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蟛糠质》荩碌淖芏蕉际怯裳钜坏娜死吹H巍?br /> 处理好国内的事情,接下来就应该耐心等待三国的使节了。
圣诞节一过,英法两国的使节团就离开了各自的国家,坐上了驶往中国的航船,虽然两国政府并不甘心失败,但是残酷的现实使他们不得不低头,弱国无外交,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往昔那个任人鱼肉的中国了,两国使节还在海上的时候,俄国政府也决定跟中国进行和谈,毕竟他们现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对付中国,国内的事情就够沙皇头疼了,以前是落后于西方列强,现在看来,连中国也不如了,沙皇陛下深深的感到了改革的必要,要改革,就得有一个稳定的过内外环境,而中国是俄国最在邻国,搞好关系实在必要,就这样,俄国的使节团也顶着西伯利亚的寒风,从莫斯科出发了。
再次见到杨一,霍夫曼和史密斯都禁不住 激动的热泪盈眶,北京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朋友之间信任的温暖却驱散了这无边的寒冷。
杨一紧紧握着两人的手道:“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回来的,我们是朋友。”霍夫曼也和道:“对,我们是朋友。”史密斯和霍夫曼的船已经在天津靠岸,船上的物资还在卸货,两个人就已经按耐不住,连夜就赶到北京,杨一终于见到了自己期待以久的朋友和他们带来的电报设备和电缆。
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电报电缆,开通电报业务,这都是杨一最期待的事情,虽然现在还只是有线电报,但有了电报,各地的联络就方便许多,控制起来就更加容易,战争已经结束,国内的反对势力暂时也不敢活动,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中国需要大理的西方技术人员,这是杨一交给两位朋友的又一艰巨任务,回欧洲和美国去,中国愿意出高薪,请各种人才到中国来发展,杨一几乎已经看见,一场新的工业大发展,即将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春节刚才,在大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的英法使节团终于看见中国的海岸线,并在大沽口登陆,而俄国的使节团也顶着漫天的风雪,来到北京,杨一没有见他们,皇帝和太后也没有见他们,而是直接把他们弄到天津,谈判的地点在天津,中方的谈判首席代表是杨一,一场讨价还价的谈判即将开始。
英法两国的使节团,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那些战俘了,尤其是英国使节,那些远在英国的老人和孩子们还都在盼着他们的孩子和父亲的归来,所以英国使节团到达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看一看那此俘虏。
战俘们被集中在大沽口新码头的建设工地上,原来的码头已让联军的炮火炸的没几分样子了,现在兴修新码头,让这些战俘来干活,也算是一种偿还方式吧。对于战俘杨一还是很宽容的,只要老实干活,棒子面窝头还是能吃的饱的,至于那些因伤被俘的,也给以治疗,治好了还得来这干活。对于杨一的做法,下面的人也颇有微词,说什么洋人在中国没少作孽,杀了他们都是轻的。杨一当场就批评了他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不是野蛮人,洋人野蛮是因为他们没开化,难道我们也去做那些没开化的事情吗?
其实杨一心里另有算盘,从这洋人的战俘身上,杨一仿佛看见了大理的铁轨,机车,还有各种机器设备,洋俘虏中还有不少人才,也要通过工作来发现,也得想办法留下来,多给点薪水也值得。
使节团来到战俘集中营的时候,这些战俘就好比见到亲爹亲娘一般的激动。使节团就是他们回家的希望,他们能不激动。杨一也算仁至义尽,放战俘们一天的假,让他们和使节团的成员们好好亲热亲热。
“纳尔逊议员,您还认识我吗?当初您当选议员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投您的票了,您能来中国太好了,您可一定得把我们弄回去啊。”
“哦!约瑟夫,你还活着,你妈妈都快担心死了。可怜的孩子,看看你现在的样子,那里还象一个皇家子爵?让你妈妈看见还不得心疼死?”
“嘿,拂朗说瓦,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哎呀,卡西莫多,你还活着,这真是太好了。在中国呆着还好吗?别担心我们来就是要把你们弄回去。”
“什么好不好的。这场战争真是太恐怖了,能保条命就是万幸了,中国人也没虐待我们,就是干活累点。”
“对了,来之前我去了趟(红磨坊),梨撒那婊子还问起你。说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没去找她了。我还告诉他。你小子现在正躺在中国姑娘大腿上呢,哈哈!”
