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ǎ绕鸬背醴⒃羲拇α鞔埽绞背⑽Ы说姆⒃粽铰苑秸肷匣瓜喽匀菀兹范ā!?br /> “哦,先生怎么有此一说?”向荣不解的问道:
“金陵虽为六朝古都,但非战之地也,金陵背山靠水,出路狭窄,一但长江水路受阻,发贼将犹如瓮中之鳖,只能拼死西进。大人可向皇上奏明,建立江南、江北两大兵营,对金陵成夹击之势,发贼首领多为穷家破落出身,一入金陵必留恋繁华,不肯轻易放弃,到时金陵反而成了他们的包袱,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受到金陵的牵制,不复当初的灵活机动。如此一来,发贼覆灭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先生果然深谋远虑,有此一策,消灭发贼指日可待。”向荣的马屁立刻拍过来,看来也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这马屁的时机和火候掌握的都恰倒好处。
杨一心内暗笑:“大人此言不妥,刚才所说不过是一个大概,就凭朝廷眼下的这些兵将,还不足以对发贼构成威胁,还得另想办法。”
向荣听了,心想也是,当初在广西,湖南,发贼兵少粮缺,一路北窜,各地的官兵还不是拿他们没办法,自己在广西还差点丢了性命,到现在都不敢对别人说。
“请先生继续。”向荣赶紧接着问:
“打仗的事情,一得有钱,二得有兵,三得有好装备。此三样乃胜利的根本。钱,朝廷会拨款,兵,眼下的兵嘛不说也罢,至于装备嘛?上次帮大人买的洋枪还好用吗?”
一听杨一说起洋枪,向荣来劲了:“先生还别说,上次买的洋枪还真的好使,几次敌我形势难解的时候,我调上洋枪,一顿猛打,发贼顿时不支溃退。还有就是先生买来的洋枪比起其他洋人卖出来的要好上许多,其他洋枪打上一枪要费许多时间装药,先生买来的只要换发子弹就能再发,实在是好,不知道先生还能不能帮向荣再弄它几百条?再有就是子弹也请帮忙补充。”
杨一听得暗笑:还不是你向荣被太平军打得跑路的时候,用洋枪队来掩护,居然还说别人溃败。其实这火器清朝的时候一直都很受当权者的重视,乾隆年间,曾有大臣奏本,提出武举科考应当把火器也作为其中一个项目,但乾隆考虑,这样一来民间的火器数量必将猛增,百姓有了威力强大的火器,一旦有人造起反来,镇压起来难度会变大。在乾隆看来,火器应该是官家独有,并作为镇压叛乱最有力的武器,怎么能让它流入民间,所以乾隆否决了这项提议,中国也因此错过了一个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机会。不过朝廷对火器部队的建设历来都很重视,每朝都设有“神机营”但数量很少,而且威力和射程比起洋枪洋炮差的多了。同时清朝对火器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民间是不允许私人拥有火器的,一大拿发现那是当谋反罪论处的,说起来杨一的中普合资企业,那还是算的上违法的底下工厂。上次买枪也算向荣运气,霍夫曼带来中国的枪是普鲁士王国的最新产品,连部队都装备不多,是当前欧洲最先进的步枪之一,杨一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亏的慌。
“洋枪洋炮,大人只要出的起银子,我负责帮你弄来,不过大人想要上次那中恐怕价钱上要比原来贵许多。”杨一先把价钱抬高先
“哦?这是为什么?”想到要多花不少银子,向荣心疼的问。
杨一才把自己在广州如何遇见普鲁士来的霍夫曼,如何结交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一番,听到向荣耳朵里的是杨一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救了普鲁士的皇家贵族霍夫曼爵士,为感激杨一的恩情,两人还拜了把子,又半买半送了一批枪给杨一,这才能买到便宜货。
说完这些之后杨一又说:”大人在下虽然和霍夫曼是兄弟,但亲兄弟明算帐,总不能让别人大老远从欧洲把东西远来不赚钱吧,这实在说不过去。再者大人眼下就算把钱放在我面前,我也拿出枪来,还得等人运来才有是吧?”意思是你看着办吧,总之再想有那样的好事是没指望了,眼下还没货你出再多的钱我也没办法。
“行,先生看着办吧,先生是痛快人,我向荣也痛快,洋枪的事还是摆脱先生了。”说着向荣掏出一把大面额的银票摆在桌上,杨一粗略的看了看,大概有十几万的样子,看来向荣是尝到甜头啦,这次还真下了血本了。
“好,买洋枪的事,在下包了。”说这杨一也不管向荣心疼的目光,把银票一把收到怀里。
“大人,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兵。”
“敬听先生高见。”
“大人,民心可用啊,发贼为祸,民间士绅多有痛恨,大人进京面圣,可请皇上下旨,鼓励民间自费兴办团练,协助官军剿贼,朝廷论功行赏。这样朝廷多了不少兵勇,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听先生一席良言,向荣这就有底了,只可惜先生大才,高瞻远瞩却为何不入朝为官,替朝廷分忧?以先生之才,当朝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向荣开始用官禄来拉拢杨一。
“大人过奖了,其实我倒还真的有入朝为官的想法,不知道大人能否帮忙。?”
