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
。他也不想想,现在这个年代,中国哪来的这玩意。
二丫头也许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异性,杨一手心传来的力度仿佛是一团热火,烫的她浑身发软,眼神幽怨的看着杨一,眼睛里仿佛要滴出水来。杨一终于感觉到了不妥,这年头,女孩子家的,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自己这样太过分了,赶紧把二丫头扶好,手也缩了回来。
杨一的手缩回去的时候,二丫头从内心里感到一种失落,虽然心脏还在剧烈的跳动,但她感到自己内心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自己并不希望眼前这个男子那双似乎有魔力的手离开自己的胸膛,两人在这一刻都好象被下了定身的咒语,空气也在这瞬间凝固了。
半晌,两人就这么站着不说话,杨一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二丫头是发现自己的脑子还是一片混乱,而且为自己刚才涌起的念头感到一种羞耻。
“二丫头,收拾好没有?让杨先生下来吃饭去吧。”许老板在楼下叫了一声
气氛总算被打破,二丫头飞快的瞟了杨一一眼,应了一声:“好着,来着。”急急忙忙的离开的房间。脸蛋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多了几分红润和妩媚,杨一的心不争气的又跳动了一下。
杨一下得楼来,王家兄弟已经在楼下等着了,二丫头不知道躲哪去了。杨一想了想,问许老板:“月晓楼送菜吗?”
“送的,怎么杨先生你想在这吃。也好,我这就让二丫头去叫。”说着招呼杨一他们在堂前坐好
“二丫头,出来一下。”许老板冲里屋叫
“么事?”这二丫头从里面出来。出来后快速的偷看了杨一一眼,杨一分明还看见她脸上依稀的红润。
“你上月晓楼去叫一桌酒菜,杨先生他们不出去吃了。”许老板道:
二丫头为难的看了看杨一,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说:“娘的药钱还没着落呢,从腊月起这店就没什么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来的钱,上回王胡子他们要的酒钱都还没给人家送过去,现在又去赊,我开不了口。”说着希冀的看着杨一,:“要不这样,烦劳杨先生能不能先把这店钱和酒菜钱给了,我好去置办。”
“哪能这样做买卖,这店还没住下就要店钱。”许老板苦着个脸说。
“我看这样吧。”杨一看出点什么了,赶紧开口。“二姑娘麻烦你在店里做些米饭,许老板你带上王家兄弟去月晓楼置办酒菜,大过年的,今天大家一起喝几杯。”
许老板一付欲言又止的看看二丫头,杨一手一挥:“就这么定了,烦劳许老板辛苦一趟。”听杨一这么一说,二丫头也不言语了。
这许老板带着王家兄弟出去了,留下二丫头和杨一。二丫头看看杨一,似乎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小声说:“先生,家里早没大米了,我们过年吃的都是棒子面窝头。”说着头低了下去。
看着眼前这位年少女子,已经没有初见时的那份爽朗,杨一感觉到了这姑娘的柔弱,感觉到这副柔弱的身躯肩负的生活重压,不由的走上前,轻轻的托起二丫头的下巴:“苦了你啦 。”这时的杨一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里掺杂着轻薄的意味,只有对眼前的姑娘那一份深深吝惜。
听了这话, 二丫头的眼珠当时就红了起来,长期的压抑似乎在这瞬间释放,眼睛汪汪的看着杨一,一付让人心疼的表情。
这时突然传来悉唆的声音,原来是那十五六岁的小丫头,带着几个小的正躲在门帘后头看着杨一他们。二丫头一见马上就脱离杨一的接触,头扭到一边不看杨一。杨一笑着对几个小的招了招手:“来,都过来。” 这几个小害羞的来到杨一跟前,杨一微笑问那大的:“你知道米店吗?”那丫头点点头,杨一摸出一快五两的银锭交给她:“去让米店送一百斤米来,明白吗?”那丫头使劲的点了点头,杨一摸了摸她 的头说:“再给妹妹们买些糖吃。”丫头看了看二丫头,也没等姐姐答应,拿上银子,拉着几个妹妹就跑了出去。
