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就不曾存在过一样,接着眼前一花,便发现自己已经身处混沌天鸿蒙宫中。
鸿蒙宫里,云霄正在闭关潜修,只有绿衣、红依两位童子恭迎黄清。黄清坐定蒲团上,右手一指座下,便见在碧霄两人的下首现了一个蒲团,席位上坐着一人,正是骊山老母。骊山方睁开双眼,就看到黄清端坐在法座上,慌忙起身拜道:“骊山见过老师。老师圣驾到来,骊山却没有亲自恭迎,还请老师见谅。”
琼霄听到骊山老母之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师妹,你以为这是在你的梨山啊?还恭迎老师圣驾!你看清楚了,这可是老师的鸿蒙宫。”
骊山仔细一打量,发现果然不是自己的梨山斗姥府,心下暗惊圣人手段通天彻底,表面却是恭敬地问道:“不知老师找弟子前来,有何吩咐?”
黄清点了点头道:“你们三人就在此听我讲道吧!”
座下三人闻言,大喜道:“多谢老师。”
黄清每次道行大进,有所领悟,便会对弟子门人布道讲法。当然每次讲道,大家都是欣然而去聆听的,毕竟听圣人讲道实在是个难得的机会,象黄清这样频繁讲道的圣人更是未曾听说有过。因此,道教门下修行才会进步如此之快,能人辈出。
黄清就这样每月为三位弟子讲道一次,如斯过了好些年头,就连云霄也闭关出来了。黄清哪也不去,就待在混沌天里或神游太虚,或教徒授课。四位弟子却是没有那么逍遥自在,她们或要为弟子门人讲课授道,或履行仙官正神的职责,或为降凡显灵普度众生。
一日,黄清从神游中醒来,叹道:“五百年厄难,你终究还是避免不了,孙悟空仍需做孙行者。昔日之情,今日却是要救你一下,也好叫你以后能得道解脱。”
话毕,黄清身形便消失在鸿蒙宫里,下一刻却是出现在离恨天兜率宫里。太上老君本在吩咐金银两位童子加大火力煅烧孙悟空,突地心神一动,转过头去,发现一年轻道人正站在自己的身后。老君看到道人,赞道:“些许日子不见,玄清师弟的修为竟然又精进了许多,怕是我们之中最有可能突破混元境界的人了。”
来人正是黄清,他听到老君之话,叹道:“混沌大罗天道岂是如此容易求得的!大师兄你的无为最接近老师的天道,却是有迹可循,不像师弟一样摸爬着前进。你都还没有见道,何况师弟我。”
老君不置可否,向黄清问道:“不知师弟前来老道的兜率宫,为了何要事?”
黄清闻言,指着八卦炉道:“这个猴子与我有过一面之缘,我今日前来却是为了救他一下。还请大师兄可怜这个石猴得道不易,发一下慈悲之心,消磨一下他的恶性即可,不要毁了他的证道之基。”
老君笑道:“此事本与你无关,你却来揽上自身。你今日慈悲,他日这猴子碰着了你的弟子,却未必便会手下留情!”
黄清道:“大师兄放心便是,这猴子日后若闹出什么事来,我自会前去收拾他。”
老君沉思一下道:“也罢,既然你如此担保于他,这猴子就交给你处理吧!”
黄清点了点头道:“如此大善。”
八卦炉含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四门,巽位属风,炉火却是没法烧到这里。孙悟空正是钻在巽位下,有风无火,却有很多烟被吹来,搅得他的眼睛疼痛不已。本来太上老君是想把猴子吃进肚里的仙桃、仙丹、灵药全都炼到猴子身体中去的,使他成金刚不坏之身,但这样一来他要想证道那是遥遥无期了,不仅浪费那些天材地宝,更是让他走了偏门!
