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耳震响,一股波纹有如实质般袭开,那狮子吼佛猛地一声惨叫,倒地翻腾不休。黄清跨步上前,朴青道袍轻抖数下,直接把他振颤得晕头转向。这一招也有个名目,叫落乾坤,每一抖都是一乾坤之力,任是狮子吼佛乃天地绝无仅有的异兽混沌的变种,也消受不了。看到狮子吼佛吃足苦头之后,黄清一笑,道袍一拂,竟把狮子吼佛拂飞了,不知飞到了哪里!
“孽畜!根脚不差,就是不识天数,这次好生让你吃个苦头。”黄清道。他头悬鸿蒙钟,信步闪至接引的显身大威德明王身前,右手一拳击出,那手不知如何突破空间桎梏,玄乎之极倏地出现。那拳头仿佛亘古便是如是一般,青虬扎结,轰在它该出现的地方。这是无以伦比的力量,没人能够防住,起码大威德明王不能!只是呼吸功夫,大威德明王就已被重拳击杀。八颗舍利子出现,然后粉碎,逸出点点星光,化作一张古朴图纸,正是五分之一诛仙镇图。
自他修道以来,黄清都未曾真正打斗过,道行高深到何种程度,除了鸿钧详细了解外,九天十地里还真没人知道清楚。如今黄清显露冰山一角,由此管中窥豹,他的修为可谓恐怖之极。不为圣,则为蝼蚁,即使是较大地蝼蚁,也是蝼蚁。大威德明王毕竟不是接引的分身,纵使神通广大,仍是蝼蚁。
五大明王乃五方佛之教令轮身、五方五行之显化,五人一体,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现在大日如来身殒,大威德明王亦已化作恢恢,连成一体地气机被破坏无遗,剩下的四大明王实在不成气候。通天既见黄清事成,他也不甘居人后,即时发动攻势。右手食指连点四下,看似平和,但实则凌厉无比,四位明王使出浑身解数,用尽一切术法,愣是躲不过一根小小指头!只见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两人连反抗余力也没有,呼吸功夫便已殒殁,化作尘埃,连轮回的机会也没有。
军荼利明王、金刚夜叉明王两人脸现惧色,萌生了退意。那军荼利明王法身有八臂,值此生死攸关之际。那金刚杵、宝轮、三叉戟等法具此时更是被他挥耍起来,甚至连那掐着佛印的三只手也使了出来。至于金刚夜叉明王。手中地金刚铃、金刚杵更是舞得水泄不通、滴水不进。对此,通天浑然无视,食指点去,那金刚铃、金刚杵、宝轮、三叉戟、净瓶等法器纷纷碎成一堆,军荼利明王、金刚夜叉明王两人依然难逃劫难。
星光阵阵,四张古朴至极的图纸骤然出现,悬在空中。不知何时,五张古朴图纸玄乎其玄地凑在一起,按着一种更加玄妙地轨迹越旋越快。就在众人出神之时,一股苍莽煞气从那图纸里席卷而出。直冲人心脾、元神。通天见状,顿时脸露笑意,截教弟子也是喜悦跃然脸上,这下子,在场众人哪还会不知这便是那诛仙镇图!
通天袖袍一拂,诛仙阵图便自动飞到他的掌中,同时。那漫天煞气也消弭不见。黄清见状,不由笑道:“道友今日重炼诛仙图,以为立道之基,可喜可贺!”
通天也笑道:“尚差诛仙四剑,布不成诛仙阵,却是镇压不了气运,现在道贺还为时过早!”
黄清闻言,不置可否,微笑了之。就在这时,天光大开。仙音阵阵,鸾凤合鸣,又夹着丝丝梵音,莲花菩提涌现,万千宝光缠绕天际,扑鼻而来的清香沁人心脾,正是女娲、准提两位圣人到来。待两人降下法驾,各教门人不敢怠慢,俱是上前施礼参见。女娲下得凤驾,一脸圣洁高贵。令人不敢正视,只见她迈动莲步,上前与黄清、通天见礼。她的身侧自燃是准提道人,只是现在准提一脸怒容,对黄清两人正横眉竖眼。
黄清见过两人。问道:“两位道友所为何来?”
准提闻言。怒火更甚,只是彼此强弱异势。而今又形势逼人,莫可奈何!女娲道:“想这芸芸众生,同受大劫之苦,若非迫不得已,谁想惹下偌大因果?我们本是超脱世外之人,各教教义相异,但法理却并无二致,俱是教化众生求取大道,身证混元。如今,杀戮过多,结下大恨,难免使得意气之争变成仇恨之战,非是众生福音。”
黄清闻言,不由问道:“依道友之见,该如何是好?”
