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卢圣被众圣挤兑得无奈,只得道:“封神榜签押,事关重大,却是不能立即商议定完,需要再商一二方可。若是草率签押,不符天数,天道不取,仍不作数,日后难免后悔!”
准提闻言,冷笑连连:“任你巧言令色,也不过是拖延些时日!我就怕你今日不签,日后定要后悔,到时道教全门俱化作恢恢,看你如何向那玄清鸿蒙圣人交待!”
卢圣不理准提之言,转对老子道:“大师兄认为我先前之言如何?”
老子闻言,自是赞同,说道:“道教教主言之有理,五教理应待确定天地三皇之后再行商议。”
老子既言待三皇确定之后再商,五教签押封神榜之事便只得押后。当下众圣皆离席而起,准提无奈,也只得把此事押后。七人出得出得紫霄宫,互相辞别,然后各自回府再做打算。
此次五教二商封神,仍未结果,乃是因为天数有定,合该三商定下封神之事。封神榜乃是天道赐下的一线生机,非榜上有名者,纵使签了也无用。何谓榜上有名者?只要不是根性浅薄而又因果深重者,便都算是有名之人。这个签押,却是要各教教主私自衡量,免得把根性深者送上榜,也免得把根性浅者送上榜。根性深者上榜可惜,根性浅者上榜白搭。
却说黄清从三界缝隙中回转混沌天,便不再出去,只是一味神游太虚,参道悟法。卢圣从紫霄宫出来,却不回他地勾圣天妖皇宫里,反而径直来到黄清打坐之地。这五教三商封神之事,黄清如何会不知道,见到卢圣到来,他当下说道:“五教签押封神榜之事,你自行做主便是。只是我道教一门弟子门人不多,兼之修行不易,本就不该上榜受罪。”
卢圣闻言,点头道:“我也是如斯想来。这西方佛教门人众多,多是因果缠身之辈,偏生那准提道人私心作祟,不肯认真签押,怕是到头来所有佛子佛徒都难逃劫难。”
黄清笑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押后签榜。”
卢圣道:“既然已经签押了封神榜,这榜上有名者却是不好再去滚滚红尘,徒惹杀运,上那封神台上走一遭。”
黄清道:“你在封神榜上所书之人,命令其不得出山门,稍尽人事!虽说天数有定,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卢圣道:“理应如此。”当下卢圣辞别黄清,直回道府勾圣天妖皇宫。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议封神,祸起红颜(中)
混沌未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造化鸿钧成大道,功立七圣天外天。
一理巫妖解因果,二下洪荒传真仙。
子天丑地人寅出,五帝三皇有圣贤。
三十一世传殷纣,暴虐无道乾坤颠。
周战商三教伐截,仙封神长三千年。
玄清以力求证道,立下道教意为玄。
再到五教签天榜,大劫祸起凡世间。
劫中劫生机一线,杀又杀因果乱缠。
正是鸿蒙无量劫,重化混沌归一元。
话说殷商封神之战,原是遭逢三千年神仙杀劫,三界有道仙真皆要完过杀劫方能再享安乐。当时人、阐、截三教签押封神榜,一是保教内弟子根性浅者得以受那封神榜庇护,渡过杀劫;二是为那天庭输送司职仙神,镇压周天星辰,管理三界,造福众生。
一场大战,杀得昏天暗地,到最后却是益了西方佛教,使得其尽纳截教三千红尘客,壮大起来。如此一来,阿弥陀佛以无上大法演化西方极乐世界,为三界唯一净土。自此以后,佛教益发昌盛,渐渐压过阐截两教,成为三界第一大教。
虽是如此,但洪荒之地元气逸散,不再适宜传教立道。当时散仙镇元子出得洪荒地界,发现地仙界,而众圣又施展无上大神通,把一众入道生灵挪移到地仙界,这才有现在地仙界的繁荣。地仙界发展起来之后,各教纷纷入世传道,收取门人弟子。
待到黄清以力证道,立下道教之时,更是把这潭浑水搅得更浑。道教门下骊山老母广传玄清大法,使得道教异军突起,信徒大增。这一下。圣人博弈,门人较劲,愣是把整个地仙界瓜分一光。如今又逢三千年一次神仙杀劫,更是五十六亿年无量量劫,因果纠缠之下,是非陡然增多。
