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灰丫桥坦帕耍粑蘅炝楸Γ绾慰欤咳绱诵幸苹ń幽局酰挂部梢酝晟莆夷峭堤旎蝗罩ǎ且院笠僬疑侠献拥热耍嵯乱蚬矗词怯械愣圆蛔∷恰!薄 ?br /> 原来黄清成为盘古,却是要在大劫之后接着盘古未完之事再行开天。当年盘古开天,只是开了一部分便已身殒,还有一部分混沌不曾开辟出来,乃是不圆满之数。先前黄清神识进入混沌钟与鸿蒙钟的运转轨迹里,想那盘古本就是大道衍生的生灵,这下黄清立马见到了大道机缘,明悟了万物的本质,发现了两个灵钟的内在区别。两者差的就是“自然”,无论你如何鬼斧神工,截天道截得如何天衣无缝,但就是不可能把大道的自然融入其中。
黄清就行复制之法,把混沌钟里的“天然”一丝不差地复制到鸿蒙钟里,这样移花接木之后才是完美的偷天换日方法。黄清要证道,就必须聚齐开天三宝,移花接木之后的鸿蒙钟却是不比混沌钟差,如此类推,黄清只要再把盘古幡、太极图依法炮制便成,那时黄清就会得到新的开天三大灵宝。要想聚齐这些灵物,黄清无论如何都要和几位圣人见过一场的。
黄清双眼看向座前虚空之处,自语道:“你收我为记名弟子的时候,就知道我为天道下的异数,欲为我安排好一切发展,却是不知我有混沌珠在身,反而让变数成为了定数!一饮一啄,道不清,理不明啊!”
呢喃一阵,黄清便又再次神游太虚,闭目养神。就在这时,地仙界南瞻部洲两山界爆出一阵惊天动地之声,正是天涯海角五行山齐天大圣得到唐僧揭去释迦牟尼金帖,他才劫难圆满出来,弄出地裂山崩的巨响。这声爆炸响彻天地,惊动满天神佛,三界散修,声闻九天十地。
黄清听到此声,无端道了句:“量劫却是要开始了。”说完,他又继续闭目养神,却是不大关注下界变化,毕竟卢圣才是他证道的关键。
猴子一出五行山,各方圣人便就立即感觉到。随着猴子出山,那模糊不清的天机也明了不少,这正是大劫到来的征兆,到封神之时天机又会复归混乱不堪。大劫到来,三界众人都要完过杀劫,也就是说在量劫里杀人不沾染业力,这正是各方教派浑水摸鱼的大好时机。
暂且不言老子、元始、女娲几人的反应,单说那通天教主察知猴子出来,便知道西方佛门佛法东传的大计开始展开了,他当下冷哼一声,言道:“想佛法东传,争夺那量劫主角,我如何能遂了你们的心意,让我弟子门人方一脱困,便又再往封神榜上走一遭!”
通天沉吟一下,转身出了碧游宫,往南瞻部洲大唐国而去。与此同时,准提道人正在斜月三星洞里打坐清修,忽然感觉到天机异变,掐指一算顿明前因后果,不由微笑道:“小乘佛教报身佛也是该复位了,好全小乘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三佛圆满之数。”
准提说完此话,召来佛母大孔雀明王孔宣,对他吩咐道:“今日乃是多宝如来佛脱出劫难之日,现在你持我的法杖前去北海万丈深渊,放他出来。”
孔宣接下法旨,展开双翅,转瞬就出了三星洞,飞过千山万水来到北海。孔宣站立北海上空,右手七宝妙树杖一阵刷动,就见那平静无波的北海寒水顿时掀起千丈波浪,汹涌翻滚。随着浪花波峰阵阵,一道人影从北海深渊下冲天而起,这人仔细双手合十,梵音清唱阵阵,却是一尊六丈千手佛陀。这尊佛陀正是多宝如来,多宝出得困,向孔宣合十拜了一下,转身就往雷音寺飞去。
原来当年释迦牟尼镇压孙悟空的化身齐天大圣于五行山下,准提便也把他的化身多宝如来镇压在这北海深渊,一过抵一过,却是因果两清,互不相欠。佛教有三种佛陀,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三佛齐全才是圆满之数,小乘佛教三佛身:大日如来为法身佛、多宝如来为报身佛、释迦牟尼如来为应神佛。大劫来临,多宝便脱困而出,此为定数。
再说随着猴子与多宝脱难,正在梨山之上的骊山老母心神顿时一动,却是她的机缘随此到来了。大劫来临,必有贤人出,该谁主掌天下,便有人出来辅佐。骊山的机缘,正是与此有关。
第一百零八章 骊山机缘(上)
骊山正坐定云床,参悟玄法妙道,上游苍穹,下走幽冥,又到中界邀云揽月,真是有道修真。五百年劫难圆满,猴子、多宝尽皆脱难,却是搅扰了骊山的清修,此时天机明了,心神悸动,骊山便知定是与自己攸关紧要的物事出现了。
骊山从神游中回过神来,心下暗忖道:“心神无端悸动,必有不同寻常之事即将发生,而且与我还有莫大的关系!记得在蓬莱岛听道之时,老师曾言我有一大缘法,应在我弟子身上,莫非?”
