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妈的,这是什么破规矩?使哪个家伙定的,开店做买卖还不让人进去,老子非进不可你还能把我怎么了?”赵子平才不吃这一套,只要杨一想进,他才不管那么多。
杨一听到好笑,看赵子平这架势,是不知道这店是自己开的,赶紧劝赵子平道:“算了,人家定的规矩,也不好因我们坏了。”嘴巴上是这样说,其实心里想着,总不能让赵子平把自己的店砸了吧?
赵子平见杨一发话,也就作罢,两人这才转身,就听那门卫用上海话对另一门卫笑骂道:“两个乡巴佬,没见过市面。”杨一一听就火了,走到那说话的门卫面前说到:“你现在可以去帐房结帐,不用来上班了。“
那门卫仿佛在听天方夜潭般的张嘴笑道:“这位爷,您这玩笑开的一点都不好笑。“话虽还算客气,可那表情却一点都不在乎。
杨一冷冷一笑道:“是吗?“转头便对赵子平道:”进去把掌柜的拎出来。“赵子平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就往里闯,两个门卫上前阻拦,被赵子平一手一个丢出老远,然后就要进去。
“爷,您这是做什么?还真要砸了自己的招牌啊?“原来是沈清霜和小月见杨一出去半天没回来,这便寻了出来,顺便想到店里给姐妹们带点化装品回去,没想到看见了这场热闹。
两个门卫被摔的七荤八素的,心头不由恼怒,站起来冲着杨一他们就喊上了:“你们好大胆子,杨一杨大人的店铺都敢来闹事,你们等着。“说着这两人就要离开,估计是想搬救兵去。杨一努了努嘴巴,跟着沈清霜和小月来的两个侍卫立刻就上前把这两门卫拦了下来,象撵小鸡似的把他们那到杨一跟前。
门卫这话一说,沈清霜和小月就格格格的笑了起来,看见她们笑的开心,杨一也跟着苦笑,然后嗔怪看了沈清霜一眼。赵子平他们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看着两位夫人在那笑。
沈清霜见杨一神色难看,知道在怪自己管理不当,赶紧过来拍拍杨一的胸口道:“好了好了,我的爷,我这就替您出气还不行吗?”
这时候门口已经开始有人在看热闹了,沈清霜正要迈步进去,门帘已经打开,出来两人,其中一个居然是日本女子,店里的女掌柜花二娘还亲自把那日本女子送到门口。日本人?杨一看着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天,这写往年忙得不可开交,怎么把东洋鬼子给忽略了,再过几年,小日本也该维新了。杨一正想着这事,花二娘已经发现门口情况异常,冲着两门卫就骂上了:“你们两个是吃白饭的啊?门口这些人堵着也不知道清理一下,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花二娘说到一半,这才发现门口站的沈清霜,嘴巴张着半天才说:“天,您怎么来了?” 沈清霜虽然来了上海,但一直呆在家里,没怎么出门,所以上海店铺的掌柜们还真不知道她回来了。
杨一走神了,看见日本娘们杨一就走神了,过去的历史里,小日本给杨一没有留下一丝好印象,不过日本娘们还是够骚的,看着日本娘们迈着小碎步上了车,杨一不由想起过去。小日本虽然不是东西,不过日本娘们拍的A片还是蛮不错的,想起过去家中电脑400G的硬盘里存N部小电影,那可都是杨一黑了N家色情网站才弄来的珍藏,其中就不乏日本娘们拍的。看来的提前招呼小日本了,至少得先弄点情报回来。
要不弄个日本娘们回来爽一下也好啊。历史上小日本为对付中国,没少派间谍来弄中国的情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绘制的还详细,可见日本这个民族的野心,不得不防啊。
杨一在这YY,一点都没注意到沈清霜在板着脸骂人:“你们两个,知道这爷是谁吗?他你们也敢拦。他是你们的老爷。”两个门卫有听这话,腿就软了,就连掌柜的腿也软了,都给杨一跪了下来。
“怎么我们还和日本人有买卖上的交往?”杨一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花二娘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映过来,知道杨一可能不追究了,赶紧回答道:“是的,老爷,她们在店里进化妆品和内衣回去。如今这丽人牌的产品,在倭奴的地方卖的可好了,她们可是大买家。”
沈清霜见杨一不追究,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看见杨一一直看着日本娘们上车离开,心头不由吃醋道:“日本女人就那么好看吗?”
