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那山河社稷图乃是女娲至圣娘娘功德成圣之宝,内另有天地乾坤,妙用无穷。一舒展开来,便覆盖整个骊山,那白起不知究竟一头闯了进去,顿时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有如没头苍蝇般胡乱撞转。骊山见得白起进入图中世界,忙使出真武所授的秘法口诀,把白起死死地封印在山河社稷图里。真武这时也远远尾随白起之后赶到了,两人使大法把社稷图拿到白起练兵之处镇压。
那练兵之处,在白起走后不多久,天界雷部众神就降下九霄天雷,对那些巫兵进行无差别绞杀。数十万巫兵冤死军魂,戾气充沛天宇,那九霄天雷也没法把他们的怨气消灭掉,让他们进入六道轮回去。无奈,众位仙神聚在一起商议了一下,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封印住。
真武到得此处,把那山河社稷图作为阵眼,以无上玄法设立一个七星北斗阵引七星凶煞之力压住白起的挣扎。再炼了数十根降魔柱把那些死去的军魂通通封印在里面,这些降魔柱便是阵法构成所在,暗合天界二十八星宿之数,欲借星力在无尽岁月里把那怨鬼戾气化掉。真武做完这些事情后,又怕人间界的凡人无意发现此处导致殒命,便又在降魔大阵外设了一个隐逸迷踪阵。一来阻止凡人为此送命,二来防止邪修人士为了取得这些枉死军魂而把白起放了出来。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真武才放心地离去,却是他还有任务要去完成。
此地经勾陈和白起大战过后,怨气、阴气、戾气充斥于地面之上,再也没有生命可以在这里存活长久,多则三年五再,少则一年半载,必然会受其影响而发疯毙命。
如此,凡人界的大巫之事方算完了。
第二十七章 华夏九鼎(下)
人皇之位乃天道所定,自有天地气运,就算那太清圣人老子贵为人教教主也无法重立人皇。因此,老子明知道那嬴政有大巫血脉,也不能灭杀掉他,只能等嬴政的气数尽了才能重立人皇。嬴政为人皇以后,虽为正统,却失德天下臣民,皇气逐渐稀散。真武受太清符诏,要其把人间界那代表人皇尊贵的玉玺—九龙印带回上界,因此真武还要到咸阳王宫走一遭。
那地星灵气越来越稀少,红尘俗气越加增多,实在不适人教在此以为根本。地仙界洞天福地众多,生灵无数,老子便想在那重立人皇,兴盛人教。自天地开辟以来,天地人三皇之尊只有那先天灵宝崆峒印可以代表,但那崆峒印在轩辕手上,即使老子为人教教主也不能强要过来的。那么最后就剩下老子当年立教所成的灵宝九龙印可以显示人皇之尊了,但那九龙印尚在现在的人皇嬴政手上,那么只有收了九龙印回来才能重立人皇。因此,镇压白起在老子心中倒是其次,那九龙印才是重要的。
真武使神通拿走了那尚在做成仙了道大梦的嬴政始皇帝的九龙印,带着一干仙神仙将回上界复命去了。这次大巫白起作乱,使得勾陈大帝身殒,白起被镇压封印,人教重心转移到地仙界,凡人界从此退出仙神故事的中心。勾陈宫的南极战神不久率余下部众投向中央玉皇大帝,玉帝实力大涨,真正坐实了三界第一天帝之名。骊山老母因协助真武有功,受元始敕命封为无极大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
真武回上界不多久,黄清降下凡尘,出现在地星上。圣人出,天必现异像,顿时仙气缭绕,金光闪现,香气袭人,地涌金莲。众生都感到有大圣者到来,具是顶礼膜拜,虔诚祷告,黄清见此感叹道:“道情、天情、凡情、人情,都有一情字,想不到数十亿年的修炼,我仍要在‘情’之上打转。也罢,无论前世抑或今生,我都不能让这中原华夏受尽磨难,便还去人情于你等吧!”