骊山一想到此处,心下悸动更为厉害,顿时福至心灵,骊山不由欣喜道:“命中贵人出现,正该我收得佳徒,壮大我道教一脉。”
言罢,骊山起得身来,出了斗姆宫府,唤上白素贞随行,便往大唐国境里去。与此同时,那通天教主也是亲自动身落得凡尘来,这便是佛教一方行动,风云转瞬就变幻莫测。佛教明目张胆地行棋博弈,而各教圣人却是欲以暗子对明人,各显神通,正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阻止不了,便破坏其中好事。
大唐国承泽大隋福荫,尽得南瞻部洲大半龙脉气运,隐隐有盖过宋国之势。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治下国境百姓安居乐业,青壮男女人人习文好武,实乃千古一帝,不世明君。与唐太宗相比,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武功有余,文治不足,虽国祚繁荣昌盛,但却欠缺欣欣向荣之机,长此以往,难免被日益强大的大唐所吞并。大唐名臣良将满朝堂,可为唐太宗治国安邦,其中便有一代帅将薛礼仁贵。
大劫来临,南瞻部洲乃是五教争夺道统最为激烈的地方,妖、魔、鬼、怪、神、仙、佛、人相互混杂,三教九流遍地开花。薛仁贵受唐太宗礼遇,官拜兵马督讨大元帅,为大唐开疆扩土,传播中土文化,用夏变夷镇压四方。现今薛仁贵正奉唐太宗皇命,蹬坛挂帅讨伐大唐北边魏国,以定中原正主之名。
一位十七八岁的俏丽丫环站在长安内河拱桥之上,看到薛仁贵威严的相貌,不由羡慕地道:“嫁人当嫁薛元帅这样的伟男子,才是三生有幸,几世修来的福气!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筹帷幄之中,受万民敬仰。”
丫环旁边有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女孩,一身白丝锦衣,显然是丫环的主人。此时小女孩眼睛睁得老大,一双小手紧握,嘴里轻声呢喃道:“莫道女子不如男,生来应当如太宗皇帝俯仰天地众生,纵横捭阖,文治武功,名垂千古。”
小女孩虽是低声细语,偏有一人丝毫不差地把她的话听到耳中,那人听到女孩之言,却是面露喜色,欢欣不已。这是一位青年道人,一身朴色道袍纤尘不染,双目深处一片混沌,他正是截教圣人通天教主。通天见到小女孩如此雄心大志,满心欣喜,当下再无疑虑,一脚踏出便倏然出现在小女孩身边。
小女孩看到一个青年道人突然凭空出现在眼前,不由失声惊道:“你是怎么出现的?”随即她又好奇地喜问道:“你是神仙吗?”
通天笑道:“我不是神仙,但是却可以让你成仙,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小女孩闻言,大喜过望,拜道:“弟子叩见老师。”
通天一指女孩额头,却是为她开了心窍,同时把上清妙法印在她的脑海中。通天笑道:“你却是昧了心智,不知己身曾是碧游座下客!今日相见,你不知为师何来,也是彼此缘法未到时候。待到他日你明了生前身后果,可到碧游宫来见我,我自会为你筹划一切,保你此生至尊。”
小女孩闻言,根本不知通天所言意思,刚要开口问个清楚,便见通天已消失不见。小女孩大急,忙问身旁侍女:“我老师呢?”
丫环闻言,大为奇怪,疑声说道:“小姐的老师?小姐今年才八岁,深居闺阁,哪来的老师啊?”