杨一这才回过神来,笑着说到:“我不是看日本女人,我是想别的。”说着看看那两看门的,想起刚才的事,心头火又来了,骂道:“你两个,罚你们洗三个月的厕所。”
第三部 第十四章 用间
提起小日本,杨一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但凡懂点历史的就知道,日本这个名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南京大屠杀,731部队,9·18事变,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仇大了,远的就不说了,按照历史的正常运行,1894年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人是怎么起家的?1877年日本侵犯台湾,当时羽翼未丰的小日本,满清这个垃圾政府都没能下决心教训它一下,结果还赔了40万两白银,姑息养奸的结果就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政府又赔上了2。4亿两白银,日本人就是靠着赔款起家的。2。4亿啊,相当于日本当时4年的财政收入啊。
中日甲午战争,与其说是输给日本人,不如说是输在慈禧的手上,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战争后期日本在苦苦支撑的时候,主张谈判的也是这鸟女人,当时日本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再打个十天半月的,日本就得主动撤退了。
别看现在日本还是个垃圾国家,幕府说了算,可小日本的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咱们不侵略它,可难保日本今后不会打上门来,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得防小日本几手。最好是把日本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
杨一一边往回走,脑子里想的尽是关于日本的事情,脸上的表情也是一直阴晴不定的。沈清霜和小月看杨一脸色难看,还以为为了刚才的事情生气。进了家门小月就把杨一按到椅子上,给杨一捏肩膀,
“老爷,您和下人们叫什么劲啊?这可不象您一贯作风。”
“老三,回头你去问问,那个日本女人是什么来头。还有把所有和日本生意上往来的事情都打听清楚。”杨一答非所问。沈清霜一头雾水,但见到杨一神态严肃,估计不象是看上日本妞了,赶紧就回答道:“恩,我这就去办。”
“等等,你回沈家一趟,看看沈家和日本人生意上有什么来往。:
杨一回北京的行程被耽误了,原因很简单,为了小日本。现在杨一正一门心思想着该怎么对付日本。估计回北京又得拖延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杨一看了账本才知道,自己的名下居然有如此多的财产,而且沈家姐妹和那几个女人,把生意做的呼啦啦的,光是日本每年就销售化妆品五十万两。还有朝鲜,琉球、俄罗斯。名下还有火柴厂,卷烟厂,纺织厂、化工厂,只要是能赚钱的,这沈家姐妹都跑去插了一手。
杨一终于被这账本弄糊涂了,干脆直接问沈清霜:“我名下的财产有多少?”