言罢,黄清右手一招,一尊散发着洪荒悠扬气息的古朴小鼎突地从宇宙虚空中飞来,那小鼎突破空间的桎梏落在黄清的手上。这灰蒙蒙的小鼎正是先天灵宝混沌乾坤宝鼎,当年因那老子所立人教天命所归应当大兴,而乾坤鼎要为人教镇压气运,替三皇五帝获取教化功德,因此黄清借这小鼎于老子。现在人教迁至地仙界,人皇重立,乾坤鼎也要重回黄清手中。
当年五帝时期,那尧帝因闻舜的孝行和能力皆出众,把两个女儿嫁于他,随后更是传他人皇大位。舜在位时,人族居住之地的河畔有水妖作乱,使得大家不仅被妖怪吞吃,更陷入滔天洪水之中。当时有一人名为禹,忧心人族磨难,便自告奋勇,代父来治理水患。大禹花费十三载功夫,终于用乾坤鼎炼出一根铁棒,名为“如意金箍棒”,可丈量大海深度,定住汹涌汪洋。人族感其功德,便向舜推举大禹为人皇。那舜帝也是明事理之人,欣然禅位于大禹。
大禹比其他人皇更为关心人族安危,也更具雄心大略,他竟要铸造九鼎,凝成结界,镇压华夏气运。大禹用乾坤鼎铸造的九尊青铜大鼎随后便当时的大地九州,那九州鼎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当时大禹王跳进豫州鼎中盘坐,集人族一众杰出人士来为他烈火炼金身。可惜,天地规则岂是那么容易掌握的,那大禹功败垂成,差了一截没有沟通九州灵气。
黄清抚摸着乾坤鼎,想着往事,过了好一会才自语道:“那九鼎既然已炼制了,现在便让我再用来镇压华夏气运吧!”
原是封神大战时,大地再次被打个破碎,九州不存,那九鼎便随那大地碎片散落于宇宙之中。黄清的乾坤鼎也是被打得不见踪影,若不是乾坤鼎里存有黄清的元神灵识,黄清也没法查找到这先天灵宝。只见黄清把那乾坤鼎一抛,那乾坤鼎便飞到地星上空,散发道道混沌气息,受乾坤鼎气息的牵引,那九州鼎迅速从虚空四面八方飞向乾坤鼎。黄清见集齐了九州鼎,思忖一下,便把那九鼎放进乾坤鼎中重新炼制。大禹所炼的九鼎与圣人炼制的法器相比较,那是远远不如的。重新炼制后的九鼎含有一个聚元阵、一个九宫炼魔阵,每一鼎上又有星辰异兽,那异兽为龙生九子的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
黄清炼制完九鼎后,便使大法把九鼎藏于华夏大地九处地方,以后就算鸿钧亲来也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取出九鼎,否则即使其他六圣齐至也不懂其法所在。九鼎一成阵,便源源不断地自个把那宇宙虚空中的各种元气、能量转化为天地灵气,然后再输送到华夏大地。从此九州结界形成,再也不会有后世那灵气稀少难以修炼、邪魔歪道作恶中原的境况出现,九州鼎镇压华夏气运,炎黄子孙肯定是不会再被外族入侵的。而黄清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地星的历史发展,但他还是不算逆天行事。天数之下,人族当兴,佛教该兴,只要大势不变,天道便不会干涉。
黄清的这一番动作,自然瞒不过那六位圣人之眼,不过黄清本来就不打算瞒着他们几人。黄清的有情之道,他们是知道的,但他们没有想过黄清竟然会如此关照那些在他们眼中的蝼蚁。尤其黄清自言自语的那几句话,更是让他们听得表情各异。老子是无为无表情,通天听得欣喜不已,女娲却是眉头紧皱脸现迷惑,元始是不屑之情,接引面色越发愁苦,而准提却又眼中精光闪烁。
黄清自是不会理睬老子等人对此有何反应了,他们这些人中也就只有老子稍微接近大道真髓罢了,至于其他人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谓道情无私,天情唯公,凡情有私,人情唯亲,不见本心,如何能明道心!圣人求“功”,仍然是“情”所在。
黄清再看了一眼地星,一转身,人便回到了混沌天鸿蒙宫里。至于地星的未来去处,自有它的发展决定,黄清是不会干涉的了,以后传教之事自然在人教人皇之地了。而天地间的神通者,也要纷呈登场,谱写传奇故事。
第二十八章 东华帝君(上)
话说天地初开,有阴阳二气相伴而生,相缠良久阴气在西昆仑化为女仙金母元君,阳气在碧海岛山化作男仙东华帝君。那金母元君号西王母,掌管所有女仙;东华帝君称东王公,可令普天男仙,两人地位无比尊崇。凡升仙的,要先拜木公(即东王公),后拜金母,然后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殿,拜太上老君,见元始天尊。当年鸿钧在紫霄宫讲道,这两人和老子一干人等俱在听道,金母和木公阴阳相吸,竟然产生一丝丝真情出来,若无意外他们就会成为一对道侣。
奈何天道变数不定,造化弄人,那东华帝君竟然在巫妖大战中因相助天帝帝俊而被祖巫杀害。东华身殒后,西王母兼任东华之职,代管众仙。当东华帝君转世重生,化为倪君明得道回复前生记忆的时候,这对有情人却又不得不分开。奉鸿钧之命,天地间要完天婚、地婚、人婚以定人伦,那西王母便是要完天婚的女主角,但男方却不是东华帝君,而是被立为天庭新帝的昊天。
地婚主角是伏羲、女娲,伏羲乃是女娲那转生人族的兄长,即使女娲身为圣人也要听命而行。以东华帝君准圣修为,哪里能反抗鸿钧的命令,西王母便嫁给了昊天大帝。他名为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但连自己的命运也没法掌握,可悲可叹!
