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木∪耸掳樟恕! ?br /> 众圣既然离去,众位仙真也不宜久留,也相互打个招呼,皆告辞而去。骊山离开之前,对穆桂英道:“你虽为封神之人,但亦有劫难临身,不经过众多劫难,你难以完结此场功德。若遇劫难,你须得前去拜见各位同门,自会有人帮你。”
穆桂英闻言,拜道:“弟子晓得!弟子不在身边伺候,老师原谅则个。”
骊山点了点头,亦使出神通离去。众位仙真既已离去,穆桂英召来一女,吩咐她看好封神台及封神榜。此女名唤杨排风,却是穆桂英曾经的手下女兵,现在看见穆桂英归来,便又重归她的驾下。杨排风得到穆桂英吩咐,当即认真执着打神鞭,守候在旁。
回头再说大宋天使日夜兼程赶去映辉城,向狄青宣布圣旨。狄青拜接圣旨,领下皇命,不敢怠慢,忙引自己部众赶去唐宋交战之地。狄青赶到营地,种师道出城迎接,交接一众事宜。种师道对狄青道:“狄元帅,我已备好北伐粮草,还请验收。”
狄青道:“狄青多谢种元帅。”
种师道道:“你我同殿为官,何必客气!都是为了陛下雄图伟业!”
说完,种师道与狄青相视一眼,皆不由自主大笑起来。两人都是执意北伐之人,现在终于等到北伐之时,如何能够不高兴万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狄青身殒,青龙归位(上)
一夜无话,待到次日,狄青辞别种师道,领着大军北伐而去。军未动,粮草先行,狄青令先锋陈曙在前遇山开山、逢搭桥,又令监军任守忠押解粮草在后,他自领一军居中。
任守忠得到狄青的命令,闷闷不乐,心道:“我是陛下派来的监军,自然应该跟着中军,狄青你却派我去押解粮草,实在太藐视咱家了。你既然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也不让你好过。”
想罢,任守忠找到先锋陈曙,对他说道:“陈将军,狄青元帅可是命令你不可轻易出击?”
陈曙见到监军问话,不敢怠慢,忙恭敬答道:“正是。”
任守忠当即笑道:“将军,你好不识事,那狄青如此做分明是怕你抢夺了他的功劳。你现在不思如何建功,我真替你可惜。”
陈曙心怀私利,心下本就有擅自出击的打算,现在听到任守忠之言,不禁颇为意动,回答道:“末将正有此意!奈何军功无论大小,均需元帅上奏天听,所以末将不得不保守,不敢建此奇功。”
任守忠闻言,顿时知道应如何行为,当场拍胸口说道:“将军尽管放心,咱家自会上报天子,使得将军威名传遍朝野。”
既得保证,陈曙忙拜道:“有劳监军大人费心了!日后末将若是果建北伐第一功,定然不敢忘记大人今日之恩。”
任守忠需要陈曙抢先出击,便放下身份,与陈曙暗中谋划不已。两人气味相投,竟大有相识太晚之感。待到商量妥当,任守忠回转后军押解粮草,陈曙领着先锋前军一路开山搭桥,直往大唐军营奔去。
安西城原属于大宋国土,但在十年前被大唐攻占之后,就成了大唐与大宋交界的边境城池。安西守将乃是荆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此人兵法武略样样精通,奇门术法拈手即来,他是大唐有数的名将。张公瑾正安坐府邸,忽闻兵士上报说大宋一军在城外叫阵,顿时大惊失色,忙穿上铠甲出去。
张公瑾看到大宋军只是在城下叫阵,不由对左右裨将党仕仁、党仕杰笑道:“这大宋领军之人倒也稀奇!千里奔袭,就是为了趁敌人不备,出其不意,一战而定。这位宋将却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跑来叫阵,这是为何?”
党仕仁闻言,也笑道:“说不定他意欲归附我大唐,以此作为晋见之礼!”
言罢,张公瑾三人哄然大笑。大唐军兵看到主帅如此轻松,士气立即上升,放下了畏惧之心。竟也跟着大笑起来。党仕杰看到士气起来了,吁一口气,接着眼中寒芒一闪,然后转身对张公瑾道:“大将军,待末将下去会一会宋将。”
张公瑾闻言,点头道:“你下去须得小心,若是不敌。便退回城内。断不可逞匹夫之勇!”
党仕杰道:“末将遵命。”
陈曙赶到安西,既不按狄青部署潜伏起来,也不依兵法突然奔袭,竟然跑到城下叫阵。陈曙看到张公瑾三人取笑于他,顿时大怒,待见党仕杰打开城门出来,立即骑马上前,挥刀大喊道:“好贼子!吃我一刀!”
