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并无大碍!”言罢,女童闪着好奇的眼睛,复问道:“敢问长者,刚才那条大青蛇哪里去了?怎么变了一位漂亮的大姐出来?”
女童所说的大姐姐自然是青蛇妖所化的青衣女子,这蛇妖原样虽然丑陋不堪,但她所化的人样却是姣好靓丽,一对银杏眼、两撇柳月眉,却完全没有妖魔鬼怪凶残之相。此时,那位白衣女子领着青蛇妖行了过来,她听闻女童的话,不由笑道:“这位青衣姐姐便是那青蛇妖怪,你怕不怕?”
女童听到白衣女子之言,不禁心生惧意,忙躲到老妪身后,藏好身形后,她才敢探出头来,眼里却尽是不相信的神色,小声对白衣女子道:“白衣姐姐骗我,青衣姐姐那么好看,怎会是大头蛇妖呢!”
青蛇闻言,脸现尴尬之色,也不知是否对自己向那么可爱的小女孩下毒手产生悔意。青蛇眼中神色变了数下,忽然猛地往地上一跪,对着老妪不停磕头,口中叫道:“还请娘娘大发慈悲,救小妖一命!”
老妪听到青蛇的话,脸现诧异神情,不知她所言何意,只得道:“你倒是精明,懂得察颜观色,知道进退!你到人世间行恶作乱,让我逮个正着,我不打杀你的性命便是网开一面了,你要我救你一命却是从何说起?”
白衣女子见青蛇如此行径也是一脸惊疑,不知个中缘由。那青蛇叩头拜道:“我本是一青蛇得道,自在这大齐国苍狼山脉潜修,只求成仙了道,不理俗事。不意前些时日,苍狼山脉来了一个头陀,他打上小妖山门,以大法力逼迫小妖为虎作伥,替他寻得八十一个阴年阴月阴日阴时的女童。头陀为了防止小妖脱离他的控制,给小妖我下了一个血咒,说是小妖若没有他的解救,多则半年少则一两个月,便会全身精血流尽而亡。我迫不得已,又不想让头陀遂了心意,这才前来齐国边城俘掠女童的,还请娘娘明察。”
白衣女子看到青蛇一脸可怜兮兮之相,再想到自己的出身,心下顿生同情,不由怒道:“这些邪魔外道甚是可恶,就只知道无端迫害善良的妖修,徒增罪孽!若给我白素贞遇到此等人物,那是有多少杀多少,也不怕以后因此而杀劫来临。”说完,白素贞安慰青蛇道:“妹妹不用担心,不过区区血咒而已,老师定然可以为你解除苦厄。待到此地事情了结之后,我便随你去铲除了这个恶人,以免他再继续祸害无辜生灵。”
原来这个老妪正是斗姥天尊骊山老母,那白衣女子就是她的亲随弟子白素贞。骊山在梨山之时心神悸动,察算天机得知自己有一大机缘即将到来,便唤上白素贞随行。黄清曾言她会得逢命中贵人,收得佳徒,骊山可是把这话牢牢紧记在心里,大劫方开始便心神悸动,正是应劫贵人出现的征兆。因此,骊山才离开清净无垢的道府,下得凡尘来。骊山刚到齐国边城,便遇到青蛇妖兴风作浪,欲危害她的既定弟子,她自然要好生教训这不长眼的妖怪一顿。若不是白素贞可怜青蛇与她同为蛇类得道,骊山早就打杀了青蛇的三魂七魄,如今她听到其中竟然另有隐情,乃是邪魔外道在为非作歹,骊山不仅眉头一蹙。
旁边薛仁贵听到青蛇喊老妪为娘娘,心下惊诧莫名,他想了一下满天神佛,能被众人敬称为娘娘的女子也有若干个,但却不曾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就这时,薛仁贵猛然想起了三界流传的一个有关秦始皇的典故,立马便知此老妪是何来路,当下薛仁贵慌忙领着一众部属上前拜见骊山,只见薛仁贵礼拜道:“大唐薛礼拜见骊山娘娘。”
骊山见到薛仁贵欲要跪拜,忙闪身躲开,同时口中言道:“元帅乃是有德之士,骊山万万不能受此一拜!还请贤君快快起来。”
骊山一身道行修为虽说并没有云霄几人那么厉害,但也是一个太清玄仙,机缘一到便可斩去一尸。眼前之人看起来不过是一小小仙人而已,但薛仁贵身上的杀气却是直冲上穹,直逼斗牛,偏偏仔细一打量又发现他温文儒雅,白袍露着慈悲,还有功德在身。如此人物,骊山根本看不透彻,此时大劫来临,骊山自然不敢居上仙身份,受他一拜,要知道大劫之中必有贤人出,非至尊之人难受他们一拜。
薛仁贵见到骊山如此举动,一脸正色道:“娘娘贵为无极大天尊,统摄北斗众星,辖领七元星君,为三界众生祈福赐生,正当受得薛某一拜!”当下薛仁贵恭敬地向骊山拜了三拜,方复道:“我观这蛇妖双目澄清,不像在说谎言欺骗娘娘,娘娘便可怜她修道不易,依这位仙子之言救她一命,如何?”