向荣一听,兴趣来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杨一对做官不感兴趣,想拉拢杨一却找不到法子,现在杨一主动说了,以他现在的地位,保举杨一做个小官,那还不跟玩似的。一直都是他在求杨一,弄的他在杨一面前说话都不硬气,现在翻身的机会来了,向荣想的不由激动起来。
第一部 第十七章 小刀会
“先生想做官,不知道先生可有功名在身?”向荣小心的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杨一怎么得也中过秀才吧,没准还是举人什么的?
“孔老儿的狗屁文章我才没时间去读,也没哪闲工夫参加科举,更别提功名了。”提到科举杨一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话说的向荣听起来就舒服,他自己本就是个老粗加丘八,平时为了巴结朝廷里的官,也学着说些文皱皱的话,放些酸屁,骨子里还是满洲人的粗野本性,平时对那些靠读书作官的就不怎么服气,现在听杨一这么一说顿时把杨一当做知己。
“先生要想做官,倒也不难,向某一定代为保举。只是不知道先生想做个什么官?”
杨一想了一想说:“刚才提到团练,我就想吧,眼下局势动荡,这上海表面上看起来距离那武昌还远,可指不定哪天这发贼就杀到面前,所以我想谋个武职,兴办团练,既能保一方平安,也可助朝廷杀贼。大人以为如何?”
向荣略做思考道:“这上海是个县,武职顶多够个千总,对先生来说不合适,我看这样吧,先生委屈一点,挂名在向荣手下做个五品守备,先生尽管组建你的团练,别人要问起来,就说奉了我的命令在上海练兵,我看哪个王八蛋敢给我添乱。先生再出点银子捐个功名,到京城后我就备报兵部,等朝廷正式批复下来,我就派人送与先生,如此应该没什么问题。”说着向荣要来笔墨,写了个手谕,摸出随身携带的官印盖了上去,这样杨一就算是朝廷的守备了。
“如此甚好,杨一多谢大人成全。”杨一对向荣行了一礼。
向荣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其实先生对向荣的帮助更大,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嘴上说不算什么,脸上却是一付得意的表情。
说话这天就中午了,杨一便留向荣下来吃饭,向荣也没推辞,只是让杨一派人给门口的几个亲兵送点吃的,两人落座三位美女把热菜美酒端上,刚吃到一半,突然小红急急忙忙跑进来说:“不好了,工厂出事了,打伤人了。”
杨一对向荣说:“大人,失陪了,我得去看看。”
向荣一拍桌子怒道:“走,一起去看看,我到要看看是哪些兔崽子给先生捣乱,搅的我们饭都吃不安生。”说着也叫上门口的亲兵也跟着去了。
杨一和向荣赶到工厂,发现厂门口堵了一群人,连上海县的衙役也在场,杨一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上海的一些地痞跑来捣乱,要收工厂的保护费,工人们做不了主,就把霍夫曼给叫来了,霍夫曼哪里会理会这些流氓,说话就要工人们赶那些流氓滚蛋,没想到从旁边突然杀出100多号人来,手里都拿着家伙,霍夫曼提防不及,挨了几棒子,头也被打破,鲜血流了一身,其他的工人也被打的够戗,被人放倒了十几个,还冲进了厂子乱砸东西,叫嚣着不交保护费就别想在上海混,这一下把厂子里其他霍夫曼的普鲁士同胞给惊动了,几十个人端着从普鲁士带来的洋枪,乒乒乒的一阵射击,也放倒了对方几十号人,对方见洋枪犀利,架起伤号掉头撤退,霍夫曼带着人马就要追,谁知道来了一群衙役,领头的班头不但不抓那些流氓,居然还带人把霍夫曼他们拦住,放跑了那帮家伙。