单说大唐国并州文水之地,有一户武姓大家,其家主武士经营木材,家境殷实,富有钱财。大唐高祖起兵反隋之时。武士多次资助钱财,为元从功臣,其后深受皇恩,右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这武士娶相里氏为妻,生下二子,取名为武元庆、武元爽。奈何仕途虽一帆风顺,但武士并非修道术士,却难以保得家人脱逃人间生老病死,不久他的夫人因病撒手人寰。
武士悲痛过后,考虑到两子尚为年幼。仍需照顾,便又娶一妻杨氏。夫妻两人生活美满,不久杨氏为其生下三女,皆是满脸钟秀灵气。这三女里面,又数第二女生得水灵,楚楚动人,小小年纪已是闻名荆州全郡。这二女儿武长得明媚娇艳也就罢了。偏偏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此女年纪愈大,豪气日盛,行事果断更甚须眉男儿,为人果决有大才大毅力。她认为自己虽然生不为男儿身,但并不比男儿差,遂自行改名为则天。
可惜武士命数有定。不该得享人间至上富贵,不待武则天长大成人,便就老逝。留下孤儿寡母,甚为凄凉。武则天渐渐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梨涡生春,更是招惹许多豪门大族之家上门提亲,其中不乏皇亲国戚、王臣将相的公子。杨氏辛苦把武则天拉扯大,欣慰之余。便想为她寻一户安生。但武则天见闻,却是阻止其母,对杨氏言道:“如此凡夫俗子,如何配得上我武则天?若
想当我夫婿,非是予取予夺一国至尊。便得是高来高去仙神之流。”
如此折腾下来。武则天虽然长得倾国倾城,奈何择婿条件太高。年到十八愣是没有许配人家。世人哪知祸福,正因为武则天择婿眼高,她的人美才高之名,才会通过过往客商之手传扬,竟连那国都长安也闻其美名。一时之间,众人皆认为武则天貌美如仙,赛过妲己,胜似嫦娥。
这日早朝,那大唐天子太宗李世民方坐定金銮殿,便又朝臣出列奏道:“臣有旨上奏!”
李世民闻声望去,看见一位身穿王袍的五十老人出列上奏,顿时笑道:“皇叔却有何事上奏给朕?莫非又有哪位王兄欺负你不成?”
你道这太宗天子为何有此一说?原来这王袍老者乃是高祖李渊之弟,李世民唯一尚存在世的亲叔李道宗。这李道宗借李渊之福,得享亲王尊位,却为人贪财好色,时常与右光禄大夫张士贵一起狼狈为奸,行那克扣钱粮之事。房玄龄、秦琼、杜如晦、魏征、徐懋功等开疆之士对此深为不满,总想尽法子折辱于他,因此李道宗与一干臣子之间的仇隙愈来愈大,时常闹到太宗之处。李世民虽为千古难得一遇的明君,却也左右为难,待闹得多了,他干脆双眼一闭装作不知,任由他们胡闹。
这时,李道宗听到李世民之语,大是心急,慌忙摆手否认道:“陛下这次可是看错了!臣深思以往所为实在荒唐,痛过思过,此次上奏,却是为陛下地万世江山着想。”
李世民听到此言,大是惊奇,不由哈哈大笑道:“皇叔所奏何事,怎说是为了朕的万世江山打算?”
金銮殿上群臣听之,也是大笑,都不认为这位荒唐皇叔会干正事。唯有司天监李淳风、袁天罡闭目不语,军师徐懋功抚须微笑,三人似是对李道宗之言早有所知。太宗虽是大笑,却也眼看四方,耳听群臣,见到三位重臣含笑,当下便知李道宗还真有要事待说,兴许还是好事也说不定。
果不其然,李道宗向李世民躬身后,转对众臣一揖道:“太清圣人曾赐下人教至宝九龙印,言九龙印乃是人皇一脉所传。如今陛下早已获得九龙宝印,可知陛下实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合该一统地界,立无上功德,成就人皇道果。人皇至尊,无上尊贵。见圣人不跪,遇仙佛不礼,逢鬼神不拜,三界之什物予取予夺,众位以为然否?”
李道宗此言一出,李世民龙心大悦,众臣工也是点头赞同。辅佐圣皇明君立不世之功,正是臣属们心愿,这下就连李淳风、袁天罡也大点其头。当下众臣都道:“王爷所言极是!”