几个妹妹出去了,二丫头这才看着杨一:“先生。。。。。”
“什么也别说了。”杨一摆摆手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发现这两淮的水是苦的。
许老板很快就带着王家兄弟回来,摆上酒菜,这时候那三丫头也带着米店送米的人回来了,几个小丫头跟在后面欢呼着:“吃米饭咯,吃米饭咯。”手里还多少拿着几块糖,三丫头还偷偷的跑进里屋,看来是给姐姐送糖吃去了,杨一也不理会许老板目瞪口呆的表情,拉着他坐下,倒满酒杯:“许老板,这大过年的,相逢几是缘分,来,我们干一杯。”
这时候,大街上响起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远处不停的有孩子在欢呼,“看灯咯,看灯咯,”透过大门远望出去,依稀看见夜空被那满街闪烁的灯火照亮。
几杯酒下肚,这许老板的话也多了,把杨一当成自己一般开始说自己的事情,原来这许家的阅来客栈原本在庐州也算老店了,早年间老板的爷爷也是个跑单帮的买卖人,也算个徽商一族吧。许老板的爷爷从小就跟着乡亲出外做买卖,总算人还能干,十几年下来,也攒了点银子,后来回到这庐州,买了块地,盖起了这客栈,早年生意还不错,庐州城里来往的客商也很多,等到传到许老板手里,这买卖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些年,这大清就没消停过,今天这里起事,明天那里造反的,弄的跑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客栈的买卖也一天天差起来。
用许老板的话说,他自己是个福薄命苦的人,这许家三代单传,传到他这,已经有绝后的危险了,许老板的老婆也算是个小家碧玉,人也贤惠,可自从进了许家的门,孩子连着生了五个,却全是没带把的,生老五的时候,客栈的买卖不好,月子里也没调养好,身子就弄虚了,再加上生不出儿子心里有疙瘩,许老板为了没儿子的事也不免唠叨,她情绪自然也低落,更是整天病怏怏,成天是药不离口,前年年底就去了 。以前许家一年到头还能糊弄上米饭吃着,这几年来连米饭都吃不上了,整天的红薯和棒子面窝头,就连许老板爱好的酒也难得才能喝上一点最次的地瓜酒。
许家五个丫头,就叫大丫,二丫,这么一溜叫下去,杨一问他怎么不给女儿起个好名字。许老板却说,自己字认的也不多,女儿家家的,反正迟早是要嫁人的,还起什么名字,这庐州城里,除了大户人家或望族的女儿才会起个大名,一般的人家女儿都叫小名。杨一问起大丫头怎么不在?,许老板才说,这大丫头命苦,几年前他娘声老五的时候,家里实在抗不住了,店里生意又差,收几个钱还不够交税的,就连那山芋也吃不上了。这大丫头心疼几个妹妹,就到城里的大户李家去做了下人,可怜这姑娘,当时才十六岁,人都没张好呢,就要去伺候别人,就连这年也要过了十五才能回来,去年回来的时候说李家的太太很喜欢她,打算帮她找个好人家。说着许老板还抹起了眼泪,被旁边的二丫头看见了,还数落了他几句,说他不该在杨一他们面前说这些。
这饭吃完,天色也完全暗下来,几个小的开始嚷嚷着要出去看灯,这许老板喝起酒来也不用人劝,不花钱的酒喝个不停,已经爬在桌子上了,杨一让王家兄弟帮着把他扶到里屋,安顿好许老板,杨一看看门外热闹的场面,不由也动了兴致。
“走,我们看灯去。”几个小的顿时欢呼起来,连王家兄弟也有点蠢蠢欲动。二丫头看来也心疼几位妹妹,便点头答应。
大的小的一群人走上街来,迎面而来的是一种节日的喜庆,尽管如今的人们日子艰难,但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还是让这庐州的夜晚沸腾,一路上听二丫头说,去年这庐州来了个新知府,是个好官,来了后惩治了几个街头的恶霸,还带着大家修了城墙,过年前还给街上要饭的送了些米粮,半年多来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灯会就是知府大人主张办的。
灯会吸引了无数的人涌上街头,狭窄的街道在人群的涌动下显的格外拥挤,虽然的早春,但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在人群中却没有一丝的寒意。