“上面不是写着吗?”沈清霜反问到。
“看的明白我还要问你吗?你什么时候见我会算帐了。”杨一苦笑道。
“大概三千万两。”沈清霜得意的笑起来,这里面可都是她们的汗水的智慧。
杨一被吓到了,他知道自己有钱。可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钱,当年的胡雪岩也不过三、四千万的身家。
“那个女地身份搞清楚了吗?她跑中国来做什么?日本现在好像还没妇女解放呢。”杨一一直很奇怪,日本人来中国正常,可日本女人出现在大街上,这就不太常见了,所以得弄个清楚。
“问清楚了,她是日本一个贵族得妻子,随丈夫到上海来的,特意到专卖店来买化妆品得。”沈清霜道。
“哦,他丈夫是谁?”日本这个时候是有个贵族到中国,杨一曾经有印象,可又记不起来了。当时好像是来考察得。19世纪60年代,日本幕府后期也先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民间要求变革得呼声也很高,1853年魏源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振聋发聩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得主张,认为“夷以技长,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并阐述了一整套筹海防、建海军地思想理论。
《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大都被政府征用,1854年由负责幕府海防外交事务得官员川路圣谟组织将其中得《筹海篇》、《墨加利篇》译成日文公开发行,到1865年已有各种刻本22种。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桥本左内等给予明治维新以重要影响得人士无不竞相捧读,成为日本统治阶级的“审强弱之势,决胜败之机”,更新战略意识地武器。然而《海国图志》在其故乡却并不走俏,尤其对最高统治者几乎没有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弃之如鄙履。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的悲哀啊。
“对了,日本女人都是跟丈夫姓的,那女的丈夫好像叫做高杉晋作。”沈清霜把情况弄的还是很清楚的。
“就是他,我靠,我说听地怎么这么熟悉呢,小样的,现在来中国考察,别人不在的也就算了,我既然知道了,留你不得。”杨一说着猛拍桌子,站了起来。把沈清霜和身后的小月都吓了一跳。
崇明岛上有海政学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崇明岛上还有一个学校,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也不怪别人不知道,这学校连个牌子都没有,里面的学生和老师也都是古古怪怪的,平时都不怎么出门。不过知道内情的应该知道,他们不是不出门,只不过白天不出门,晚上出门而已。这个学校就是杨一苦心经营的特别人才培训中心,学员们在这里学的都是暗杀、绑票、刺探情报、搏击、射击等等,说穿了就是杨一的间谍培训基地。
铛铛铛,紧闭的大门被杨一敲的山响,大门上拉开一个小口子,里面露出一张脸,低声问道:“干什么的?不知道这地方不让进来吗?没事回去玩去。”里面的人不客气的骂到。
杨一也不说话,只是摸出一个令牌递了进去。里面的人看了后说道:“你等着,我去通报一下。”
一会的功夫,大门被打开,里面出来一个熟悉的人,看着杨一苦笑道:“大人,您怎么知道我在这?我还以为我们的人一直都藏的很好呢。”来人正是特务头子余薪。
杨一来上海,没带什么警卫,张键可就不放心了,立刻让余薪一路南下。暗中保护。虽然他们藏的很好,可杨一是老特务了,这跟踪和反跟踪的饭没少吃,早久知道有人跟踪,再看看没有恶意,便知道是自己人,一直没点破而已。余薪他们不露面。是怕杨一不高兴,不过现在杨一找上门可不是来生气的。
杨一也不回答,板着脸就进去了,余薪跟在后面解释道:“大人,张先生不放心您。这才派我们来的。”杨一现在没功夫听他解释,来也不是为了这件事。
“赶紧给我挑选出一百个优秀的学员,我有用。”杨一不说明,余薪也不好问,反正该知道的总会知道的。
“这样啊?您给我三天时间,人选好了到哪报到?”
“你先带我到处看看。这个地方我还是头一次来。”
当初这个中心的建立,杨一虽然知道,可具体事情都是余薪他操办的,不过中心的教材,是杨一亲自拟定的,教官也是精心挑选地。
中心从外面看,更象一个监狱,高高的围墙,紧闭的大门,走到里面看见,操场上一派热闹景象,学员们正再进行训练,有越野跑的,有练习格斗的。
余薪领着杨一进了一间大房子,进去才知道里面是一个射击训练场,里面还有几个学员在联系射击。
一阵密集地枪声响后,五十米外的靶子纷纷被击中,杨一看看身边的余薪,一向不露声色的余薪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大人您是不是给大家做个示范?”余薪早就听说杨一的枪法好,可是好到什么地步,他还真没见过。杨一走到一个学员跟前,这是刚才打靶成绩最好的一个。
“打地不错,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杨一夸奖道。
“报告大人,我叫周平,今年十八。”小伙子一个立正后回答。很久没有打过枪了,杨一还真有点手痒了,心里还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精明的余薪立刻给周平做个眼神,小伙子立刻往旁边一站,让出靶位。
手枪是仿制五四式的,五四手枪虽然射击精度不高,但威力大,结构简单,也就是这个年代最容易仿制的手枪。杨一熟练的把手枪拆开,又熟练的把枪装上,整个过程又快又准确,而且杨一眼睛是闭上的,看的旁边的学员们不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