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众人但见黄清走到蚩尤身前,微微一笑。那蚩尤看见黄清走来,虽不知道黄清为何人,他却是感到面前的人如洪荒大地般,威压股股而来。巫族人皆是好勇斗狠之人,蚩尤也不管太多,拿着化血神刀心下一横,就劈打起来。那一刀威力竟劈得空间都碎裂,轩辕众人禁不住齐齐后退,脸色大变。黄清也不看到势,混沌珠祭起,两人就这样突然消失在众人面前,然后又突然出现,就像从来没消失过一样。
不过,蚩尤却是躺在地上动弹不了,而化血神刀落在一边。其实在那瞬间,蚩尤已被黄清用大法移到混沌珠里,黄清一指点在他身上,他便法力被封,再一指点在化血神刀上,刹那间,黄清防佛再次置身洪荒太古,见到十二个巫人不停吼叫,最后成一个拿着巨斧狂劈的大汉。黄清领悟着,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在脑中再次演练着。
黄清也不管众人,身形一闪径自而去,蚩尤留给他们善后。众人心中具是大惊,准圣已是如此存在,几近无敌,那传说中的圣人,不知厉害到什么程度。当时,也没人顾及黄清的离开,只在想办法破大巫之体,除去蚩尤。
东海蓬莱岛鸿蒙殿中,黄清坐在蒲团上,双眼紧闭,左手持鸿蒙钟,右手持开天斧,五行旗绕着周身神秘地旋转。顶上庆云涌现,现出三花,花上又有一灰蒙蒙的混沌珠悬浮。其实,黄清三魂七魄已合成一道人影出现在其身体内,那人影也是黄清。体内充满混沌之气,只见黄清用混沌之火不断炼化一拇指大小的鲜血,正是共工身陨后黄清所得到的盘古精血。
当黄清炼化盘古精血之后,整个人又转到混沌珠世界里,再次进行未成工作。黄清以身为鼎,用蚕丝玄铁炼一十二杆旗,布十二都天大阵,吸收精血。只是瞬间,那旗杆就吸收丝丝元灵而来,黄清感到无数信息涌向元神,,混沌之气也是越旋越快,“轰”一声爆响,黄清终于聚出了盘古真身,但却是很弱小,还不大真实。
太极生两仪,两亿生四象,四象化八卦,其中又有三才,五行,六合,七星,还有之后的九宫,十绝等等,乃至于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初的道,便在这混沌之中。盘古开混沌,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再以自身演化万物。这便是道!
从合到分,从分再到合,便是大道,是为合道。
黄清在合道,鸿蒙钟、五方旗、开天斧在不停旋转、翻滚,到他最后合道时,这三件他成道之宝,便为更甚于接引十二品莲台、准提七宝妙树的法宝。它们是乾坤鼎所出,混沌珠所孕育,乃是先天灵宝。
合道,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但黄清却可以预见了。此时,他成道已不可避免,即使圣人也不可能杀死他,只可以把他封印镇压,他的法力神通几可比拟圣人,欠缺的只是道行罢了。
黄清也没停止修炼,他沉浸在大道中,悟,不停地悟,他悟道的同时,也把道化进成道之器中,截天道而成灵宝。以自身为混沌,开天辟地,然后演化洪荒,造化万物,大道所在。
修行不知岁月,黄清悟道当中,神识感应又有一份功德加身,便知轩辕已辞去人皇之位,功德圆满,到火云宫修行去了。这却是因为黄清算出轩辕剑已经出世,此剑本就是那屠巫剑,在轩辕到太清天兜率宫拜访老君之时,被老子放到八卦炉中,加入人皇功德和轩辕九阳之血重新炼制而成。炉中出了两把剑,一把是圣道之剑轩辕剑,那轩辕剑长三尺,剑身两面,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两面,一书渔牧农耕,一面书圣人教化之篇章;另一把名为腾空,也为人教圣剑。轩辕退位,将皇位传给了颛顼,而那把腾空剑也成了颛顼的佩剑。