党仕杰看到陈曙杀来,夷然不惧。执着兵器便迎了上去。两人俱是武艺高强之人,枪来刀往,你招我架,一时之间杀得昏天暗地,难解难分。陈曙见不可取胜。忙策马逃奔数十步。回头望去,看到党仕杰尾追杀来。脸上顿时露出喜色。城楼上张公瑾看得分明,急声提醒道:“提防有诈!”
张公瑾话音方落,党仕杰就见眼前寒光一闪,一件东西往脸面打来。党仕杰躲闪不及,被陈曙一击即中,倒在地上翻滚数下,便就一命呜呼。一道真灵飞向封神台,被杨排风引进封神榜。可怜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一身异术未曾施展,就已身殒。陈曙看到党仕杰中招落地,大笑不已,策马上前割下脑袋,取回法宝。
只见那件杀人凶器不是一块金砖罢了!三界里用金砖当法器的仙真,一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一是火部元帅马灵耀,而陈曙正是偶得哪吒金砖祭炼之法。
张公瑾、党仕仁看到党仕杰身殒,俱是心痛,党仕仁更是忍耐不住,策马冲出城门。党仕仁悲怒交加道:“贼子,你杀我兄弟,我绝不与你干休!”
陈曙临场斩杀一将,心下正喜,见到又一功劳送到,挥刀迎上党仕仁。两人拼杀一阵,陈曙故技重施,掉转马头,又祭出那块金砖。党仕仁知道陈曙行为,只是冷笑一声,从袖口取出两张玉符往前一掷,就见两张玉符忽然化作黑白两股阴阳气,迎上金砖。金砖碰到黑白之气,犹如春阳化雪,竟被化为粒子。
党仕仁看到陈曙错愕,不由叫道:“我此为玄都大法师所炼的太清符,你有何能耐敢与之相比?”
言罢,党仕仁驱使太清符困住陈曙,策马上前一棒捣去,把他的脑袋打了个稀巴烂。陈曙元神慌慌忙忙逃出,却被太清气连魂魄带真灵抹杀掉。待杀了陈曙,党仕仁一马当先,挥军杀向大宋军兵。宋军失了大将,群龙无首,被唐军杀得丢盔弃甲,鬼哭狼嚎,狼狈而逃。一时之间,哀嚎遍野,收降无数。
狄青正领军来到,突然碰到残军逃来,顿时大惊失色,忙截住一位将官询问事情经过。待得明白事情原委,狄青勃然大怒,叫道:“可恶!陈曙竟敢误我大事!”
当下狄青一边把此事上奏给赵匡胤,一边挥军急攻安西城。张公瑾看到狄青大军到来,知道难以匹敌,便强下命令紧守城池。宋军一鼓作气急攻猛打,却难登城楼一步,狄青见状,颇为心痛士兵损失,出言激道:“曾闻张公瑾乃一代帅才,狄青今日一见。才知传言不可信!这分明是一个缩头乌龟!”
张公瑾闻言,毫无动怒之色,反而大笑道:“我也听闻狄青乃是谋略出众、百战百胜的不世战将,为何却如此不智,对我张公瑾用激将计?”
狄青见张公瑾不受激,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先围住安西城,再做其他打算。大宋军人数远多于大唐守军,但真个论起战斗力,实在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张公瑾见宋军退下后。暗吁口气,狄青威名远扬,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张公瑾吩咐党仕仁道:“好生看守城防,休要出了纰漏,被敌人夜袭进来。”
张公瑾生怕党仕仁被仇恨蒙了心,不分好歹,鲁莽行事。所以不得不再三叮嘱。党仕仁口上应允,心下却另有算计,想杀遍敌军,报得大仇。如此过了数日,宋军依然攻伐不下安西城,而张公瑾看到党仕仁没有异动,以为他暂时放下了恨意。便也不再时刻看住他了。
这日。党仕仁认为宋军连日攻城,定会疲惫不堪,放松警惕,遂决定凌晨偷袭。凌晨时候,党仕仁喝令兵士打开城门,领着亲军直奔宋军偷营而去。待到宋军营地,党仕仁看到守卫稀疏不严,心下大喜,竟领着人马直冲向中军营帐。一进到大营。党仕仁发现竟空无一人,心下叫遭,知道中了狄青之计。
就在这时,本是一片漆黑的营地,忽然亮了起来。无数士兵执着火把照亮整个宋营。弓箭手、陌刀手、投枪手里里外外团团围住。党仕仁发现己军陷入了死潭之中,毫无脱逃地可能。此时。一将带着獠牙青铜面具骑马走了出来,党仕仁认得这是宋将狄青。只见狄青策马上前,对党仕仁道:“党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你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何不投降!”