“哦,你还别说,我还真怀念那婊子白花花的大腿和肥肥的屁股,摸起来就是舒服。”
“尤里亚科维其,真的是你吗?真是太好了。你妈妈在我来前还一再叮嘱,让我一定要把你带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骨灰。”
“普里科夫,我太想妈妈了。对了,我家那婆娘没趁我不在家和别的男人勾搭吧?”
“兄弟,你别难过,你那婆娘你还不知道?你没走两天,就和普希银那小子勾搭上了。”
“妈地,回去我要和那小子决斗,敢上我老婆。”
洋人亲热搂抱的见面方式,负责看押战俘的中国士兵看了都觉得恶心,两个大男人见面就抱在一起,还一通乱啃,难道他们都是兔子?想到这点。士兵们也算弄明白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战俘们住的窝棚里怎么老是发出怪叫了,原来……。
活着的战俘没被处死,受伤地也得到了治疗,至于那些治疗无效死亡地,就是他自己命苦了。看到战俘们没事,使节团的成员们也算放心了。英国使节团首席代表威尔逊当场代表三国使节团表示,一定会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回家,让他们耐心的等待。战俘们听了顿时欢声雷动,一个个似乎都已经看见了回家地船只在向自己招手。
说起谈判,表面上看起来是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实际上呢?谈判谈的就是实力,古往今来的谈判桌上,实力不济的一方是肯定要多少吃些亏的,当然也有实力不弱,但领导者昏庸,只想保个太平的,比如说中国北宋时期,宋朝跟辽国、西夏的谈判。
谈判桌上是平静的,双方再怎么谈不好也不至于掀翻桌子PK,工作都得在谈判桌下来做。朝鲜战争时期,中美双方,一边在板门店谈着,另一边在上甘岭对掐,那战斗打的一点也不比平时差,激烈程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小地上甘岭,双方也不知道丢下多少炸弹,死了多少人,目的就是为了能在谈判桌上说话大声点,腰杆子硬气点。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历史,清朝政府没少跟人谈判,可是实力相差太多,在谈判桌上是谈一次,就得吃一次的亏。《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新丑条约》条约是一个比一个惨,陪的银子一次比一次多,就是因为国家落后,政府腐败。
如今作为战胜国,中国方面却因为谈判,在朝廷的朝会上又引起争端。原因很简单,大部分朝臣害怕了,他们害怕什么?他们害怕英法两国的舰队,他们害怕俄国在边界上集结地二十万大军。
为了这次谈判,三国可都是做足了工作的,英法两国地特混舰队就停在大沽口的外海上,虽然他们地陆军全军覆没了,可海军实力还在不是吗?这姿态就是在要挟,摆出付谈不扰咱们继续打的架势来吓唬人。英法两国派出了舰队,俄国人也没闲着,原来调来对付中国军队越过边界的二十万大军,没遇上中国军队,就干脆留了下来,也摆出一付随时要打仗的样子,目的也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多捞些好处,为他们的使节团撑腰。说白了,这三国就是在做做样子,真要让他们打,英国百姓不答应,法国百姓要造反,至于俄国,他们太穷,再也经不起一场大战地折腾了。
三国一个个看起来来势汹汹,倒还真把这些一贯养尊处优的老爷们吓倒了,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都打算劝朝廷以和为贵,实在不行就赔个银子,咱们花钱买个太平多好,哪还顾的上国家的尊严,民族的脸面。
朝会之上,第一个跳出来说这番话的是礼部侍郎翁有元。在说了一大通洋人如何厉害的屁话后,婉转的建议太后:“如今咱们打了胜仗,这时候应该见好就收,免得真把洋人苦恼了,那海上地舰队,边境上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杨一还没表态呢,曾国藩就站了出来道:“翁侍郎所说的都是……屁话。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以儒雅自居的曾国藩居然骂出这些市井粗俗之言,显然是气及了。当初被石达开打的要跳鄱阳湖,也没见他说过半句粗话,对敌人都骂不出粗话,对自己同朝为臣地礼部侍郎却说了粗话,怎么不叫人吃惊。