老君于此明白,以教化功德可演化后天圣器,不比先天灵宝差。便将此事告知元始,至于通天,关系不深,并没有说。
而黄清早已知道教化功德之重要,他收轩辕为徒,便有此打算,因此他得到的好处并不比老君少。他也不想浪费这份功德,是想等成圣以后,炼出一功德圣器。
又过了些年,盘古真身已凝聚完成,此时离封神时间仅一百年而已。
第七章 众圣封神
再说众位圣人自巫妖大战后,就不再理会凡间之事,一心修炼。
突然这天,以身化道的鸿钧道人突然出现,传召六位圣人,让他们赶来紫霄宫。
众圣闻得老师召见,皆不敢怠慢,吩咐好弟子门人照看好仙府,便赶往三十三天外紫霄宫处。
众圣相见打过招呼,便静等鸿钧现身。刚坐好,鸿钧便出现在蒲团上。
鸿钧道人道:“鸿蒙开辟一量劫已过,巫妖相争,尔等顺天行事,得成圣位。如今六道轮回无人管理,天庭也是只有天帝王母在位,并不圆满。上一量劫已过千年,此时需依六道而化三界,待五百年后神仙杀劫,天神归位,人道分离,鬼入地府,才算圆满。
“李耳,你是人教教主,人道之事,由你处理,待杀劫过后,将洪荒未入道之生灵另置一界,可称之人间界。”
老子闻言,道:“谨尊老师法旨。”
鸿钧又道:“五百年后神仙杀劫,依根性而分化。其根性深者,自过杀劫,入仙道;根性浅者,逢杀劫,入神道;再潜者,自入轮回之中,依六道转生;其末者,化为灰灰。”
六位圣人听罢,自是各有心思,鸿钧又道:“此次杀劫为玄门之事,接引准提,你二人另立旁门,不为仙道,女娲不掌教,此事与你三人无干。”
接引、准提与女娲三人自是应是,鸿钧又道:“元始,通天,你二人门下五百年后未斩三尸之人,便要逢杀劫。”
二人大惊,却不敢反对,而准提却是心中暗喜,他早就看不过东方繁荣,想渡些人过去,以涨大教气运。这次封神,与他们西方教无关,他自是高兴万分,静待机遇了。
却见鸿钧拿出一金色榜文,一木制二十四节神鞭,又道:“此乃封神榜与打神鞭,五百年后神仙杀劫自有代天封神之人出世。入神道之人死后,真灵自会上榜,待杀劫过后,便入天庭为神。”
元始担心弟子,急问道:“封神之人是谁?还请老师言明。”
鸿钧道:“封神之人到时自会入道,入哪教,我便会将封神榜和打神鞭送去。到时你二人须签押封神榜,签过之后,不得反悔。除你二人门下之外,尚有散仙,妖怪,凡人,鬼神要逢杀劫,不是二教弟子皆为灰灰。”
这下,女娲和准提都动容了。女娲之所以动容,乃是因为担心门下众人逢杀劫身化灰灰。准提却是怕死得太多,他渡不了多少德深福厚之人进教内。
通天问道:“一旦上榜,是否永为神道?”
鸿钧道人道:“尔等为圣人,自是清楚量劫之事。此次神仙杀劫,是为了延缓量劫的到来。”
六位圣人却又奇怪,鸿钧身为天道,应顺天而为,为何要延缓量劫的到来。老子是大师兄,鸿钧座下第一圣人,便开口询问。
鸿钧道:“我为天道,座下当有七位圣人。如今只有尔等六人在位,并不圆满。入神道之人,待再出圣人,逢无量杀劫之时,自可解脱。”
至此,鸿钧消失不见,待到封神之后,才会出现。
剩下众圣,却要商量三界六道划分问题。只见接引开口道:“那六道轮回分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便以善恶划分三界,如何?”