女娲道:“各教就此罢手,待封神之人出现,再做定论,如何?”
黄清道:“也并非不行!只是这娑婆净土本就是凡间之土,佛门占据此地却是不该。人间帝皇之气,乃是真龙之气,浩然之气,天数未尽,纵使我们圣人也得退避三分,更不要遑论小小仙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方土地自然该由人族管理!”
女娲道:“此言大善!这娑婆净土便交由华国管理吧。”女娲乃是人族至圣娘娘,黄清地说法正合她的心意,她自然欣然同意。至于把娑婆净土送与华国,女娲有点私心作祟。
三圣闻言,通天点了下头表示应允,而黄清道:“大善!”
准提故作思忖,脸色生硬道:“就依娘娘所言!”
通天对女娲虽然没有好感,但也绝没有恶感,要说真有点意见,便就是怪她当年在殷商封神大战时,派下九尾狐搅乱商汤江山,从而致使截教气运流失。当然,对于女娲不帮妖类众多的截教,而相助阐教等外人,至今都有人认为她有失公允,与她妖族圣人的身份不符。但这些对于圣人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圣人丢了脸皮,恶了脸面,自然怒气冲天,尤其对于身为女性地女娲来说,更是严重。圣人有圣人地高傲,仙凡毕竟是蝼蚁,蝼蚁亵渎了圣人,自然要有惩罚。因此,通天对于女娲地情面,可给可不给,基本不会反对。
太古洪荒之时,众圣尚未证道,黄清曾多次得女娲善意关照。待到女娲也证道成圣,黄清又闭关静修,两人往来才逐渐淡漠。但当日种下善因,结下今后千年万载善果,黄清永远记得当年紫霄宫外,女娲欲给他宝莲灯之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若非非为不可之事,黄清断无反驳女娲脸面之理。
至于准提,他几可忽略不算,求人帮忙,当然无法拒绝。
四圣决定,便是天数,便是天心。当下除了佛教众人,皆大欢喜,黄清、通天见目的已经达到,而又卖了个情面给女娲。众人感叹女娲娘娘慈悲,俱膜拜大恩,更是为自己逃脱劫难而窃喜。女娲此时也是高兴,当下与黄清等三圣相互辞别,上得凤鸾,破开天光,往娲皇宫而回。既然受了女娲调和,当然再无杀斗之理,玄佛两门弟子不管心甘抑或不心甘,皆不得不离开中央娑婆净土。
从此以后,三界再无佛国存在,各教又处在同一起点,皆是打代理人战争。
黄清、通天两人起驾离去,恰在九天之上碰到鸿钧派来传讯地道童。黄清看到道童,不由对通天笑道:“道友既然要到紫霄宫去,那贫道只有待到下次去碧游宫时,再寻道友相叙一
通天点头:“我那金鳌岛随时恭候道友大驾。”
黄清言罢,头也不回,直往玄清太上天而去。
三十三天外鸿蒙宫,一道人影无声无息凭空出现在大殿中,仔细一看,正是玄清圣人黄清。
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虎归位,三将出世(上)
接上一章
黄清坐定云床,闭目神游。
道者,原于性,本于命,性命双修,才能浑若天成;内性外命,方至太上一元。浑浑噩噩,莫可名状;吐吐纳纳,玄乎其玄。一股清华心中起,半星明悟神中来。似解非解,若明非明。
一番入定,仍然是毫无所获。黄清早就感到那丝大道轨迹,待要仔细抓住那道轨迹,却又发现那种感觉突然消失不见,无迹可寻。这种感受让人非常郁闷,就像记忆中回想起一个尘封心底多年的人一般,待到要想记起那人的轮廓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模糊一片。放在面前,偏偏又不让你得到的美好东西,是最让人痛苦的。
黄清即使道行再高深,现在也难免失落。就差临门一脚,便可真正超脱物外,但这一步,偏偏比以前跨出的步子总和还要困难,还要长久。
黄清徐徐吐出一口浊气,紧闭的双眼也缓缓睁开,脸上依然平静,神光仍然内敛,看不出喜怒得失。道行到了他们这一步,不停修行,一味追求神通术法,未免落了下乘。道,关键还是靠“悟”,境界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黄清倏地伸出右手,手腕处那袖口无风自动,自行卷了起来。这混沌天乃是黄清开辟出来的天地,在这里他便是天便是地,再加上有先天至宝混沌珠镇压,如此一来,纵使是鸿钧偷窥,也难逃他法眼。现在实在不知黄清意欲何为,难道这混沌天里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他关注?