骊山看到薛仁贵执意要拜,无奈之下只好现了真身,受了他半拜。北斗主杀,偏偏骊山又主生,两者却是矛盾,但这样一来反而显得骊山身份尊崇无比,薛仁贵拜得异师,自然知道个中究竟。骊山听到薛仁贵之言,沉吟不语,那女童看到骊山转眼从一位老婆婆变成一位漂亮的大姐姐,眼中现出崇拜神往之色,当下她忍不住出口道:“仙女姐姐,你就救一救青衣姐姐吧!”
骊山听到众方央求之言,再看到青蛇资质上乘,于是开口道:“也罢!待此事一了,我便带你回梨山去,好为你解除血咒。”
骊山其实并非不愿帮助青蛇,实乃她竟然看不出青蛇中了何种咒法邪术,不敢拦下此事。骊山心下叹忖道:“大劫一到,牛鬼蛇神都跑了出来,就在这边城小镇便遇到一个完全看不透的凡间将军,一种完全不了解的咒法!以后却是要小心行事了。”
薛仁贵不知骊山心中念想,当下问道:“不知娘娘来到凡间,所谓何来?”
骊山听到薛仁贵说到她此行的正事,不由脸露微笑,言道:“我算到此地有一人与我有弟子之缘,才匆忙从梨山赶来这里。”
薛仁贵听到此言,转眼看到骊山身后的女童,脑中灵光一闪,眼神盯着女童说道:“难道是?”
骊山见到薛仁贵的眼光所瞥之人,不由笑道:“正是此女。只不过我欲收她为徒,尚不知她肯否拜我为师呢?”
薛仁贵忙派人前去寻女童的父母来,口中还道:“娘娘肯收她为徒,乃是她的福分,我想她的父母定会欣然答应的。”
骊山笑道:“我们道教中人,收授门人弟子,必然要弟子亲口首肯才算作数,却是从不强扭缘法。”骊山说完,转头向女童问道:“你可肯拜我为师?”
女童眼睛乌溜溜转动,稚声问道:“拜大姐姐做老师,可会学到那从老人变漂亮的法术?”
骊山道:“自然可以,此为小伎俩罢了。”
女童闻言,顿时拜道:“樊梨花拜见老师。”
骊山闻言大喜,赶忙扶起樊梨花。白素贞看到老师收得好弟子,忙上前道喜,那樊梨花又向白素贞拜礼。薛仁贵自然贺喜骊山喜得佳徒,也为樊梨花找到明师欣喜。这时,樊梨花的父母被薛仁贵属下找了来,听到骊山收下自己女儿为徒,俱是大喜过望。骊山见到此时事情已经完结,变向薛仁贵辞别:“贤君他日若有帮助之处,可到万里梨山一行。”
言罢,骊山变带着白素贞、樊梨花、青蛇腾云而去。边城百姓见到九皇天尊骊山娘娘显圣,俱是跪拜相送。
第一百一十章 因果缘法
三十三天外混沌天鸿蒙宫里,黄清端坐在碧游床之上,瞑目潜思,神游太虚,参悟大道,不闻身外声,不理俗中事。在黄清的一双手中各放着一个灰蒙蒙的铃铛,铃铛正若隐若现地透着丝丝灰色气体,这气体缠绕着铃铛不停地做着规则的旋转,玄之又玄。就在此时,黄清右手掌上的铃铛突然飞了起来,转瞬飘到半空中,“当”一阵悠扬的钟声响了起来,便见那铃铛变成了一个大钟,大钟随着声响不断急速旋转,当它转到极速之时,倏然停顿下来,这一动一静之间的两极分立让人有一种极度郁闷的感觉。
黄清在铃铛飞出掌中时,便已经感知,早就睁开紧闭的双目。钟声急响,黄清却是露出笑容来,洪钟大响过后,从那大钟里飞出一人来,白衣俊朗,正是黄清五弟子卢圣。这个大钟自然是那先天灵宝混沌钟,卢圣一从混沌钟出来,便见混沌钟倏然变小,紧接着飞到卢圣头上。卢圣头顶混沌钟,右手执着量天尺,脸现微笑,仿佛举手投足之间都可撼动星宇一般。少时功夫,卢圣收了混沌钟,藏了量天尺,急步向黄清拜道:“弟子见过老师。”
黄清看到卢圣闭关出来,道行精进神速,心下甚是欣慰,不由笑道:“闭关一次,你的道行倒是大进,想是你完全领悟了混元大道妙法,就待机缘一到证道成圣了。”
卢圣答道:“老师证道之法确实可行,只是弟子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最后一层,斩去执念,悟得大道果。”
黄清言道:“你一身因果未曾了结,业力未净,因此不明前缘后法,不得大道机,所以你斩却不了最后一丝执念,三尸合道,得证混元无极太上大道。”
卢圣听到黄清的解释,脸上顿现恍然大悟之状,笑道:“按老师之言,我只要了却因果,便可脱去业力,证道成圣?”
