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领一军向他追去。追得五六里远,狄青忽见前方烟尘滚滚。知道唐军又有援兵到来。狄青夷然不惧,对着手下将兵叫道:“好男儿建功,便在此时,你等何不随我杀上去?”
众兵皆道:“愿随将军杀上去。”
大唐这边领军前来地将领正是上林道二将齐彪、李豹。两人看到尤俊达被狄青追杀,勃然大怒,忙引军上前撕杀。齐彪挥舞着铁棍,叫道:“你这厮竟然敢杀害我们十一哥,惹得我等二十四路人马到来,可恶至极!”
尤俊达看到齐彪、李豹杀至,忙掉转马头,也杀了上去。狄青见状,大喝一声,抡起狼牙棒就打。三人哪知狄青乃是青龙转世,天生巨力,每阵皆身先士卒,毫不知累。群殴之法,狄青已不是第一次见到,当然不怕!只见四人战了半个时辰,杀得天昏地暗,狄青终究技高一筹,先是一棒把李豹砸掉脑袋,接着回头仰身,一棒重重击在齐彪的护心镜上。
两道真灵往封神台飞去。
齐彪倒地身亡,尤俊达既怒且惊,慌慌张张掉转马头,逃命而去。这时,任守忠领着后军赶来,狄青遂对他道:“敌人将有二十四路兵马杀来,我们何不趁其未到,多夺数座城池?”
任守忠道:“喏。”
狄青两人一阵急赶,引着兵马杀至下一座城。大宋士气正盛,气势如虹,半天不到就攻下此城。狄青提着守城将喝问道:“尤俊达何在?”
守城将吓得哆嗦,忙道:“尤将军从北门逃走了。”
得到此讯,狄青忙引着兵马追赶。再说尤俊达惶急逃命,逃得半日,见到前方有援军到来,心下大喜。原来是尚青山、夏玉山、尉迟南、尉迟北四将引兵到来。尤俊达与四将见面之后,把先前之事告知四人,四将皆是又怒又悲。五人才相见不久,便见狄青杀到,尚青山大怒,纵马杀上去,口中叫道:“你杀我兄弟,今时便让你偿命!”
尤俊达等四人见状,忙提马围了上去。旁边任守忠看到众将杀至,忙斜插入,架住夏玉山。夏玉山、任守忠两人武艺半斤八两,一时杀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而狄青被尤俊达四人围住一通好杀,却是手忙脚乱,渐渐抵挡不住。主将打得山崩地裂,手下兵士也不空闲,也杀得昏天暗地。箭雨横飞,长枪飞舞,刀光剑影,杀得血流成河。
过了一个时辰,大宋士兵首先抵挡不住,纷纷狼狈溃逃。兵败如山倒,狄青无奈,只得荡开杀到的四把兵器,策马就逃。尉迟南看到此景,叫道:“休要逃了狄青!”
任守忠闻言一惊,胆怯之下,被夏玉山一刀砍成两半。任守忠并非五教弟子,榜上无名,白白枉死。夏玉山杀了任守忠之后,也追杀狄青而去。狄青一路狂奔,眼看就被尤俊达四将追上之时,一道人影飞来,口中叫道:“元帅休怕,贫道救你来了。”
此人正是青莽道人。青莽道人放落下身形,就见尚青山五人杀到。尉迟北喝道:“道士,此乃我们唐宋两国之事,你是方外之人,休要多管闲事。”
青莽道人闻言,哈哈大笑道:“你等逆天行事,贫道正要前来管一管。”
言罢,青莽道人衣袖一挥,发出一阵龙卷风把五人卷了起来,然后高高抛下。五人只是大叫一声,落下来便立即死去。五道真灵飞向封神台,被杨排风引进封神榜。凡人在青莽道人此等妖王眼中,不异于草芥蝼蚁,小小一个御风法术就可夺其性命。
狄青忙上前拜谢青莽道人救命之恩,青莽道人稽首道:“元帅以有道伐无道,贫道理应相助。”
两人见礼完毕,收复散兵游勇,再上品棺木装殓任守忠之躯,待让众兵士吃过晚饭之后,就又杀往下一城。一天之后,狄青竟又攻下一城!此城名唤藏龙城,据传说此城底下埋着一条巨龙之躯,原名为“葬龙城”,只是葬字不吉利,才又改名为“藏龙城”。狄青一到此城,就感到喜欢,竟生起在此长居久住的念头。既生此念,狄青便觉得在此等待唐军到来,更胜过长途远征。
青莽道人看到狄青竟打算在此驻军,立时暗叫不妙,忙劝道:“元帅,此城之名颇不吉利,我们不可在此久留!”