党仕仁闻言,冷冷道:“胜负尚未分,言投降未免过早!再说大宋积弱,我纵使身死,也断不会投降于你等!”
狄青一扬狼牙棒,对党仕仁道:“冥顽不灵!既然如此,休怪我心狠手辣!”
言罢,狄青立即下令攻击。党仕仁见状,当即大吼道:“紧随在我身后,冲出去!有敌无我!”大唐众将兵皆喊道:“有敌无我!”
冒着枪林箭雨,唐军勇往直前,不时有兵士落马倒地,但他们毫无畏惧,只要尚存一口气,仍冲杀不已。一时之间,悲壮无比。狄青看到此景,叹息一声,挥起狼牙棒,迎上党仕仁。两人都是使用狼牙棒的高手,追求的乃是一力降十会,一往无前。一番刀光剑影的打斗,杀得昏天暗地,战得山动地摇,终究狄青勇猛善战,技高一筹。
党仕仁一时力怯,忙驱马逃走。狄青见到党仕仁败退,不肯放过,追了上去。党仕仁见狄青追得紧,不慌不忙祭出太清符护身。狄青追到近前,一棒砸下,却见兵器方近党仕仁身上,就见那太清符发出一阵青青莹光,抵住落势。狄青猛然一惊,只见手上的狼牙棒竟然被那太清玄光逐渐化去,少时功夫,便只剩下一根把柄。
党仕仁见状,大笑道:“狄青,我道你有何能耐,原来不过如此!”
说完,党仕仁抡起大棒就往狄青身上砸落。值此危急之时,狄青忽然咆哮一声,竟发出阵阵龙吟,接着化作一条擎天巨龙蜿蜒俯首。党仕仁看到情况惊变,一时转不过弯来,竟愣愣站在原地,看着巨龙。狄青化作巨龙,一下子挣脱太清符的枷锁,只见它张开龙口,向党仕仁咬去。党仕仁一时错愕,待到反应过来,已然来不及闪躲。
危急万分之际,一人及时杀至,救了党仕仁一命,正是张公瑾赶来。原来党仕仁刚偷出城门,就有士兵前去告知张公瑾。张公瑾知道狄青乃是有名地猛将,绝无可能被党仕仁偷袭得手,想到事情糟糕,忙引一军前来搭救。一阵冲杀,赶到埋伏地点,终于及时救下党仕仁。
张公瑾幼时曾跟一位禅师学过佛门大法,有一门神通,唤作音攻术。只要乘人不备,骤然使出来,便可立即攻入他人元神。引起魂魄震动,中者魂飞魄散,可谓歹毒异常。如今张公瑾使出此门术法,却骇然发现功效大减,巨龙浑然无事,只是疼痛得在空中不停翻滚而已。
张公瑾见状,知道事不可为,忙对党仕仁道:“此獠委实古怪!我等快撤!”
党仕仁也知道危急,趁狄青未回过神来之际,与张公瑾一道纠集残余人马。仓惶逃回安西城。此战,大唐前去偷袭及救援的人马十折损八九,实是得不偿失。党仕仁身为主将,不尊将令,按律当斩,但安西城缺兵少将,加之张公瑾怀念旧情。却是留住了他一命。
大唐偷袭不成,狄青次日又命宋军急攻猛打,以求一战而定全功。奈何张公瑾此人以谨慎出名,更擅长防守,紧闭城门不理,狄青一时半载还真攻不下。就在这时,监军任守忠来到。进账拜见狄青。对他说道:“元帅,咱家送粮草来时,遇见天子来使,官家怕你碰到旁门左道之人无法克敌,于是派来两位奇人助你。”
狄青虽然不喜任守忠,但正当焦头烂额之际,听得有奇人异士前来助阵,忙大喜道:“快快有请。”
听到传报,帐外果然进来两位道士。两道士看到狄青高居帅位。忙稽首道:“贫道见过元帅。”
狄青道:“两位仙长不需多礼,快快请坐!”
这两位道人正是蛇妖青莽道人、木精黑木道人。两人报了名号,然后坐了下来,待茶过三盏,青莽道人问道:“我观元帅愁眉苦脸。莫非遇到什么难以解决之事不成?”
狄青见问。当即把战事经过告知两人。黑木道人听完此事之后,不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