准提自是道:“善。”
老子开口道:“如此,三界划分为天人界,人间界以及幽冥界。天人界分为三十三天和地仙界,归入仙道,神道,以及六道轮回转生之天道;人间界,归入六道转生之人道和畜生道;幽冥界,归入六道转生之地狱道,恶鬼道,阿修罗道。”
那地仙界却是与世同君镇元子所发现,因此他也号称“地仙之祖”。当年巫妖大战,洪荒破碎十存其四,灵气更是减少得厉害,名山大川消失不计其数。而圣人又避居不理众事,那镇元子一身修为也是不凡,竟被他发现一个足有原来洪荒一半大的地方,关键十那里灵气堪比原来的洪荒还没有什么灵性之物。因为这个,使得众多修炼之人有修炼之地,他也就被称为“地仙之祖”了。
只可惜,那里竟是没有准圣修为,便进不了的地方,因此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过去。要知道巫妖大战,大多有大神通之人,都陨落了,剩下的都是差不多是洪荒破碎之后修炼的,修为都不高。而且他们要招收弟子,便不能去地仙界。
众圣皆道:“大善。”
却说通天教主回了碧游宫后,便将整座宫殿从三十三天上清天搬到了北海之中的金鳌岛之上。截教门下齐聚金鳌岛碧游宫中听道,万仙来朝,声势十分浩大,顿时洪荒中要拜入截教门下的修士不计其数。通天是不管好坏,一律照收。
而元始天尊也将玉虚宫搬到了昆仑山上,阐教门人自然也是前来听道。圣人门派,自是亦有洪荒修士想加入阐教,但元始却不象通天那样,不论贤愚,只是依根性好坏收取,却也只收了聊聊几个而已。
二人为了等代天封神之人出世,呆在三十三天之上却是不行。那人不可能有本事上三十三天拜师,二人只好到地界等候。
这次是第一次封神,通天和元始虽然签押了封神榜,但上榜之人并不确定,因此也是有很大变数的,便是寻代替之人,满三百六十五位数。
却说弹指四百年过去了,这天昆仑山下来了两个问道之人,名叫姜尚、申公豹。
只听申公豹笑道:“此山名昆仑,听闻有神仙在上居住。”
姜尚答道:“我也是听闻此山本是西王母的瑶池所在,才来看看,这些年四处漂泊,没有丝毫踪迹,心思也有些淡了。”
申公豹却劝道:“既然已经到了,何不上山看看再说。”
姜子牙闻言,也是笑道:“也罢,再看看吧!”却又道:“兄弟也是一人,不如随我上山如何?”申公豹今日也是无事,便笑笑答应,二人一同上山不提。这一上山,却是:孤苦身世本相惜,命运差异化死敌。恩怨纠缠封神后,只叹天道果非凡。
再说此时截教教主通天却因久不闻代天封神之人的讯息,不免有些急躁,便下了敕令,命截教门下有意红尘之士出山辅佐殷商帝皇。通天本是为了将来提前做好准备,神仙杀戒总是因凡人而起。通天此意虽好,却没想使得截教和殷商气运相连,一损具损,一荣具荣。
有了教主诏令,截教门下自是风云出动。首先下山的便是金灵圣母的爱徒闻仲,这闻仲天生神异,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自从在截教门下修行之后,已是地仙之流。他本是凡人出身,虽入了仙道,却不甘于此等生活,心想大好男儿自应建功立业,封侯拜相,方不负胸中所学。此次既然有了教主诏令,便去向师傅辞别。
金灵圣母早就明白徒弟不是安心修行之人,却因喜他资质不凡,才收他入门。现在教主有命,自是不好阻止。便将自己用一对雌雄蛟龙炼制的法宝‘禁鞭’赐予徒儿防身,又将一只灵兽墨麒麟送与他代步。
闻仲拜别师尊,手拿禁鞭,坐于墨麒麟之上下山而去。这一去:截教修行逍遥客,功拜太师坐朝堂。南征北讨平天下,镇服群雄乱不生。
殷商江山自从得了这员大将之后,却有变得安稳起来。后来陆续有截教门人入朝为官,有那张桂芳,
余化等等。这些人的到来,使得殷商江山越发安稳,倒有几分中兴景象。
第八章 三霄仙姑
商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寿王即位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这一年是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有报到朝歌,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突然造反,纣王大怒,本欲领兵亲征北海,却被群臣相阻,只好敕命太师闻仲征北不提。
奈何恰逢神仙犯杀劫,西周该兴,纣王祭祀女娲娘娘时,生出一番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