看这眼前的情景,杨一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情此景,杨一不由思绪万千,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真正想寻找到的是些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有没有一个让自己众里也寻千百度的女子。
一里走来,街上的灯繁多花样看的人眼花缭乱,各种做小买卖的也在拼命的张罗买卖,几个小的经常驻足在 一些小吃前不肯离去,每每这时,杨一便会掏出银子,直到让她们满意的拿着心爱的小吃边吃边走。这时候,二丫看着妹妹满足的神情,也会给杨一送来一道温柔的眼神。
“二丫,是你吗?”喧闹的人群中似乎有人在喊二丫头,也许是这庐州城里叫二丫的多的是,杨一也没在意,继续欣赏街上那花样各异,造型独特的花灯。直到左右都看不见二丫和她的妹妹们才回头,这才看见二丫和一位女子抱在一起低声的哭泣。
“哎,怎么在这大街上就哭起来了。”杨一赶紧上前打趣她们,却发现那女子神色紧张的看着杨一。
“大姐,别怕,他是我们店里的客人,是个好人。”二丫赶紧安慰那女子,原来这是二丫的大姐。实在没想到,在这大街上姐妹们相遇了。
这时候人群中似乎有一点骚动,大姐一见,赶紧说:“快走,李家的人追来了。”说着也不招呼杨一他们,拉起妹妹们就跑。
杨一也感觉到了大姐的不对,赶紧追上去,一把抓住姐妹们。
“要跑也别跑回家去啊,有什么事情,我们找个地方商量啊。二丫你怎么也糊涂了。人家要抓你,难道不会派人上你家等着你?”
说着杨一交代王家兄弟:“给他们捣捣乱。”王家兄弟给个会意的眼神,迎着那骚动的人群过去,杨一拉着二丫头的手,也不管她大姐惊讶的眼神,带这许家的女儿们,消失在这庐州花灯满布’人潮涌动的夜晚中。
第一部 第十九章 刘铭传+聂士成
众人一溜小跑,总算摆脱了追赶的人,还好这许家的丫头们都是大脚,跑着也没那么吃力。为了避免人多醒目,杨一让许三丫带这妹妹们先回去了,临走还千万交代她们不许把遇见大姐的事情说出去,谁问都说不知道,几个小的看起来还蛮懂事,都点头答应下来。还好今天所以灯会,这茶坊晚间开业,带着大丫二丫,杨一找了个茶坊,要了个雅间,让姐妹两喘口气,喝点茶。二丫这才问大丫不是在李家大户给人帮忙么,怎么又被李家的人追赶?大丫当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杨一这才明白。
原来大丫干活的李家大户的夫人,说是帮大丫说个好人家,其实压根就没安什么好心,她娘家有个白痴弟弟,四十好几了,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她就打上大丫的主意了。打算趁这灯会的时候,李家其他人不注意,找来娘家几个亲戚,准备偷偷的把大丫绑回她娘家,连夜就要大丫和他弟弟洞房。也该大丫运气,李家有个护院平时就喜欢大丫,对她也挺好,小伙子人也长的精神,又有一把子力气,人也机灵,还识字,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于出来给人做护院,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一来二去的就生出了感情,去年那小伙子提出了要和大丫成亲,大丫也愿意,打算过完年就向李家辞工,两人还合计着这过了年就向李家夫人提这事,谁曾想这李家夫人还安着坏心。
今天傍晚吃过晚饭,李家夫人找个借口让大丫到他房间了,还好大丫临去的时候和那小伙子在一起,大丫一进夫人的房间,就被那几个亲戚给绑了,还套进口袋里,打算晚一点在把她弄出去,再说那小伙子见大丫半天不出来,就想去李家夫人那找她,凑巧隔着门听到了李家夫人她们在商量大丫的事情,当时就把这小伙子惊出一身冷汗,还好他脑子活络,趁李家夫人她们不注意,从窗子里跳进去,放倒了看守大丫 的人,两人一起逃出来,这出大门的时候,还是让她们给发现了,刘铭传让大丫先跑,自己留下来挡一挡追兵,大丫这才趁乱跑到大街上,还酸幸运,今天灯会,街上人多大丫才得以逃脱,大丫和那小伙子约好了安全后在城隍庙的石头狮子前碰头,也不知道那小伙子现在怎么了?说着这大丫又低声哭起来。
“说了半天那小伙子叫什么你还没说呢。”二丫见大丫就知道哭,急的连忙问清楚。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