医馆院墙外面,这告示上要写上你们现在遇到的麻烦,把你当初开设平民医馆的初衷给写上。我想到你那去看病的富人所患的病也都是寻常郎中解决的小病,看了告示后会通情达理不去到你那里干扰你。」
  徐老这个法子虽然有些很原始,但非常值得一试,随后众人商量了一下,请刘账房写了一张声情并茂的告示,转天贴在了医馆的大门旁边的墙上。这招果然很管用,没过几天医馆的病人流量又恢复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就是有富人来看病,他们也会自觉的到别的药店去抓药,这样医馆的账本上又达到了一个相对的收支平衡的状态。
  王静辉也听从了徐老的建议,又招收了三个郎中到医馆来当坐堂郎中,这样每个郎中的压力都降低了不少,王静辉也可以腾出手来干自己相干的事情了,只有在坐堂郎中解决不了的时候,他才会出马看看。
  一天王静辉心血来潮跑到厨房里面想给郎中和账房先生们做几道菜开开胃口,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后,他只在平氏镇的酒楼做过几样菜,后来就一直没有自己出手的机会了,正好今天有时间,给他们露两手。而且他把宝贝儿辣椒子种在一个花盆当中,居然让他走了狗屎运:长出辣椒来了!有了这些辣椒后,王静辉当然要用这种新式武器来考验这个时代的美食家了。
  王静辉来到厨房把自己的来意和厨房的管事一说,在厨房做工的厨师们都一脸惊异的看着他,王静辉很明了就看到他们的脸上写着五个字:他也会做饭?!王静辉走到案台上,利落的吩咐好厨师们准备好锅灶和做菜的材料,在几个厨师的目光下,他就开始了厨师大业。当一个水煮肉片出锅后,厨师们都用筷子品尝了一番。虽然这是一道普通的四川风味菜肴,但这里是河南,这里的厨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做四川菜,所以厨房里的师傅们都觉得如果王静辉该行做厨师的话,他们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第十二章 算账
 
  既然厨房的师傅们尝了他的菜都赞不绝口,那些口感迟钝的郎中和账房先生就更不在话下了。王静辉忙碌了一个时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宴,把郎中和账房先生都找过来大家一起吃顿饭,也算是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对属下的一种关心吧?
  正当大家准备拿起筷子消灭饭桌上的美味佳肴的时候,管家来报:外面有两个姓赵的公子来访。王静辉就是用脚趾头也会想到拜访的人就是赵叶了,至于另外那个姓赵的公子多半就是他那个女扮男装的赵予妹妹了。他立刻让管家请两位赵公子来,另外又吩咐了厨房再添两副碗筷。
  王静辉看到赵氏兄弟来到大厅,便热情的对他们说:「来!来!两位赵兄,今天你们是大有口福啊!今天这可是我亲自下厨张罗的一桌饭菜,你们来的可是太是时候了!」
  赵叶看到满桌子的菜肴又不禁再仔细看看王静辉,眼中满是不相信的眼神,王静辉见他对自己炒菜的水平感到怀疑,所以说道:「这是我忙活一上午的成果,我已经很久没有自己下厨做饭了,不知道水平还行不行?」说完便自己抢先夹了一片水煮肉片。
  大家见此你看我我看你:这桌子上的菜肴卖相到是不错,但能好吃吗?!看着王静辉自己先卖力吃了起来,他们也都伸出筷子小心谨慎的夹了一点儿身前的菜。不错!有味道!大家尝到王静辉炒的菜还挺好吃,都开始加快自己下筷的频率了。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辣子,为此,王静辉还做了几道比较清淡的菜肴作为平衡,这样就使厅中的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大家一顿饭吃的非常尽兴。尤其是王静辉这个不要脸的家伙,抄袭苏偶像的诗词也就罢了,连他发明的东坡肉也没拉下,这盘东坡肉自然也成为在座众人手中筷子的重点关照的目标之一了。
  饭后,在王静辉的后院书房中王静辉和赵氏兄弟围着一张八仙桌坐下,一个王静辉收养的孤儿给他们上茶。王静辉看着茶碗中的茶,这可不是他那个时代常喝的茶叶,这是研磨成粉状的茶叶,这个时代最好的茶当然是龙凤团茶,价格虽然很贵,但以他的身家还是能喝的起的,但在王静辉的嘴里,实在是分辨不出来这些粉状的东西就是茶叶,况且它的味道远不如自己曾经喝惯的手炒青茶,所以在喝茶上也就没有什么讲究了。「等哪天有机会了,我把手炒的茶叶做出来,肯定能大发一笔吧?!」王静辉心中暗暗的想到。
