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人说完先把王韬轻轻的从床上扶起来,端来碗水给王韬喂水,水在王韬火热的嗓子里流淌,王韬贪婪的把一碗水都喝完,这才对那女人道:“谢谢。”这一次王韬说的是英语。“哦,你会说英语,那太好了。”女人露出快活地笑容,王韬觉得这笑容很真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开心。只是这女人还是在说汉语,这让王韬很郁闷,在他看来,这女人还不如对他说英语让他听起来更容易。服侍完王韬喝水,女人在王韬的额头上摸了一下,又在王韬背上垫上块枕头,对王韬道:“你已经不发烧了,我这就去通知小姐。”
王韬慢慢的打量着自己所在的房间,迷糊中听那女人说什么小姐,王韬暗自纳闷,现在的中国小姐怎么流行用外国丫环了,这有点说不过去啊。读书人的臭毛病这时候在王韬身上也犯了,戏文里说的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在王韬脑海里开始冒头,没准这是段佳话也未必。
门又一次被打开,门外进来三个人,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一个四十多的外国女人,还有就是刚才那位年轻的洋女人了,王韬期待的中国小姐并没有出现。
“你好,我是南丁格尔小姐,祝贺你平安好转,你已经连续昏迷三天了,上帝保佑你。”南丁格尔面带微笑,用优雅的英语向王韬解释。
“南丁格尔?”这名字王韬觉得很熟悉,很快就反应过来,就是那位英国的军中圣女,她怎么跑到中国来了?疑惑归疑惑,王韬还是挣扎着要坐起来感谢别人的救命之恩。
“你身体还很虚弱,好好躺着吧。”南丁格尔阻止了王韬的努力,并给王韬掖了掖被子。
“非常感谢你救了我。”王韬感激的谢道。
“不不不,你应该感谢的是他。这位先生把你从大街上抬回来的。”南丁格尔说着指了指身边的男人,王韬这才仔细看了看这男人,然后道:“恩公救命之恩,王韬没齿不忘。它日定当报答。”
“不客气,你还是安心养病吧,等病好了再说,我还有事,得先离开了。”说着这人就要出去。
王韬急忙叫起来:“恩公慢走,留下姓名,王韬日后也好报答。”那人看起来没有回头的意思,王韬急了,说着就要爬起来,那年轻洋女人赶紧用英语劝道:“先生,你别着急,这人好找的很,中国人都知道他。”
“哦,小姐,你不知道,中国人讲究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所以我必须知道恩公是谁。”王韬说的是英语,而且说的又急又快,说完又大声叫到:“恩公,留步!”
已经走到门口的男人慢慢转回头,走到王韬的病床前,瞪着王韬说:“你叫王韬?”
王韬被瞪的一头雾水,下意识的回答道:“是啊。”
“你会英语?恩,让我想想,你应该还会法语吧?”那男人笑的很开心,好象捡到什么宝贝似的。
王韬更迷惑了,这人怎么知道自己还会法语?这些年在上海帮着洋人翻译,并没见过这人嘛。王韬晕乎乎地点了点头。那人笑的更灿烂了,把手伸向王韬道:“我是杨一,很高兴认识你。”
杨一这话犹如半天中响起惊雷,把个王韬惊在当场。王韬千辛万苦到北京也没能见到杨一,没想到在这见到了。说来也是王韬运气,杨一这一路赶回北京,到了天津,放心不下北京——天津——大沽口的铁路建设工程便决定在天津停留几天,巧的是杨一才到天津就在大街上看见病倒的王韬,正好杨一打算看望在天津办护理培训班的南丁格尔。救起王韬后,便送到这来,王韬这些天倒成了这护理培训班的活教材。更巧的是,杨一考察完铁路工程的建设情况,今天本打算回北京,来向南丁格尔辞行,听说自己救的人醒了,便来看看。
中国叫杨一的或许有许多,可是有如此气度,又和南丁格尔相识的只有一个,王韬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杨一伸出来的手他可没敢握上去,毕竟这个年代的中国人还不兴这套。
“草民参见大人,请恕草民不能起身行礼之罪。”王韬坐在床上,努力地把头低下。
杨一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可心里是激动的不行,暗自叫道:“运气啊运气。”这次去上海还专门派人去找了王韬,可听他亲戚说王韬出门去了。杨一多少有点失望,刚听王韬说起姓名的时候,杨一并没有觉得什么,中国名字读“wangtao”的多了去了,可是会说英语和法语的王韬,也就这一个吧。