“这昊天动作倒是挺快的!”黄清心头一动,忽然笑道。只见黄清的掌心闪现一丝亮光,这亮光越来越大,终至变成一道莹华光幕。这光幕凝实,转而渐成无色。紧接着无声无息地透过混沌天,经过混沌、九霄,达至幽冥黄泉。
幽冥地府,自后土返本归源之后,难得成为了一方净土。现在有平心娘娘镇守后土宫。地藏驻守六道轮回入口,三霄司职众生轮回,在五教默许下,三界大神通者再也不能随意出入幽冥,搅乱地府秩序。地府在平静若干年后,前不久又掀起了一阵波澜,但这并不是各教势力平衡被打破,而是这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确切说,地府新来了一个鬼魂,一个特别的鬼魂。
无论人、神、妖、仙。抑或其他灵慧生物,皆有三魂七魄。三魂七魄上接气运命数,下衔七情六欲,乃是生命的根本。而幽冥界乃是一方天地圆满的根基,不管是跳出六道的仙真,还是生老病死地凡人,死后魂魄都要到地府报到。往转轮台走一回。自后土身化六道轮回,地府可说什么事情都发生过,但这次却碰上了开天辟地以来未曾有过之事。
近些年月,玄佛门人在娑婆净土相互厮杀,再加上唐宋两国与天竺交战,一时血流成河,戾气大生,无数冤魂野鬼、凶魂厉魄疯狂涌向地府报到。在众多鬼魂里,一个身披王袍的中年男子,却格外醒目。他看起来浑浑噩噩。呆滞无神,报到时既不知自己是谁,也不清楚自己如何死去的。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汉子浑身杀气缠绕,状若天魔,一身煞气逼人,纵使是大罗金仙也不敢近身,更不要遑论阴神鬼将。
那阎罗王得知状况之后,忙命人详细备案,然后上报天庭。这日。天庭之上,玉皇大天尊及众位仙卿仙官刚上斗牛宫灵宵殿,就见一侍官进来禀报:“禀报陛下!增长天王在外觐见!”
玉帝道:“传增长天
仙官通报下去之后,不久就见增长天王急匆匆进来,拜道:“微臣参见陛下。”
玉帝问道:“你有何事禀报?”
增长天王道:“南天门外。地府司职天神第五殿阎罗王求见陛下。”
玉帝闻言。愕然道:“难道地府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言罢,他拿眼望向太白金星李长庚。李长庚摇了摇头。也是一脸疑惑,显然他也不知个中究竟。殿下众多仙神闻听阎罗王求见,也是个个目露惊奇之色,一时之间,众人三两一伙,议论纷纷。要知道地府若没什么重要之事,那阎罗王断不会到天庭上来。十殿冥王乃是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身份显赫,地位尊崇,与玉帝一般无二。地府和四海龙宫一样,有事找上门,无事当草头王,玉帝名为三界共主,实则有名无实,听其号令者少之又少。因此,看见阎罗王上得天庭,玉帝心底下咒骂不已。
一见阎罗王到达大殿,玉帝便问:“阎王一直深居纠纶宫静修,不闻天听,不知今儿个有什么要事使得你上得朕地凌霄殿?”
玉帝之话隐含讥讽之意,天庭众仙官莫不明白,自然知道其弦外之音。当下众仙俱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两人斗嘴,其中不乏冷笑者,摇头者,关注者。玉帝此言,实则与他玄穹高上帝的身份不符,太白金星与黄角大仙同时暗自摇头。而阎罗王象似不明白玉帝话外之意一般,自行我素,也不看玉帝脸色,躬身行礼,然后言道:“近日地府来了一个鬼魂,这个鬼魂生死薄上无名,转轮台不收,三生石无用,六道不纳。然而其一身煞气缠绕,不惧天雷,不怕地火,又逗留地府,四处闯荡,十八层地狱无不被搅得翻天覆地。特此禀告大天尊!”
玉帝闻言一惊,怕这鬼魂又是一个孙悟空之类,为自己徒惹麻烦,但他又不能不理此事,一下子绞尽脑汁苦思。忽的,玉帝转眼看到托塔天王李靖在殿下垂目思忖,脑筋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