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这个结果是英法不愿意看见的,怎么说俄国也是西方国家,大家还是同穿过一条裤子的,不能让中国就这么快速的前进,真要打到莫斯科,那就不是英法两国所希望看见的了。英法两国的干涉很快就开始了,首先是能过外交途径,告知中国方面,英法两国是热爱和平的,是不希望看见中俄两国开战的,希望双方都能本着克制的态度,不要使战争升级扩大。当然了,一些拐弯抹角的威胁也是有的,什么英法两国不希望看见战争蔓延到欧洲啊,欧洲人民也不希望看见战争啊。英法两国还拉拢一些其他欧洲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什么荷兰葡萄牙比利时,就连中卢森堡这样的小国家也发封电报来,希望双方尽快停火,不过普鲁士表面上也说希望中国停火,暗地里却加大了对中国的钢铁出口和军火出口。
俄国现在也是焦头料额,连年的战争使俄国的经济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尽管俄国上层都在公开场合叫嚣着要与中国决一死战,但沙皇比谁都清楚,眼下的俄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了,如果要强行开战,就意味着自己要对沙皇宝座说拜拜了。其实中国方面情况也很糟糕,远东恶劣的气候造成了士兵大批的非战斗减员,冻伤现象严重,一个月时间内,就已经有一万多士兵被迫离开战场。加之部队深入俄国作战,部队的给养和弹药运输都是问题,所以中国军队打到乌兰乌德就没继续前进,只是派了些小分队,到贝尔国湖附近招摇了一趟。然后在欧洲一片和平的口号声中,中国军队借机停了下来。毕竟把俄国逼急了也不是好玩的,当年拿破仑打来的时候,他们连莫斯科都敢烧。中国军队的表现让英法两国很有面子,在沙皇面前说话声音都能大一点,好像中国军队停止前进,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干涉。
中国军队虽然说没有继续进攻。可英法两国应俄国人的要求希望中国撤军的时候,中国人又开始装哑巴打太极拳了,总之是怎么也不肯撤军,一付赖着不走的架势。话说回来,到嘴边的肥肉,谁愿意往外吐啊?
再说这些地方本来就应该属于中国,占着不走,一点也没必要内疚。
“女神”号沿着白河而上,停靠在天津码头上。南丁格尔一下船,就直奔天津衙门,要求去看看战俘们的情况。来的是个女人,还是个洋女人,现在正值谈判前夕,天津的官员们不敢擅自做主,便把这事上报了北京。
南丁格尔这个名字出现在杨一眼睛中时,杨一当时就愣住了,她怎么来了?紧接着杨一就预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南丁格尔是谁,杨一是知道的,正是由于这位女性优秀的护理工作,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员死亡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2%,不能不说南丁格尔创造了一个奇迹,并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
南丁格尔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刚到天津的第一天,衙门里的人还爱理不理的,一夜之间就变了样子。一大早起来,南丁格尔就发现客栈的院子里安静的出奇,原来是一群中国官员到来,再后来才知道,这些官员是来接自己的。
天津知府昨夜就接到杨一的指令,一定要接待好这位南丁格尔女士,杨一将亲自从北京过来会见她。这可把天津的官员们吓坏了,杨一居然要亲自下来。都听说杨一是从西洋回国的,这女的难道是杨一的故人?官员们也没心思猜了,不过想到昨天对待南丁格尔还算客气,心里也就安心许多。