历史上的王韬可是个人物,1858—1862年间,太平天国盘踞江南,在上海做翻译的王韬虽然干的也不错,但中国文人一心追求功名的秉性,使王韬觉得这是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接连上书给清朝地封疆大吏,给如何平定太平天国出谋划策,可惜王韬的所有上书都石沉大海,失望之余的王韬化名给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出主意,建议太平天国缓攻上海,结好英法,巩固长江中下游。这份上书李秀成还没收到,1862年3月,上海王家寺大战,太平军被击溃,这份上书落入薛焕和李鸿章手上,当时就把他们给吓坏了,幸好太平军没按这上书上的办法来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韬原名王翰,为方便写作,就用了历史上他的最后名字。)
后来王韬被清朝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海外,1874年在香港办了第一家中文报纸《循环日报》。《循环日报》敢于议论社会弊端,积极针砭时事,其内容经常被报纸转载,日后维新派所办的大多报纸,都承袭了《循环日报》的风格。
历史由于杨一的出现而被改变,而王韬也走上了上京上书的道路,命运让他和杨一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期而遇。
“好好养病,等你伤好了,我安排人送你来北京,我再和你好好谈谈,我知道,你是个人才,心里也有许多想法,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这是杨一临走时交代王韬的。
杨一走了,也不得不走,事情实在太多,北京城里还有一城的风雨等着杨一。
王韬坐在床上已经是泪流满面,士为知己者死,对于王韬这样的没落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杨一说的和做的更重要?救命之恩,知遇之德,王韬觉得无以为报了。
北京,这些天来,慈禧一直处在一种极度不安的状态中,焦虑且矛盾。趁着杨一不在的当口,让奕匡等一批满族贵胄重新参与朝政,这对慈禧而言是一种赌博。慈禧并不愿意和杨一翻脸,对杨一慈禧从心里感到一种恐惧,哪怕是在杨一身下婉转娇啼的时候,慈禧心里还有杨一带来的阴影。在承德和杨一初次见面的那一个晚上,无数次的出现在慈禧的梦里,杨一第一次对自己无情的拒绝,使得慈禧在杨一面前极度的不自信,哪怕是后来杨一接受自己并有了夫妻之实,慈禧还是没有自信,自己到底在杨一心目中有多少分量?这是慈禧最想知道的,为了知道这一点,慈禧不惜冒着和杨一走向对立面的危险。
还有一点是慈禧自己没有察觉到的,那就是慈禧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对权利的狂热,当初咸丰皇帝就经常让慈禧代替自己批阅奏章,而慈禧也经常从中获得一种快感,这种快感是那么的美妙,慈禧经常在梦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回忆起这种快感带来的愉悦。
慈禧在试探,试探杨一对她容忍的底线,可这一试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杨一虽然还没回到北京,可是皇宫里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皇宫大门的警卫已经加强,慈禧除了每天上朝外,根本没办法接近任何外人,就是在上朝的时候,也被十几双眼睛盯着。慈禧感觉到了危机,但现在她只能等待。不过慈禧很聪明,她清楚的知道,杨一这时候不会对自己怎么样。朝廷里的大臣分为三类:一类基本是杨一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都是些过去不被重视的人才,他们是绝对站在杨一那边的,一类就是满清的一些旧臣们,他们始终忠于皇帝,不过这些人占很少数,还有就是以曾国藩为首的这些汉臣们,他们在朝廷里占了三分之一。汉臣们是慈禧最大的依靠,他们骨子里还是以皇帝正统为马首是瞻的,这也是慈禧敢于试探杨一最大的本钱。
可就在慈禧矛盾和惶恐的等待中,一场针对杨一的阴谋正在展开,连带着也把慈禧完全的推到了杨一的对立面,这是慈禧始料不及的。
…………………………
北京大学,奕匡的王府内。
“王爷,这样做是不是先跟太后沟通一下?”一个黑衣人担心的对奕匡说