小女孩开了心窍,她听到丫环之言,当即便明白通天乃是显现神通而来,除她之外,其他人等却是没法看见他的圣驾。女孩当下笑道:“嗯!是我搞错了,我是想叫父亲给我请一位先生。”
女孩说完,也不理睬丫环一脸迷惑之色,径自转身往府里走去。丫环自然不解,她总觉得小姐愣了一会神就变得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丫环摇了摇头,赶忙追上女孩,口里还道:“小姐小心点,别摔着了。”
再说那大唐兵马大元帅薛仁贵,带着手下兵马一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不几日便走到大唐北边边境。薛仁贵乃是山西绛州龙门人,平民出生,投身军旅,曾保唐太宗御驾东征平定数十国家,单枪匹马闯营力斩劲敌,战功赫赫。
翌日,薛仁贵布兵列阵,摆出一字长蛇阵,两国相争不多时,薛仁贵便大败齐国兵将,领着众多兵马冲入齐国境内,欲要直捣黄龙。薛仁贵方靠近齐国边城,便让众兵将在城外安营结寨,不得骚扰平民百姓,自己领着亲随进那城守府接手防务户册。但凡大劫来临,烽火战乱便起,就会有妖魔鬼怪出现作祟,危害人畜。
此时,天地之间忽然发出一股充满腥臭的怪风,席卷向城内百姓性畜。随着怪风出现,湛蓝的天穹也变得昏暗起来,仿佛世界末日一般,一团乌云笼罩在边城之上。薛仁贵的亲兵顿时抽出兵刃,连连喊道:“保护大帅!保护大帅!”
这时,一阵娇媚的笑声传来:“本仙子只要数十个女童当血祭品即可,还请大家不要轻易妄动!若是惹得仙子动怒,你们统统都要葬身在我的血口之下。”
话音一落,便见怪风连连吞噬数个女童,吓得寻常百姓惊慌失色,大呼小叫地奔走逃命。薛仁贵拨开众多亲随,执着一杆银亮的方天画戟站了出来,看到怪风又要卷向墙角的一位女童,不由大声喝道:“何方妖孽竟敢来此干下伤天害理之事?薛仁贵在此,休得放肆。”
薛仁贵说完此话,挥起画戟,纵身就往怪风绞去。薛仁贵师从有道之士,一身修为早已经晋位仙人境界,再加上他杀伐无数,浑身都是杀气,画戟未到便已经把怪风打得破碎。只见一头长十数丈的青蟒盘旋于空,硕大的脑袋正对着众人吐着舌芒,从这蛇头说出娇媚之语:“你竟敢破坏本仙子的好事,本仙子虽好意不欲多伤人命,这下也管不得那么多了!纳命来吧!”
薛仁贵冷笑一声,便欲挥动画戟把这蛇妖斩杀在眼前,便听一声威严的女声传来:“你这蛇妖却是不知好歹,竟敢跑到人世来祸害苍生,说不得我今日要收拾一下你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妖了。”
随着话音飘落,薛仁贵凝目望去,只见一个老妪拄着一个竹杖行了过来,她走路蹒跚,显得老态龙钟。在老妪的背后,跟着一个靓丽的白衣素身女子,女子飘然出尘,眼中清澄闪亮。老妪对那飞身而来的巨大蛇头看也不看,一竹杖缓慢敲去,看似出手迟缓,但那蛇妖好像特意把头伸了过去一样,偏偏被老妪在脑袋上轻轻地敲了一下。青蛇受此一击,立即化为一青衣年轻女子,抱头跌在地上翻来覆去打滚,嘴里还在不停地痛苦惨嚎嘶叫。
白衣女子看得不忍,轻扯一下老妪衣袖,道:“老师!”
老妪横了白衣女子一眼,哼了一声,再用手一敲青蛇身子,就见那青蟒吐出数个女童,正是先前被她吞进去的那几个女孩。老妪再用竹杖刷了一下青蛇,便见青蛇痛苦消失不见,好了起来。老妪不再理睬青蛇,自顾移步往墙角的那女童行去,而白衣女子微微一笑,却是走向惊魂未定的青蛇。
第一百零九章 骊山机缘(下)
那女童挽着两个马尾,穿着一袭碧绿套裙,一双充满钟灵秀气的眸子在乌溜溜地转动,两只白嫩粉刷的小手正一拍着心口,一捂着微张的小嘴,一幅惊惧之状。老妪看到女童可爱之相,唇角不由微微上翘,皱巴巴的脸皮焕发出一阵容光,只见老妪一脸慈祥地对女童道:“孩子,刚才没吓着你吧?有奶奶在这,你尽可以放心,那妖怪绝对不敢伤害于你。”
女童听到老妪之言,再看到她一脸慈祥和蔼地望着自己,心下稍安了一些,两只小手慌忙整了一下衣袖,小口说道:“多谢老奶奶关心,小三只是稍为被惊吓了一下而已,并无大碍!”言罢,女童闪着好奇的眼睛,复问道:“敢问长者,刚才那条大青蛇哪里去了?怎么变了一位漂亮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