天津知府刘豢章是来接南丁格尔去衙门里住下的,南丁格尔一口回绝,可知府刘豢章说,住衙门是为了方便探望战俘,南丁格尔这才同意。
天津,知府衙门外,从北京起早赶来的杨一才下马,知府刘豢章就已经带着大小官员到门口迎接。按说照清朝的规矩,想杨一这样级别的官,天津知府应该到城外十里迎接。不过杨一觉得这些都是陋习,主政只厚就宣布以后上官下来,下面的官员最多只需在衙门口迎接。
知府朝杨一一拱手道:“参见大人。”这也是杨一立的规矩,官员间不论职务大小,见面都不需要行大礼。拱手就可以了。
杨一一脸风尘,今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带了几个警卫。骑着快马就赶来了,终于在晌午前赶到天津了。
“免礼了,那位女士在哪?”杨一第一件事就是问这事。
“回大人,已经安排在衙门内宅里。您先别着急,到屋子里歇着,擦把汗,我这就给您去请。”刘豢章陪着笑脸,小心的回答。中国官员在接待上司这方面,的确是长处。
杨一略微一想道:“不用了,我先进去洗 一洗 ,然后亲自去拜访,这样比较礼貌一点,也显得我们有诚意。”
杨一这话就把知府弄糊涂。这女的什么来头?当初英国大使来中国谈判,杨一开始连面都不见,现在来了个英国老女人,杨一居然从北京跑来看她,难道说她是英国女皇,不可能啊。可再一看杨一这样子。和这女的也不熟啊?刘豢章一边乱想,一边张罗着杨一进屋子。
“这是我们的中堂。杨大人。”刘豢章想不到自己还要给杨一做介绍人。
“中堂?是什么官职”南丁格尔问翻译。
“小姐,中国的中堂,相当于英国的首相。”
“欢迎您,尊贵的客人,南丁格尔小姐,欢迎您来到中国。”杨一一开口,南丁格尔就惊呆了,满大街都找不到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就连翻译都是自己带来的,没想到中国的首相居然会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没想到,这首相居然如此年轻。
尽管有些吃惊,但出身良好的南丁格尔还是按照伦敦上流社会的礼节,轻轻的提了提裙子,给杨一行礼,客气的说:“见到您很高兴,首相先生。”
“呵呵,南丁格尔小姐,您能来中国我太高兴了,你开创的护理学说拯救了无数垂死的人们,您的献身精神我是敬仰已久啊。”杨一这话就更让南丁格尔吃惊了,杨一居然会知道自己的护理学说,不是说中国人和非洲黑人、美洲土着是一样落后的吗?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这是上帝赐予我的荣耀,不值得您如何推崇。对了,我来中国主要是受战俘亲属地委托,来看看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尊贵的首相先生。”两人用英语直接对话,南丁格尔带来的翻译倒成了知府刘豢章的翻译了。
“呵呵,这个没问题,您看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中午我请您和您的人吃饭,下午我亲自陪您去看看那些战俘,他们在中国并没有受到虐待。”杨一笑着说。
杨一果真陪着南丁格尔她们到战俘营去了一趟,有杨一的安排,南丁格尔的行程很顺利。看到战俘们都还可以,而且听到受伤的战俘也得到及时的治疗,南丁格尔心里对杨一的印象又好了几分。回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虽然杨一很想好好和南丁格尔谈谈,希望她能帮着培训一批护理人员,不过看着南丁格尔那疲惫的脸,杨一也不忍心打扰她休息,安排她们住下就离开了。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既然来也,想走就不容易了,怎么也是留下点绝活吧?