黄清淡淡地道:“证道成圣岂是如此简单之事,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无数天资纵横之辈苦苦追求大道,其中不乏根性深、因果浅者,偏偏到现在为止仅有七位圣人,实是各人毅力不同。虽说大缘法、大智慧、大功德者容易得证大道,但若是缺少毅力,纵使你机缘无数,就是差一丝半毫,这‘毅力’为哪般,就要靠各人自行领悟了!”
卢圣闻言,再问道:“不知老师如何证道?还望老师不啬指点弟子一二。”
黄清听到卢圣之言,顿时脸现缅怀神色,但转瞬又回复如常,平静地道:“我为保住本性,不失自我,在盘古未开辟混沌之时便开始求证大道,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只知直到两千多年前方才以力证道。”
卢圣听到黄清此话,心中一振,微微向黄清拜了一下,便自行退出黄清的养生宫殿。黄清虽不曾真正告知卢圣何为“毅力”,但卢圣却是明白了,所谓缘法自定,不可强求,只要一心求道修炼,功夫到时自然而然豁然开解,明悟道果。大道究竟是什么,说法不一,就算各位圣人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出来的弟子也是各走偏门,但若说他们偏离了大道法门,却也不对,盖因大道三千,道道都是对的,根本没有高下之分。所以说圣人无胜无败,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不过,卢圣虽然没有真正斩去执念,但他现在的道行修为已经是圣人之下第一人,除了化身天道的道祖鸿钧,就算以黄清通天彻底之能也杀不了卢圣,只可把他镇压封印。黄清说卢圣斩去不了最后一丝执念,乃是说他三魂七魄除去人魂、人魄作为本性不斩,其它二魂、六魄只是斩去了一些,还剩一些未斩,难以把这执念寄托在混沌钟里,如此便不能合道成圣。原来天地二魂,天为阳,地为阴,互为阴阳,天魂却是比地魂要高。喜、怒、哀、惧、恶、欲六魄,哀惧两魄为天阴,怒恶为地阳,欲喜二魄为人阳。卢圣只斩了地魂、天阴、地阳,天魂、人阳却是未曾斩去,人阳之中,又以欲魄最为难斩。这欲魄与中枢魄其实分别并不大,两者都是人的本性之魄,由此可知欲魄难斩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欲,谁人都有,便是圣人见到了先天灵宝也禁不住诱惑,何况是卢圣!
卢圣听了黄清之言,也不再刻意强求证道成圣,心情复归平静。参悟大道便是如此,强求时强求不来,不强求时偶有机缘便可顿悟道行大进。卢圣乃是量劫主角,天意该他执掌混沌钟,行伐杀劫之事,他迟早会证道成圣,这是定数,所以卢圣不急。正因为卢圣不急,如此下去,反过来他也就容易心平气静,证道有望。因果循环,真是圣心难测,这就是黄清所说的大道机。
卢圣出关的时候,正逢西王母五百年一次的蟠桃盛宴,也正好是一千五百年神仙杀劫来临。卢圣出得混沌天,立即飞身往天界而去,以他现今的修为,只不过一会儿功夫,便到了九霄之上。卢圣站定脚跟,脸上微微一笑,便见一位身穿皇袍的男子从他身上飞了出来,男子长得与他一般无二,正是他的分身勾陈大帝雷震子。只见卢圣对勾陈说道:“要麻烦道友到尘嚣走一遭了。”
勾陈闻言,大笑道:“你便是我,我便是你,何来麻烦之言!正该我前去走一趟,才好了结前因后果,得证大道。”
卢圣闻言,也笑道:“正该如此。”
勾陈点了下头,纵身就往三十三天勾陈宫而去。卢圣看到勾陈离去之后,又道:“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