自那以后东华帝君再不理三界俗事,只是各处游历,一路斩妖除魔,行善教化众生。这天行至东胜神州,在东海之滨一个名叫奉朝的国家逗留下来。倪君明行上一家酒楼,点了几个素菜,坐下歇息。倪君明虽然法力高深,但他却有一个爱好,喜欢化作凡人嬉戏人间。每到一处的时候,他都会去那酒楼上吃喝一通,打听地方上的逸闻怪事,若人有疑难便显身相助,或施法兴风布雨,或收鬼除妖。
倪君明刚坐下不久,就听得邻近几人在谈论,意是东海一个名叫清蒙的仙岛上,有一个大神通的仙人在教授有缘人大法,他们也想去碰个运气。倪君明听得很是奇怪,那东海有名的仙岛,自己都认识,也没听说有什么清蒙仙岛啊!难道是数百年未曾回道府去,那里又有什么大的变化不成?倪君明一想到自己的碧海紫府,便想顺便回去一下,看看自己的门人也好。
倪君明想着想着,突然感到心神一动,好像有什么大缘法于自己似的,于是招来酒楼的小二,向他问道:“这位小施主,请问旁边几位施主谈论的清蒙仙岛真的居住着大神通的仙人吗?贫道游历四方为何未曾听说过?”
那小二见倪君明问起这事来,顿时精神一振,高兴地道:“道爷算是问对人了,我小虎对这事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呢!你要是问别人,那肯定没有小虎我知道那么多,最后你还得要向我打听才行。”
倪君明见小二不停地自吹自擂,忙变出一锭银子递给他,说道:“打住!就请施主挑重要的部分说一下,能让贫道了解清楚就行了。”
那名叫小虎的小二正吹得兴致勃勃,突然被倪君明打断,本是非常不高兴的,但见到那一锭闪闪发光的银子,立即两眼发光地盯着它。小虎喜笑颜开地接过银子,小声地嘀咕道:“现在的道士都那么有钱了,我不如也出家算了。”
倪君明自是知道他的想法,听到他的自语,但也不道破,只是道:“施主不要发愣了,请快点言于贫道知道。难得遇见一位修道有成者,贫道还想去那仙岛请教一番仙人修道之法呢。”说完,还表现出一付向往焦急的神色来。
小虎听得倪君明的话,猛打了一个激灵,忙把银子收好,然后打开话夹子滔滔不绝地说道:“话说那东海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座仙岛,仙岛上住着一位仙人。这仙岛灵禽异兽不计其数,奇花异草难以算计,那是仙童采仙草妙药,仙女捧仙果玉露,宫阙相映辉煌,怪石麟次引人,真是仙界妙境啊!道爷,你不知道吧,单是这个仙府美景就让我们喜欢得不得了了,更不要提那还有那有通天彻底神通的仙人了。”这小二显然精于此道,这些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现在一说就驾轻就熟。
倪君明再次打断他的话语道:“说重点的,就告诉我那仙岛在哪里,那个仙人是谁就可以了。”
这下小二很干脆地说道:“不知道!”说方出口,便见倪君明脸色大变,忙又说道:“那仙岛却是有点诡异,不是那仙人想见的人,无论怎样都找不着在哪里。而据传那仙人更是奇怪,只传授道法,却又不肯告诉他人自己的姓名,只是教大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