狄青闻言,顿时笑道:“仙长多虑了,我看这藏龙二字就特喜欢,何来不吉之说!”
狄青已打定主意在此迎战唐军,任青莽道人说破嘴皮,就是不肯离去。青莽道人无奈,只得听之任之。过不了一日,就见毛公遂、吕公旦、樊虎、连明、金甲、童环、黄天虎、李成龙八将率军到来。此八人也是四十六友中人,各为一方总兵。八人来到之后,就在城下列阵叫战。
狄青看到敌军到来,就要出城迎战,却见青莽道人阻止道:“元帅且慢!听我一说,待大唐众军到齐,我只要略施法术便可把一干人等手到擒来,岂不胜过出去厮杀?”
狄青一听,此是正理,遂依青莽道人之言,高挂免战牌,不肯出战。
第一百九十七章 狄青身殒,青龙归位(下)
狄青坐镇藏龙城,不肯出战,吕公旦八将虽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却也奈何不得他。这日,大唐这边又来了五将,乃是金城、牛盖、张转、杨合、李济五路总兵。如此一来,大唐就有近似十六万人马至此,而且全是久经杀伐战场的精兵。狄青看到此情景,便暗暗心惊,若非有青莽道人这等人在,他早就思忖如何从这天罗地网之中脱逃了。
十三路兵马到齐之后,青莽道人入营帐对狄青言道:“请元帅登上城楼,且看贫道如何断去大唐十三路臂助。”
狄青闻言,依言登上城楼,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马尽入眼帘。铠甲闪闪,剑锋枪利,一列列士兵在前严备;嘶叫连连,横劈竖砍,一方方官军在后操练。果真是百战精兵!
青莽道人向狄青请示一番,立即令士兵打开城门,自行出去迎敌。黄天虎十三人看到一位道士走出来,既诧异且惊,但凡道士、和尚、单身青年女子,莫不是有一身非凡本领之人,非圣即怪。当下杨合走出阵来,对青莽道人一礼道:“道长仙乡何处?因何而来?”
青莽稽首道:“贫道道府既在云水之间,又在浮尘之中。虽是清净,贫道却无法修得大道,掐指一算,方知原是人皇重立,须得下山辅佐人皇,取得功德。今日前来,正是助有道伐无道,阻止你等助纣为虐。”
杨合闻言,勃然大怒,喝道:“好妖道!满派胡言乱语,原来是为了帮助大宋,阻我天兵!”
一言不合,杨合挥起兵器就杀向青莽道人。青莽叹声道:“你等皆为凡人,如何知道天数气运!你们执意送死,奈何。我的双手又要沾染满血腥了。”
言罢,青莽道人迎战上去,斗得几个回合。他倏地喷出一口青气,杨合一闻到青气;立即落马。青莽道人上得前面,念句“无量天尊!”,一脚把杨合踹死。其他十二位总兵惊怒交加,悲凄之下,皆策马杀上前来,围住青莽就打。
青莽道人连连叫道:“我不想杀人,你等为何偏偏上来送死?”他口中虽这样说,但下手仍毫不留情。青莽道人取出一支幡,此幡色泽青黄。隐隐有些许腥臭,只见他执着幡迎风晃了数晃,幡顿时变大。
“倒也!倒也!”青莽道人执着幡连摇,口中叫道。青莽道人话音方落。立见毛公遂等人闻声而倒,皆不由自主摔下马来。狄青见状,大喜过望,令士兵出城,把黄天虎等十二人绑了,押回城内。又命副将数名各领一军冲杀向唐军,只是唐军虽失主将,仍抵死挡住宋军进攻,安全撤退。擒住黄天虎八人之后,狄青摆下筵席敬谢青莽道人今日之功。青莽道人喝了数杯之后。对狄青言道:“待大唐另外数路大军到来,一并把那主将擒了。方显得贫道的手段。”
狄青闻言,喜道:“正要有劳仙长大显神通。”话毕,忙连连举杯向青莽敬酒劝喝。
翌日,左武侯大将军单雄信、剑南道尚威将军王君可、折冲府上府镇殿将军谢映登、特府东都洛阳拱卫使王伯当共四路人马杀到藏龙城。此四人与先前黄天虎等人不同,他们皆是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百胜将军,为归顺大唐前便是威名显赫一时无两的人物。青莽道人虽然自傲,但看到四人之后,仍然不敢托大。
谢映登看到单雄信三人。忙策马上前。拱手施礼道:“小弟见过单五哥、王六哥、王八哥!”