这孙悟空乃是大乱的序幕,理该成为佛教的斗战胜佛,因此大家都由得他胡闹。准提刚收他为徒时,就告知了他以后将遇到的厄难,奈何猴子不听。闹完龙宫,闹地府,最后搅乱蟠桃盛会,终于被捉住了。而黄清却是早就知道孙悟空以后的遭遇,预先埋下了暗着。
只见黄清手指一指,一道白光便透过八卦炉射到孙悟空的身上,猴子感到浑身一阵舒畅,那吃进肚子里的灵丹妙药顿时就化成股股精元,一部分流进泥丸宫里凝结成七颗舍利子,另外一部分融入真元和身体。黄清再用手一指,一道灰色的亮光也射在孙悟空的身上,却是到猴子的识海里把日光地藏的法身舍利裹到他泥丸宫中。
当黄清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那天数立即大变,天机开始逐渐模糊起来。
第五十六章 天宫之上
天机模糊,三界有数的大神通者都立即感应到,不过大家都不知个中因缘,却是为此不安了许久。对圣人来说,影响倒不算大,太以后的事情因为天数变换,大家都算不出来,下棋落子只能各凭缘法。当然与自己有关联的或不久将要发生的事情,众位圣人还是可以理清其中的因果纠缠,得知前尘往事,算计后来之事的。
老君见到黄清如此施为之后,那天机便转瞬模糊,哪里还会不知道黄清心中的算计!只见太上老君淡淡地对黄清道:“玄清师弟倒是好算计,竟然老早就打这佛门的主意了!只是你就不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硬生生提前送给佛门一个护法?”
黄清笑道:“我们虽然都是混元圣人,不死不灭,万劫不磨,无灾无难,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还是要顺天行事。我们都是在为门下弟子争一线生机而谋划罢了,成与不成,就要看算计多否,气运昌盛否。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略尽人事而已。”
老君道看了一眼八卦炉,忽然抚须一笑,言道:“这猴子快要出来了,师弟是在这候着,还是去陪我下一盘棋?”
黄清道:“鸿蒙好久不曾和师兄谈经论道了,这次倒要搅扰师兄一下吧!”
老君点了下头,也不答话,径自往兜率宫内室而去。黄清微微一笑,尾随在老君后面。两位圣人博弈品茶暂且不谈,再说那昊天大帝自从把孙悟空抓住后,心情欢畅得很,却是暗喜终于可以向发怒得王母交差了。
玉帝正在瑶池离宫与王母怡情取乐,便见宫宇一阵晃动,像是天曹坍塌了似的,仙官、侍女、力士全都站立不稳,盘子酒杯俱是震落地上。玉帝见此情形,大怒道:“来人,给朕去察看一下究竟发生了何事,难道孙猴子还能再来大闹天宫不成?”
玉帝之话刚落,便见太白金星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这太白一脸慌色,也不顾礼节,开口就道:“陛下,不好了,那孙猴子又跑出来闹事了。”
玉帝一脸惊诧之色,这猴子竟然能从太上老君的兜率宫逃出来?这根本就不可能!那就只有是老君把他放出来的了,却是不知道这太清圣人打的是什么算盘,竟留下佛门这一强手。玉帝不停地踱步,却没法拿出一个好法子来,这孙猴子乃是西方准提圣人的亲传弟子,自己不好出手收拾他。
王母看到玉帝如此烦心,暗叹一口气,言道:“那婆娑释迦牟尼如来佛祖通天彻底,陛下不妨派人前去请他来伏魔降妖。想来这孙猴子再神通广大,也难逃佛门大法。”
玉帝闻听此言,眼中一亮,笑道:“正是此礼。太白,你宣朕的旨意,烦请游弈灵官和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二圣前往灵山恭请中央佛祖。就言天宫大乱,望其前来救朕之架。”
太白金星急忙接旨出去相请两位帝君,然后又再转回瑶池。玉帝见到太白回转,便问道:“两位真君可曾动身前往灵山了?现在孙猴子打到了何处?”
太白金星奏道:“两位帝君皆已接旨前去雷音寺,而孙悟空在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镇天真武灵应玄天佑圣大帝君的佐使王灵官拦住了,现在两人正打个不亦乐乎呢。”
玉帝闻言,笑道:“这猴子倒是了得,修道岁月尚浅,竟然能和王灵官打个不相上下,也是个异数。既然有人肯出手阻拦猴子了,我便安心在此等那释迦牟尼前来吧!”