  王静辉喝了一口茶后,对赵叶说道:「两位赵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吧?」
  赵叶回答说:「没什么事情,只是好久没有见到王兄比较想念,所以今天过来看看你……」
  赵予还没等他哥哥说完就抢着问道:「王兄,这几天开封城中盛传你这个神医会像华陀一样给人开膛破肚治病,这是真的吗?!」
  王静辉笑笑说道:「神医不神医,我不知道,但给病人做个小手术到是真的,这件事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玄乎吧?!」
  赵叶说道:「敢情王兄还不知道,你已经是开封的大名人了!现在连开封的孩子都知道你是华陀转世!」
  王静辉听后哈哈大笑,对他们说道:「做个小手术就成为名医了?那我大宋以后可要名医满天飞了!」说完走到书案前把自己刚刚整理完的一本书丢给赵氏兄弟。
  赵叶两人被弄的有些晕头了,那其那本墨迹未干的书,封皮上用正楷写了四个字:外科正宗。这是王静辉把明代医学家陈实功的著作给默写下来了,他做完手术后从旁边的人的惊异表情中感到手术在这个时代中实在是有点超前了,搞不好自己会像西方文艺复兴的那帮外科前辈们被送上断头台,所以他抓紧时间把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给整理出来,其中加入了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观点,今天正是这本书完成的时候,所以他才亲自下厨给大家做顿饭。
  王静辉对赵叶说道:「赵兄,这外科手术在外人的眼中是有点神秘,但如果通过学习训练,不出两年我就能把你教成此道高手。如果它日赵兄无意功名,就到我这里来,当个你口中所说的名医还是没有问题的!」
  赵叶说道:「这本书就是教人如何做手术的书吧!王兄打算把它刊印吗?」
  王静辉说道:「这本书里面详细记载了很多开刀手术的方法,我到是想把它交给印刷作坊刊印成书,但现在你看到没有:这里的一个小手术就能使整个汴都都耳熟能详,这说明大家对这种治疗方法还很不熟悉,况且给人开刀治病这中间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所以这本书只能先在我这里放着,等今后有机会再说吧!」
  赵叶说道:「这也是个稳妥的法子,在手术中很容易使病人丧命吗?」
  王静辉耐心的给他解释道:「在手术中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只有个别手术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比如像我那天给病人做的阑尾炎切除手术,这个手术是我十分有把握的,所以我当时敢下刀,否则打死我我也不做这没有把握的事情!连我如此,如果一些人没有得到正规的训练就开始按照这本书上写的去做,那十有八九会出人命的,所以我想办个专门培养手术人才的学校,多培养几个能独立完成手术的好手,这样就能就治更多的百姓。」
  赵叶问道:「怎么?王兄打算开门授徒了?」
  王静辉说道:「有这种打算吧!不过有谁肯做这样的事情呢?本来我想教会医馆里的三个郎中的,不过他们那天见了血就跑出去呕吐,连着三四天都没有吃好睡好,更何况别人呢?!」
  说完这些后,书房内就陷入了一片沉默当中,王静辉转换了一个话题说道:「赵兄,上次我给你的诗词集,怎么听我的账房先生朝我说:汴都的歌女们都在传唱我的词。该不会是你给漏出去的吧?」
  赵叶也笑着说道:「王兄写得一手好词,我怎敢独自享用?!是我把这些诗词流传出去的,让今年来汴都赶考的才子们也件事一下王兄的风采,可惜王兄埋头与医馆的事务当中无法脱身,否则那些所谓的才子如果见到你肯定会拜你为师的!」
  王静辉笑道:「赵兄又拿我说笑了!其实诗词文章毕竟是小道,这些今年进京赶考的举子明日就是我大宋的栋梁,这些小道他们是看不上眼的!」
  赵叶听得出来王静辉句笑话背后的意思,他虽然也很喜欢诗词,但他是大宋的大皇子,身为大宋将来皇位的继承人之一,他当然很清楚这样选拔人才的弊端。如果王静辉知道他面前的这位赵公子是赵顼的话,他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