单雄信冷哼道:“谢将军请慎言!军旅之中,只有上下级之分。没有什么五哥、六哥的称呼!”
谢映登知道单雄信的心性,闻言也不以为意。王君可却是策马上前数步,一拍谢映登的肩膀,笑道:“我们兄弟好久不曾见面,今日一见,却想不到九弟风采更胜往昔。”
谢映登淡淡笑道:“小弟与众位兄弟不同,志不在功名利禄,更喜欢寻仙问道!人只要欲求少了,无忧无虑,自然就活得自在,看起来便年轻了少许。”
王君可闻言,大笑道:“九弟,听哥哥一劝,人生短短寒秋,我们兄弟等人尽情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岂不胜过一人升仙?”
谢映登含笑不语,王君可见状,知道人各有志,实在强求不得,只好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兄弟四人聚过,当即拍马上前叫阵。大唐大军压上,狄青吩咐士兵打开城门,与青莽道人出去会敌。
看到狄青,王君可火气上来,拍马杀了上去,口中兀自叫道:“狄青匹夫,快快下马受死!”
狄青闻言,舞起狼牙棒,也迎了上去。两人一阵好杀!只见龙腾虎跃,煞气冲天;又见兔起鹊落,快似鬼魅。一人一力降十会,一人一巧破万斤。武艺半斤八两,技艺各有千秋。真是将遇良才!虽是如此,王君可却心知自己无法支持长久,再过数百招便会力怯,到时终究难免落败。
青莽道人看到此景,立即祭出他地法宝来,欲故技重施,把四人擒了。谢映登看见青莽道人祭出一支幡,知道他要行旁门左道之法,忙不迭取出一物,仔细一看,却是一个小篓子。篓子看起来破烂不堪,谢映登伸手一探,取出四粒大如桂圆的丸子,自己服下一粒,待青莽道人晃动幡时,单雄信三人皆倒地,只有他浑然无事。
谢映登恼怒青莽道人施展妖术,持枪腾空,飞身向青莽道人一刺。青莽道人不曾想到谢映登竟然不惧他的法宝,一时不备,立即被谢映登往肋下捅了一枪。青莽道人吃痛之下,翻身打个滚,化作一道黑烟,卷住狄青就往城里逃去。狄青与王君可打得难分难解,忽然见到王君可摔倒在地,顿时大喜。正欲上前割下头颅,又突然被青莽道人裹挟而逃。
狄青站在城头上,看见谢映登正指挥兵马屠杀着来不及逃进城内地宋军。不禁勃然大怒。他败得实在莫名其妙,连累手下士兵活活受罪。狄青令士兵提来黄天虎等十二将,命令道:“把他们杀了祭旗!”
行刑官得令,命刽子手把大唐十二位总兵砍了头,然后把脑袋呈上来。刽子手依令杀了黄天虎等人,狄青又命手下士兵把十二颗人头挂在城头。王君可方被谢映登救醒,就看到黄天虎等人被杀,不由悲从心起,噙泪叫道:“可怜我众位兄弟,几经风雨阻难。才有今日,却不料在此突然送了性命!”
谢映登闻言,也是黯然伤感,只是他知道天数有定。而人力有限,倒看开了许多。谢映登安慰王君可数句,便自行走开,回到自己的营帐里。谢映登观看了一会星相,便唤来副将吩咐道:“今晚宋军将会前来劫营,到时你可乘机率兵撤退,混乱之中,自可保你等一命无忧!”
副将闻言大惊失色,叫道:“将军既知道敌人会来劫营,为何不早作准备痛击彼等。反而出此下策,做那懦夫。失却良机?”
谢映登道:“天数不在于我,强自挣扎又有何用?我们的忧患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内外逼迫,无可奈何!”
副将正色道:“末将只知道尽自己的本分,不知生死!”
谢映登叹道:“罢了!罢了!我言尽于此,是生是死,随你选择。”
副将当下拱手告退,留下谢映登一人沉思。再说狄青、青莽两人正坐定帅府。商量着如何解决当前困难。就见一位将官冲冲走进来,对狄青附耳轻语。狄青闻听之后。立即脸露喜色,拍掌叫道:“太好了!”
青莽道人见状,出声问道:“元帅为何惊喜?”
狄青笑道:“唐将单雄信、王伯当欲弃暗投明,你说是不是好事一桩?”
青莽道人闻言,也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事。”顿了一下,他不无疑惑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