杨一看了看那领头的班头:“来的可是上海县衙属下?请教高姓大名?”这班头生的到是魁梧,见到杨一他们来了也不说话,这是冷冷看看着杨一他们。
“在下刘丽川,上海县衙捕头。”
刘丽川?杨一一听这名字,心里暗叫,老天,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差点坏了我的大事。杨一记忆里的刘丽川应该是上海“小刀会”的首领,纠集了一些倍受洋人和官府欺压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对外称“兴义公司”1853年的八月在上海起义。1853年?不就是今年吗?杨一暗自高兴,还好发现的及时,要不以刘丽川他们对待洋人的态度,造起反来,自己的工厂和这些普鲁士技术人员还不都遭殃了。尽管杨一内心对历史上的“小刀会”还是抱同情和支持态度的,但眼下这些家伙的存在,客观的影响了杨一的发展计划,留他们不得,也只能对他们下黑手了。
“既然是捕头,为什么不去抓闹事的流氓,反而来阻挡我们的人?”杨一斥问。
“嘿嘿,凭你的一面之辞我就得相信,别以为有洋人给你撑腰我就怕你。”刘丽川看来对洋人是深恶痛绝,连带杨一也讨厌上了。
刘丽川一说这话,厂里的工人和那些洋人们不干了,吵着要去追那些闹事的流氓。刘丽川和他手下的捕快们堵在门口,就是 不让他们去追,很明显,他们是一伙的。
“好啊,我到要看看谁敢再拦着,伙计们,抄家伙,谁拦着对谁不客气。”杨一大吼一声:
刘丽川面无表情的,冷笑道:“我洋人拿不得,难道连你们这些狗腿子也拿不得吗?”说着也大喊一句:“兄弟们,今天谁要踏出这厂门半步,就都给我拿下。”衙役们齐声应诺,手里的家伙也亮了出来。双方剑拔弩张,这就要开打。
“妈拉个巴子的,小的们,把这些个白吃朝廷干饭的家伙都给我拿下,放走一个军法论处。”原来的向荣在叫喊。刚来的时候,向荣就派手下的亲兵去驿站把自己的护卫队叫来,也就是用杨一买的那些洋枪装备起来的200多号人,刚才在一边听刘丽川说话,心里那火早就冒起来了,只是由于自己的人没到,他也就没说什么,眼下自己的手下杀来了,此时还不发威更待何时。
两百条洋枪顿时就把这十几个衙役围了起来,刘丽川心道不妙:怎么跑出这么些官兵了,脸色也变了:“你们居然敢包围朝廷衙役,难道想造反吗?”
向荣大怒骂到:“你个王八蛋,朝廷的衙役要都象你,天下早他妈乱套了,你小子勾结流氓收保护费,你以为老子是瞎子吗?也不看看地方,杨先生的地盘就是老子的地盘,就凭你们这些下三烂也敢来闹事,今天老子就要代替这上海县整治你们这些污吏。”说完多着手下的兵丁们说:“都给我听好了,三声之内,他们不缴械投降,格杀勿论。”在向荣看来,当差的收点保护费不过分,他自己就没少收,只是收钱也应该看对象,姑且不说不知道杨一是他向荣的朋友,但就这一厂子的洋人也不该来这捣乱嘛,洋人是你们惹的起的吗?这不是存心给朝廷添乱吗?看来这上海县令是不想干了,才任这帮无法无天的手下乱来。
当、当、当、向荣一声令下,当兵的也一起怒吼,惊的衙役们手里的家伙纷纷落地,直接就放弃了抵抗。
看见向荣的手下杀到,杨一也就放下心来,对向荣说上一句:“大人,这些人就交给你了,我得料理厂里的事。”说着一拱手,向荣回道;“先生尽管去忙,县衙那边有我。”向荣带这手下押着衙役去了上海县衙。
留下的杨一急忙一面安排受伤的人去看医生,一面让人把厂里收拾干净,还好厂子里损失不大,只是砸坏了一些门窗。忙完厂子里的事情,回到家里,发现向荣已经在那等他,原来向荣是来向杨一告辞的。
“杨先生,皇命在身,不敢多留,县衙那里我都处理好了,你就等着他们的回话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