“没时间了,趁着杨一刚回北京,只要他一进宫,你们这些旧日的兄弟们就下手,哼!太后这女人,早就让杨一操的舒服过头了,哪会同意我们这样做。这次要是成功了,老子第一个就要收拾 这荡妇。”奕匡狠狠骂道。
杨一终于回到北京了,回到北京的杨一第一件事情就是进皇宫。杨一希望慈禧还不至于完全走到自己的对立面,毕竟现在还不是时机。可是杨一希望看见的结果会出现吗?杨一不得而知。
慈禧终于等到了杨一,慈宁宫里的太监用公鸭般的嗓子叫到:“传杨一晋见”时,慈禧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心跳也开始加速。
第三部 第十章 血腥的夜
虽然已经分别一个多月,但杨一的脚步声慈禧还是能轻易的分辩出来,脚步声由远而近,由弱而强,慈禧的心跳也随着脚步声逐渐的加速,几乎要从慈禧的心口中蹦出来。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屋子内虽然点起了火盆,可慈禧却还是觉得有点冷。门口那厚厚的帘子终于被打开了,杨一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慈禧面前。杨一的脸上如往常般带着淡淡的笑意,也许是心里不安,慈禧意外的走到门口,接过杨一脱下的大氅道:“你回来了?这一趟辛苦了吧?”神情语态如小媳妇般。看着低眉顺眼的慈禧,杨一心中的不快多少去了一些。
杨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走到椅子上坐下,头上几缕雪花在温暖的屋子里开始融倾。杨一的沉默让慈禧感到一种恐惧,当年在热河,杨一也老是这样一付平淡的笑容,但却让慈禧感觉致函寒冷。侍女们都已经识趣的退了出去,走的时候门也带上了。
慈禧慢慢的坐到杨一对面,头虽然一直低着,但却不断的用眼角的余光窥视杨一表情的变化。杨一一直就那么坐着没说话,安静的用目光直视慈禧的脸蛋。转眼慈禧也快三十了,良好的生活和保养使得慈禧看起来一如二十出头的样子,面容依旧姣好,皮肤依旧细腻。慈禧这一副付老实样让杨一忽然觉得有些不忍。
“为什么要这样做?”杨一开口打破这冰封地沉默。
慈禧抬起头看着杨一。看着这个让自己痴迷的男人,一如往昔的星目剑眉,旅途带来的疲惫并没有减去多少英气。“为什么?”慈禧也这样问自己。哪天晚上,奕匡离开后,慈禧就后悔了,可是看见奕匡跪在地上拼命的磕头,嘴里说着“杨一必将造反的话,还说要提早遏制杨一的发展态势,免得日后后患无穷。”在那一刻。慈禧变的前所未有的不自信,尽管杨一现在不造反,可谁能保证日后不造反?毕竟杨一是汉人。汉人在满人地心目中依旧是不可靠的,虽然两人关系暧昧,但谁又能保证这关系能永远不变,现在自己是年轻漂亮。可岁月是女人的致命伤啊,男人七十了还能讨小妾,还自诩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可女人呢?慈禧地思绪变的前所未有的混乱,就连看着杨一的眼睛也开始恍惚。
想到杨一身边地众多女人,再想想皇太后的位置,慈禧终于开除自己的条件。慈禧猛的抬头凝视着杨一道:“带我走吧,只带我一个,我们躲到西洋去。我可以放弃眼前的一切,你能做到吗?”
杨一吃惊的张了张嘴巴。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好一会才冲着慈禧摇了摇头道;“不行,我只能保证今后还是象以前一样对你,但你绝对不能干涉我对国家的改革和维新。”杨一也开出自己的条件。
“为什么?”慈禧反问道。
“有一点也许你永远都不会明白,中国不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也不是我杨一地,我今天既然来到这位置,就得对中国的未来负责。”杨一正色的看着慈禧,这话是说给慈禧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来到这个时代虽然差不是自己的意愿,但是既然来了,就得对的起这个时代。
杨一的理论在慈禧看来是那么的荒谬,“你就拿这个理由来对付我吗?”慈禧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理由还不够吗?”杨一反问道。
“那你走吧。”慈禧负气道:
杨一彻底对这个女人绝望了,从头到尾,慈禧的心目中只有自己个人的荣辱得失。道不同不相为谋啊,杨一默默地站起来,走到衣架前拿起自己的的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