李道宗见到众臣都附和其言,老脸顿时生辉。很是高兴。打铁趁热,李道宗趁机奏道:“好叫陛下得知!前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武士生有一女则天,有羞花闭月、倾国倾城之貌,兼之其自小聪明伶俐,知书达礼,又孝顺严慈,实是才德兼备之女。陛下无上至尊,富拥四海,若能得此奇女常侍左右,共享福缘。岂不是人间美事一桩?尚且常听人言,至尊者得享无边福分,人间绝色理应纳取,这武则天便是上天恩赐,陛下不可不纳!”
众臣闻听李道宗之言,尽皆议论纷纷,而李世民却是一愣。沉吟不语,不过看其脸色红光,可见他心下已是大为意动。虽是心动,但李世民又怕众臣说他好色无道,当下不好当场应允。
众臣皆是八面玲珑之人,如何看不出李世民已经心动,人人都想赞同李道宗的提议,但又不想担当出头鸟,怕日后李世民沉沦女色,自己落得个佞臣之名。这时。众臣都想到兵马大元帅秦琼,于是俱拿眼望向这位劳苦功高的大唐护国公,希望他带头出面。
秦琼无法,略微思忖,便只好站出列来,只见他躬身向李世民拜道:“武则天如此人间绝色,陛下固然应当笑纳,但为圣皇明君者,以江山为重,以万民为重。娇颜美色。不过红粉骷髅,他日容颜自会老去,唯有人皇至大功德方是正道。”
秦琼此言却是驳了李世民的兴头,不过李世民乃不世明君,倒也不曾着恼。丞相魏征也是一正值之人。闻听秦琼之言。立时赞道:“护国公所说甚是!”他又转对李世民正色道:“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古之训。舟者,江山社稷;水者,天地万民。陛下欲求人皇之尊,便要得万民之心,主四洲之地。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魏征前身乃是万世师表孔丘,一身浩然正气,天地无匹,此时认真起来,整个金銮殿众人皆被其所慑。李世民闻言脸色苦涩,勉强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朕乃一国之尊,所虑者治下万民,却不该被女色所迷。”
李道宗见状大急,当下也忘了魏征在旁怒目相向,忙出列说道:“陛下,这武则天实在是天命所归!陛下如若不信,可向袁天罡仙师询问一下,当年他曾批语武则天乃富贵至极之人。如果不是陛下枕边之人,如何能够富贵至极?”李世民闻言,大吃一惊,急声道:“果有此事?”
李道宗道:“不敢欺骗陛下。”
朝堂上众臣也是一脸惊色,要知道袁天罡相人之术,天下无双,便是徐懋功、魏征、李淳风也是大有不如。袁天罡这时看到众臣都拿眼望向他,无奈,只得出列道:“原是以前胡言乱语,当不得真!”
李道宗笑道:“仙师何必欺骗于本王!当年武士武大人与我等交好,时有往来,那年仙师路过荆州,前去拜访武大人,一见到那杨氏,仙师便吃惊地道:夫人法生贵子!杨氏把武家两位二子带出,仙师言其可以官居三品;唤出武家大小姐,言其贵而不利夫;直至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仙师方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仙师,本王可曾说错?”
袁天罡双眼斜睨,说道:“此为你杜撰,实当不得真!”
这下,李道宗急了,大声道:“仙师,当日我亦在荆州,亦曾到过武家,你何必诳我!你急切否认此事,是否居心叵测,欲将武则天推给大宋国皇帝?”
李道宗话说到此种地步,袁天罡却不好再与其争辩,慌忙出列,向李世民施礼道:“陛下明鉴,贫道对大唐赤心一片,绝无助敌相害陛下之意!”
徐懋功见到冷场,赶忙出来当和事之人,只见他笑道:“同殿为臣。俱是替陛下分忧解难,原无对错。依贫道看来,这武则天确实是大福大贵之相,有母仪天下之命格!长孙皇后已然香消玉损,天数有定,陛下应该再纳皇后,使得国祚社稷有母。如今看来,陛下把武则天纳进后宫,自无不可!”
李世民本就想把武则天娶进宫里,现在听徐懋功一说。顿时龙心大悦,金口一开:“朕闻知荆州有奇女武则天,孝顺严慈,和睦邻里,实是才德兼备。朕龙心大悦,今纳其进宫常侍左右,以享浩荡皇恩,钦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