释迦牟尼听得天庭两位真君前来相请之言,便知道是自己偿还当年玉帝赦免马灵耀无罪之情的时候了,他叹息一声,就带着弟子阿傩、迦叶往天庭而去。昔日之因,结下今日之果,一饮一啄,皆是前定。
灵台方寸山,准提正在三星洞府邸里参详菩提妙法,忽的心神一动,一理天机,顿时就发现悸动根源所在,乃是因为自己的弟子即将受五百年镇压苦难。准提笑了笑道:“也罢!你压我弟子一把,我便压你一把就是。此也算互不相欠,你两以后在极乐听道也没甚因果好了的了。”
释迦牟尼到得通明殿外,与猴子言语不过三两句,两人便斗起法来。孙悟空自恃神通,哪知掌中佛国、纳须弥于芥子的妙法,被释迦牟尼如来覆手就镇压在五指山下。这五指山可是金、木、水、火、土五座五行属性的联山,又唤五行山,却是释迦牟尼想用戊土之气破孙悟空的庚金之身,乃五行相溺土掩金。
黄清本和老君在兜率宫博弈,忽见释迦牟尼被玉帝请了来,便开口道:“玉帝不好得罪准提,却是让释迦牟尼做了个恶人,当了把替死鬼。想来准提怕是不会放过这婆娑佛祖,事后定会找他清算此帐。”
老君道:“既然与玉帝结下了因果,便要了解,哪由得他选择。只是众生不知道,解了一个因果的同时,却是又结下了更大的因果。因果纠缠,越结越多,最后终是难以脱身。”
黄清笑道:“师兄当年化胡为佛,怕是没有想过会间接助长了佛门气运吧!今日,玉帝失策,请来释迦牟尼相助,种下天庭离心之因,师兄贵为玄门长者,就不曾想过扶持一二?”
老君淡淡地道:“青莲、白藕、红花俱是一家,佛道同流,原是一样。师弟念念不忘教派之别,却是执着了些。”
黄清闻言,沉默不语,良久方道:“师兄无为,师弟却是不如。”
其实老君话是如此说来,但他也未曾真正放下玄佛之别,否则也不会用八卦炉烧炼孙悟空了。黄清当然知道详情实况,只是不道破罢了。
又过了一会,黄清看到孙悟空被释迦牟尼骗至掌中佛国时,就知道猴子大难来临了。于是在释迦牟尼翻掌化出五行山,压向孙悟空的时候,黄清右手往猴子头上一指,孙悟空便觉自己神清气爽,从头顶化出一个猴子来。这个猴子正是孙悟空斩出的恶尸化身,号称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美猴王大闹天宫,理应被释迦牟尼镇压,但孙悟空却是不该受这五百年苦厄,于是这化身被五行山压住了,而本体得回花果山。释迦牟尼看到孙悟空竟然斩出一尸,完全不敢置信,这猴子才修道多少年,就有此成就了?
其实这就是缘法,象孙悟空这样先斩恶尸、再斩善尸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皆是因为不斩善尸,难起恶性,恶性不起,恶尸就斩不了,而要斩善尸,却又要有功德才行。象碧霄等人道行修为早就到了斩尸之境,却是缺少了一个斩尸机缘。孙悟空性子暴恶,大闹天宫,被黄清一相助,刚好可借此斩出恶尸。
第五十七章 弹指光阴
孙悟空能够斩出一尸,很大缘由还是因为黄清在他未出世前就为他打下了道基,更是时不时把九玄元功说与猴子听。准提的八九玄功练出来的是佛门金身,黄清乃道教之主,自然不可能助孙悟空斩出金身,得清净法身,成就佛陀,于是就让孙悟空领悟玄门妙法,斩出道体。
老君见到黄清转瞬就能让孙悟空借机缘,斩化身,古井无波的脸上也现出了一丝凝重之色。黄清看到老君的神色,便知道老君的想法。黄清也不点破老君的念想,见事情已经完结,便向老君点了一下头就往兜率宫外走去。黄清没行几步,便听老君之声隐隐传来:“曾是紫霄座上客,顿悟大道德为先。一化三清法自喜,鸿蒙今见法更玄。”
黄清听到老君之言,微微一笑,也唱道:“世人都说神仙好,哪知神仙也烦恼。孤家寡人四处走,日久寂寞自不少。闭关在府也不好,亦怕大劫逃不了。灾难临身明知晓,还要迎身往前跑。”
黄清的话余音未绝,黄清的人就已消失在云雾之间。天庭众仙神和三界有数的大神通者都闻听了黄清之话,却是听得一震,觉得甚为有理,但他们还是愿意当高高在上的仙神多些,自然很快就把此话过滤掉了。只有少数慧灵根深的人才隐隐从黄清的话语中嗅出风雨欲来的气息,至于是不是,就要看他们相不相信了。
黄清现在却是端坐碧云床,诵读黄庭三两卷,怡情自得。四位弟子坐在下面蒲席上,拿眼望着黄清看书,却是谁也不敢打搅。黄清却象没看到四人一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