翁有元也没料到,曾国藩会有如此表现,吃惊地目瞪口呆,半天才说道:“曾国藩,你……你真是有辱斯文。”翁有元这个人杨一知道,进士出身,是科举从仕的产物,此人才士还是有的,当初在地方做官的进修。倒也算个能吏,胆子小,如今能做到二品大员,靠地是巴结前上司肃顺。官做的越大,胆子也就越小,不过捞起银子来胆子可没小过。如今这朝廷里的官员,连杀带关。能用的已经不多,所以这些人也就暂留了下来。国家这么大,总得有人来管理。
杨一也知道,如今这朝廷之上,和翁有元想法一样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同盟者是叫洋人给打怕了。原本杨一还打算力排众议,主张在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没想到曾国藩倒先站了出来。
“太后,请原谅奴才的粗俗之言,可是绝对不能按翁有元他们说的那样去谈判,真的如此,实在是有辱国体。我中华堂堂上邦,打了胜仗,我们不要赔偿还可以说是宽宏大理,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可反过来倒赔银子,这是万万不能地。”曾国藩这话还没说完,杨一差点没当场摔倒,还以为曾国藩会力主强硬,没想到,他打的算盘也不怎么高明,不要赔偿,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开什么玩笑。打的这么辛苦,死了这么多人,难道就白打了吗?没想到,曾国藩到底还是个迂腐的夫子。
不要赔偿,门都没有。洋鬼子这些年在中国捞的好处还少吗?如今总算拿着他们地小辩子了,不大做文章,怎么对的起死难的新军将士。
杨一这边正盘算着呢,垂帘后的慈禧开口说话了:“杨大人,您的意思呢?”
杨一上前一笑,回答慈禧道:“太后,臣也以为可以不要他们赔银子,但咱们不能倒赔银子。”杨一这话一说,满朝的大臣们都面露喜色,就连曾国藩也得意的捻着胡须,连杨一也赞同他的看法,实在是有面子。
“不过……”杨一话锋一转,接着说到:“臣少年时曾游历西洋,西洋人科技昌明,他们有火轮船,有火车,有电报,有先进的机器,这些东西咱们没有,所以咱们可以管他们要这些东西。”杨一这话一说完,曾国藩立刻就想说些什么,但杨一很快又接着说到:“如今这年月,落后就得挨打,咱们国家无论人口,国力,都不必西洋各国差,咱们的瓷器,茶叶,到了外国都是好东西,他们得花大价钱来买。可咱们怎么还是老打不赢人家。就是因为我们落后了,落后了,怎么办?只有迎头赶上。”
说到这,杨一环视一周,发现朝臣们也都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就连曾国藩也都在沉思状态,杨一接着说道:“臣以为,此次大胜洋人,可以做为一个契机,咱们和洋人通商,但是要本着公平的原则,至于鸦片这祸国殃民的东西,要坚决杜绝。咱们可以派人到西洋去,去学习人家先进的技术,学习人家的海军,工业技术,还可以引进洋人先进的机器设备,总之一句话,洋人好的东西,咱们都要学。至于这次谈判嘛,臣请求太后,交由臣全权处理。”
“行,都依着你吧!”慈禧这话的口气,让朝上的大臣们听的觉得怪怪的,怎么象个小媳妇在和丈夫说话的口气?不过谁也都只是想想,没敢往心里去。他们哪知道,如今的慈禧,实际上那就是杨一的小媳妇,两个人隔三岔五的找地方幽会,那场面的慈禧,比起现在那可腻味多了。
对于洋人摆出的架势,杨一回应的办法就是拖。
洋人不是把舰队都开来了吗?想吓唬我?行,看谁耗的起,反正天津的码头上的活还得有人干不是,俘虏用起来多好啊,还不用给工钱。拖上十天半个月的,看你们着急不着急。
杨一这一手可把三国的使节团给急坏了,现在各国国内都跟开锅的水似的,皇帝首相们都盼着早日谈判结束,战俘们回家,好安抚民心。可中方代表老不出面,平日里招待倒是蛮客气的,好吃好住,可这些代表们哪有多少心思来享受,都跟热锅上人的蚂蚁似的。接连派了几拨人到北京去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