南丁格尔是个善良而热心的人,第二天杨一提出请她带着中国一批学员,去远东战场帮着护理伤员,并给中国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南丁格尔一口就答应了。就这样,杨一挑选出两百多人的护理人员,跟着南丁格尔去了远东战场,唯一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女人是不能出门谋生的,所有的学员也都只能是男性。
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团又一次来到了中国,俄国人的代表团也来了,这次谈判的地点还是天津,唯一不同的是,一条电报线路已经贯穿中国的东北,并且和俄国的电报线路也连接上了,再有什么要请示的,代表团直接发电报就行。这也为谈判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一次坐在谈判桌上,几个国家都老实多了,说话声音也没以前大了。实力是靠打出来的,当然你得打赢,象历史上的清朝那样,谁都可以欺负。
再一次坐在谈判桌上,各国代表的眼睛也都不再往天上看了,说起话来也客气许多。
“杨大人,各位中国代表,我国政府希望你们本着务实的态度,重新考虑一下你们开出的谈判条件”英国代表威尔逊尽量和气的说到。
“杨大人,我国政府也认为贵国开的条件太苛刻,希望你们能有点回转的余地。”纳唐也站出来,代表法国说话。
“杨大人,我国也希望……”米海里琴科看到杨一笑眯眯的表情,自觉的坐了回去。别说杨一,就是英法两国的代表们看过来的时候,也是一付吊样子。那表情意思就是,俄国?俄国还有说话的份吗?要不是我们干涉,莫斯科现在在谁手上还不好说呢。
“好嘛,这才是谈判的态度嘛,我们中国也不是不讲理的国家,大家既然有难处,我们可以慢慢商量嘛。”杨一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这坐下来商量,是靠无数士兵的鲜血打出来的,弱国无外交,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英法两国代表拼命杀价,杨一安然的坐地还钱。讨价还价的结果是,英国赔偿中国一千两百万两白银,其中五百万两用援建钢铁厂造船厂,提供铁轨的方式来代支付。同时还废除了双方以前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双方签署新的《中英天津条约》。新条约中有规定,英国停止一切在中国进行的鸦片走私贸易,(其实现在的广州,陈玉成把整个海防经营的跟铁桶似的,取缔了所有鸦片馆,发现走私贩卖鸦片的一律杀头。)中英双方互派大使,双方经贸领域,签订互相的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在内定上与《中英天津条约》大同小异,不过是在赔款的数目是,法国人的赔款为两千万两白银,其中八百万两也是以援建工人,提供设备,技术人员,还有提供铁轨等方式来支付。另外的一千两百万两分三年支付,利息五厘。
至于俄国人,杨一就没那么客气了,五千万两的赔偿,已经是给够他们面子了。可俄国人实在是没钱,没办法,就拿贝尔加湖附近的领土,加上阿拉斯加,另外西伯利亚为两国共管地带,所有资源都由双方共同开发。就这样,俄国还得拿出三千万两的赔偿,俄国还是拿不出,幸好俄国物产丰富,铁矿、煤矿、木材,这些东西杨一都要,算来算去,俄国人最后还是得拿出一千万的现银来买单。一个《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下来,包括贝尔加湖在内一直到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土地,都名正言顺的成为中国领土。
仗暂时时打完了,和谈也结束了,举国欢庆时,杨一却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帝国主义是不会就这么甘心失败的,他们也不会愿意就这么看着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东方,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中国要想不败于世界,就得不断的追赶和进步。
第三部 第九章 起步
和谈结束,最为战败国,英法俄三国在执行赔偿方面倒是动作很快,按照条约,三国修筑铁路的技术人员很快就到位,开始了先期的勘测,设计等工作,北京到满洲里,沿途的山水经常能看见一些红头毛绿眼睛的俄国人,抗着各种器材在进行测量,这条铁路由俄国人负责修筑上的技术问题,北京到上海,这一段由英国人负责,广州到武汉由法国人承担,按照条约规定,所有技术人员的工资都由中国政府支出,为了让这些人干的更卖力,杨一开出了他们以前在国内工资两倍多的薪水。
英法援建的炼钢厂也开始了选址工作,毕竟老是靠从国外运来钢材,这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英国人最终没有把铁甲舰的技术拿出来出售,这一点杨一也预见到了,不英国人倒是愿意向中国出售铁甲舰,看来是想从中捞回点老本。
修建这三条铁路大动脉,对中国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勘测小组才刚刚开始,筑路大军的人员调配,资金等都已经在积极的准备中,力求在最短的是把铁路修起来。
人民党成立已经五年了,五年来,这个党一直在稳步的扩大和发展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杨一把发展党员的方向放在年轻人身上,南方新式的学校和军校中的佼佼者都成为了人民党发展的对象,新式军队中几乎所有的年轻军官都是人民党党员,这是杨一牢牢把握军权的基础。
朝廷经过几次清洗,旧有的官僚被大批的清退,取而代之的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能臣,沈葆桢,张之洞,盛怀赢之类的历史名人,纷纷被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任人唯贤是杨一用人的标准。
军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旧的军队体系被淘汰,八旗、绿营这些旧军队完全被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